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糟糕的衛道士

    古代鍊銅分為水法鍊銅技術和火法鍊銅技術。

    水法鍊銅技術開始於秦漢之際,當時的煉丹術士 在從事煉丹中發現鐵能夠從硫酸溶液中置換出銅。 西漢《淮南萬畢術》中記載,“白青得鐵則化為銅”。 《夢溪筆談》也說:“信州鉛山縣有苦泉,流以為澗,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礬,烹膽礬則成銅,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這些記載表明當時人們已有意識地利 用化學的置換反應來獲得銅。其工藝流程如下:硫酸銅從溶液中結晶出來,再人爐冶煉出銅。冶煉初期,硫酸銅、硫酸亞鐵等分解成氧化亞銅、氧化亞鐵等氧 化物,氧化亞銅被後期反應還原成銅,氧化亞鐵再與 銅分離。到唐代後期利用水法技術鍊銅得到了廣泛 引用。宋代利用最為廣泛。

    與水法鍊銅技術相比,火法鍊銅技術應用時間 更長,範圍更廣。在《大冶賦》中就有對火法鍊銅 技術的記載,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採礦過程。在 決定礦的分佈後,根據熱脹冷縮的原理,對礦脈進 行煅燒,使地表發脆解理,然後比較容易地採出礦, 即“火爆法”採礦技術。

    第二部分是對礦石的焙燒過程。利用燃料對礦石進行焙燒,氧化層達到一定 厚度時,焙燒自動停止,同時脫去一部分硫。

    第三部分是關於火法鍊銅技術。詳細地記載了在前兩次的基礎上如何冶煉出銅,工藝大致是焙燒後的礦石入爐,點火,啟動鼓風裝置,在冶煉中使礦石融化,礦石在其他新增劑的催化下,冶煉出銅。

    第四部分是提純。人們從銅中提出銀後,銅的純度更高,具體的做法是:人們向銅液中加入鉛,鉛提出銅中的銀,鉛沉入底部,脫去銀的銅液在上部,達到既獲高純度銅的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有哪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