記承天寺夜遊 作者: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開衣服想睡覺時,月光從視窗射進來,我愉快地起來行走.想到沒有可與自己一起遊樂的人,於是到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縱橫交叉,都是綠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沒有月光,哪裡沒有綠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兩個這樣的閒人 《記承天寺夜遊》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複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時候,“月色入戶”,於是“欣然起行”,月光難得,不免讓人欣喜.可是沒有人和自己共同賞月,只好去找同樣被貶的張懷民,這裡面有多少貶謫的悲涼與人生的感慨呀!兩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閒的.自比“閒人”,則所有意味盡含其中. 說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霍松林) 蘇軾自己評論他的文學創作,有一段話很精闢: 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雖吾亦不能知也.(《文說》) 這段話,可與他的另一段話相補充:“夫昔之為文者,非能為之為工,乃不能不為之為工也.山川之有云霧,草木之有華實,充滿勃鬱而見於外,夫雖欲無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這裡最重要的一點是:文,是“充滿勃鬱”於內而不得不表現於外的東西.胸有“萬斛泉源”,才能“不擇地皆可出”;胸中空無所有,光憑技巧,就寫不出好文章.蘇軾的確是胸有“萬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創作而言,那“萬斛泉源”溢為政論和史論,濤翻浪湧,汪洋浩瀚;溢為遊記、書札、序跋等雜文,迴旋激盪,煙波生色. 《記承天寺夜遊》這篇文章只有84個字,從胸中自然流出,“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無從劃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幾十個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瀉無餘,還有什麼韻味?細讀此文,雖自然流行,卻“與山石曲折”,層次分明.“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這像是寫日記,老老實實地寫出年月日,又寫了個“夜”字,接下去就應該寫“夜”裡幹什麼.究竟幹什麼呢?“解衣欲睡”,沒有什麼可乾的.可就在“解衣”之時,看見“月色入戶”,就又感到有什麼可幹了,便“欣然起行”.幹什麼呢?尋“樂”.一個人“行”了一陣,不很“樂”,再有一個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個可以共“樂”的人,就去找他.這些思想和行動,是用“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幾句表現出來的.尋見張懷民了沒有,尋見後講了些什麼,約他尋什麼“樂”,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筆下,這都是要寫的.作者卻只寫了這麼兩句:“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接著便寫景: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步於中庭”的時候,目光為滿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種錯覺:“積水空明”,空明得能夠看清橫斜交錯的各種水草.院子裡怎麼會有藻、荇之類的水草呢?抬頭一看,看見了竹、柏,同時也看見了碧空的皓月,這才醒悟過來:原來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運用之妙,因人而異.不能說作者沒有用這個比喻,但他的用法卻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產生的藝術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與山石曲折”,至此當“止於不可不止”了.“止”於什麼呢?因見“月色入戶”而“欣然起行”,當止於月;看見“藻、荇交橫”,卻原來是“竹、柏影也”,當止於“竹柏”;誰賞月?誰看竹柏?是他和張懷民,當止於他和張懷民.於是總括這一切,寫了如下幾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寥寥數筆,攝取了一個生活片斷.敘事簡淨,寫景如繪,而抒情即寓於敘事、寫景之中.敘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於寫人;寫人,又突出一點:“閒”.入“夜”即“解衣欲睡”,“閒”;見“月色入戶”,便“欣然起行”,“閒”;與張懷民“步於中庭”,連“竹柏影”都看得那麼仔細,那麼清楚,兩個人都很“閒”.“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冬夜出遊賞月看竹柏的,卻只有“吾兩人”,因為別人是忙人,“吾兩人”是“閒人”.結尾的“閒人”是點睛之筆,以別人的不“閒”反襯“吾兩人”的“閒”.惟其“閒”,才能“夜遊”,才能欣賞月夜的美景.讀完全文,兩個“閒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觀賞的景色,都歷歷如見.
記承天寺夜遊 作者: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開衣服想睡覺時,月光從視窗射進來,我愉快地起來行走.想到沒有可與自己一起遊樂的人,於是到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縱橫交叉,都是綠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沒有月光,哪裡沒有綠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兩個這樣的閒人 《記承天寺夜遊》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複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時候,“月色入戶”,於是“欣然起行”,月光難得,不免讓人欣喜.可是沒有人和自己共同賞月,只好去找同樣被貶的張懷民,這裡面有多少貶謫的悲涼與人生的感慨呀!兩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閒的.自比“閒人”,則所有意味盡含其中. 說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霍松林) 蘇軾自己評論他的文學創作,有一段話很精闢: 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雖吾亦不能知也.(《文說》) 這段話,可與他的另一段話相補充:“夫昔之為文者,非能為之為工,乃不能不為之為工也.山川之有云霧,草木之有華實,充滿勃鬱而見於外,夫雖欲無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這裡最重要的一點是:文,是“充滿勃鬱”於內而不得不表現於外的東西.胸有“萬斛泉源”,才能“不擇地皆可出”;胸中空無所有,光憑技巧,就寫不出好文章.蘇軾的確是胸有“萬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創作而言,那“萬斛泉源”溢為政論和史論,濤翻浪湧,汪洋浩瀚;溢為遊記、書札、序跋等雜文,迴旋激盪,煙波生色. 《記承天寺夜遊》這篇文章只有84個字,從胸中自然流出,“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無從劃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幾十個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瀉無餘,還有什麼韻味?細讀此文,雖自然流行,卻“與山石曲折”,層次分明.“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這像是寫日記,老老實實地寫出年月日,又寫了個“夜”字,接下去就應該寫“夜”裡幹什麼.究竟幹什麼呢?“解衣欲睡”,沒有什麼可乾的.可就在“解衣”之時,看見“月色入戶”,就又感到有什麼可幹了,便“欣然起行”.幹什麼呢?尋“樂”.一個人“行”了一陣,不很“樂”,再有一個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個可以共“樂”的人,就去找他.這些思想和行動,是用“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幾句表現出來的.尋見張懷民了沒有,尋見後講了些什麼,約他尋什麼“樂”,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筆下,這都是要寫的.作者卻只寫了這麼兩句:“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接著便寫景: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步於中庭”的時候,目光為滿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種錯覺:“積水空明”,空明得能夠看清橫斜交錯的各種水草.院子裡怎麼會有藻、荇之類的水草呢?抬頭一看,看見了竹、柏,同時也看見了碧空的皓月,這才醒悟過來:原來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運用之妙,因人而異.不能說作者沒有用這個比喻,但他的用法卻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產生的藝術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與山石曲折”,至此當“止於不可不止”了.“止”於什麼呢?因見“月色入戶”而“欣然起行”,當止於月;看見“藻、荇交橫”,卻原來是“竹、柏影也”,當止於“竹柏”;誰賞月?誰看竹柏?是他和張懷民,當止於他和張懷民.於是總括這一切,寫了如下幾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寥寥數筆,攝取了一個生活片斷.敘事簡淨,寫景如繪,而抒情即寓於敘事、寫景之中.敘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於寫人;寫人,又突出一點:“閒”.入“夜”即“解衣欲睡”,“閒”;見“月色入戶”,便“欣然起行”,“閒”;與張懷民“步於中庭”,連“竹柏影”都看得那麼仔細,那麼清楚,兩個人都很“閒”.“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冬夜出遊賞月看竹柏的,卻只有“吾兩人”,因為別人是忙人,“吾兩人”是“閒人”.結尾的“閒人”是點睛之筆,以別人的不“閒”反襯“吾兩人”的“閒”.惟其“閒”,才能“夜遊”,才能欣賞月夜的美景.讀完全文,兩個“閒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觀賞的景色,都歷歷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