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澳門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珠江口的西岸,它北以關閘為界與珠海經濟特區的拱北相連,東隔伶仃洋與香港相望,距離僅約40海里,南面則瀕臨浩瀚的南海。澳門東北離日本東京約2800公里,西南至新加坡2600公里,東南距菲律賓馬尼拉只有1200公里,位居東南亞航路的中繼點,曾經是16、17世紀東西方貿易的重要港口。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今天的澳門處在世界經濟高增長地區珠江三角洲的一角,與香港及廣州連成經濟起飛的三角地帶,如此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對它本身及其鄰近地區的經濟發展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文化:由於澳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所以澳門文化是有深厚傳統內涵的中華文化和以葡萄牙文化為持質的西方文化共存的並行文化,是一種以中華文化為主、相容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
數百年來,隨著中國內地居民不斷遷入澳門,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被帶入澳門,形成了澳門華人的主體文化。如媽祖文化在澳門得到廣泛傳播,澳門僅供奉天后的廟宇就有10多間,作為民間信仰的媽祖信仰融入佛教、道教,成為多元信仰。
澳門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地。澳門在16、17世紀後成為貿易和傳教中心後,大大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來自歐洲、東南亞等地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匯聚、融合,長達400年之久。澳門現存有不少中西合璧的文物古蹟,具有東、西方風格的建築物,大都具有“以中為主,中葡結合”的特色。整個澳門約有1/5的面積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
澳門曾經是宗教文化中心,既有儒、釋、道等古老的中國宗教,也有後傳入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宗教文化的多元化在澳門也得到了充分表現,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媽祖在這裡都有保留。如大三巴牌坊融合了東西方建築的精華,是東西方宗教互相包容的傑作。
隨著經濟發展,澳門文化也隨之發展。特別是70年代後,澳門文化事業進入了400年來的鼎盛時期。1982年,澳葡當局成立“澳門文化學會”,協助當局制訂和執行文化政策,澳門文化學會改變了以往文化只為少數葡人社團服務的現象,逐漸開展與民間的對話,積極扶持各文化藝術團體舉辦澳門藝術節,推動中、葡文化交流。
澳門現有公共圖書館14間、博物館6間、展覽館9間和體育場所18個。澳門規模最大的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南灣閱書報室則是規模較大的華人圖書館。澳門的博物館主要是儲存和收藏澳門的文物和資料,最大的澳門博物館於1998年開放。
澳門的新聞出版業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澳門每年出版的書籍涵蓋澳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歷史、地理、文學等各個領域,具有本地色彩,圖書種類數以百計。近年來,不少文人學者出版著作,問世著作相當多,是本澳有史以來出版書籍最多的時期,澳門的報紙每天大量報道本澳、香港、內地以及世界各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衛生、環保、科技的動態。澳門的民間社團、文化機構、學術團體也出版了各種小報、刊物、論著等,展現出文化蓬勃的景象。澳門沒有自己的通訊社,只有外地通訊社在澳門設立的分社或派駐澳門的記者。澳門有2個廣播電臺。1984年,澳門電視臺開播,但澳門居民主要收看香港電視臺的節目。
位置:澳門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珠江口的西岸,它北以關閘為界與珠海經濟特區的拱北相連,東隔伶仃洋與香港相望,距離僅約40海里,南面則瀕臨浩瀚的南海。澳門東北離日本東京約2800公里,西南至新加坡2600公里,東南距菲律賓馬尼拉只有1200公里,位居東南亞航路的中繼點,曾經是16、17世紀東西方貿易的重要港口。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今天的澳門處在世界經濟高增長地區珠江三角洲的一角,與香港及廣州連成經濟起飛的三角地帶,如此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對它本身及其鄰近地區的經濟發展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文化:由於澳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所以澳門文化是有深厚傳統內涵的中華文化和以葡萄牙文化為持質的西方文化共存的並行文化,是一種以中華文化為主、相容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
數百年來,隨著中國內地居民不斷遷入澳門,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被帶入澳門,形成了澳門華人的主體文化。如媽祖文化在澳門得到廣泛傳播,澳門僅供奉天后的廟宇就有10多間,作為民間信仰的媽祖信仰融入佛教、道教,成為多元信仰。
澳門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地。澳門在16、17世紀後成為貿易和傳教中心後,大大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來自歐洲、東南亞等地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匯聚、融合,長達400年之久。澳門現存有不少中西合璧的文物古蹟,具有東、西方風格的建築物,大都具有“以中為主,中葡結合”的特色。整個澳門約有1/5的面積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
澳門曾經是宗教文化中心,既有儒、釋、道等古老的中國宗教,也有後傳入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宗教文化的多元化在澳門也得到了充分表現,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媽祖在這裡都有保留。如大三巴牌坊融合了東西方建築的精華,是東西方宗教互相包容的傑作。
隨著經濟發展,澳門文化也隨之發展。特別是70年代後,澳門文化事業進入了400年來的鼎盛時期。1982年,澳葡當局成立“澳門文化學會”,協助當局制訂和執行文化政策,澳門文化學會改變了以往文化只為少數葡人社團服務的現象,逐漸開展與民間的對話,積極扶持各文化藝術團體舉辦澳門藝術節,推動中、葡文化交流。
澳門現有公共圖書館14間、博物館6間、展覽館9間和體育場所18個。澳門規模最大的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南灣閱書報室則是規模較大的華人圖書館。澳門的博物館主要是儲存和收藏澳門的文物和資料,最大的澳門博物館於1998年開放。
澳門的新聞出版業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澳門每年出版的書籍涵蓋澳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歷史、地理、文學等各個領域,具有本地色彩,圖書種類數以百計。近年來,不少文人學者出版著作,問世著作相當多,是本澳有史以來出版書籍最多的時期,澳門的報紙每天大量報道本澳、香港、內地以及世界各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衛生、環保、科技的動態。澳門的民間社團、文化機構、學術團體也出版了各種小報、刊物、論著等,展現出文化蓬勃的景象。澳門沒有自己的通訊社,只有外地通訊社在澳門設立的分社或派駐澳門的記者。澳門有2個廣播電臺。1984年,澳門電視臺開播,但澳門居民主要收看香港電視臺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