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許攸投靠曹操之前,曹操已經是進退失據,瀕臨絕境。而許攸提供情報以後,袁紹其實選擇的是救援烏巢和進攻曹操大本營兩個同時進行的策略。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兩路都失敗了?曹操有兩頭抵抗的能力嗎?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022140369

    烏巢起火袁軍心已亂。有糧打無糧,以逸待勞,這時候兵多反而是累贅。

    和象棋的道理一樣,將穩居九宮,不必需要車馬炮的威力,更多作用是運籌帷幄和穩住軍心。

  • 2 # 孫國起

    謝邀!袁紹低估曹操的能力!兵力太過分散!內部不夠團結,袁紹的三大謀士田豐、郭圖、許攸明爭暗鬥。袁紹三個兒子爭權奪利。袁紹又非常優柔寡斷,不得采納正確意見,以致錯失戰機。曹操偷襲烏巢,燒掉袁紹軍糧,軍心大亂。許攸見利忘義,背叛袁紹…多種因素註定了袁紹在官渡之戰的敗局!

  • 3 # 使用者1811738913

    感謝邀請,官渡之戰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而三國曆史的愛好者們對其更是瞭解,在下見識淺薄,既然承蒙邀請那就濫竽充數以博一樂吧。個人是這麼看的,官渡之戰的發起時間和作戰方式其實背後袁紹集團的田豐等有識之士是有意見的,而這些意見和已經囊括四州(冀、青、幽、並)志得意滿的袁紹產生的分歧,袁紹有趁勢一舉掃滅曹操集團佔據天下形勝之地的意圖你。其實袁紹雖然被後人詬病興兵倉促,但不可否認他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至少強於曹操。而曹操也深知這一點,所以沒有采取截截防禦禦敵於國門之外的策略,而是選擇了幾處關鍵地段進行防守遏制袁紹集團的進軍,其中主戰場選擇在了官渡。孫子兵法雲“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可以看見曹操採取了積極防守的策略。而袁紹集團似乎應變能力有限,軍隊機動作戰能力收到來自頂層的束縛。也許袁紹一直就有著尋找曹軍主力一戰定勝負的意圖,於是反而被曹操利用這點成功調動敵軍。於是出現了官渡對峙的局面。其實曹操由於作戰艱難且糧草一度緊張而產生放棄的想法,後來得到荀彧的勸諫而選擇了堅持。對峙期間袁紹集團的謀士許攸叛變來投,提供了袁紹集團糧草物資囤積於烏巢的情報資訊。曹操果斷行動,襲擊烏巢,燒燬了袁軍糧草。也正是此時出現兩派意見,一派主張救烏巢,一派主張進攻曹操位於官渡的大本營。後來事實證明,攻打曹操大本營並不順利,而去救援烏巢的援軍也沒能挽救糧草被焚的局面。這下袁紹集團面臨一個大問題:三軍之眾即將斷糧。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會導致軍心不穩產生混亂。所以袁紹集團不得已選擇撤退退回河北。而攻打曹操大本營的張頜高覽帶兵投降曹操。看來內部的內鬥內耗自古以來就是再強大的勢力也會敗亡的重要原因啊。感謝邀請,陋見拙識,見笑了

  • 4 # 路遙lgy

    官渡之戰,是曹操統一北方黃河流域的標誌。官渡之戰曹操兵少,且糧食供應不及。兩軍對類,各有損失。曹操一日去看糧草,看到運糧的民夫光著腳,很是辛苦,就大聲說,最多再有半個月就勝利了!曹操也沒有辦法,寫信給在許都的荀彧,賈誼,兩人都勸他堅持,要曹操集中兵力反擊!曹操內心想退,心有不甘! 這時,袁紹營裡的變化是曹操得到了機會!袁紹的謀士許攸,因家人犯錯被審配收監,加上許攸給袁紹獻計,讓袁紹趁機襲擊許都,(其實是個好計)袁紹不理。許攸一氣投了曹操了!曹操大喜,把許攸比作張良。許攸馬上獻計,火燒烏巢!曹操這才得到一手機密,烏巢是袁紹的糧食基地!曹操親自帶騎兵連夜奔襲烏巢!而這時袁紹業得到曹操襲擊烏巢的資訊。袁紹手下大將張郃力勸要救烏巢,說烏巢一丟沒了後路必敗!這時袁紹一謀士叫郭圖說,我們可以打官渡,一打官渡,曹操必回來救。烏巢之圍解了!袁紹覺得對,就派一副將救烏巢,張郃說,官渡是曹操本營,一時半會打不下來,要急救烏巢。袁紹不肯,結果烏巢被燒!郭圖害怕,卻去袁紹哪裡說張郃幸災樂禍,張郃說還是自己的對。袁紹死要面子,至此對張郃起疑心。張郃心裡委屈,和手下高覽合計,投了曹操了!曹操更是大喜,說這是韓信投劉邦啊。袁紹眾叛親離,糧草被燒,軍心已散!曹操集中兵力反擊,袁紹帶著兒子袁譚跑了!這是建安五年十月,從此袁紹一蹶不振,建安七年,袁紹發兵而亡!從此,曹操統一了黃河中下流域!

  • 5 # 仁府

    謝友盛邀!

    烏巢與官渡皆敗原由如下:

    一,袁紹好謀無斷,剛愎自用。手下能臣名將如雲,但其一意孤行不聽謀士田豐之言。眼裡只有顏良文丑,不善用張郃高覽。

    二,袁紹管理水平有限,經營集團不利。內部文臣武將之間矛盾深間隙大,造成許攸叛逃獻計燒糧烏巢。其二子為爭奪各自利益兵鋒相見!

    三,袁紹官渡之戰屢屢錯失戰機,一手好牌被他打得亂七八糟。劉備曾獻計奇襲許都,挾天子以令諸候!但袁未採納。

  • 6 # 偉人雜談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了解官渡之戰的背景和結局。

    1、官渡之戰的背景

    官渡之戰是三國演義中一場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爭,同時,這場戰爭發生在曹操和袁紹兩大軍閥之間的戰爭,也奠定了曹操的中原霸主地位。袁紹的家族在三國屬於名門望族,關係盤根錯節!而且實力雄厚。當時,許優剛投靠曹操,曹操當時進退維谷,非常狼狽。袁紹手下雖然兵強馬壯,不僅在烏巢失利,官渡也大敗。

    2、其實原因有多方面:

    一是下屬的背叛!張合合高覽倒戈!

    二袁紹當時一方面師出無名,曹操是奉天子以令諸侯,在道義上理虧。而且袁紹不聽勸,只聽信讒言!

    3、重要的謀臣叛變!

    許優太瞭解袁紹,當時的袁紹卻聽不見去意見,於是許優去見曹操,把袁軍的資訊全部告訴曹操,這才讓曹操有了必勝的把握。

    4、突襲烏巢

    曹操當時兵力雖弱,卻奇襲烏巢,外強中乾的袁紹死要面子,不聽大將張合的建議,去攻打曹操的大本營許昌,不料許昌未能拿下來,卻丟失了烏巢。更令人生氣的是,他們有從自身找原因,卻降罪與張合等大將,導致張合被逼無奈,和自己的下屬一起投靠曹操。這次導致了袁紹後來烏巢官渡兩頭失空。

  • 7 # 王家二爺

    這是場經典的以弱勝強的例子。

    至於為何袁紹烏巢、官渡兩頭空呢?我拋開戰術上方面,畢竟就我的三板斧也分析不出個所以然。我覺得究其原因和袁紹本人的出身與性格有關。換種說法,其實就是富二代不太能受挫折,打順風仗行,一遇到點阻力就不行了。

    袁本初出身高貴,雖然不如老弟袁公路嫡出的身份,不過畢竟有著四世三公家庭背景,因此也是如假包換的正宗漢朝富二代。與曹操對壘官渡之時其勢力之大超出天下其他所有諸侯,並且當時其兵力、糧草較之曹孟德優勢明顯,一切看似順風順水,滅掉曹操也是水到渠成,只可惜久攻不下,優勢佔盡卻無法化為勝果,因此漸漸袁本初就亂了方寸,昏招頻出,最終官渡未克,烏巢軍糧盡毀,敗於少時好友曹操之手。確實,未與曹操交手前的袁紹太順了,佔韓馥之冀州,滅公孫瓚之幽州,一統青、冀、幽、並,只可曹操不是韓馥、公孫瓚之流,曹操其實就是袁紹這個富二代遇到的挫折,而袁紹也不出意外倒在這個挫折前。

    看看郭嘉是怎樣評價袁紹的吧:袁公寬而不斷,好謀而少決;不斷則無威,少決則失後事,今雖強,終不能成大業。他手下的文臣武將看似強大,其實能堪大任的文只有田豐,武唯有張合,還被他用廢了,最後盡然派個酒鬼淳于瓊守糧草命脈,焉有不敗之理。

    當然袁紹也不是普通的富二代,畢竟也算的一代梟雄,至少比他嫡出的老弟強太多,至少在戰略上他是對的,很多人都認為田豐自身發展為主,襲擾曹操為輔,等待時機一舉滅曹為上策,其實不然,你袁紹發展,人家曹操就不發展?你襲擾人家,人家可是握著天子這個黃金擋箭牌,到時偷雞不成蝕把米,還不如乘著曹操剛剛起勢,還不大成氣候,一舉吞了,搶得天子,再憑他的絕對實力成就霸業。不過袁紹終究還是個富二代,雖然是個優秀的富二代,不過也難逃失敗的命運。

  • 8 # 蔡上老君

    官渡之戰,曹操據點而守。牽制袁紹,以疲袁軍,挫其銳氣。曹操將運動戰發揮到極致可謂,正面牽制,側擊袁紹後勤,利用袁紹多謀寡斷的心理。堅定用精銳攻其必救,反觀袁紹一錯再錯。袁紹軍可以利用兵力糧草優勢合圍曹操軍勢,逐步蠶食推進。袁紹確著急的在沒有保證後勤穩定的情況下將大軍露出破綻。即使烏巢被襲,袁紹有倆種選擇都可以保證持續對曹軍形成優勢。第一種選擇,果斷撤軍,回黃河北岸休養,以袁紹的地盤實力,可迅速恢復戰力,繼續消耗曹軍。曹軍拖不起,而袁紹拖的起。

    第二種選擇,袁紹不應分兵,以破釜沉舟的決心盡大軍南下,直驅許昌,曹操在正面戰場上是很難戰勝袁紹軍。

  • 9 # 巴山夜雨涮鍋

    謝邀。袁紹兩頭出兵,兩頭落空的主要原因,一是曹操兵精將勇,二是曹操對袁紹是有謀算無謀,有備算無備。

    咱們這裡討論主要按歷史來,畢竟演義這一段漏洞頗多。官渡之戰匇後期,糧草將盡的曹操得到許攸情報,突襲袁紹的糧營烏巢,袁紹一面派兵救援烏巢,一面出兵攻打曹操大本營,結果兩頭落空,烏巢沒救到,大本營也沒打下。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曹操本身的軍隊戰鬥力強於袁紹,將領能力也強於袁紹,袁紹的優勢並沒有數字上那麼大。

    官渡之戰袁紹軍兵力是十萬,曹操兵力三萬左右。但從之前的諸多戰役來看,曹操軍隊戰鬥力比袁紹強,曹操手下五子良將(當時只有四個)這種水平的將領,袁紹也比較缺乏。這造成雙方對等兵力時曹軍往往能獲勝。譬如於禁帶著二千人馬突襲袁紹的交通線,就接連擊破了袁紹20餘座大營,殲滅。俘虜袁軍各數千人。

    同時,雖然整體格局上,袁紹強,曹操弱,袁紹糧多,曹操糧少;但是在這次具體行動中,曹操有更多有利條件。

    曹操一是內線作戰,對地理更加熟悉,二是準備充分,三是獲得了許攸的情報,對袁紹的內部情況尤其是烏巢防守的情況,淳于瓊喝酒的情況等都瞭如指掌,針對性地佈置了出擊的五千精兵,和防禦的人馬。而袁紹這邊,完全是等到曹操攻擊烏巢的訊息傳來後,這才趕緊派出兵力去兩頭作戰,可以說在戰機上已經失去先機,而在戰備上又非常倉促。

    因此在戰鬥過程中,烏巢的一萬袁軍毫無防備,直接被曹操的五千精兵給碾壓了。而袁紹的大營距離烏巢四十多里,袁紹得知烏巢開戰到派出的援軍趕到,正常中間起碼要幾個小時,這個時間差足夠曹操先打垮烏巢守軍,然後再回頭迎戰援軍,將其各個擊破。至於曹操的大本營,雖然兵力遠少於袁紹,但因為準備充分,袁紹的優勢兵力在匆忙之間也沒那麼容易迅速得手,最終守住營盤也是很正常了。

    簡單說,就是曹操經過充分調查和準備,知己知彼的情況下進行了突襲。而袁紹倉促迎戰,終於導致戰力發揮很不理想,遭到各個擊破。

  • 10 # 看遍山川

    先看看曹操那邊在得到從袁紹那裡跑路過來的許攸關於烏巢存糧的報告有多麼重視,別人還有對許攸的情報真實性產生懷疑,但曹操堅持相信許攸的訊息。這個傢伙在冀州自私自利一向有名氣,冒著生命危險來敵人大營報告一條致命訊息,不是他的一貫作風。

    再有像出奇兵趁夜突襲烏巢這樣的軍事行動,作為全軍統帥的曹操,他完全可以放手派一員得力大將去幹,當時張遼、徐晃和曹洪都在他身邊,但是這次曹操要自己親自帶兵去。他把大本營臨時交給曹洪把守,親率5000人馬趁夜色去偷襲袁紹的儲糧基地烏巢。這支隊伍可都是精銳,除了張遼和徐晃所部,還有曹軍的“特種作戰部隊”戰值超高的虎豹騎。

    曹操這邊對烏巢志在必得,敵人越是重視爭奪的地方,自己越是要爭取,這是戰爭常識,那麼作為對手的袁紹也應該對烏巢全力以赴。

    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在得到烏巢被偷襲的訊息後,袁紹集團內部產生了重大分歧。袁紹和謀士郭圖認為曹營空虛,應該所謂“圍魏救趙” ,派勁旅攻擊曹操的大本營。而大將張郃卻認為曹營太堅固,原本已經攻打了很久都沒有攻破,曹軍雖然出擊烏巢但勢必會加強大營的防守,現在如此緊迫的情況下要求立即攻下曹營,可能性非常小。

    這種時候就得看決策者的水平了,袁紹堅持在正面對曹營發起主攻,只派少股部隊去支援烏巢守軍。問題在於袁紹還是讓張郃擔任主攻任務,張郃本來就對這個方案心存懷疑,仗還沒有開打,作為主將官的張郃已經對攻下敵方陣營失去了信心,所以在正面戰場,袁紹的主攻必敗無疑。

    在烏巢方向,曹操親自督戰,張遼和徐晃拼命廝殺,當有人向曹操報告袁紹的增援部隊抵進時,曹操連頭也沒有回。曹軍終於在袁軍到來之前那一刻將烏巢徹底拿下,再組織人馬回過頭來打退袁紹的增援部隊。

    曹操有必取烏巢的決心,有在關鍵點上孤注一擲的勇氣,而袁紹對烏巢的重要性估計不足,臨戰時採取了不合時宜的“兩頭兼顧”,最後結果是在關鍵點上失敗,其它點位也失去了存在意義。

    袁紹內部決策層的高階參謀也沒能審時度勢,為己方謀劃一個合理的應對方案。郭圖只是一味迎合袁紹的判斷,並且事後為了推卸責任反而汙衊張郃,導致張郃害怕外寬內忌的袁紹報復和高覽一起投奔了曹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看圖寫話二年級吃米的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