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00-1200度左右的高溫下焙燒而成的物品。
1、黑陶是在焙燒時,前期採用氧化焰,燒窯快結束時用濃煙薰翳(這時火焰是還原焰),經短時間滲透,便呈現黑色。燒成溫度在1000℃左右。有的黑陶表面烏黑髮亮,胎體薄如蛋殼。白陶是用高嶺土燒成的白色陶器,胎質細膩堅硬,燒成溫度在1000℃左右。
2、在中國江南地區和東南沿海一帶,還出土了獨具特色的印紋硬陶,此後,人們還創燒了表面施釉的陶器,稱釉陶。常見的有兩種,一是胎呈灰色,胎質堅硬,器錶帶有灰色透明青釉,燒成溫度達1200℃的釉陶。其物理效能已接近瓷器,原料為高嶺土,吸水率很低,火候1200℃,叩之有金屬聲。因此稱這種釉陶為原始青瓷。另一種是胎呈紅色,表面施綠、黃、黃褐色的低溫釉,釉料中有鉛作助熔劑,因之稱鉛釉陶器。在西漢晚期已經出現。唐三彩便是低溫釉陶。
3、先用60-70℃的溫度烘乾,然後預熱到600℃,再用1200-1300℃的高溫加熱,最後降溫。燒製碗碟時,將高嶺土、鉀長石、鈉石等粉碎,攪拌成麵糰狀,用機器按碗碟形狀壓成坯,一批碗碟最快6個小時燒製完成,厚一些的則需10多個小時。
擴充套件資料
製作順序:
從配泥、成型、配釉及煅燒四方面加以介紹。
1、配泥
配泥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清除雜質,另一方面是把產地來源不同,成型和煅燒效能不同的土搭配成符合製作者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燒成溫度範圍的、能和釉及煅燒溫度相呼應的熟土。有時為了加強泥質在高溫煅燒情況下的支承力,使坯體不致下塌而適當滲些砂子。有時為了追求陶土燒成後的色澤而加入一些著色原料成為"色胎"。 陶土和瓷土的化學成分基本是相同的,由於風化和再風化的原因,改變了它們的物理效能,使之出現了陶土具有較大的粘性和可塑性,瓷土具有脆性及高溫狀態下玻化程度較大的區別。
2、成型
拉坯的準備工作是揉泥:就是把泥團放在車面的圓心部位,轆轤轉動後,用手腕和手指的相反作用力把泥團把握在圓心之中,然後雙手把泥團反覆幾次上下托拉,使其進一步排除裡面的氣泡,使泥更"熟"。
3、施釉
施釉方法:浸釉、塗釉和噴釉。浸釉是把整件坯體浸於稀稠合適的釉藥之中,讓其自然吸附至一定的厚度。塗釉是用毛筆蘸了釉藥後塗於坯體上,用筆的側鋒塗擦也會出現特殊的效果。噴釉是用噴霧器把釉藥噴於坯體。
4、煅燒
煅燒則是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參考資料:
在1000-1200度左右的高溫下焙燒而成的物品。
1、黑陶是在焙燒時,前期採用氧化焰,燒窯快結束時用濃煙薰翳(這時火焰是還原焰),經短時間滲透,便呈現黑色。燒成溫度在1000℃左右。有的黑陶表面烏黑髮亮,胎體薄如蛋殼。白陶是用高嶺土燒成的白色陶器,胎質細膩堅硬,燒成溫度在1000℃左右。
2、在中國江南地區和東南沿海一帶,還出土了獨具特色的印紋硬陶,此後,人們還創燒了表面施釉的陶器,稱釉陶。常見的有兩種,一是胎呈灰色,胎質堅硬,器錶帶有灰色透明青釉,燒成溫度達1200℃的釉陶。其物理效能已接近瓷器,原料為高嶺土,吸水率很低,火候1200℃,叩之有金屬聲。因此稱這種釉陶為原始青瓷。另一種是胎呈紅色,表面施綠、黃、黃褐色的低溫釉,釉料中有鉛作助熔劑,因之稱鉛釉陶器。在西漢晚期已經出現。唐三彩便是低溫釉陶。
3、先用60-70℃的溫度烘乾,然後預熱到600℃,再用1200-1300℃的高溫加熱,最後降溫。燒製碗碟時,將高嶺土、鉀長石、鈉石等粉碎,攪拌成麵糰狀,用機器按碗碟形狀壓成坯,一批碗碟最快6個小時燒製完成,厚一些的則需10多個小時。
擴充套件資料
製作順序:
從配泥、成型、配釉及煅燒四方面加以介紹。
1、配泥
配泥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清除雜質,另一方面是把產地來源不同,成型和煅燒效能不同的土搭配成符合製作者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燒成溫度範圍的、能和釉及煅燒溫度相呼應的熟土。有時為了加強泥質在高溫煅燒情況下的支承力,使坯體不致下塌而適當滲些砂子。有時為了追求陶土燒成後的色澤而加入一些著色原料成為"色胎"。 陶土和瓷土的化學成分基本是相同的,由於風化和再風化的原因,改變了它們的物理效能,使之出現了陶土具有較大的粘性和可塑性,瓷土具有脆性及高溫狀態下玻化程度較大的區別。
2、成型
拉坯的準備工作是揉泥:就是把泥團放在車面的圓心部位,轆轤轉動後,用手腕和手指的相反作用力把泥團把握在圓心之中,然後雙手把泥團反覆幾次上下托拉,使其進一步排除裡面的氣泡,使泥更"熟"。
3、施釉
施釉方法:浸釉、塗釉和噴釉。浸釉是把整件坯體浸於稀稠合適的釉藥之中,讓其自然吸附至一定的厚度。塗釉是用毛筆蘸了釉藥後塗於坯體上,用筆的側鋒塗擦也會出現特殊的效果。噴釉是用噴霧器把釉藥噴於坯體。
4、煅燒
煅燒則是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