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太宗完善科舉制度的措施:
唐太宗把學術文化提到與治國好壞相關的高度來認識。他認為:“近代(指南北朝以來)君臣治國多劣於前古”,原因就是大臣們不讀書,“無學業”“不能識前言往行”,力糾重武輕文的弊風,提倡用人以德行、學識為本。唐太宗擴充學校,加強管理。管理中央學校的機構為國子監,其下有六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唐太宗常到國子學、太學視察,關心學校教學。在他支援下,增築校舍1200間,增加生員至3 260人。以後高麗、百濟、新羅、高昌、吐蕃都派遣子弟到長安的國子學學習。“鼓篋而升講筵者,八千餘人,濟濟洋洋焉。國學之盛,古昔未之有也。”長安成了國內教育中心和文化傳播基地。
2、武則天完善科舉制度的措施:
武則天特別重視科舉,曾一連幾天在洛成殿親自測試貢舉人,並曾命令把在吏部複試者的名字糊掉而進行暗考,開了後世“殿試”和“糊名”的先河。武則天的重視科舉,促成唐朝科舉文章考試的進一步發展。史稱“太后君臨天下二十餘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達,因循遐久,寢以成風”。武則天稱帝后,還破例開了武科,即在科舉考試當年同時進行武舉考試,內容有騎射、步射、馬槍、負重等內容,考中的可以任用為武官。唐朝名將郭子儀即由武舉進入仕途。
3、唐玄宗完善科舉制度的措施:
唐玄宗時進士轉為兼考詩賦,而且詩賦成為最主要的考試內容。進士科也成為唐朝最重要的考試科目。明經科則注重考核儒家經義,內容以幾部儒家經典為主,也分三場考試。第一場為“帖經”,第二場為口試,第三場為時務策。進士、明經透過上述三場考試,即可以“及第”,也即考中,從此便可進入仕途。
1、唐太宗完善科舉制度的措施:
唐太宗把學術文化提到與治國好壞相關的高度來認識。他認為:“近代(指南北朝以來)君臣治國多劣於前古”,原因就是大臣們不讀書,“無學業”“不能識前言往行”,力糾重武輕文的弊風,提倡用人以德行、學識為本。唐太宗擴充學校,加強管理。管理中央學校的機構為國子監,其下有六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唐太宗常到國子學、太學視察,關心學校教學。在他支援下,增築校舍1200間,增加生員至3 260人。以後高麗、百濟、新羅、高昌、吐蕃都派遣子弟到長安的國子學學習。“鼓篋而升講筵者,八千餘人,濟濟洋洋焉。國學之盛,古昔未之有也。”長安成了國內教育中心和文化傳播基地。
2、武則天完善科舉制度的措施:
武則天特別重視科舉,曾一連幾天在洛成殿親自測試貢舉人,並曾命令把在吏部複試者的名字糊掉而進行暗考,開了後世“殿試”和“糊名”的先河。武則天的重視科舉,促成唐朝科舉文章考試的進一步發展。史稱“太后君臨天下二十餘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達,因循遐久,寢以成風”。武則天稱帝后,還破例開了武科,即在科舉考試當年同時進行武舉考試,內容有騎射、步射、馬槍、負重等內容,考中的可以任用為武官。唐朝名將郭子儀即由武舉進入仕途。
3、唐玄宗完善科舉制度的措施:
唐玄宗時進士轉為兼考詩賦,而且詩賦成為最主要的考試內容。進士科也成為唐朝最重要的考試科目。明經科則注重考核儒家經義,內容以幾部儒家經典為主,也分三場考試。第一場為“帖經”,第二場為口試,第三場為時務策。進士、明經透過上述三場考試,即可以“及第”,也即考中,從此便可進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