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a在叢中笑
-
2 # 外貿充電站
外貿業務員與客戶之間的溝通,在我的概念裡,表面的溝通並不算溝通,比如很多外貿業務員經常會產生疑問:客戶為什麼不回覆我了?
我之前看了下業務員跟客戶的聊天記錄,有這麼一段讓我很感興趣:
客戶:“我之所以換供應商,是因為上一家供應商的包裝總是出問題,有的23.5公斤,有的卻是26公斤,很麻煩。”
同事趕緊解釋:“我們不會這樣的,因為我們有嚴格的包裝管理系統和出入庫管理。”
客戶:“你們都是這樣說的。”...
之後便不在回覆你
其實,這次溝通就是不深入的溝通。業務員的解釋過於寬泛和籠統,就如同告訴客戶我們的質量好,服務好,卻沒有實實在在的說明一模一樣。
我們與客戶之間的溝通一定要深入,直擊客戶的內心,那麼如何才能與客戶建立深入溝通?這裡有兩個關鍵要點。
一.客戶為什麼問我這樣的問題?
客戶問問題,往往分為兩種:
第一,真的不懂,希望我們解釋;
第二,自己懂,但想看我們是否懂;
第一種情況下,就是因為客戶不懂,所以解釋的時候才要清清楚楚,有理有據,有資料,有圖片,有影片的解釋,完全把客戶當白痴就好,這樣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解釋翔實,有效。
第二種情況下,客戶完全是在試探,幾乎每一個採購者都會設定一些問題來試探供應商,因為可能在進行價格判斷,付款方式判斷的時候,發現有幾家相差無幾,只能再預設一些問題,進行專業性判斷。這裡很多人就會犯錯誤了,覺得某些問題很簡單,不需要仔細回答,因為客戶肯定明白。
客戶是明白,但是你卻不明白客戶的想法。你有沒有想過:這麼簡單的問題,客戶明白了為什麼還要問我呢?很多時候你就是這樣被淘汰了。
無論是做機械還是做化工還是繩網等等任何產品行業,外貿做的好的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很樂於為客戶解答問題,客戶的問題可能問的很簡單,他們的回答卻都很詳細。
現在我公司的業績最好的同事,面對客戶問題的時候,往往要有很大的一個篇幅去回覆:詳細的列舉1234,有理有據,圖文並茂,客戶都會非常的滿意,訂單自然也不會跑掉了。
我的習慣可能更加“變態”,面對客戶的問題,尤其是稍微複雜點的問題,我幾乎會作一篇論文出來,為了證明我的論點,即便客戶不提,我也會額外給出很多的資料,很多時候沒有資料,我就會找實驗室要,找工廠要,自己花錢去做……
對於某一些優勢,某一些特點,就算是基本的,如果同行說了,你沒說,可能就代表你沒有。而如果你說了,同行卻沒說呢?你在客戶眼裡的分數是不是就增加了呢?
當然,如果你理解我說的這個“深入溝通”有點困難的話,你也可以把它近似的認為“深入溝通”就是“全面,資訊的全面”。
“深入溝通”不僅僅可以促進訂單,還可以減少見光死。什麼是見光死?
與客戶一直保持往來聯絡,突然哪一天,客戶就不理我了。
客戶來函詢價,我們報價,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為什麼會見光死?
1.價格高,直接把你淘汰
2.價格不高,但是跟原有的供應商相比卻沒有任何優勢
3.市場調查,收集資訊給領導
4.同行套取價格
5.客戶從你的回覆看不到任何價值
所以,為了更好的分析瞭解客戶,為了減少見光死,一定要加強資訊的全面性,也就是溝通的深入性。
二.假如面對客戶詢問報價我應該怎麼回覆?
客戶可以發個郵件只問價格,我們的回覆卻不能僅僅只是價格!我們要給客戶的是專案書, 一個PROJECT SOLUTION
8P的交易條件,你要跟我合作的專案說明,以及你為什麼要必須跟我合作!也就是8P+1B的報價回覆方法:
Product: 產品名稱 (產品編號)Price : 包含價格術語Period of Validity : 價格有效期Payment methodPackaingPeriod of shipmentParameters of goodsProvide samples ?BENEFIT, BENEFIT, BENEFIT!!!
很簡單,給客戶一個原因,繼續保持跟你商談的原因。
彩蛋:關鍵詞『回覆率』
回覆列表
不同國家外貿客戶可能喜歡不同的溝通方式,但他們都重視一點,那就是自己的利益。
那我們在交流中如何掌握好溝通尺度呢?
1. 把客戶當朋友
其實很多外商客戶,把客戶和朋友分的沒那麼清楚。如果你只把客戶當客戶,那麼他可能今天是客戶,明天就是別人的客戶了。如果你把客戶當朋友,那麼他跟你合作的機會會更多。
2.站在客戶角度考慮
當客戶遇到問題或者麻煩時,作為外貿業務員那是客戶的唯一對接視窗,你就是他的救命稻草。如果你能站在客戶角度提出出A,B,C,等多種方案,並分析利弊, 供客戶選擇,那客戶會覺得你很專業,並值得信賴,用英語說表達叫capable,realiable.
3.跟客戶分析資源資訊
很多客戶並不懂得中國生產業的流程以及其他資訊。他們的資源有時候也相對封閉。
那如果你有什麼新的訊息,在不洩露公司機密的情況下,可以和他們分享。比如你有新產品向客戶推薦啊,比如某某市場最近什麼產品賣的火爆啊等等。你願意和客戶分析,客戶也自然會願意和你分享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