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根樹花正孤

    中國歷史以按照易中天先生的觀點可以劃分為四個時期,而隋唐二代剛好處於中國封建史中的第二帝國時期,一個命明於時代之前的帝國名稱都是能夠代表這個時代的,而隋唐就是這樣恰如其分,但是後人研究歷史發現隋唐二代花費百餘年,歷經隋煬帝至唐高宗三代帝王,為什麼會不遺餘力的消滅高句麗呢?統一帝國需要對於統一天下的迫切需要。

    從秦始皇封建帝國開始,歷代天子眼睛裡面就容不了諸侯偏安的存在了。

    隋唐時期的帝王以霸道著稱,隋文帝以克己復禮,嚴格要求自己為後世二代奠定了豐富的物質與實力,使得楊廣有機會也有能力揮霍。這一點上很符合華人的消費觀念→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但是楊廣不是在大隋這顆樹下面乘涼啊,他是直接把樹給靠倒了。

    隋帝國滅亡的大部分原因在於亂用民力,而東征高句麗和修建大運河就是民力耗費最多的兩項工程。東征高句麗出兵實際上已經超過了百萬之眾,成為三代甚至後世打仗兵力的巔峰。再加上戰敗極大的消耗了隋朝國力,以至於迅速的土崩瓦解。

    遼東的土地上一度唱起了悲哀的遼東浪死歌:又莫向遼東去,迢迢去路長。老親倚閭望,少婦守空房。有田不得耕,有事誰相將。一去不知何日返,日上龍堆憶故鄉。又莫向遼東去,從來行路難。長河渡無舟,高山接雲端。清霜衣苦薄,大雪骨欲剜。日落寒山行不息,蔭冰臥雨摧心肝。又莫向遼東去,夷兵似虎豺。長劍碎我身,利鏃穿我腮。性命只須臾,節俠誰悲哀。功成大將受上賞,我獨何為死蒿萊!

    遼東地區因為隋帝國的瓦解一度熄滅了戰火,可是安寧並不是永久的。唐朝的皇帝也是擁有一個統一天下的心的,高句麗一直偏安,長達千年,早就違背了中原皇帝的心思,不消滅國高句麗就不能稱為天下之主,抱著這樣的心思,李世民和李治前赴後繼,終究是勝了。

    為子孫後世計,不然高句麗成為中原王朝的禍患。

    自從漢末天下大亂以來,高句麗就從漢四郡中獨立出去,成為了一個獨立的王國,而中原地區也因為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帝國而無力消滅高句麗,便任由高句麗慢慢的發展壯大。

    直到隋唐時期,高句麗已經成為了東西三千麗,南北二千里的區域性大國,對當時的唐帝國甚至鼎盛時期的隋帝國都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帶甲二十萬的高句麗隨時能夠南下中原。這使得高句麗成為了中原皇帝心中的一根刺。

    用唐太宗的話說就是:“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

    這句話真的堪稱是經典,稱著國力強大的時候替子孫後代消滅強敵人,不給後世平庸之君留下後患。楊廣,李世民的眼光早已經超脫了百年。也配得上貞觀之治。

  • 2 # 歷史小白談歷史

    高句(gōu)麗(lí)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今中國東北地區和北韓半島存在的一個政權。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余人,後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北韓遺民及三韓人。高句麗極盛時疆域,東部瀕臨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漢江流域;西北跨過遼水;北部到輝發河、第二松花江流域。

    高句麗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征服高句麗足以看出古代有作為帝王的深謀遠慮和防範烈火於未然。 在隋朝時期呢是高句麗不服隋朝的,不想成為隋朝的附屬國,所以就經常聯合隋朝周邊的一些小的國家進行反對隋朝的戰爭。這不僅僅是國家邊境衝突的外交問題而是皇朝顏面的蒙羞,所以隋朝時就大力的征討高句麗,但是高句麗本身的實力也不容小覷的,擁有獨立的領土還有足夠的軍事力量,還有周圍的一些國家聯盟都對隋朝造成威脅。 隋煬帝

    加上隋煬帝的窮兵黷武,繼續執行國策討伐高句麗,國內人民水深火熱,各地農民起義軍讓這個國家陷入內外交困的局面,最後耗盡國力失掉民心亡國了。

    在隋朝滅亡後,唐朝成為天下共主的正統皇朝,並且根據隋朝的滅亡做了許多的改革,加強對邊境地區的控制,在對外戰爭中還是繼續征伐高句麗。

    太宗李世民派牛進達、李勣、李海岸率領軍隊水陸並進,在高句麗境內四處征戰搞破壞,最終迫使高句麗王將自己兒子交給長安做人質。在高宗時期繼續對高句麗用兵,期待是把這個虎視眈眈的勢力徹底打掉,派遣程名振、蘇定方、薛仁貴揮師北進,在第二年最終滅掉這個心腹大患,了卻了隋唐思維帝王的心願。

    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呢是因為高句麗私下和東突厥結盟,妄想東西並進的的打擊中原王朝,而自古以來突厥國都是中原王朝的死敵,如果這兩個勢力結盟的話那對新生的唐朝帶來的危害不可想象的。所以唐朝打擊高句麗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統治的長治久安和讓黎民百姓免遭生靈塗炭的結果。所以畢其功於一役搞垮這個聯盟是最好的手段,也是最強大的震懾。所以高句麗就這樣的成為歷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一哭就要媽媽抱,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