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如何再少年

    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是葉公好龍的故事吧,給大家回味一下吧

    其一,“葉公好龍”是“子張見魯哀公”故事中的故事。據宋刻本劉向《新序·雜事五》記載 :“子張見魯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禮。託僕伕而去,曰: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塵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之好士也,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也。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夫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拖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今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以見君,七日不禮,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詩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託而去。”“子張見魯哀公”故事收錄於《新序》等編著中,而子張是“葉公好龍”故事的創作者。葉公所在的葉邑有龍圖騰文化的影響,而子張隨孔子到過葉邑,子張得悉葉公好龍也是有可能的。根據上文論述,甚至可以這樣推測:葉公向孔子問政期間,孔子也問葉公一些問題,比如室中雕畫那麼多龍,是否真的喜歡?如果有一條真龍,又是否喜歡豢養?葉公可能說只喜歡畫一些龍,但真龍恐怕不喜歡。二人的對話盡入一旁子張的耳中,子張嘴上不說,心裡卻鄙夷葉公,認為他不是真正愛龍的虛偽之人。而孔子的政見未被葉公採納,子張心中更增不滿。後來,子張聽聞魯哀公愛士,便千里去求見,不想卻受冷落。於是,子張想及葉公,便構想了葉公故事以諷刺魯哀公。這應該是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如果子張僅僅看到葉公雕畫的龍,便添枝加葉地講述葉公好龍的故事,便太不合情理了。

    其二,“好夫似龍而非龍者”與“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不能等量齊觀。上文中完全否定或完全肯定葉公好龍的觀點,有牽強之處,失之片面,而認為葉公好龍存在矛盾心理,是文化學上的深層次的探究,未對真實的龍、圖騰的龍和藝術的龍進行區分,因此,這些觀點可不作討論。就葉公好藝術的龍而不好真龍的觀點來說,這與子張講述故事的主旨相吻合。子張認為:“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也就是說,龍應該是指真實、有生命的龍,葉公一看到真龍就嚇得失魂落魄,就是“非好龍”;而雕刻繪畫在屋室的只是藝術品,葉公愛好的就是在屋室雕畫的藝術品,即“似龍而非龍者”。沒有證據表明,葉公公開宣稱自己好龍,即使葉公稱自己好“龍”,也是指雕畫的那些“藝術品”的龍,即子張所認為的“似龍而非龍者”,而不是子張所理解的“有生命的龍”。那麼,問題在於子張誤解了葉公的“好龍”。就葉公而言,作為一名軍事家、政治家,葉公好雕畫的龍,而不好真實的龍,即喜歡藝術行業,而不喜歡養殖業,這不是很正常的嗎?可見,“好夫似龍而非龍者”是很正常的,與虛偽毫無關係。再說“好夫似士而非士者”,子張聽聞魯哀公好士,便不遠千里去求見。士,指的是有才能的人。子張自視有才能,但等候七日未受魯哀公接見,便認為魯哀公“非好士”即不愛才,而“好夫似士而非士者”。這裡“似士而非士者”,是指看似有才其實沒有真才實學的人。且不論魯哀公未接見子張的原因,也不論魯哀公是否公開聲稱自己好士,如果魯哀公稱自己好士,他只能說自己愛有才能的人,而不能說自己愛“看似有才其實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即“好夫似士而非士者”,否則就否定了自己“好士”,表現出自己的虛偽。因此,葉公既可好真龍又可好藝術的龍,他可說自己“好龍”是“好夫似龍而非龍者”即藝術的龍,這只是體現他的愛好領域。而魯哀公不能說自己“好士”是“好夫似士而非士者”,因為這隻能表現他徒有其名或表裡不一。可以說,“好夫似龍而非龍者”與“好夫似士而非士者”看是相似,其實不能等量齊觀。子張以葉公好龍的故事來證明魯哀公的名不副實,出現了無效的論據和論證,存在著詭辯。文章摘自網路,只為回答樓主問題,如有侵權,私信刪帖!

  • 2 # 幻星支力

    黑雲鋪萬里,日光無處覓。龍吟接天起,響聲震天際。在我泱泱大國,即有著雄厚的經濟實力,更有著讓無數華人為之自豪的文化實力。文化方面中國有大教育家孔子教給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和各種人生哲理,有著名道德經作者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也有著名軍事家孫子的孫子兵法,各種知識的精華滋潤著我們的精神世界,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提高了我們的人生閱歷,開闊了我們的眼界視野。就如一本百科全書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不斷完善自己的同時,也不斷改善我們。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一些神話傳說,其中有一中動物是古代尊貴的象徵,只要有它出現的地方必定有尊貴的人物出現,或是帝王或是太子。在傳說中龍本身也是一種尊貴的動物,在十二生肖中就有龍的存在,處在第五的位置,雖然現在已經沒有皇帝,但據說在龍年出生或爸媽在龍年出生的人在出生時會有與常人不同的現象,比如下大雨,而且今後一定會成為人中龍鳳。神話當中龍沒有翅膀,但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飛翔,飛行速度很快。如果你聽說過龍,或見過龍的畫,你會發現龍的身體也很特別,它有著鹿的角、魚的鱗、鷹的爪、魚的尾,體現了各種不同的動物,本身看上去莊嚴又漂亮。龍中有龍王的存在,它們主要管行雲布雨,張口可以噴出沖天的水柱,有時一個噴嚏可能就是一場大雨。還有一種龍有著控雲的能力,它們可以隨意改變著雲的形狀,吞雲吐霧,據說它們用雲蓋了巨大的宮殿,平時就住在裡面。

  • 3 # 滄瀾意

    謝邀。龍的傳說很多,在我家鄉有一個斷頭龍的故事。相傳有一條龍在天上布雨,看到地上一個老嫗淋著雨慢慢地走著,便不忍心再下雨,收了雨勢。當地農作物沒有得到足夠的雨水,幾乎顆粒無收,餓死了很多人。天庭震怒,抓了這條龍到一個懸崖上,一個閃電切了龍頭,將龍身掛在了懸崖峭壁上。至今遠遠看著那處斷頭崖,還像是一條沒有頭的龍。

  • 4 # 拎酒遊江南

      首先,我想到了小時候看的西遊記,裡面有四個龍王,好像是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吧?

      那時候就感覺海里真的有龍,腦子中想象了很多龍的各種樣子,但還是喜歡電影裡那個四爪金龍!?感覺那才是能代練咱們中國的龍。

      還有中國含「龍」字的江河,可查的應該有四十多個吧,而我們熟識可以想象的黃、青、赤、白、黑龍,就分別在四川省(黃龍河)、河北省(青龍河和赤龍河)、天津(青龍灣河和黑龍港河)、甘肅省(白龍江)、上海(白龍港河)和黑龍江省(黑龍江),有以他們命名的江河。幾乎每一省都有龍江、龍湖、龍山、龍洞、龍泉、龍潭,還有數不清的龍王廟。 

      還有一些故事就是傳說了,什麼蛇修五百年成蛟,蛟修一千年可化龍,再修五千年為角龍,再修一千年便成應龍,應龍可能追遡到遠古了。

      這龍的本事有很多,變化多端,興雲佈雨,鳴雷閃電,開河移山,可謂法力無邊。

      就像我們這裡,有座石龍山,聽奶奶講,在山下磕個頭,燒個香,第二就會下雨?為此我還寫了關於這山的小故事,有空,大家可以去我的文章中看,是真是假,還真不知道。

      還有1934年7月的遼寧營口墜龍事件,到底是龍是鯨,還未可知,聽說離海邊的距離,是鯨魚無法達到的,各種說法層出不窮,到底是不是龍,不是親眼所見,只能當做傳說。

      遠的不說,說說近的,網上傳的一些龍的影片,打雷閃電中,有人看見有龍形忽隱忽現,不知道是看錯了,還有看錯了。

      龍做為咱們中華民族的圖騰,是中國文化的象徵,我們對龍的崇拜,是他們的可掌控水和天象以及萬物,他們超脫了自然之力,對他們的這種理解,讓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浩瀚的歷史程序中,使得龍成了一種文化。它更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蘊。

      

      

  • 5 # 在說

    有資料說,我們對葉公的認知可能是錯誤的。

    大家都知道葉公好龍的故事,說的是春秋時期,有個葉公子,他非常喜歡龍,衣帶鉤、酒器上都刻著龍,房屋內外面都也刻龍,他是真喜歡龍。

    後來,天上的真龍知道了,特意從天而降,來到葉公家裡,龍頭搭在窗臺,龍頭伸到廳堂。葉公一看是真龍來了,嚇得魂不附體,驚恐萬狀,不知所措。

    這個故事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只會唱高調,空談,不切實際的作風。葉公好龍作為一個成語流傳至今,並固化了人們對葉公的印象。

    有史料記載,葉公是楚國的貴族,很有智慧,治國方略有成效,還能帶兵平亂,甚至還參與論政。

    葉公還對水利方面有貢獻。當時葉公到葉黽上任,水患嚴重,葉公親自勘察地形,發明了以陂治水的方法,在村莊周圍修建類似於護城河的深溝用於蓄水。這葉公治水是中國最早的小流域治水典範。

    當時有客人看到葉公的水利圖紙猶如群龍,就告訴葉公說,雲生從龍,你圖中之龍並未有云,所以你不喜歡龍。

    葉公說,龍是為了引水,並不是騰雲駕霧,鑿渠出龍,龍出水。但是我害怕這樣會耗盡人力物力,增加老百姓負擔,要謹慎而行。這裡所說的龍就是水利工程。客人把葉公的擔憂當成了怕龍。

    後來有人惡意將此事程式設計故事記載下來,到了戰國時期,南韓宰相申不害在《申子》一書中編了一則“葉公好龍”的寓言故事流傳至今,也使得葉公蒙冤千年。

  • 6 # 織妖

    有一年某地很長時間都不下雨,田地都開始乾裂,人們心裡都很著急。

    一位農人無意間在乾涸起裂的水溝裡撿到一條小泥鰍,他覺得拿回家做個湯也值得,於是就隨手扔在了小木桶裡。

    這個小木桶裡有小半桶水,農人回家後就讓他老婆去拿那個泥鰍,結果他老婆說他撿的是條蛇。

    農人不信,親自去看,發現桶裡原來的那點水全乾了,而他撿的那條泥鰍卻長大了一圈。

    農人覺得很奇怪,就舀了滿滿一瓢水澆上去,結果發現那變成蛇的泥鰍又開始生長,身體越來越大。

    農人好奇心很大,他索性將家裡存的一大桶水都倒了進去,結果那條變成蛇的泥鰍額頭上開始長起角來。

    這時候天空烏雲密佈,響起了隆隆的雷聲,耀眼的閃電中那條小泥鰍蜿蜒遊動爬出了木桶。

    隨著電閃雷鳴,泥鰍騰挪直上雲霄,攪動尾巴旋轉起巨大的水柱雲,一場大雨頃刻之間驟降。

    農人這才知道,原來他撿到的不是泥鰍,也不是蛇,而是一條誤進了淺灘的龍……嗯,已經很晚了,故事就編到這裡了,到夢裡再繼續去編我的故事吧[]

  • 7 # 報價小子

    我們老家在鄂西北邊界,大概在北緯31到33度的樣子

    我們那邊在新中國成立後60年代末期才漸漸開化,之前一直在鄂西北大山裡刀耕火種,一般住在大山的村落每個村子都有一口老井,一口井十來戶人跟牲畜的命,所以村民也非常注意保護水井給井加蓋子防止灰塵落進去,但是有一口井不一樣村民直接給修了一個簡易的廟而且逢每個月十五都有村民燒香進紙,那口井的水一般情況下也很少有人去喝,但是誰家有個頭疼腦熱的去廟前燒三墩紙一把香供一碗米然後取井裡的水喝,不出三天人準能活蹦亂跳的。

    那口井被叫做衍龍井,井邊上的村落也叫龍衍村,村裡還有個公塘,裡面有藕,馬蹄,菱角,還有魚,塘裡看不到水源從哪裡進來也看不到水從哪裡出去,塘就在井的斜下方的山腳下。

    聽老人說這塘裡連著井,井裡有個井龍王,井龍王在這裡住著養一方水土一方人,也受著這一方人的香火跟功德,若是有一天井裡的龍王受香火到了149年井龍王就會變成河龍王,這個村裡也會出一個了不得的人物。我們老家那個村裡出沒出了不得的人物我不知道,只是後來聽老人說,後來破四舊的時候,村裡“有知識的人”說這是封建迷信強行逼著村民填了龍衍井,還在村裡建封建迷信舉報站,誰家裡再搞封建迷信活動的直接掛糞桶遊街。

    井被填了頭一年冬天大雪封山,塘水直接見底,沿著山腳的一整條水脈打出的井水位全部猛降。第二年開春化雪來洪直接引發山上的泥石流徹底填掉了山腳的塘,泥石流引發的原因應該是冬季過度砍伐山林去鍊鋼,那年村裡每個屋子外面都搭的有土法鋼爐。

    山洪不光填了塘還順便埋了幾戶人家,順便吞了幾片田,村裡領導組織人員清田,耽誤了全村人在最好的時候插秧,那年秧晚了一個星期,後來夏季大旱,秧苗跟人靠著剩下不多的幾口井勉強活到快收第一季稻穀的時候,井裡的水徹底幹了,太陽也越來越毒,連農戶家裡的茅坑都曬的一點水分都沒了,最後稻穀絕收了,村裡的人那年少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是吃觀音土跟樹根艱難的等到了國家給村裡拉來的糧。

    第三年依然大旱,村裡能遷走的都遷走了,遷不走的為了活命,重新掘開了那口被封堵的龍衍井井底勉強有點溼泥依然沒有任何一滴水,掘開井後的第三天,天降大雨救下了村裡僅剩的7戶人家。老人說井龍王生氣了,所以大旱三年,而且井被堵了龍王功德也斷了,如果不掘開那口井龍王也活不長了,井被掘開了,龍王也走了,村裡風水也亂了,龍塘沒了,只剩龍衍村了,龍廟也在三天後的大雨中塌掉了(幹了那麼久的泥牆突然下大雨肯定塌)

  • 8 # 乙su野山

    我們大中國歷史悠久,自古以來有關龍的傳說很多,最熟悉的就有鯉魚跳龍門,葉公好龍,畫龍點睛等等,這些大家都知道就不說了,現在講一個你們很少聽過的故事吧。

    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早上吃過了早飯,小李戴上斗笠扛著一把斧頭就出了家門,打算去後山砍幾顆樹回來蓋牛欄。走到村口,抬頭看看天上,火辣辣的太陽曬得人睜不開眼睛。為了能在太陽下山之前趕回村裡,他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上得山來,他找了塊石頭坐下,這一陣猛趕讓他感覺有些累,準備歇口氣再幹活。剛坐下沒多久,天色突然暗了下來,緊接著豆大的雨點傾盆而下,讓他猝不及防。他環顧一下四周,看見不遠處的山坡下有幾塊突出的大石,便急忙跑過去躲雨,心想等雨停了再砍樹。

    過了一陣子,眼見這雨越下越大,似乎沒有要停的意思,他不由焦急起來,希望老天爺開恩別讓自己這次白來一趟。正思量間,突然天空中一聲劈厲在他頭頂上炸響,一股巨大的力量將他提了起來摔到十幾米開外的石頭下,他整個人都被震蒙了,趴在地上半天緩不過神來。等他恢復了知覺,慢慢試著爬起來,抬頭的一瞬間,他看見石頭下有一條很寬的裂隙,並且從裂縫裡還傳出一陣陣異樣的響聲。他定睛看去,發現裡面似乎有一條巨大的黑影在不停地翻滾,滾動時還不時露出一片白白的光。等到眼睛適應了環境,他才看清楚那是一條扁擔長的蜈蚣,竹蓆寬的背,烏紅的頭上長著一雙巨大的銳齒,此時已然沒有了動靜。

    他長這麼大還從來沒聽村裡的老人說過這山裡有什麼希奇古怪的東西,想不到竟然讓自己給碰上了。

    驚魂未定,他顧不上多想爬起來沒命地跑回了村裡,之後便大病了一場,差點去閻王爺那裡報了到。

    後來,他聽村裡的老人講,以前這山裡經常丟失牛羊,一直不清楚是怎麼回事,現在才明白原來都是這條蜈蚣精在作怪,老人還說這蜈蚣估計已經修煉得道,在化龍飛昇時渡劫沒能成功,被雷給劈死了,你機緣巧合,死裡逃生,算是命大,今後該廣結善緣,多積善果,方能保你長命百歲坐化成仙

  • 9 # 子魚侃球

    在我的家鄉泰山的西麓,有一個著名的景點叫“黑龍潭”,他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泰安經歷了一次大旱,連續三年沒有下一滴雨,莊稼顆粒無收,餓死了許多百姓。泰山腳下的一個村子裡,有一戶人家,家裡有一個勇敢善良的兒子叫黑龍,他決心找到水源救百姓。黑龍沿著山路一路找,一路求,直到泰山頂的“碧霞元君祠”。黑龍累了,也困了,在祠前他坐在門口睡著了。黑龍做了一個夢,夢裡“泰山老奶奶”告訴他,“如果想找到水源,就先找到螞蟻,看到成群結隊數不清的螞蟻的地方就是水源地,但是那是東海龍王的地方,龍王不會答應給你水的,你需要和龍王搏鬥,打贏了他才能有水救百姓,你有信心打贏龍王嗎?”黑龍堅定的說有信心。“泰山老奶奶”非常欣賞黑龍的勇敢,就在夢裡傳授給他降伏龍王的神功和一柄神鐵煉製的鐵釺。

    黑龍醒來看到手裡的鐵釺,心裡就明白是“碧霞元君祠”的“泰山老奶奶”託夢給了他。黑龍開始尋找成群的螞蟻,一直找到泰山的西麓,黑龍看到成群結隊數不清的螞蟻在一大片石塊上,黑龍心裡犯了嘀咕“這全都是石頭,怎麼能有水那?”轉念又一想,“泰山老奶奶是救苦救難的,她說的一定是對的!給我的鐵釺就是用來鑿石頭的。”黑龍想到這,就在螞蟻結群的地方開始用神鐵煉製的鐵釺鑿石塊,鑿了三天三夜,已經深不見底了,可往下還是石塊,沒有見到一絲土。黑龍覺得非常奇怪,就使勁的往下鑿,又鑿了半天石塊裡開始往外冒水泡,黑龍知道是找到水源了。就在這時,天空忽然一個閃電,一個老人站在了黑龍面前,兇狠狠地說“你個黑廝快快住手!再鑿下去就把我的龍宮門鑿穿了!”黑龍知道這是東海龍王,可他一點也不害怕,說“不鑿百姓就都死了,都是你個狠心的龍王不下雨!”東海龍王看這黑龍根本就不停手,兩個人就打鬥起來。黑龍得了“泰山老奶奶”的傳授,也不是那麼好打的,一直打到天黑,也沒分出勝負。東海龍王氣急敗壞的說“你等著,我會天天來纏鬥你,不會讓你得逞的!”從此,黑龍白天就跟龍王打鬥,晚上就鑿石塊,潭裡的水越來越多,終於救活了莊稼,救了百姓。

    這個潭百姓就給取名叫“黑龍潭”,直到現在每到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還能聽到鐵釺“叮叮噹噹”的聲音,百姓們都說,那是黑龍在鑿石塊,他一直鑿到了濟南的趵突泉,又一直往東鑿,直到東海龍王的宮門了,所以這潭裡的水永遠用不完,取不盡。

  • 10 # 彼女的花嫁

    1.很久以前,彌勒縣城西南悠盪著一望無際的碧水,湖畔青巒疊翠,湖中漁歌陣陣,各民族人民生活在花美羊肥的環境中。妒忌成性、兇狠歹毒的黑龍施用魔法破壞了和平的寧靜,霎時間湖水乾涸,秧苗枯死,鄉民們無法生活下去。

      天生麗質、善良無比的龍女玉蓮巡遊南天,眼見彌勒湖畔哀鴻遍野,便矢志布雲降雨造福生靈,可是兇惡的黑龍卻對她百般阻撓,並盜走了她呼風喚雨的寶劍。

      人間有一名叫阿青的小夥子帶領大家掘井自救,幾經波折終於挖出一眼清泉,使每一個饑民能喝上一點泉水以延續生命。熬過了九九八十二天,清泉突然消失;卻見一尾白縫魚在潭邊喘息。阿青用自己僅有的一點水救了白鰱魚,鰱魚頓時變成了白衣白裙的少女,並艱難地向阿青訴說了自己的遭遇。原來玉蓮失去寶劍之後便流落人間,以微弱之軀吐水維繫饑民的性命,無奈日久天長,體力不支,終於斷水遭困。說完便將珊瑚寶釵交與阿青,並叮囑繼續掘井。阿青終於挖到了清泉,彌勒壩子恢復了湖水清清、桃紅柳綠的景緻。龍女欣然留在人間,與善良勤勞的阿青喜結良緣。

      兇殘的黑龍嫉恨人間美景和玉蓮的美貌,再次暗施毒計,立時到處飛沙走石、禍水橫溢,阿青不幸被害。玉蓮為救生靈,奮力用瓢舀幹了禍水,虹溪壩再次獲得生機,然而善良美麗的玉蓮卻從此離開了人間。

      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人們終於在蔗林遍佈、花果飄香的虹溪山腹中尋到了龍女精心雕飾的地下宮殿--白龍洞。

    2.

    東海中一大群金背鯉魚白肚鯉魚,灰眼鯉魚,聽說禹王要挑選能躍上龍門的風流毓秀之才管護龍門,便成群結隊,沿黃河逆流而上。

    還沒望見龍門的影子,那一條條灰服鯉魚便被黃河中的泥沙打得暈頭轉向,就拐過頭來,順流而下,不費吹灰之力又游回黃海。不幸,正碰上張著大口的魚鱉海怪,便嗚呼哀哉了。

    但金背鯉魚和白肚鯉魚,擺成一字兒長蛇陣,輪流打前鋒,迎風擊浪,日夜兼程,終於游到了龍門腳下。它們把頭伸出水面,仰望龍門神采:只見那神奇的龍門兩旁,各有一根合抱粗的漢白玉柱。玉柱上雕著活靈活現的石龍。龍身纏著玉柱,盤旋而上,直到百丈柱頂。龍門中水浪滔天,銀亮的水珠飛濺到龍頭之上,—恰成“二龍戲珠”的奇異彩圖。背景是藍天白雲,映襯著龍門兩側的石刻對聯: “長長長長長長長,朝朝朝朝朝朝朝”。這景色勝過那蓬萊仙境。

    鯉魚們看罷美景,就向禹王報名應試。禹王一見大喜,說: “魚龍本是同種生,躍上龍門便成龍。”

    鯉魚們一聽,立即鼓鰓搖尾,使盡平生氣力向上躍去,沒想到剛跳出水面一丈多高,就跌了下來,摔在水面上,老痛老痛的。但它們並不灰心喪氣,而是日夜苦煉摔尾跳躍之功。就這樣直練了七七四十九天,一下能躍七七四十九丈高。但要躍上那百丈龍門,還差得很遠。

    大禹見鯉魚們肯苦練過硬功夫,就點化它們說: “好大一群魚!”有條金背鯉魚聽了禹:王的話大有所悟,對群魚說: “禹王說: ‘好大一群魚’,不是啟發我們要群策群力躍上龍門嗎?”群魚齊呼: “多謝禹王!”

    鯉魚們高興得搖頭擺尾,一條條瞪眼、鼓鰓,用尾猛擊水面,只聽“膘膘”的擊水聲接連不斷。一躍七七四十九丈高,在半空中一條為一條墊身,喘口氣兒,又是一躍七七四十九丈高。只差兩丈了,禹王用手扇過一陣清風,風促魚躍,眾魚一條接一條地躍上了它們日夜嚮往的龍門。

    卻說有條為眾魚喚氣墊身的金背鯉魚,跟看同伴們都躍上了龍門,惟獨自己還留在龍門腳下。它尋思道:我何不借水力躍上龍門。恰巧黃河水正衝在龍門河心的巨石上,浪花一濺幾十丈高,這金背鯉魚猛地竄出水面,躍上浪峰,又用尾猛擊浪尖,魚身一躍而起,沒想到竟躍到藍天白雲之間。一忽兒又輕飄飄地落在龍門之上,如同天龍下凡。大禹一見,讚歎不已,隨即在這條金背鯉魚頭上點了紅,一霎時,魚龍變化。金背鯉魚變成一條吉祥之物一黃金龍。大禹命黃金龍率領眾鯉魚管護龍門。怪道老人傳說,過去在黃河上撈魚的人如果撈到頭頂有紅的鯉魚,就立即放回黃河中。學校招生出榜,姓名上點紅作法就來源於此。

    韓城自古讀書人多,便“把童生進仕”,喻為“魚躍龍門”。韓城城裡還設立過“龍門書院”。文廟大門照壁上有磚雕的“魚躍龍門圖”。

    3.在滕縣的東南有一座山叫狐山,山頂上有一條青石群,在遠處看很象一條橫臥著的龍。它的四周橫七豎八地立著些大石頭,猛一看,都象曲在那裡的狐狸。要說,這還是個動人物故事呢。

      在很古老的年代,東海邊活動著一隻灰白色的狐狸,天長日久,成了精。它想昇天成仙,駕雲私闖南天門,被天兵逮住,把它壓在了東海邊的一座山下。過了不長時間,龍王要擴大海疆,就請二郎神把這座山搬到了滕縣的東南。

      那個隨山而來的狐狸,在十幾里長的葫蘆套裡定居下來,繼續做它的成仙夢。又修煉了不知多少年,不僅能呼風喚雨,還能搖身十八變。它有時變成一個白面書生,闖入民宅,糟塌少女。有時變成一個黃花美女,戲弄民間的小夥子。它還招來了很多狐狸,結成隊,到山下的村裡,偷雞拉羊,踐踏瓜果。

      狐妖乾的這一切,都被盤居在山上空興風布雨的玉龍看在眼裡。它想除掉狐妖,多次水淹葫蘆套,可那狐妖法術大,淹不了它。

      有一年,大旱,莊稼樹木都幹了葉,地上大部分生物死絕了。滕縣上空由於玉龍盡力相救,莊稼才勉強活得下去。在葫蘆套裡,狐妖施展法術,按時下雨,山林茂密,野果子壓彎了樹枝。一些野獸紛紛往葫蘆套奔,有些人沒有東西吃,餓得不撐,也冒險去採野果,但多都被野獸吃掉了,人們只好等地裡的莊稼活命了。

      狐妖又勾結螞蟻精,要吃光地裡的莊稼。一時,螞蟻滿天飛,過不了幾天,別說地裡的莊稼了。就是連房上的乾草也沒剩下。玉龍急得沒辦法,駕雲來到東海龍王那裡,請老龍王降雨滅螞蟻。老龍王說:“凡水治不了螞蟻,只有天庭裡的仙水能行。想除掉狐妖,沒有鎮妖珠不行,這鎮妖珠在天廷的寶庫中存放,有重兵把守,很難弄到手。再說鎮妖珠一炸,你自身也保不住。”玉龍下了決心,就是粉身碎骨也要闖天庭、盜寶珠,吸仙水,救百姓。

      玉龍告別老龍王,駕起雲頭,直奔天廷。到了天上一看,大吃一驚:寶庫外邊,兵三層,將三層,個個手持兵器;水池四周,水三層,火三層,八面不透風。玉龍見無法下手,只好用了個調虎離山計,放火燒了南天門。趁天上亂亂的時候,盜出鎮妖珠,又躍進水池吸足仙水,跳上雲頭,直奔葫蘆套。

      玉龍把仙水吐向大地,螞蟻變成糞上紛紛落下。枯黃的莊稼變青了,捲成筒的樹葉展開了。玉龍再一次用仙水淹葫蘆套,野獸被仙水淹死了。狐妖見了,駕雲竄出葫蘆套,玉龍緊追不放,一場撕殺在空中展開了。

      只見一團黑雲和一團白雲在空中上下翻飛,戰了十幾個回合,玉龍身上多處受傷,難以支援了,使出全身的力氣把鎮妖珠向狐妖擊去。珠子正好打在狐妖的頭上,一聲巨響,火光四射,狐妖變成碎石向下落去。玉龍也感到身子一沉,失去了知覺,向山頂上落去。

      後來,狐妖在山頂上變成了那些大石頭,玉龍也變成了一具石龍騎臥在狐山頂上。

    4.相傳,龍母原是一個砍柴姑娘,跟媽媽住在綠桃村耪田種莊稼。一年,騰越坎子凹的黑龍佔據了洱海的出水口,把大理變成一片汪洋。老百姓無法安生,紛紛逃往外地。母女倆無人幫助,無法逃走,只好到蒼山的蘭峰以割草砍柴為生。一天,女兒口渴,見樹上結了一個又綠又大的桃子。她摘下桃往嘴裡放,桃子滑到肚裡,從此懷了孕,生下一個兒子。女兒怕別人笑語,把兒子丟進深山。山上的大蛇每天給小孩餵食,不僅沒餓死,還長得天真活潑。龍母很疼他,把他抱回家撫養,長大後跟龍母上山砍柴、割草。母子倆有一次割草回家,在龍潭邊歇腳,得知龍王生病,孩子被請進龍宮,用仙草治好了龍王的病,在宮時,孩子出於好奇,穿上了龍王的共袍,變成了黃龍,然後打敗了黑龍,解除水患,大理重又變成了肥沃的田野。綠桃村的百姓為他建了龍王廟,尊小黃龍為本主,稱小黃龍的媽媽為龍母。

    5. 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派敖廣治理東海,派妙莊王治理東京。那時的東海只有現在的

    一半大,靠西的大洋都是東京轄地。不知過了幾世幾劫,東海龍王敖廣的龍子龍孫蝦兵蟹將

    已多得不計其數,偌大的東海即顯得十分擁擠。

    敖廣早想擴充套件地盤,無奈北有北海,南有南海,都有玉皇大帝的界碑,界碑上還蓋著玉

    璽印,分毫挪動不得。

    唯有東海與東京的壤界,因海陸分明,玉帝沒有立碑。東海龍王偶掀風浪,東京就會有

    幹百畝土地塌陷,傾刻間變成滄海,那妙莊王也不理論。只是敖廣怕妙莊王去向玉帝告發,

    所以不敢多騷擾東京地界。

    一日,龍王巡察西界,在鎮西將軍七須龍王處痛飲靈芝仙酒。兩人杯來盞去,說東道

    西,不知不覺中湊出一個併吞東京的計策來。

    此後,東海龍王一反常態,與妙莊王親近起來,不時派人送些奇珍異寶、瓊漿玉液到東

    京,還將第六個女兒送給妙莊王做妃於。妙莊王迷戀龍女的姿色,漸漸不理朝政,多少年以

    後,東京轄內盜賊橫行,怨聲載道。東海龍王得知東京衰敗的訊息,好不歡喜,暗中上奏天

    庭,懇請玉帝下旨塌掉東京,澄清玉宇。

    玉帝當即准奏,正要派大臣去東京行事,即被上八洞神仙呂洞賓擋住了。

    另洞賓奏道:

    “玉帝將東京全部陷為東海,豈不冤屈了箇中善者?”

    敖廣插言道:

    “目前東京轄內,哪有什麼善者好人?”

    呂洞賓朗聲說:

    “想龍王終年居住水晶宮,從未涉足陸地,不知憑什麼斷定東京沒有好人?”

    敖廣一時語塞。呂洞賓又對玉帝道:

    “容老朽即刻下凡,去東京看看有無善者。”

    玉帝准奏,欽點呂洞賓為檢察大臣,三年後來天庭覆命。

    另洞賓變個老者模樣,悄悄來到東京,在一僻靜處變化出幾間茅屋,屋裡有幾個大油

    缸,門口掛了塊招牌,上寫“勿過秤油店”。門上貼了幅對聯,上聯為“銅錢不過三下聯為

    “香油可超萬”,橫批為“心安理得”。凡是來買香油的人,呂洞賓一概收三個銅錢,至於

    油舀多少,悉聽買主自便。這般油店誰見過?東京人把這當作奇聞,一傳十,十傳百,都到

    “勿過秤油店”來買油。有的抱只大瓶,有的捧只瓦??,有的提只茶罐,有的甚至挑來兩

    個水桶。呂洞賓只管收三個銅錢,其他一概不問。原來,它的油缸是通長江的,只要長江水

    不乾,油缸也不會見淺。

    一天,呂洞賓正要打烊,即見一位少女提著一瓶油進店來。呂洞賓納悶的間:

    “小姑娘,你不拿空瓶來舀油,倒拿一滿瓶油來做啥?”

    少女答道:

    “老伯伯,剛才我用三個銅錢換了一滿瓶油,心裡好高興呵!可是拿回家中母親說我太

    貪心了!唔,她在瓶肚上做了記號,要我把記號以上的油倒還給你。”

    呂洞賓道:

    “你母親在瓶肚上做了記號,你就在路上隨便把油倒掉一點算了,何必再到這兒來?”

    “母親說我太貪心,我自己想想也臉紅,你一個老人家賣油,要虧本的呀!”

    少女說著,嘟嘟嘟倒出大半瓶油。

    另洞賓心頭一陣發熱,想著:自己開油店將近三年,不久就要向玉帝覆命了,這樣好心

    腸的人還是第一遭遇見。他問了少女姓名,知道她叫葛虹,父親捕魚死在海上,家中只有母

    女倆相依為命。於是,他從牆上摘下一個葫蘆瓢交給葛虹說:

    “小姑娘,這個葫蘆瓢給你,你將它放在門前,用草蓆蓋起來。以後,你每天去城門口

    看石獅子,倘若石獅子頭上出血了,災禍就要來了,你就去找葫蘆,它會告訴你怎麼辦的。”

    葛虹返家,把賣油老人的話對母親說了。葛母將信將疑,但第二天東方剛發亮,她還是

    叫女兒到城門口去看石獅子。

    再說敖廣回東海以後,立即派七須龍到東京監視呂洞賓。七須龍想扮個手藝人,但三百

    六十行,行行不稱心。一天,他看到幾個壯漢在殺豬,覺得這個行當正合自己的脾性,從此

    就在東京作起屠夫來。

    一天清早,七須龍見一少女急匆匆來到城門口,仔細看看石獅子的頭,轉身又往回走,

    他心裡頓生疑竇。第二天,七須龍又見少女如昨日一般來去,越發感到奇怪。於是,他天天

    跟蹤葛虹,到第七個早晨,再也忍不住了,就悄悄走到葛虹面前,和顏悅色問道:

    “小姑娘,我看你天天到城門口來看石獅子,不知為啥?”

    葛虹生性純??善良,從不知懷疑別人,見人動問,就實話相告:

    “賣油老伯伯告訴我,石獅子頭上出血了,災禍就要來臨了。”

    呂洞賓為啥要葛虹每天去看石獅子有否出血呢?原來這對獅子是玉帝派來的鎮城之物。

    有這封石獅子在,即使東海龍王興風作浪東京城也不會塌掉。玉帝若準旨要塌東京,必先召

    回這對獅子,而要讓這封石獅子離開城門,必得讓獅子聞到血腥味。此是天機,就是東海龍

    王和妙莊王也不知此中奧秘。另因呂洞賓修練功夫精深,才能得此玄機。

    那七須龍聽了葛虹的話,暗暗高興。自己來東京多日,一直猜不透呂洞賓的心思,今日

    正好捉弄他一番。當天下半夜,七須龍殺了一頭豬,盛了一碗熱騰騰的豬血潑在兩隻石獅子

    的頭上。那時天矇矇亮,葛虹又來到城門口,一看石獅子滿頭都是血,還冒著熱氣,頓時驚

    恐萬狀。再一看,那對石獅子竟然活動起來,呼嘯一聲直衝長空而去。葛虹慌忙往回走,但

    聽背後轟隆,城門早已倒塌。葛虹惦記著母親,急急忙忙往家裡跑。

    誰知她一路跑,背後的地力一路塌,待她跑到家中,周圍已是波濤洶湧了。

    葛虹見到母親,正不知所措,猛想起賣油老人給它的葫蘆瓢。說也奇怪,她一揭開草

    席,那葫蘆瓢就漸漸變大,成了一隻小船,自己又拿了生日常用品。母女倆在船裡,顛簸在

    汪洋大海之中。

    那小船漂呀漂呀,不知漂了多少辰光,忽聽得一棵千年古樟上有人喊救命。

    葛虹用手作槳,同大樟劃去。只見樹枝上坐著賣油老人,葛虹連忙喊道:

    “老伯伯,快到我船上來!”

    賣油老人說:

    “這條小船太小,哪裡還容得下我?”

    葛虹道:

    “老伯伯,你放心到船上來,我自有辦法。”

    她把小船劃到樟樹下,雙手攀住樹枝,讓老人在船上坐好,然後用腳一蹬,小船蕩了開

    來,自己卻落在水裡,左手攀著船舷,右手划著水。

    原來,呂洞賓是有意試試葛虹約為人。見她如此見義勇為,心裡暗暗喜歡,當下施展法

    術,將葛虹救到船上。此時,潮水越漲越高,小船竟一直駛到高山頂。三人上岸後,呂洞賓

    對葛虹說:

    “快把家用雜物放到地上,越多越好!”

    葛虹按照吩咐在地上支起鍋灶,放了瓶??碗碟。又鋪開席子,欲讓老人和母親歇一

    會,回頭一看,卻不見了老人的蹤影。

    風浪越來越大了,四周都成了汪洋大海,唯有葛虹母女坐處和放家當的地方安然無恙。

    後來,那隻葫蘆船變成了舟山島,葛虹母女歇著的地方成了岱山島,放包袱的地方成了衢山

    島,放家當的地方成了許許多多島山。

    塌東京的波浪平息後,敖廣的子子孫孫逐漸佔領了舟山海域的各個灣、角、坑、潭、

    洞,大龍小龍、雄龍雌龍、青龍白龍、善龍惡龍編演出千百個東海龍的故事。

    妙莊王失去東京,請人去天庭求情。玉帝念他是多年老臣,就漲了塊崇明島讓他去治

    理,並答應兩千年後再讓他去東京為王,因而流傳下這樣的歌謠:

    漲崇明,要還東京地,再過兩千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久誠沈夢溪出裝引熱議,兩個賢者之書斬獲八殺超神戰績,這樣的出裝是否值得路人局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