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春秋風雲

    甘寧,字興霸,益州巴郡臨江(重慶忠縣)人,生年不詳,卒年公元215年,一說為220年,如果按《三國演義》的說法死於夷陵之戰,則為卒於221年。甘寧少年時是個遊俠,喜歡糾集惡少打架鬧事,持弓弩為非作歹。他們身著華服,頭戴羽毛,腰挎鈴鐺。陸路而走則車馬相隨,水路而行則舟船相接。經常搶奪船隻、財寶,人們只要聽到鈴聲,或逃跑,或躲避,三個字--“惹不起”。所到之處,遇熱情接待、出手大方之人,則以禮相待,願為其驅使;若遇不願舍財之人,則縱容手下哄搶。

    甘寧出行講究華麗,以示富有,系船之纜繩則用上好的綢絹代替,離岸開船則以刀割之,棄之不用。因此,人們稱甘寧為錦帆賊。

    二十歲時,甘寧習讀詩書,憣然悔悟,要洗心革面,走仕途之路。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從計椽開始,做到秩600石的郡丞。後來群雄並起,他想幹一番正經事業。初投荊州劉表,劉表雖為全國八駿之一,實力雄厚,然胸無大志,貪圖安逸,難有光輝前程。甘寧在他手下幹了十多年時間,不被重用。時逢江東孫權“招延俊秀,聘求名士,”,甘寧決定投奔孫權,以求前途。

    甘寧率領部眾來到夏口,因不能透過只能依附江夏太守黃祖。

    公元203年,孫權討伐黃祖,黃祖不敵,慌忙撤退。甘寧率眾斷後,只一箭,射死緊追不放的破賊校尉凌操,孫權軍不敢再追,黃祖得以逃生。

    建安13年(公元208年),在蘇飛的幫肋下,甘寧率部投靠孫權。他向孫權獻策,攻破黃祖佔據楚關,進而謀奪荊州,進軍巴蜀。當時長史張昭不以為然,他說:“江東自身危急,如果軍隊真的西進,恐怕必會國內大亂”,甘寧直言以回:“國家將蕭何那樣的重任交給閣下,而您卻留守擔心出亂子,用什麼來追慕古人呢?”,孫權讚許。

    同年,孫權第三次西征黃祖,大獲全勝,擒黃祖、蘇飛。兩隻匣子要裝二人首級,甘寧感念蘇飛舊恩,求情將他救了下來。

    建安18年,曹操領兵40萬前來救合肥。為了挫傷魏軍的銳氣,孫權派甘寧夜襲曹營。甘寧點齊百餘騎兵,每人敬米酒一碗,趁夜偷襲魏軍營寨,斬首幾十級,等魏軍發兵追趕,一行人消失得無影無蹤。孫權大喜:“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可敵矣!”。

    建安19年(214年),朱光為廬江(安徽潛山)太守,屯駐宛城。一面屯田生產,一面派間諜策反江東倒孫派,大有進攻東吳之勢。五月,孫權率部親征宛城。就如何攻城的問題,大多數人建議堆土山,造登城車。但是,如此一來,要耗費大量時間,沒等完工,敵援軍就到了。呂蒙任甘寧為升城督,甘寧率敢死隊,利用繩索攀緣而上,血戰守城魏軍,攻下宛城,擒獲朱光。張遼趕來增援,只行至夾石(桐城北),聽聞宛城己失,只得撤退。甘寧此戰被授予折衝將軍稱號。

    建安20年(公元215年)初,劉備派關羽進攻益陽,關羽率軍3萬,又挑選5000精兵於河流上游淺水灘築壩,準備渡河進攻。甘寧當時有兵300人,請求再加500人,並誇下海口:“關羽若敢過來,我要生擒於他”。魯肅恐有不測,精選1000人與他。關羽聽說對面已有佈防,就放棄了計劃。後來,呂蒙、孫皎、潘璋率部趕來對峙,直至4月方告結束。孫權為表彰其功,封甘寧為西陵太守。

    建安20年8月,孫權攻打合肥失利,全軍撤退。大部隊已安全撤離,孫權率呂蒙、蔣飲、淩統、甘寧也準備撤離,身邊僅有1000車下虎士。張遼見有機可趁,率部殺來。吳軍鼓手見對方人多勢眾,黑壓壓撲過來,驚得忘記了擊鼓。甘寧左衝右突,保護孫權,一邊跑過來欲殺鼓手。鼓手驚醒過來開始擊鼓,吳軍士氣大漲,甘寧奮勇殺敵,終於殺開血路,成功突圍。

    公元215年冬季,甘寧去世,孫權非常痛惜。《三國演義》說他是在夷陵之戰中,被蠻將沙摩訶一箭射中腦門而死,兩者相隔六年時間。

    很多人都有個疑問,甘寧武功高強,戰功赫赫,為何沒有封侯?

    其實答案很簡單,第一,甘寧履歷不光彩,少年時代錦帆賊的稱號,人們不會忘記。第二,甘寧從建安13年才投奔孫權,不過7年時間,資歷不夠。第三,率領作戰都是小股部隊,沒有大兵團作戰的業績。第四,性格剛直,連張昭也敢得罪,連孫權的指揮也有不聽,何況其它人。第五,這種人只適合作鬥將,一旦掌有重兵,恐怕難以控制。

  • 2 # 王海鵬先生

    甘寧

    甘寧(?-215年),字興霸,益州巴郡臨江(今重慶市忠縣)人,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東吳的著名將領,曾經歷仕於劉表和黃祖麾下不被重用,轉投孫權麾下受到周瑜、呂蒙的推舉。其功勳主要在曹魏的戰役中表現顯赫,孫權曾稱讚道:“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可敵矣。”亦協助魯肅與呂蒙對抗關羽令其忌憚甘寧;是江東十二虎臣之一。

    軼事

    甘寧粗暴好殺戮,經常不聽呂蒙意見,又時常違反孫權的命令,讓孫權十分生氣,呂蒙總對孫權示說:“鬥將猶如甘寧實屬難得,應該容忍”,於是孫權厚待甘寧,終得其所用。

    由於甘寧殺死凌操,凌操其子淩統經常仇怨甘寧,因而甘寧經常防備淩統,不與淩統相見。孫權亦命淩統不得仇恨甘寧。曾經在呂蒙的舍上會面,當大家喝酒喝得正香的時候,淩統於是以舞刀來助慶。甘寧見此便說:“寧能夠以雙戟為舞。”呂蒙說:“雖然甘寧可以,但不及我呂蒙精練。”呂蒙於是操刀持盾,以身體把二人分開。後來孫權知道淩統其意,令甘寧和麾下兵士遷徙屯於半州。

    甘寧曾經與孫權的堂兄弟孫皎因為喝醉酒言語上有過節,有人勸他道歉,甘寧說:“大臣間應該是平等的,孫皎雖是宗室公子,但怎麼可以侮辱人!我遇上明主應當捨命相報,方不負老天對我的厚愛,但絕不能因身分差別而委曲受辱(臣子一例,徵虜雖公子,何可專行侮人邪!吾值明主,但當輸效力命,以報所天,誠不能隨俗屈曲矣)。”於是孫權寫信叫孫皎向甘寧道歉,最終兩人結為好友。

    甘寧性情暴躁記仇,《三國志》記載:他的“廚下兒”(廚房的僕人)得罪甘寧,怕被處罰,只好走投呂蒙。呂蒙怕廚下兒被殺,故將廚下兒留下。甘寧就去拜訪呂蒙的母親並致贈禮物,答應呂蒙不殺廚下兒。呂蒙於是將廚下兒送回甘寧處,沒想到甘寧立刻爽約,將廚下兒綁在桑樹上,親手彎弓射死。呂蒙得知後大怒,揚言要殺甘寧,甘寧知情後在船內賴著不出來。後來呂蒙母親出來勸解,呂蒙才息怒,於是笑著叫甘寧一起用餐,甘寧哭著對呂蒙說:“我對不起你。”有人懷疑這個故事是時人編造,因其戲劇化成分很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讚美花的句子,不是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