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專業解答15960

    古代兄弟排行稱謂 古代以伯、仲、叔、季來表示兄弟間的排行順序,伯為老大,仲為老二,叔為,季排行最小。也就是說古代在對男性同輩排序時通常稱長子為“伯”,次子為“仲”、三子為“叔”、四子為“季”。東漢末年將領、軍閥,三國中吳國的奠基人孫堅有四個兒子。長子孫策字伯符,次子孫權字仲謀,三子孫翊字叔弼,四子孫匡字季佐。這正是按照伯仲叔季取字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孔子,字仲尼,說明孔子在家裡排行第二。相傳孔子的哥哥叫做孟皮,是個瘸子。魏太尉(晉宣帝)司馬懿,字仲達,其哥哥是漢兗州刺史司馬朗,字伯達;其弟弟有魏太宰(晉安平王)司馬孚,字叔達;魏東武城侯司馬馗,字季達。魏鴻臚丞司馬恂,字顯達;魏中郎司馬進,字惠達;魏安城亭侯司馬通,字雅達;魏安平亭侯司馬敏,字幼達。因其兄弟八人的字皆有“達”,於是並稱為“司馬八達”。擴充套件資料與伯仲叔季有關的歷史內容:春秋時期,崔杼殺死齊國國君齊莊公,屬弒君之罪。但因齊莊公偷淫崔杼之妻在先,再加上崔杼大權在握,人們對他也奈何不得。可當時的史官太史伯,卻恪盡職守,秉筆直書,在史書上記下:“周靈王二十三年夏五月乙亥,崔杼弒其君。”崔杼看後大怒,殺之。未料想,太史伯有三位弟弟都是史官——分別是太史仲、太史叔、太史季,他們說:“秉筆直書是史官的天職。我們寧可為寫信史而死,也絕不失職貪生。”兄弟們前仆後繼,在老二、老三又接連被殺後,接班寫史的老四仲叔依然秉筆直書崔杼弒君這段歷史。崔杼問他:“你還不怕被殺頭?”仲叔答道:“秉筆直書,是史官人品和道德的崇高體現,史官對後世應負歷史責任!”崔杼聽後,無奈地說:“我也是為了國家才殺這個無道昏君的呀。即使你直書,華人也會諒解我的。”於是便不再追究仲叔死罪。古代按照伯仲叔季取名很普遍,比如三國時孫堅的四個兒子,名字即分別為:長子孫策字伯符,次子孫權字仲謀,三子孫翊字叔弼,四子孫匡字季佐。當年魯國有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三個家族,時稱為"三桓"。若“伯仲”兩字連用,則表示相差不多,難分高下,成語有“不相伯仲、伯仲之間”。兄弟講排行,姊妹也講排行;古代待嫁女子通常是在姓氏之前往往也加“伯(孟)、仲、叔、季”等位序字,如伯姬、叔姬等。其中,“孟”表示排行老大,而人們熟悉的那個以哭夫崩城而聞名的文學人物孟姜女,姓姜,一看就知道是姜家大小姐。孟仲叔季,不僅用在人的排行上,同時又見於四季排行。其中,不管多或少於四個,“季”都是代表最末的,如果只有三個,它就是老三。“春夏秋冬”就各自對應“孟、仲、季”三個月(即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路上偶遇王傑你會跟他說些什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