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存貨週轉率的提高,可以節約採購資金。單位存貨成本會相對降低。

    但是,存貨週轉率的提高,進貨批次就會增加,這時就需要從新計算經濟訂貨數量。

    單次採購數量如果增加,就會降低存貨週轉率。

    經濟訂貨數量,就是為了尋找最佳平衡點的

    第一:庫存成本除了購置成本之外,還包括運輸成本,訂貨成本,儲存成本以及缺貨成本。JIT透過加大交貨頻率提高了運輸成本的同時,卻有效地降低了儲存成本,如由於庫存水平的降低而導致了利息費用、機會成本的降低;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倉庫租賃成本以及庫存報廢、貶值的風險(成本);而對於訂貨成本,由於目前企業很多采用ERP等資訊化處理手段,由於訂貨頻率的加大而帶來的訂貨成本的增加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至於缺貨成本,大批次、少批次的訂貨不一定能夠保證不缺貨,而與之相反,透過加大訂貨頻率提高供應的靈活性反而有助於降低缺貨風險。所以,提高庫存週轉率不一定能夠提高整個庫存的持有成本,特別是對於那些單件價值比較高,而體積、重量比較小的物料、成品,如電子、光纖元器件等,提高庫存週轉率的好處一定大於庫存成本的增加- 這是不需要計算的,儘管理論上還是存在著所謂的二率背反的問題。

    第二:提高交貨頻率不一定就能夠降低庫存,從而提高庫存週轉率。那種認為單單透過提高交貨頻率,犧牲運輸成本就可以降低庫存,提高庫存週轉率的想法是非常幼稚、愚蠢的。庫存的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它牽扯到需求與供應鏈管理的各個環節,並非是透過某一項措施就可以搞得定的。由於你有很多種成品以及無數的原材料,如何根據不同物料的屬性,系統合理地規劃整個庫存結構是整個庫存控制的核心問題。況且現實生活中,由於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無限地提高交貨頻率是不現實的。

    第三個問題就是對於一個企業來講,運輸成本的增加與現金流的增加哪個更重要的問題。我們知道,現金流是企業運營生存的血液,現金流斷了就什麼都完了--運輸成本的降低可以提高企業的利潤率,但現金流的存在卻可以保證企業長期生存,更重要的是庫存多週轉一圈所帶來的利潤的增加可能遠遠大於運輸成本的增加。所謂"薄利多銷",體現在庫存週轉率與庫存成本的關係上也是很恰當的--"轉"就是"賺",就是這個道理。

    第四:矯枉必須過正。在我們擔心庫存週轉率的提高可能給我們帶來較高的庫存成本的同時,我們忽視了一個現實:您的庫存週轉率到底有多高?是否已經高到不能再高(庫存成本的增加遠遠大於庫存週轉率的提高所帶來的好處)的程度了?這就是理論(界)跟現實(企業界)的矛盾問題:理論上庫存週轉率的提高是有一個極限點的,而實際上你離所謂的極限還差的遠!DELL的庫存供應天數大約在4-5天左右,聯想是22-25天,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擔心你的庫存週轉率太高?同樣是做手機的,NOKIA、MOTO的年平均庫存週轉率應該在20以上,而我們的大約在5以下,你還在擔心什麼?矯枉必須過正,你先猛著勁兒把庫存週轉率提高到足夠高度再說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高鐵快的成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