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雲島

    題目的意思令人難以捉摸,加之沒有標點斷句,似乎讓人回到了文言文時代,也勾起了“標點斷句”的故事”——

    故事之一:古時候有位書生去他的財主朋友家做客,住的時間久了,財主未免有點不舒服……有一天晚上,突然傾盆大雨,財主靈思一動,寫了一副未加標點斷句的逐客對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貼在書生住房門口……書生早晨起來後,看到逐客令對聯,先是很氣憤,但是,他馬上靈機一動,大聲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書生的才智立馬就“化尷尬為主動”,財主朋友也自慚形汙,再也不好意思下逐客令了。真可謂“不受他人行為影響而獨善其身啊”!

    故事之二: 傳說,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請一位著名的書法家為她的扇子題詩,那位書法家寫的是唐朝王之煥的詩《涼州詩》: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由於疏忽,書法家忘了寫“間”字,慈禧大怒,要殺他。那位書法家急中生智,連忙解釋道:“老佛爺息怒,這是用王之煥的詩意填的一首詞”,並當場斷句,讀給慈禧聽::“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慈禧聽了,轉怒為喜,連聲稱妙,並重重賞賜……臨危不懼,化險為夷;智商、情商,令人望塵莫及啊!一個“標點”,差點丟了一命;同樣,用活了一個“標點”,不但救回自己一命,還獲得重重賞賜。

    故事一告訴我們,遇事不要輕易受他人行為影響,淡定,靈機一動,“化尷尬為主動”,方可“獨善其身”;故事二,同樣告訴我們,遇事不要輕易受他人行為影響,淡定,臨危不懼,“化險為夷”,方可“獨善其身”……兩個故事,都離不開人的一個心裡狀態,那就是“淡定”,光靠一個“淡定”還不夠,還必須具備“機智”、“勇敢”的心理素質。

    因此,只有具備“淡定”、“機智”、“勇敢”的心理素質,才能遇事不要輕易受他人行為影響,從而“獨善其身”!

    然而,從社會、國家、天下的層面來看,“獨善其身”似乎有更大、更深、更遠的意思。“獨善其身”語出《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 天下”。

    《孟子》:孟子謂宋勾踐曰:“子好遊乎?吾語子游:人知之,亦囂囂; 人不知,亦囂囂”。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 ?曰:“尊德樂義,則可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 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 天下” 。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古代的故事,給了我們美妙的答案,讓我們受益無窮。

    “未出茅廬,三分天下”

    諸葛亮躬耕南陽,好為《梁父吟》,常自比管仲、樂毅……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諸葛亮“未出茅廬,三分天下”: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孫權可作援的形勢,即“東聯孫權,北拒曹操”;又詳述了荊、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機可乘,而且只有擁有此二州才可爭勝天下;更向劉備講述了攻打中原的戰略……這些論說後世稱之為《隆中對》,它是此後數十年劉備和蜀漢的基本國策。諸葛亮出山後,火燒赤壁,巧借荊州,西攻益州……劉備終於“三分天下有其一”,諸葛亮多次北伐,欲定天下,奈何蒼天不助,終難以實現其鴻鵠之志;然而,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誠精神卻與世長存。他的一生,也正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真實寫照。

    “忍胯下之辱,拜大將封王”

    《史記》: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假如,韓信當時沒有足夠的“修身養性”,不能忍受“胯下之辱”,而是拔劍擊殺市井流氓,那結果可想而知:市井流氓雖然被殺,韓信也出了惡氣,但恐怕韓信也會因官司纏身而不能自拔,又怎能實現他“安定天下”的偉大抱負呢?

    劉邦從蕭何諫,拜韓信為大將,韓信不負漢王。韓信熟諳兵法,戰功卓著,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司馬光《資治通鑑》中稱:“漢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西漢建立後,劉邦分析楚漢成敗原因時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號鑲,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功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范增百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所擒也”。

    “周遊列國,聲名遠揚”

    孔子乃宋國沒落貴族後裔,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但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從事教育,修身養性,門下弟子多達三千人,教出不少知名學生,諸如子路、子貢等等。 孔子為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曾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魯,專心執教。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千古聖人”,聲名遠揚,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萬世師表。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特別是他的學生或後裔撰寫的《論語》、《中庸》等儒家經典,影響更為深遠,正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孔子的思想,至今都具有巨大的借鑑意義,諸如,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就是孔子思想的國際化,以致孔子也進入了有國際影響者前十名。他可是實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典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櫻雪抽油煙機怎麼拆洗好?油煙機選購誤區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