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喜歡當心中充滿懷念與感喟時,一個人靜靜地坐下聽雨。垂老的志士有“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抱負;遲暮的美人有“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的幽怨;相思的情人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索懷;多情的詩人有“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遐思。
雨成了人們修飾感情、寄託心願的使者。
閒暇之中,有幸回到了自己曾經聽雨的地方。恰逢那天下小雨,又聽到這熟悉而又陌生的雨聲。迷濛之中,雨聲裡透出一種古怪的情調,是久未溝通的那種。它拒我於千里之外,向我表明它對我的陌生,然而我卻能從意識的最深處感受到它存在的氣息。我有一種從夢中猛醒的暢快和歷經迷茫後的滄桑感。
哦,我在雨聲中相約的竟是已隔了時空的自我,它在講述我以前的一切。我彷徨了,我問自己:我是誰?還是從前的那個我嗎?
有詞雲:“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人生境遇不同,聽雨的感受也就各異。然而聽雨卻都是聽靈魂的對話,聽真情的奔瀉,聽年華的淙淙流淌。雨聲所敲打的,除去歲月的迴響外,還有昔日難再的痛惜與欲語還休的惆悵。似乎只有在這瓦屋輕靈的雨聲中,心靈才得以喘息,生命才得以延續。
雨聲依然在響,像我真實的心跳……
一場雨
下雨了,我將手伸出窗外,觸控那雨的心跳。一陣沁人心脾的清涼頓時把腦子裡的一切意念都淨化了。
雨人從天空中那無形的滑梯滑下,掉在地上,頓時濺起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水花,他們多快樂呀!
我快活地望著這一切,好像我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我們在一起歡跳,一起在地上綻放朵朵水花。
遠處傳來一陣淡淡的香氣,令我返樸歸真,深深刻入心靈深處,難以抹卻。
雨,驀地停了,我驚住了——雨人不見了,水花不見了,歌聲與笑聲不見了,什麼都不見了,我回到了真實的世界,我還是我,一個有骨有肉的小孩,不再是剛才那個晶瑩的雨人了。剛才的一切,彷彿是一場美妙的夢,意猶未盡。哦,雨還會下,雨人也再會在從空中落下!
秋
童年時的我,對四季的概念比較模糊。只知道春天是暖和的,夏天是炎熱的,秋天是涼爽的,冬天是寒冷的。隨著時光的流逝,人漸漸地長大,慢慢地我愛上了春天的鳥語花香;愛上了夏天在水池裡的嬉歡,冰淇淋的刺激;愛上了冬天堆雪人、打雪仗、看雪景……唯獨秋天,讓我覺得枯燥無味。尤其是家鄉的秋天,整天只看到葉子發枯發黃並一片片地凋落。無聊之餘,最多也不過是幾絲憂愁。
語文老師說,秋天是一年中美麗的季節。當時我並不完全相信,總有些懷疑。但從那時起,我便開始觀察秋天,感受秋天。
秋雨往往是飄落著的,細細的,密密的。風夾雜著雨,雨跟隨著風,飄零著。雨輕輕地洗刷著大地上的一切,地面被洗得油亮,樹葉上不斷地滲出顆粒飽滿的雨滴。到了黃昏時,風和雨都放慢了節奏。太陽又從雲層裡爬出來,將她的餘輝送給大地。黃葉在柔和的Sunny的對映下,透露出淡淡的微紅,就像害羞的少女那美麗的臉頰。
秋風飄過的地方,樹葉會發出“沙沙"的響聲,很好聽,風大時,黃葉就會掙脫樹的束縛,隨著風一起翩翩起舞,好像一隻只美麗的黃蝴蝶,在風的伴奏下,載歌載舞。此時,恰好有三兩個人從飄落著的黃葉中走過,這不是絕美的畫面嗎?可又是那樣的轉瞬即逝,尤如曇花一現。讓我還沒來得及仔細欣賞,便消失了。
我惋惜這短暫的美,更惋惜秋葉的剛烈。它如此奮力地掙扎,是為了擺脫大樹的約束,但是,難道它不知道葉落終要歸根嗎?為了如此短暫的自由卻將自己永遠地埋在深深的樹根下,值得嗎?可我又想,這也許正是秋葉的精神吧。它們掙脫大樹束縛的真正目的,也許並不在那剎那間的自由,它們是為了將自己最後的注入樹根,好讓大樹在寒冷的冬天能有充足的養分。在來年的春天,樹枝上又會長出新的、更茁壯的新葉,
那些新葉子不正是它們當年的身影嗎?想到這裡,我又為秋葉感到驕傲,沒想到它們竟會有"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太不可思議了。或許是神秘的大自然賜予的吧。
春天的風讓人昏昏欲睡;夏天的風讓人感到悶熱難受;冬天的風讓人感到寒冷刺骨。唯有秋天的風讓人感到神清氣爽,既不悶熱,又不寒冷,還能讓人清醒不少。我簡直懷疑秋風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再加上涼絲絲的秋雨,這再好不過的藥引子,一副名貴"天然藥草"恐怕就形成了吧。
秋風與秋雨可能是這世上最完美的一對搭檔。秋風吹著秋雨,秋雨伴著秋風。它們能讓世上的一切反射出晶瑩的光澤,反射出秋的高雅。也許它們能修剪出一幅美麗的秋的圖畫,看著它們的身影,我忍不住感慨到:秋風吹吹,秋雨飛飛;秋風爽爽,秋雨涼涼。
秋天的風,秋天的雨,秋天的葉。它們任何一處都不能獨自顯示出美麗。它們表達出的,是一種整體的美,一種和諧的美。沒有風,雨不飛,葉不會舞;沒有雨,風不會溼潤,葉不會害羞;沒有葉,風顯得單調,雨顯得乏味。只有它們巧妙地結合起來,才會構成一幅美麗的畫,一首精美的詩--秋。
大自然賜予了春天鳥語花香,賜予了夏天欣欣向榮,賜予了冬天美麗雪景,當然不會忘記賜予秋天。於是,她賜予了秋天神秘和美麗。看來,大自然是不會偏愛誰的。
我也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的天分是差不多的,要想超越別人,取得非凡的成就,恐怕非得吃得非凡的苦不可。
秋,讓我領略到了它的美麗,又讓我領悟了一些道理。
秋,果真是碩果累累。
我相信每個人都對自己都很關愛吧,但我們在關愛自己的同時也可以嘗試著去關愛別愛人,因為關愛別人就是自己。
得到他人的關愛是一種幸福,關愛他人更是一種幸福,關愛別人就是關愛自己,因為只有你關愛了別人,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別人才會回報你。關愛別人其實就是在關愛我們自己,關愛別人是我們得到別人關愛的前提。
關愛別人,就是關愛周圍所有的人,關愛社會,關愛人類。
我們要用愛心和勇氣直麵人類的災難,我們要用科學精神和科學知識去破解社會難題,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睿智去鋪設人類未來……這是每一位有志青年關愛別人、關愛社會、關愛人類而必須挑起的重擔。
而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卻要從時時處處點點滴滴去關愛別人。要學會寬容,要學會讚美,要學會感謝,要學會道歉……人人如果皆能如此,整個社會就會更加和諧美好。
關愛,就是關心愛護,它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關愛,生活上也少不了關愛,別人給予我們關愛,那我們更應該去關心愛護他人,這樣世界上才會充滿——愛!
關愛別人,就是關愛自己.
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和話,就象小時候我很聽她的話一樣。
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的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綠芽也密了;田野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使人想起一樣東西——生命。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邊,她總是聽我的。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裡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揹著我。”母親對我說。
這樣,我們在Sunny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人們喜歡當心中充滿懷念與感喟時,一個人靜靜地坐下聽雨。垂老的志士有“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抱負;遲暮的美人有“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的幽怨;相思的情人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索懷;多情的詩人有“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遐思。
雨成了人們修飾感情、寄託心願的使者。
閒暇之中,有幸回到了自己曾經聽雨的地方。恰逢那天下小雨,又聽到這熟悉而又陌生的雨聲。迷濛之中,雨聲裡透出一種古怪的情調,是久未溝通的那種。它拒我於千里之外,向我表明它對我的陌生,然而我卻能從意識的最深處感受到它存在的氣息。我有一種從夢中猛醒的暢快和歷經迷茫後的滄桑感。
哦,我在雨聲中相約的竟是已隔了時空的自我,它在講述我以前的一切。我彷徨了,我問自己:我是誰?還是從前的那個我嗎?
有詞雲:“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人生境遇不同,聽雨的感受也就各異。然而聽雨卻都是聽靈魂的對話,聽真情的奔瀉,聽年華的淙淙流淌。雨聲所敲打的,除去歲月的迴響外,還有昔日難再的痛惜與欲語還休的惆悵。似乎只有在這瓦屋輕靈的雨聲中,心靈才得以喘息,生命才得以延續。
雨聲依然在響,像我真實的心跳……
一場雨
下雨了,我將手伸出窗外,觸控那雨的心跳。一陣沁人心脾的清涼頓時把腦子裡的一切意念都淨化了。
雨人從天空中那無形的滑梯滑下,掉在地上,頓時濺起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水花,他們多快樂呀!
我快活地望著這一切,好像我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我們在一起歡跳,一起在地上綻放朵朵水花。
遠處傳來一陣淡淡的香氣,令我返樸歸真,深深刻入心靈深處,難以抹卻。
雨,驀地停了,我驚住了——雨人不見了,水花不見了,歌聲與笑聲不見了,什麼都不見了,我回到了真實的世界,我還是我,一個有骨有肉的小孩,不再是剛才那個晶瑩的雨人了。剛才的一切,彷彿是一場美妙的夢,意猶未盡。哦,雨還會下,雨人也再會在從空中落下!
秋
童年時的我,對四季的概念比較模糊。只知道春天是暖和的,夏天是炎熱的,秋天是涼爽的,冬天是寒冷的。隨著時光的流逝,人漸漸地長大,慢慢地我愛上了春天的鳥語花香;愛上了夏天在水池裡的嬉歡,冰淇淋的刺激;愛上了冬天堆雪人、打雪仗、看雪景……唯獨秋天,讓我覺得枯燥無味。尤其是家鄉的秋天,整天只看到葉子發枯發黃並一片片地凋落。無聊之餘,最多也不過是幾絲憂愁。
語文老師說,秋天是一年中美麗的季節。當時我並不完全相信,總有些懷疑。但從那時起,我便開始觀察秋天,感受秋天。
秋雨往往是飄落著的,細細的,密密的。風夾雜著雨,雨跟隨著風,飄零著。雨輕輕地洗刷著大地上的一切,地面被洗得油亮,樹葉上不斷地滲出顆粒飽滿的雨滴。到了黃昏時,風和雨都放慢了節奏。太陽又從雲層裡爬出來,將她的餘輝送給大地。黃葉在柔和的Sunny的對映下,透露出淡淡的微紅,就像害羞的少女那美麗的臉頰。
秋風飄過的地方,樹葉會發出“沙沙"的響聲,很好聽,風大時,黃葉就會掙脫樹的束縛,隨著風一起翩翩起舞,好像一隻只美麗的黃蝴蝶,在風的伴奏下,載歌載舞。此時,恰好有三兩個人從飄落著的黃葉中走過,這不是絕美的畫面嗎?可又是那樣的轉瞬即逝,尤如曇花一現。讓我還沒來得及仔細欣賞,便消失了。
我惋惜這短暫的美,更惋惜秋葉的剛烈。它如此奮力地掙扎,是為了擺脫大樹的約束,但是,難道它不知道葉落終要歸根嗎?為了如此短暫的自由卻將自己永遠地埋在深深的樹根下,值得嗎?可我又想,這也許正是秋葉的精神吧。它們掙脫大樹束縛的真正目的,也許並不在那剎那間的自由,它們是為了將自己最後的注入樹根,好讓大樹在寒冷的冬天能有充足的養分。在來年的春天,樹枝上又會長出新的、更茁壯的新葉,
那些新葉子不正是它們當年的身影嗎?想到這裡,我又為秋葉感到驕傲,沒想到它們竟會有"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太不可思議了。或許是神秘的大自然賜予的吧。
春天的風讓人昏昏欲睡;夏天的風讓人感到悶熱難受;冬天的風讓人感到寒冷刺骨。唯有秋天的風讓人感到神清氣爽,既不悶熱,又不寒冷,還能讓人清醒不少。我簡直懷疑秋風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再加上涼絲絲的秋雨,這再好不過的藥引子,一副名貴"天然藥草"恐怕就形成了吧。
秋風與秋雨可能是這世上最完美的一對搭檔。秋風吹著秋雨,秋雨伴著秋風。它們能讓世上的一切反射出晶瑩的光澤,反射出秋的高雅。也許它們能修剪出一幅美麗的秋的圖畫,看著它們的身影,我忍不住感慨到:秋風吹吹,秋雨飛飛;秋風爽爽,秋雨涼涼。
秋天的風,秋天的雨,秋天的葉。它們任何一處都不能獨自顯示出美麗。它們表達出的,是一種整體的美,一種和諧的美。沒有風,雨不飛,葉不會舞;沒有雨,風不會溼潤,葉不會害羞;沒有葉,風顯得單調,雨顯得乏味。只有它們巧妙地結合起來,才會構成一幅美麗的畫,一首精美的詩--秋。
大自然賜予了春天鳥語花香,賜予了夏天欣欣向榮,賜予了冬天美麗雪景,當然不會忘記賜予秋天。於是,她賜予了秋天神秘和美麗。看來,大自然是不會偏愛誰的。
我也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的天分是差不多的,要想超越別人,取得非凡的成就,恐怕非得吃得非凡的苦不可。
秋,讓我領略到了它的美麗,又讓我領悟了一些道理。
秋,果真是碩果累累。
我相信每個人都對自己都很關愛吧,但我們在關愛自己的同時也可以嘗試著去關愛別愛人,因為關愛別人就是自己。
得到他人的關愛是一種幸福,關愛他人更是一種幸福,關愛別人就是關愛自己,因為只有你關愛了別人,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別人才會回報你。關愛別人其實就是在關愛我們自己,關愛別人是我們得到別人關愛的前提。
關愛別人,就是關愛周圍所有的人,關愛社會,關愛人類。
我們要用愛心和勇氣直麵人類的災難,我們要用科學精神和科學知識去破解社會難題,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睿智去鋪設人類未來……這是每一位有志青年關愛別人、關愛社會、關愛人類而必須挑起的重擔。
而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卻要從時時處處點點滴滴去關愛別人。要學會寬容,要學會讚美,要學會感謝,要學會道歉……人人如果皆能如此,整個社會就會更加和諧美好。
關愛,就是關心愛護,它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關愛,生活上也少不了關愛,別人給予我們關愛,那我們更應該去關心愛護他人,這樣世界上才會充滿——愛!
關愛別人,就是關愛自己.
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和話,就象小時候我很聽她的話一樣。
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的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綠芽也密了;田野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使人想起一樣東西——生命。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邊,她總是聽我的。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裡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揹著我。”母親對我說。
這樣,我們在Sunny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