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對比語言學從一產生就十分明確,是屬於應用語言學的一個學科,它強調重點研究兩種語言的差異,這一特點從沃爾夫、拉多和詹姆斯的論述中看得很清楚。拉多當時還提出要研究語言與文化的關係,但沒引起人們的關注,直到近幾年才引起了部分學者的注意。對學科性質的認識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逐步深化的。到70年代中期,伯倫((P. V. Buren)和德溫(R. Dirven)提出對比語言學對外語教學無用,但可以增強對語言結構的認識,可以瞭解語言體系之間的關係,即作為一種發現程式(discovery procedure),以尋求不同語言的通性。1978年,布賴頓斯坦(P. H. Breiten-stein)認為對比語言學可分為科學性的和教學性的兩類。
對比語言學是現代語言學的一個分支。為了解決教學或翻譯問題而對比兩種語言的異同,叫對比語言學。對比可以在語音、語法、詞彙、語義、語用層次進行,也可以從語言的文化、心理、民族角度進行對比研究,還有人對不同語言的標點符號系統進行對比研究。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對比語言學越來越得到各國科學家和學者的重視。
第一,對比語言學從一產生就十分明確,是屬於應用語言學的一個學科,它強調重點研究兩種語言的差異,這一特點從沃爾夫、拉多和詹姆斯的論述中看得很清楚。拉多當時還提出要研究語言與文化的關係,但沒引起人們的關注,直到近幾年才引起了部分學者的注意。對學科性質的認識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逐步深化的。到70年代中期,伯倫((P. V. Buren)和德溫(R. Dirven)提出對比語言學對外語教學無用,但可以增強對語言結構的認識,可以瞭解語言體系之間的關係,即作為一種發現程式(discovery procedure),以尋求不同語言的通性。1978年,布賴頓斯坦(P. H. Breiten-stein)認為對比語言學可分為科學性的和教學性的兩類。
第二,對比語言學沒有自己的理論,它隨著理論語言學的發展而發展,隨著語言學理論的變化而變化。從一產生它就依附於結構主義語言學,後來隨著其他語言學流派的產生,也採用這些流派的理論與方法進行對比研究。迪皮特羅總結說:“一種對比分析會變得同與之相連的語言理論一樣複雜,這個道理是值得牢牢記住的。一旦理論發生了變化,新的對比途徑也就會出現。如果理論本身有不一致的地方,那麼,在把這種理論應用於對比分析時,這些矛盾也就會不可避免地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