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3615372865

    黃鱔的生長週期:人工飼養黃鱔生長週期為6個月可達上市規格,黃鱔生長季節約在5-10月,在其個體發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轉的特性,即從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時都是雌性(即體長在38釐米以下的個體的生殖腺全為卵巢);產卵後卵巢逐漸變為精巢;體長在38-48釐米時,部分性逆轉,雌雄個體幾乎相等;成長至53釐米以上者則多為精巢。當年幼魚只能長到20釐米,2冬齡的雌魚才達成熟期,體長至少為34釐米。最大個體可達70釐米,重1.5公斤。黃鱔產卵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產卵前口吐泡沫堆成巢,受精卵在泡沫中藉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上發育,雌雄魚都有護巢的習性。 黃鱔畝產:一般黃鱔養殖都是按實際養殖利用面積來計算產量的,由於不同的養殖方式及水源等條件不同,實際面積和養殖利用面積不盡相同,如網箱養鱔的網箱安置量為總面積的30%左右,則一畝面積實際養殖利用大約200平方米,按每平方米出產黃鱔8公斤計,可出產1600公斤。而水泥池養殖,一畝地約可建水泥池400平方米,若出產量仍為每平方米8公斤,則可出產商品鱔3200公斤。 黃鱔的飼料:  保證充足優質的飼料是黃鱔快速高產的關鍵因素。由於黃鱔是以動物性飼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其飼料來源廣泛,也較易得,因此,黃鱔飼養者可利用現有資源收集和培養活餌料。下面給您介紹解決黃鱔飼料的五個途徑。  一、引進養殖良種蚯蚓  充分利用牛糞、生活垃圾等原料培育蚯蚓,品種以大平二號、北星二號和赤子愛勝等為佳,養殖蚯蚓可用廢棄的木桶、木盆,在底部鑽1個2釐米直徑的小洞,並用紗網布蓋上,以利透氣、排水;也可在排灌良好的地方挖坑或用磚砌池飼養。  二、培育蠅蛆  可自制種蠅籠,到蠅蛆飼養場購良種家蠅種,生產無菌蠅蛆,也可土法上馬,用黃豆0.5公斤磨成漿,倒入一口可裝40-50公斤水的水缸,加入2.5公斤鮮豬血和10公斤水拌勻,一週後即可長出蛆蟲。  三、套養螺類  在養殖池四周掛若干個竹籠,籠眼網4—6目,將一定數量的種螺封閉於籠中,將螺籠2/3浸於水中,繁殖的幼螺大部分從籠眼中爬出,可為黃鱔攝食。也可到水渠、稻田撿螺去殼切碎喂鱔。  四、燈光誘蟲  在每一鱔池上空吊起上下2只黑光燈,上面一隻適當懸高,以招引較遠的蟲蛾,下面一隻較低些,以距鱔池水面20釐米為宜。天剛黑時,開啟高空黑光燈,當發現高空燈周圍蟲蛾成團時,即開啟水面黑光燈,並關掉高空燈,此時高空蟲蛾會很快俯衝而下,聚於水面燈四周,同時,由於水中有電燈倒影,不少蛾蟲會沖水而入,葬身鱔腹。當水池上空蛾蟲較少時,再開啟高空黑光燈進行引誘。如此反覆,在夏秋季節採用此法可獲30%黃鱔飼料。  五、採集水蚯蚓種源  在有排水口的地方挖一淺水池,池底要有腐殖泥,保持5-6釐米水深,定期施一些經發酵的有機肥,水蚯蚓會大量繁殖。 黃鱔對食料的選擇性嚴格,長期投餵一種食料後,很難在短期內改變其食性。因而在改變投餵飼料品種時,須在前2-3天內不投餌,以使其因飢餓而不擇食,食用新的餌料。黃鱔習慣晝伏夜出,因此,初放養時給餌的時間,宜在每日下午4-5時,或在傍晚天黑以前,然後逐日提早喂時間。經過一段時間的馴餌,即可每日上午9時或下午2時給食。亦可採用隔日投餌法,以增加其攝食量。餌料可投在木框或聚乙烯網布做成的餌料臺上,投餌的地點要固定,投餌量為魚體重的6-7%。投餌後的第二天,應調換新鮮水,保持池內水質新鮮,溶氧量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寵物小精靈葉綠版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