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鍾銘聊科學

    GJ357d

    這個所謂31光年外的超級地球,實際上是2019年8月2號,美國航天局對外宣佈,他們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找到了一顆潛在的宜居行星:GJ357d。

    如果訊息切實可靠,那這顆行星就將會是人類有史以來找到的離太陽系最近的一句行星。

    不過,以目前看到的資料來看,我覺得我們不應該太樂觀。首先,雖然這顆行星距離恆星的距離恰好在宜居帶內。但我們也要知道的是,這顆行星的質量時地球的6.1倍,也就是說,人類能不能在這顆行星上站起來都是問題。

    其次,這顆行星是不是岩石構成的我們還不得而知。

    還有,透過計算和測量,我們可以知道這顆行星所接收到的輻射強度與火星差不多,這就意味著,如果沒有大氣層,那這顆行星夜晚的溫度將會低於53度。

    所以,一顆行星最終是不是可以居住,主要要看以下幾個方面:

    穩定的恆星合適的位置(在星系中,以及恆星系中)大氣層(抵擋宇宙射線,儲存溫度)地磁場(抵擋恆星風)合適的氣候(自轉軸傾斜,有大衛星牽引)大的行星守護(減少遭受隕石的襲擊)液態水合適的重力如何去往GJ357d

    假設這些條件我們能確實了,GJ357d就是一個特別宜居的行星,並且正好趕上地球要完蛋,人類得找一個行星移民,而且目標就選定了GJ357d。那我們該如何操作呢?

    實際上,如果用現在的科技水平是根本無法到達的。我們現在最快的飛行器都達不到30公里/秒。而GJ357d距離我們有31光年,整個距離大概是:2.932*10^14公里,做一個簡單的除非運算,9.8*10^12秒,也就是1.13*10^6年,也就是說整個旅程至少需要上百萬年的時間。

    這裡還不考慮加速以及利用引力彈弓的時間,更沒有考慮燃料的問題。應該說,這完全就是一件不可能達成的事情。

    那有沒有什麼辦法呢?我想到了兩個,都比較科幻,但至少一個或許有可能性,另外一個除非能夠找到相關存在的證據。

    只送胚胎或者基因圖紙

    如果想要把人類送到那邊去,其實直接送人太麻煩了,重量太大,而且旅程太久,要到那裡幾乎是不現實的事情。所以,只能儘量去壓縮。首先,就是針對人來壓縮,人說白了就是DNA序列,其實也就是原子的有序排列。所以,人不一定要過去,DNA的排序能過去就行。所以,這其實就是一個行動硬碟和一臺3D印表機能夠解決的問題。

    因此,如果以現在的技術來看,想要達成,就只能送個機器人,以及人類的資料或者冷凍胚胎前往GJ357d。這樣這個旅程不需要任何的食物補給,全部的裝配都可以用來儲存燃料,機器人也不用啟動,到了地方再進行啟動,這樣能夠進一步節省能源,而且由於宇宙中大多數地方都幾乎是真空(當然,沒有純粹的真空,只是近似。)所以,可以加裝太陽能吸收板,來吸收太陽能,儲存在電池中,走出太陽系前,儘量使用引力彈弓效應,可以大幅度提升速度。

    根據目前的經驗,要飛離太陽系的飛行器,經過幾次引力彈弓效應,速度都能達到20公里/秒以上。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就是利用的這個辦法。

    然後,等到了地方再就地取材(原子),然後把人培育出來即可。

    蟲洞

    除了上面的辦法之外,其實還有個目前還沒什麼著落的辦法,那就是蟲洞。人類目前來說還沒有任何刻意證明蟲洞存在的證據。蟲洞其實很早就被提出了,其中就有愛因斯坦的功勞。所以,蟲洞也被叫做愛因斯坦羅森橋。透過蟲洞,我們就可以去往原本距離特別遠的地方,而只用非常少的一點時間。

    目前,關於蟲洞的主流看法是這樣的:

    蟲洞存在於量子世界中,而且出現和消失的速度極快,而且還特別的小。如果你要開啟一個蟲洞用來穿越的話,你需要往蟲洞注入一種叫做負能量的東西。但是,我們知道的是蟲洞的潮汐力特別大,因此為了不被潮汐力撕碎。

    那究竟要灌入多少呢?

    透過計算,科學家發現,至少要灌入6倍宇宙總量的負能量才能夠把蟲洞開啟到1光年,而這個寬度才能確保飛船不被潮汐力所撕碎。所以,透過蟲洞來完成這個任務,目前看來還是很科幻的,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所以,我覺得,太陽作為主序星還有50多億年的壽命,而地球在宜居帶內的時間還有20億年,也就是說,人類還能在地球上生活20億年,就不要總想著星際移民的事情。畢竟,人類能不能撐過20億年,甚至是2億年,2000萬年都很難說,要知道整個文明史也不過6000年而已。

  • 2 # 宇宙天文宗師

    〔宇宙定律〕

    一 、物質的電磁力{吸引力}{反推力}

    物質存在電磁力,同一種物質介質相互吸引,不是同一種物質介質相互推。多的物質會把少的物質推成圓球,因為兩種物質都在推,而且同一種物質任何一點推力都一樣大。推力又稱為反推力反推力是很均勻的力。被推成球型的物質任何一點向外發出推力都一樣大,但兩種物質的反推力不一定是一樣大。又因兩種物質都在使勁推少的物質被迫成圓球。圓球是物質組成的不是空的所以有個球面稱為圓球面。圓球面所受到的反推力越往球中心力線越密承受的推力越多。因圓球面任何一點都承受來自各個方向的力必然有一條力線經過球心垂直於球心,所以從球面到球心越往中心垂直力線越密越多所受到反推力也越大。故而球心所承受的反推力最大。故而越遠離球心所承受的反推力越小越少。

    只要中心有物質壓力重力的天體,它的最外層表層必須是球形(圓球),天體的球面如果變成方形……中心不但沒有物質壓力而且重力也不存在。

    二、光聚焦 能量聚焦、熱能量聚焦、正負(反)能量聚焦

    光與一切物質同在充滿整個物質世界。太陽、恆星、一切星系是光聚焦取得能量,只有光永遠聚焦才能永遠發光發熱。我們看到的會發光發熱的星星、星系、恆星、太陽、行星中心,行星的衛星中心、地球中心、小行星中心、慧星中心、都是光聚焦的中心。 星星、星系、恆星、太陽、行星的外面外層都有一個圓球面可以光聚焦到中心。圓球面是平凸透鏡、凹凸透鏡, 只要形成平凸透鏡、凹凸透鏡就可以光聚焦。

    光聚焦……光是用不完的迴圈的。

    三、對環流層{上層與下層對環流}

    自轉與公轉運動的動力層,宇宙間天體的公轉自轉都是有對環流層推動帶動運動的。同一個星球自轉有對環流層推動自轉……公轉有對環流層帶動運動,自轉與公轉運動是二個環流層,二個對環流層不是在同一個中心上的。沒有大氣層或有大氣層大氣只對流不進行對環流的星球(孤獨行星、流浪行星)、行星、小行星、行星的衛星是一定不會自轉的。

    ♥♥♥………………………………

    【真實的宇宙形態結構】

    宇宙是時間無限空間無涯物質有限世界。空間存在著一個一個大型的物質世界它們是沒有相連被真空隔離。各個物質世界都遵循同樣的物理規律,我們生活在其中一個大型物質世界裡。

    我們的大型物質世界最多最外層的物質緊緊的吸引在一起它的外型是可以任何形態。它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大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我們就在其中一個大圓球面裡面。這個大圓球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總星系。總星系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在總星系圓球面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銀河系它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銀河系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太陽系它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太陽系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就是地球系(包括月球),地球是中心它的圓球面在月球之外,地球氣態圓球面內的最多氣態物質又把月球及其他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氣態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圓球。

    這些大大小小從大到小的圓球剛剛形成光‘就聚焦在它們的中心點上使中心發光發熱,太陽、行星中心、銀河系中心、總星系中心、星系中心、恆星都是有光聚焦才發光發熱的。因光聚焦在中心點上發光發熱就會發生對流 對環流。每一箇中心點上有一組或多組對環流層,接近中心的對環流層可帶動中心轉動自轉,遠離中心的對環流層可推動天體、星系、恆星、物體、物質、行星等等繞中心公轉。月球有氣態層只有區域性的對流沒有對環流所以沒有自轉只有公轉,月球公轉是地球最外面的一組對環流層推動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其它行星的衛星公轉類同。靠近地殼的對環流層(有對流層與中間層組成交替環流)帶動地球自轉其他行星自轉類同。地球月球在同一個圓球面內被太陽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太陽公轉的其他行星公轉類同。太陽系圓球面內全部行星被銀河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的其他恆星系公轉類同。銀河系圓球面內的恆星系被總星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總星系中心公轉的其他星系仙女系公轉類同。總星系圓球面內的星系被更大的對環流層推動繞更大的中心公轉。就這樣以此類推外面外層到底有多少層次我不敢下決定…… 根據天文文明可能有三十六層。我們是被套在圓球內從最大的圓球一直到最小的圓球……大圓球套比它小的圓球。就這樣圓球中有圓球,我們是被幾十層的圓球套著。

  • 3 # 寒蕭99

    先不管這個宜居行星是否真的宜居,且看一下31光年的距離,就會使得我們的一切希望之火滅掉,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31光年的距離就是遙不可及的距離。

    可能有人對31光年的距離沒有太大的概念,只是覺得不就是光線走31年嗎!我們先簡單列舉一些資料,1光年的距離約為10萬億千米,那麼31光年也就是310萬億千米。而我們在1977發射的旅行者號探測器至今已經飛行了42年,那麼飛了多遠呢?大約是220億千米,可以簡單算一下,只不過是310萬億的14000分之一。換句話說,按照旅行者探測器的速度,至少需要60萬年才能到達31光年遠的地方。而實際上,飛行器是在不斷減速的,即便是宇宙空間,也存在少量分子,長時間對飛行器的速度是有影像的。

    旅行者探測器的速度是每秒20千米,這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是非常快的速度了,是每秒,不是每分鐘,每小時。但是,這種速度要飛到31光年外的星球至少要60萬年。

    那麼以今天的技術,我們在短期內能造出的最快的飛行速度也不過100多千米每秒,但即便是這種速度也要10萬年的時間。

    我們再說回來,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探測器的速度,如果要移民的話,我們目前連月球都還無法實現移民,或許還要過半個世紀,才可以開展規模化的月球移民,這僅僅是38萬千米的距離。

    因此,對於31光年外的星球,目前考慮移民根本只限於幻想,毫無可行性而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戰艦世界提爾皮茨裝填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