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言之有李99
-
2 # 職入龍門一、很多職場人不理解,領導和同事怎麼就那麼喜歡‘針對’我們呢?
曾經是職場新人的我,也經歷過‘做多錯多、還不如不幹’的消極階段。
那時,我剛入公司意氣風發,恨不得馬上改變世界。領導安排的工作,我都加足馬力做!領導沒有安排的工作,我也大包大攬的幹。
結果,沒兩天就被領導批評、同事埋怨。大家都說我工作太毛躁、總有各種問題,需要麻煩同事善後!
當時,我和題主一樣,很氣憤!心想:要快點完成的是你們!嫌工作有問題的還是你們!存心耍我是吧!要知道你們這麼難伺候,姐還不如不幹!
不管職場換誰來,新人遇到問題的想法都驚人相似。
也稱"白璧微瑕"效應,即小小的錯誤(可原諒的)反而會使有非凡才能的人際吸引力提高。牛人犯錯,拉近了與普通人的距離,反倒讓人覺得可愛;而能力本來就平庸的人犯錯,會讓人更加反感,讓人感覺你是笨上加笨,不可原諒。基於這個心理效應,很多老同事和領導都不能接受平庸新人的低階錯誤(零工作經驗、專業技能差、毫無社交常識)!
更別說經常犯錯了。他們都用挑剔、批評的方式,給新人造成心理壓力。最好是受不了自動辭職。
於是很多心理素質差的新人工作狀態就變成:越被批評、越害怕;越害怕、越出錯的惡性迴圈。久而久之,就會產生‘還不如不幹’的消極怠工狀態。
當然,也有逆反性強的新人,偏要透過‘幹多錯多’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才華。對於故意對著幹的人,領導肯定會針對他們!他們同樣會產生‘不如不做’的消極心理。
二、事情永遠是有正反兩面!想真正跳出‘做多錯多’的魔咒,還要從我們自身找問題:問題1:急於求成
我當年恨不得馬上搶到立戰功的機會,實現升職加薪夢,是導致做多錯多的主要原因。
比如:程式設計師小麗,在不參考客戶要求和領導意見的情況下,只顧按照自己想法修改,而且每天加班到很晚。結果客戶和領導都不滿意。怪誰?還不怪自己!
【小結】職場不看你做多少雜事!只看你做多少能體現崗位價值的工作!對於急於求成的年輕人,幹多錯多的教訓,必須要靠自己體會。
你在工作中只想展示自己,不兼顧公司和客戶需求,你的方案就是沒有價值的!你耗費的是自己寶貴的時間、浪費掉本來可以幫你提升的是團隊資源。
當領導頻繁批評你‘幹多錯多’時,你就已經喪失展示才華的好機會了!這就是職場生存的基本哲學!
問題2:溝通方式有問題
這是很多新人工作的通病!
接到工作就著急做活!不想和領導、同事溝通,
原因很簡單:不想聽領導的大道理、不想看同事在自己面前擺老資格!
結果,做的越多離團隊目標要求越遠。
【分析】領導與員工之間的工作溝通,包括:開會落實工作任務、工作中即使糾錯、工作結束的覆盤!所以,我們應該正確解讀領導對我們工作的‘指導’!
很多領導不是預言家,不能精準預測你在工作中出現的偏差。所以,只能靠你在工作中出現問題,他才有相應指導方案。
這其實屬於實戰教學、是員工與溝通磨合的重要過程!
當然,我們也不要指望所有領導都能對你諄諄教誨!他們通常‘教育’的方式就是:用帶有情緒或難聽言語批評你,強勢讓你快速冷靜,思考解決方案。
所以,面對領導批評,我們只需要鍛鍊抗壓能力和提升緊急修正偏差的適應能力,其他都不重要!
我們必須保證:工作理念和執行效果符合公司目標需求!這就代表你適應此環境的能力達標!
你只要不斷按照公司要求修正的效果效果,是不會做多錯多的!
【總結】團隊協作的精髓就在於:發現問題及時溝通修正!如果你排斥這種協作方式,就等於排斥該團隊共贏目標。
你非要按照自己喜好工作,肯定是做多、錯多。那要是如此執拗,還真不如不幹。
因為,你不想在此團隊兼顧更多人的合作共贏目標!勢必會被團隊成員排擠!
問題3:活在自己世界裡
是人就會從個人利益點出發。但領導會好些,因為他的位置,需要兼顧公司和員工多方共贏利益。所以,他必須要多角度思考問題。
【總結】會工作的人,永遠會先站在領導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你的方案和執行效果,才能讓大多數人贊同,因為你兼顧到他們的職業利益了!
三、想要做與領導同事溝通協作高手,你需要掌握以下3點:1、工作開展的溝通只有一個目的:實現共贏合作目標!
因為,我們的合作物件永遠在變!但不管你與哪任領導、同事合作,大家共贏目標是不會變的!所以,你只要在做每項工作前,都基於這個核心點,與領導、同事展開有效溝通,就會最大限度杜絕‘做多錯多’的尷尬局面!
另外,與領導和同事有效溝通的要點,也請大家注意一下:A 對領導溝通:獲取明確此項工作重點、公司成本底線、公司戰略規劃等資訊。
目的:羅列出工作開展的優先順序,集中時間和精力,在解決重點問題上,發揮你最大價值!
B 對同事溝通:平行環節的溝通非常重要,這是高效團隊協作順暢的關鍵。
我們開展工作不能只考慮自己環節舒服,也應兼顧下一環節崗位工作特點,最大限度保障自己不犯低階錯誤。
這樣,下一環節同事就不會因為你的低階錯誤,耗費溝通或修改的時間,會有效提高他的工作效率。
目的:打造自己‘優質合作伙伴’的品牌形象,被團隊需要,你就沒時間消極了!
切記:合作過程難免有磨合。所以,我們工作只為解決問題、獲得職業成長。
千萬不要受領導、同事的情緒影響你對核心任務的判斷和及時修正!
2、該做的工作一樣不差、不該做的工作一樣都不攬。
這點是職場新人最需要提升的工作經驗。
職場新人必須切記:公司考核人才標準,永遠只看你的崗位能力,而非你做的所有雜事!
很多新人對崗位職責都嗤之以鼻,長篇大論覺得沒有用。那是因為你沒看到崗位職責在團隊協作中的真正意義。
之所以明確各崗位職位,就是讓每個崗位的從業者能在團隊協作中,把工作重點放在本職工作上!
先把自己崗位的工作做好、做到其他環節無可挑剔後,你再有餘力,就可以幫助團隊做其他事情。
但,真實工作卻恰恰想法。
新人基本是很少做自己崗位的事,總做些和本職崗位無關的事。
比如:設計師小王,總被辦公室主任拉去買耗材。由於沒有采購經驗,所以做多、錯多。最後,公司考核認為小王設計能力不合格,被辭退了!
【總結】職場新人如果無法區分哪些是自己本職工作,你就會盲目輕信領導和同事對你的工作安排!
切記:他們安排你做的事看,可不是為你的職業前途考慮哦!很多時候都只顧個人工作利益!
所以,需要你自己鍛鍊快速區分本職工作和雜事的本領。
職場有價值的人的基本認知:必須以本職工作為重點!其他無關的事情能推就推。
你只有在體現自己工作價值的任務上,努力工作,你在團隊才有價值!
3、謙虛接受領導的批評指正、為‘共贏目標’調整自己的執行效果!
團隊協作永遠是:不斷修正個人利益與團隊共贏利益達到‘平衡’的過程。
而領導在團隊中扮演的就是:監督團隊共贏利益目標是否偏差的角色。
不管他們是心甘情願還是工作需要,只要他們想長久保住位置,就一定會為多方共贏,提出合理性指導。
哪怕是用高壓手段,強行批評你,我都不用過分在意!
因為我們不是給領導工作,我們只是需要透過與他溝通協作,修正個人利益與團隊利益達到共贏目標即可。
為此,我們需要付出什麼努力?提升哪些能力?與什麼樣的人合作?都不是問題!
所以,我們個體消極不僅對環境影響不大,反倒讓自己陷入被動局面。
想要做與領導同事溝通、協作的高手,應掌握以下3點
1 溝通只為實現共贏合作目標!
2 該做的工作一樣不差、不該做的工作一樣都不攬。
3 謙虛接受領導的批評指正!
----END----
-
3 # 兵鋒論道
不要事事談格局,我們不是聖人,做不到事事都為別人考慮。說白了我們就是為了掙錢。
聰明的老闆會正確看待這個很矛盾簡單而又複雜的問題的。完全按照制度條條框框,這樣的公司也不會太長久。
這句話應該分開來說:乾的越多錯的越多,這是客觀規律沒法避免,哪怕自己已經很小心很注意了,也會出錯。還不如不幹?這句話太偏激了,幹還是要乾的。
但是這整句話我覺得也沒錯,員工為什麼會這麼想?我個人覺得還是公司的管理者,和制度有問題,公司領導、負責人想的太單一了,沒有完全考慮一些具體的客觀因素。
每一個公司都有每一個規章制度,考評體系,員工的積極性和對公司的負責態度,常常反應一個公司的管理層次有問題,作為公司,員工不幹活,公司得不到發展,賺不到錢;作為員工,不幹活沒工資,丟工作,長期下去就是個惡性迴圈!
一個單位,一個公司,要想長期發展下去,必須要不定時的完善和改變適應當時的管理制度,管理者要從管理和員工層面雙向綜合考慮。否則就是在自掘墳墓那為什麼說不幹太偏激呢?既然作為一名員工,那麼你現在就是這個單位員工,你就要為你的工作負責,要對得起拿的這份工資,除非你離開這個公司。所以說幹還是得幹。這是毋庸置疑的。
當然作為公司管理者,你不但要為公司考慮,也經常要站在員工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樣才能看的更透徹。公司才會更長久。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
4 # 設計製造迷
我上家公司的同事老夏,有一段時間工作特別忙,期間還犯了幾次錯誤,在一次會議上,老闆點名批評了老夏,老夏當時低聲抱怨了一句:“做得多,錯得多”,老闆聽到後頓時臉色一變:“你說什麼?你意思是隻有你事情多?還有你就不能細心點?”其它幾個部門的人員也臉色不好看了,他們心裡面想“難道他覺得我們都沒什麼事情?”老夏就這麼一句話,把在場的人全得罪了。
“幹得越多,錯得越多,還不如不幹”這句話顯然是錯的,就好比是“吃得越多,拉得越多,簡直浪費糧食,還不如不吃”這句話一樣,難道我們能不吃東西嗎?在職場上也一樣,我們能不幹活嗎?答案是否定的,別說不幹了,就是少乾點老闆都不會放過你的。
之所以有人說出這個句話,一方面反映出該公司對員工的價值觀錯了,認為不出問題的員工才是優秀的員工,出了問題就認為是天大的事情,就會對出問題的員工橫加指責、處罰,於是,員工就會出現推諉扯皮,能少幹就儘量少幹,能不幹就乾脆不幹的不良風氣,其實,出現這種不願幹事的風氣比員工做錯事給公司帶來的影響更大。另一方面,是因為部分員工的心態有問題,一旦出現問題就歸咎於自己做得多,認為別人做得少,並沒有好好反省真正的原因在哪裡,很可能真正原因就是自己的工作方法有問題,而且出了問題還不懂得及時補救,也不懂得吸取教訓,一旦出錯多了、問題鬧大了,就會受到領導的批評,那自己就容易產生消極的情緒,就可能說出“做得越多,錯得越多,不如不幹”這樣的話。
綜上所述,員工說出“做得越多,錯得越多,不如不幹”這句話是有原因的,但無論是何和原因也不能抱有這樣的消極情緒,有了這種消極情緒的危害性比出錯本身還要大,這樣下去整個公司都會養成推諉扯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不良風氣,如果不及早整改過來,公司遲早都會被弄垮的!
-
5 # 生之源4
今天的這種社會是私有社會。
你幹多了,免不了要出錯,給自已幹出錯弄壞了是自己的,無所為,可是弄傷了身體就要花錢了,重了要花更多的錢,因為多幹而受傷搞得傾家蕩產划不來了。
如果被別人僱傭幹,也要能少幹就少幹,主人說叫幹啥才幹啥,主人沒說過的千萬不要幹!原因是社會是私有社會。人們只講錢和法律不講情面。你要是長手給幹好了主人很高興,如果長手一旦幹壞了,不但要賠償,弄不好工作工資全沒了。弄不好還捱揍一頓。這就是常說的操好心,挖腦筋。再一個是,人在外打工和工作。見了打架或有了什麼事離得遠遠地,千萬不要湊熱鬧,弄不好就被牽連進去了,在這人人自畏的社會里何必呢。
-
6 # 逐水而居123
這是個偽命題,很多庸官就是靠這一招不僅逃避責任,還升官的大有人在,讓你幹事不是讓你去試錯,幹事出了問題還有理了,這樣的歪理邪說還大行其道,這極不正常。
-
7 # 譚浩俊
“乾的越多,錯的越多,還不如不幹”,你怎麼看待這種行為?
顯然,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尤其在機關,出現這種現象的機率和可能更大,讓真正幹實事者受到的傷害也更大。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原因就在於,一個人不可能什麼都懂,不可能把什麼事都做得十全十美,不可能把每個問題都考慮得那麼細緻周全,更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做得完美無缺。
而面對幹實事者極其認真做事、踏踏實實工作,那些吊兒郎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者,就不樂意了。所以,當別人在做事時,他們就戴著一副有色眼鏡,到處在挑刺,在找問題,試圖以這樣的方式,讓做事者也停下手中的事,讓做事者得不到好處。
雖然不是每個挑事者都能達到目的,都能讓做事者受到傷害。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也確實有不少做事者受到了傷害,甚至因此而受到處分等。如此一來,就會讓那些勤勤懇懇做事者的情緒和熱情都受到嚴重打擊,做事的人會越來越少,混的人則越來越多。為什麼說機關效率低,為什麼要在機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就是因為幹事的人受到傷害,不幹事的人又得不到處理的原因。
所以,中央號召要為敢擔當的人撐腰,要鼓勵多幹事、多擔當,要容忍失敗,尤其是創新過程中的失敗,包括改革過程中的失敗,就是為幹事擔當者撐腰,就是要讓願幹事、能幹事、能幹成事者到屬於自己的崗位上發揮作用、展示能力。一旦這樣的風氣形成,各方面的工作效率就會大幅提升,工作水平也會大大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效就會越來越明顯。
-
8 # 財經作家邱恆明
社會上看似不公平的事很多,短期看我們吃虧了,長期看,那些樸素的道理都管用的。乾的越多,收穫越多,這就是樸素的道理。
乾的越多,從機率上講,錯得肯定越多。前幾天採訪一科技專才,他說得好:我們做了100件事,對了99件,旁人看到的卻都是那1件失敗的。我們的思維習慣就是願意找失敗,看笑話。
但真正做成事的,無一例外是多做事,看似吃眼前虧不少的人。“乾的越多,錯的越多,還不如不幹”,這是逃避的態度,是應付的態度。
我不否認普通環境,普通上司和同事會讓我們覺得不公平,但用這種態度處事的話,只會讓自己得過且過,讓自己混日子,損害的只有我們自己呀。
如果你真的身處這類環境,只有兩類選擇,一者義無反顧地離開,不要眷戀,不要苟且。去尋找你認可的環境。二者,多發現所處環境的優勢,忍受暫時的吃虧和他人的非議,在錯誤中學習。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明事理的人,一直幹避免出更多的錯,前期很多人可能會冷嘲熱諷,但如果你就是多幹活的習慣,一年兩年下來,終究是被認可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表面上對你不屑一顧,實際上佩服你的。從我接觸的人來看,到30多歲,跨過第一階段取得一定成績的人,都是做得更多錯誤也很多的人,什麼都不幹,又怎麼吸收教訓、經驗呢。
“不如不幹”,是對自己最大的不負責呀,對公司,對環境其實沒啥傷害,傷害的只是自己。
-
9 # 幸福期待小王
私企老闆多數那樣起步經營三五個親友不分你我自己也幹活,得到機遇招兵買馬,說說自己的經歷,畢業後我就進了那樣的工廠,正趕上祖國變化最大的幾年,工廠生產礦山裝置,也不限制私企自由發展,那時候工資低好招工,一個月一百多工資給1吃住(學徒工),覺得學手藝總比搬磚名聲好聽,那個老闆腰包鼓起來了,自己不在進車間都是他家親戚說了算,不管什麼技術不技術了,先後逼走了老主任(老闆老爸的工友,實力派高薪),他留下一句話藝多不壓身,可是在這裡藝多不養人,從他走後老工人陸續跳槽留下他的親戚和便宜招來的學徒工……會的多不見得都樣樣精通,當剛完成一件自己精通的,再馬上被安排去作一項自己會但並不精通的工作出錯是難免的……總結會的越多越累再私企絕對是真的,受不了只能跳槽!
-
10 # 成都強哥
乾的多出錯率越高,這是正常的。但是任何事物都得從正反兩面去看。工作中如果你乾的多,一是說明你有能力,二是上級也器重你,三是能在工作中得到錘鍊。至於說到的犯錯多,這就要因人而異了,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重複性錯誤,如果一個人總犯同樣的錯誤,那隻能怪自己了。只有在錯誤中總結經驗,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使自己強大起來。另外,在一個單位工作,如果你乾的活多,還得不到賞識,受累不討好,那就得自己分析一下自己為人處世,是否哪裡出了問題。
-
11 # 使用者1081986223782
做得多錯得多,被領導罵得多,別人出錯等於沒發生,領導能包容,你出錯罵得狗血淋頭,績效考核墊底,這樣的情況不是你的錯,說白了領導沒把你劃入自己人,出力不討好的那個,一個部門30%的累死幹,30%在幹活,3O%有活幹,10%沒活幹
-
12 # 使用者7347495114424
出現這種事本身就不正常,你有這種環境或是默許這種環境,私企為什麼沒有這樣的事發生?管理跟不上,人浮於事,吃大鍋飯時常有的事,
遭罪的最後還是自己,大躍進,人民公社的教訓難到還不夠慘嗎?。
-
13 # 使用者00000100000
是的,確實如此。
但你看到的是開頭。
因為不努力肯定不成功,努力雖然不會成功,但最起碼有所得。
所以,做得多錯得多,錯得多懂得多,懂得多才會錯得少。
綜上,做得多才能錯得少,除非止步於一開始的失敗。
-
14 # 洛陽中公教育
相信說出這些話的人都是一時氣話,回過頭來還是會努力做好份內之事。
俗話說,人沒完人,每個人都有優勢和長處,任何一個幹基層工作的員工更是。
所以,作為一個基層員工,疲於奔命的工作,我想除了工作職責使然,更是對自我價值的追求。每個人都希望透過工作得到認可,獲取肯定。
但是,在工作中,無論再忙,也要認真和負責,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有錯、知錯、認錯、改錯,是正常該有的態度。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一個工作人員說出這樣的話,我想是有很多委屈在裡邊的。部分基層領導,過分苛責,永遠看不到員工的好,永遠都是錯的,甚至員工的一些見地和想法,只要和自己的相悖,也必然無條件的駁回,一言堂現象+苛責管理之風,不僅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更是挫傷員工的工作動力,出現“乾的越多,錯的越多,還不如不幹”的心理。
事實上,出現這種心理,我認為是壓抑的太久,給以適當的鼓勵和任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員工的心態。
-
15 # 沉浮6699
乾的越多,錯的越多,還不如不幹……
現實社會中確實存在這種現象,有些人想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努力奮鬥,也不是為了爭功奪利而是想實現人生價值。有些人不幹還不讓別人幹,怕幹好了顯出他平庸,大搞小團體,排擠積極向上人。表面看上去一團和氣,其實是為掩飾他自己慵懶負能量本質。
-
16 # 老幫菜的春天
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我曾經親身體會,我一般上班比較早,有時候八點左右就到了(我們是九點上班)然後我就掃掃地,拖拖地,老總過來看到後說不乾淨,扣五十!還有幾次也是類似於這樣的事,然後我就九點準時上班,從此真的沒有被扣錢!
-
17 # 一筆一畫皆是生活
首先,乾的越多,錯的越多,有一定客觀原因,事件基數大了,誤差數、錯誤數也大,這本來就是正比的邏輯。
其次,也要從自身方面找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減少錯誤的數量。
再次,明白這個道理,問責者應該合理科學考核,分清是主觀原因、盲目決策造成的,還是摸著石頭過河摔倒造成的,如果是因為客觀原因,而且經驗不足造成的,那麼應該要有容錯機制,這樣才能鼓勵幹部勇於創新、勇於擔當,不但想作為,而且會敢作為。
-
18 # 一碧千里6273
你的說法錯誤,只要你依法辦事,認真理解領會政策精神,真正按政策工作,肯定不會出現乾的越多錯誤越多的現象!在此情況下,乾的越多,錯的越多:一、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二、盲目按領導要求而不是按政策要求辦事;三、政策理解不透、盲目跟風;四、欣賞自己,看不起別人,沒有集體觀念,包攬全活!
-
19 # Danielwei2019
這不是行為,而是一種對工作態度。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獲得成功的,每一次的對都是在不斷的在錯誤中總結錯的經驗來獲得的。重點在於行動,立即行動,然後不斷總結經驗教訓。
一、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要鼓勵員工勇於付出行動,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會做對某一件事。員工犯錯了,我們管理者不要急著批評員工,我們首先要反思員工是否接受過相應的培新,有具體的操作流程和規範,或者本身的操作程式就有問題需要完善。如果沒有那是企業的問題,不是員工的問題。
二作為企業的員工,在工作中犯錯了,要在錯誤中總結錯在什麼地方,杜絕下次犯同樣的錯誤。不斷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經驗。但是在實際的工作當中,有些員工重複不斷的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是對待工作的態度有問題的了,作為管理者就要思考這樣的員工是否還適合留在公司。
-
20 # 奇味無窮
費力不討好,在各部門司空慣見,當然辦事者,不專心致志敷衍了事的人也大有人在,但我還是熱心於勤勞者,只要他不是故意幹錯,我很同情他,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吸取經驗教訓,總比隔江相望,袖手旁觀者要好得多
回覆列表
“乾的越多,錯的越多,還不如不幹”,你怎麼看待這種行為?
這種情況,肯定是企業和領導的主要責任,企業流程運作機制和組織績效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如果個別現象說明是部門管理問題,普遍現象就肯定是企業系統問題。
首先,戰略目標的分解出現問題,或者說企業缺乏甚至不懂戰略管理。戰略目標的分解需要做到水平、垂直一致,責任層層分級落實,責任均衡,化整為零然後落地。
像題主說的“乾的越多,錯的越多,還不如不幹”,這肯定部門矛盾、崗位矛盾非常多,辦公室就行菜市場一樣吵鬧,有利益的事,利益大的事,很多人爭先恐後搶著幹,利益小的,困難的事、麻煩的事,踢皮球、扯皮沒完沒了,能說會道的,嘴尖牙利的肯定佔上風,這種狀態可想而知,對善良的人,腳踏實地幹活的人簡直就是人間地獄。這是戰略到目標分解落地的運作,缺乏科學系統的流程管理造成的。
其次,出現這種情況,肯定薪酬管理和組織績效也是一鍋粥,亂燉唄。
應該基於素質的績效評估結果,依據此,確定薪酬增長。讓幹得多(價值創造多)的,薪酬增長更多,這樣就避免“劣幣驅逐良幣”,形成惡性迴圈。
同時,組織需要定期診斷完成工作最重要的素質,對素質模型分析、建模、評價、持續改進,“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從素質能力上保證儘可能減少錯誤發生,對重大工作,就算錯誤難免也要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固然,過失是難免的,對待員工的錯失,進行知識庫管理,知識共享,減少重複發生和類似發生。
案例1,2000年左右,一家企業從3萬人突然發展到10萬人,整個系統流程和機制就像脫韁的Mustang。例如:研究生學歷哪怕剛進公司薪酬也比干了10多年的大專生高一半左右,研究生進來就住小區,大專生只能住老舊宿舍等等,結果衝突嚴重,有經驗的大專生、本科生就不願意教剛畢業研究生,研究生有知識,但沒經驗,一年半載也難出績效,很多有經驗的老員工接受不了這現實就紛紛離職,這對公司和組織績效造成很大沖擊,後來公司痛定思痛,請諮詢顧問對戰略、系統流程、組織機制進行系統診斷、設計及持續持續改進,徹底扭轉這局面後,公司煥然一新。
因此,從系統流程和組織機制上就能把這種情況迎刃而解,一旦有效解決,企業必然,煥然一新,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