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學說

    “安全感”這個詞,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缺乏安全感的人,活得比一般人累。我們很多對關係的渴望和依賴,其實是因為我們自己缺乏安全感。於是,就變得特別渴望好的安全的關係,確定並且穩定,可以安撫到自己那個總是覺得惶恐擔憂的心靈。然而建立關係,對缺乏安全感的人來說,又是極大的考驗。

    “我很醜”,“我什麼都不會做”,“一切都完了”:這些或類似的短語通常可以在不喜歡自己的人身上聽到。心理學家稱這種行為“有害”,因為它不僅會危害那些總是不安全的人,而且會危害周圍所有人的生活。

    你會發現,缺乏安全感的思維方式常常會加重抑鬱或焦慮,從而汙染你的生活。反之亦然:你越有安全感——或者你變得有安全感——你的生活就越不容易被擔心、懷疑、恐懼等有腐蝕性的情緒所破壞。不安全感通常很微妙,甚至是無意識的,以下的不安全感測試可以幫助你評估自己的缺乏安全感的指數。用“是”或“否”來回答問題:

    不安全感的自我測試

    是否與陌生人在一起時我覺得害羞和不自在。是否我更願意呆在家而不是出去冒險。是否我希望自己變得更聰明些。是否我常常很悲觀。是否我經常希望自己變得更好看些。是否我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是否如果別人瞭解真實的我,那他們對我的看法會與現在不同。是否在與他人的關係中,我挺黏人。是否我常常害怕與他人關係太親近。是否如果我不擔心這麼多的話,我一定比現在快樂多了。是否我有許多害怕的事情。是否我隱藏自己的情感。是否如果某人很安靜,我可能會認為他對我不滿。是否我常常想知道別人到底怎麼看我。

    如果肯定的回答在1至5個之間,說明你缺乏安全感的程度是可以接受的。這本書對你而言沒有糾正的作用,但可以拓展你的個性。肯定的回答在6至10個之間,說明你的不安全感已到達了中等程度。不安全感可能已經影響了你生活中的效率。這本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和你對生活的體驗。如果肯定的回答在11至15個之間,那麼你的生活可能因為不安全感而受到了嚴重的妨礙。不安全感侵蝕了你的自尊,顯然,你需要重建思維和感知方式。

    不安全感+控制=毒藥混合劑

    可能你注意到自己變得越來越像完美主義者,不希望出錯,總是盡力避免麻煩。有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總是在擔心生活中“要是出現……該怎麼辦”,老是去想生活中會發生什麼事情。而有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凌駕於同伴之上,比如要別人同意你選擇的度假點。這些都是在不安全感的驅使下的各種表現。

    所有的孩子,不管原因是什麼(遭遇損失、創傷、疾病或是其他不確定的原因),都會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安全感。生活中有一定程度的不安全感是無法避免的。我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複雜,你在成長的過程中又經歷了無數的錯誤、創傷,還有不幸,而且,世界上也沒有完美的父母,難道這些還不足以說明不安全感是不可避免的嗎?我們的世界裡到處都能看見防盜報警器、空手道培訓班、金屬探測器、狼牙棒、胡椒噴霧,這些都說明我們的文化反映出了我們日漸增長的焦慮。我們都是I一代(譯者注:英語insecurity“不安全”的首字母):缺乏安全感的一代。

    少量的不安全感並不是件壞事。但關鍵是要“少”。這在早期我們祖先的時代,有助於維護群體,對抗現實中和想象中充滿敵意的世界。就是在今天,不安全感也可以發揮好的作用。對體重增加和抽菸有害健康的焦慮肯定會給你的生活帶來積極的改變。但是不安全感超過了圖4少的界限而變得太多的話,就會讓你受盡折磨了。比如不關心減重或是戒菸,而對現狀只是一味地焦慮沮喪。當每天你醒過來時想到的都是消極的東西和對自我的厭惡,那你可能會陷入到恐慌之中。

    記住:在生活中,沒有絕對的安全,所以不要總是想著有這麼回事!

    一切都由領悟開始

    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記住這是個相對的概念)會把自己孤立起來,就好像在自己身邊搭建高牆一般,總是忍不住想:“再高一點,我就安全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彩票會如此受歡迎?每天早晨都有成百上千萬的人走進當地的投注站,摸出一兩塊錢,急促地說出自己心中神聖的號碼,出門時緊緊地攥著彩票,心想:“沒準兒我今天就中大獎了,那我從今以後就不用再擔心什麼了。”

    如果你認為外力的因素(比如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賺更多的錢,買漂亮的汽車,吸引某人的注意)可以幫你除去不安全感,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缺乏安全感的人通常會認為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沒有問題出現。他們會覺得某些人,無論是誰(通常是治療專家),可能有秘密武器或是領悟到什麼可以讓自己釋放出來——這純粹是一派胡言!很難說服不自信的人相信自己。山姆,40歲的電腦程式設計師,終於來我這裡尋求幫助。他把自己的妻子、朋友,甚至孩子都快逼瘋了。他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問:“我的情況有好轉嗎?”“我到底怎麼了?”“我要去醫院嗎?”他問得越多,就越不確定,就變得越像強迫症。是山姆的妻子先打電話給我的,因為她和家人都無法再忍受山姆的喋喋不休了。山姆應該走出向外界尋求答案的怪圈。只要他稍做努力,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他想要的一直都在,所需要的不過是建立起自信然後相信自己罷了。

    酒精和其他藥品

    對於缺乏安全感的人來說,酒精和其他藥品是非常危險的。你不用多想就能明白這個道理。對一個思慮過多、缺乏安全感、心煩意亂的人來說,還有什麼比什麼都不想更誘人呢?啊,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吧。藥品,特別是酒精,能讓人產生自信或相信的錯覺,讓人感到快活、超脫。有了這樣的感覺,是不是能掌控生活就不如尋求刺激或是保持刺激來得重要了。

    要說到解決缺乏安全感的問題,最不該的也許就是妄圖在酒精中尋找安慰。像酒精一類的藥品很危險,因為其作用不過就是用麻醉的逃避方式來欺騙你不再做出努力。不幸的是,為了能保持這種超然的遠離現實的狀態,你就得隨時保持喝高了的狀態。越逃避自己的生活,你的生活就越像一片廢墟。就像所有的癮君子最後發現的那樣,最初看起來像是逃避的方法到最後都變成了牢獄。

    不安全感的迴圈

    把自信想象成肌肉。使用和依賴它,肌肉就會變得強壯。但如果你的不安全感讓你深信自己不能應對生活的挑戰時,信心的肌肉就萎縮了。肌肉越無力,你就越容易變得擔心、杞人憂天、完美主義和對生活逃避。缺乏自信造成懷疑、恐懼和消極的惡性迴圈,最終不可避免地導致焦慮和抑鬱。只有一個解決方案:打破這個不安全感的惡性迴圈,重新恢復自信。

    條件反射式的思維使不安全感的惡性迴圈得以持續並加劇。條件反射式的思維模式就是缺乏安全感的思維模式,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就變成自動的和條件反射式的了。比如,以“不”開頭的詞彙為例:“不能”。很多次在治療期間,我都要挑戰那些說“不”的人,“我不能不擔心”或是“我不能開心”。你“不能”並不是事實,你只是認為你不能罷了。這樣的意識已經成了一種自動的思維方式,你沒有想過要改變。這就是我所說的條件反射式的思維(在下一章裡會談到關於條件反射式的思維的細節)。只要這樣的思維模式控制了你的生活,你就會發現自己只是人生旅途上的一個乘客而已——而這段旅途坑坑窪窪,顛簸碰撞,時不時還會出現機械故障。

    要是條件反射式的思維模式繼續控制你的生活,沒有受到任何挑戰的話,你就會想要尋找“免費的午餐。”酒精和其他的藥物就顯得非常誘人,因為它們可以讓你立刻就放鬆下來,而且不費什麼力氣就能得到,還給你造成了無敵的幻想。如果你喝酒太多或是服用違禁藥品,你就是在和“自我康復訓練”的目標背道而馳。要立刻停下來!如果做不到,應當立刻去參加修整計劃(沒有什麼比戒酒互助協會更好的了),或者去諮詢心理健康的專業人士。

    沒有人,只有你自己才能救你自己。越早意識到和接受這一事實,進步就會越快。

  • 2 # 小牛牛不牛

    我就是一個超沒安全感的人,不但沒安全感,還是個打小就自卑的人,也由於沒安全感缺乏自信導致整個人都很孤僻。以前我一直執念的認為安全感是需要別人給的,所以在我的婚姻裡我也是想要讓我老公能夠給我足夠的安全感,可是是以願為,他給不了我,他越給不了我,我就越想得到,最後結果是都很累,也可能是他壓根對我就沒有愛吧,我當時就是這麼想的。當我從十年的家庭主婦走出來開始跟著他一起創業時,慢慢的我在閒暇時會一個人做在那腦子裡開始回想我曾經的生活,我發現我以前的不安全和自卑,其實都是自己內心的不夠強大,和自己能力的不足導致我的安全感不足,還有心態。當一個人,無論是內心的強大也好還是能力的強大也好,同時也要具備一個良好的心態,慢慢的你的安全感就會有了並且還會非常的自信,安全感,幸福感自信都是自己給的,而不是依附在別人身上的

  • 3 # 孫二能

    所謂職場安全感就是時刻要有著被辭退的意思,也就是古語居安思危!

    那麼怎麼才有安全感呢?

    第一: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強大,讓自己的技術過硬!

    第二:結交一些優質的人脈,在你有困難的時候能拉你一把!

  • 4 # 小小的籮筐

    安全感是人最底層的需求,底層需求沒滿足是很難有幸福感,更不用說會有創造力了。

    安全感來自,自身對社會的感知。人身安全感的提升需要增強自身的體質,多鍛鍊身體。多參加群體活動,遠離不良人群。

    其他的什麼感情/生活/工作都是沒有錢的表現,努力賺錢就行。口袋裡有錢就會給我最大的安全感。存錢吧

  • 5 # 湖南農村姑娘

    不要獨自躲在暗處。就像牆角的花,孤芳自賞,把自己禁閉起來,只會默默凋零。多跟人打交道,跟別人互動互信。其實,一切傷害都是自傷。放心,別人不會傷害你,傷害你的只有自己。事物本身並不傷人,往往是你的想法,卻能傷害自己。所以,凡是要多往好處想,心向Sunny。

    不要總是一個人宅在家裡,多出去走走。在家裡悶得太久,很少與外界接觸,時間長了,就會對外面的世界產生陌生而害怕的感覺。多去接觸一些人,多熟悉環境,可減少與外界的隔膜,會消除你的不安全感。

    安全感來源於給予。一個人若總想從別人那裡要什麼,想得到什麼,就會忐忑不安,缺乏安全感。當你去付出的時候,為這個世界給予一些什麼時,就會感到踏實和心安。你一定要記住:安全感就是給出來的,而不是要來的!多想想怎樣為這個世界增添一些美好的東西吧。

    接納真實的自我,你會有安全感。當一個人接納了真實的自我,才會心中坦然,才能夠接納別人,才能接納世界上的一切。這樣自己內心的恐懼就會漸漸淡化,慢慢地消失。

    學會獨立而不依賴。對別人的依賴程度越高,自己越是缺乏安全感。當沒有人可以依靠的時候,就只能靠自己,只能信任自己。這樣反而有利於獲得安全感。

    多做那些使自己擁有安全感的事情。倘若跟一些不好的朋友混,酗酒,用不正當的手段弄錢,內心總會感到空虛和惶恐不安。而每當去照顧孩子們的時候,或拿起筆寫點什麼的時候,我就會感到安全。這些事,不僅是我喜歡做的,而且是很正當的事情,覺得很有意義。

    要想獲得安全感,就必須在經濟上強大起來。當然,內心的強大更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LED吸頂燈開啟開關閃一下就不亮了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