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陽光道道
-
2 # 文清文清小故事
商鞅活著的時候,大致是魏惠王時期,魏惠王在位50多年,魏惠王時期是魏國由最強勢轉下路的時期,魏惠之所以有名氣,乃在於他在位期間打了著名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等一連串的大敗仗,楞是將魏文王魏武王辛辛苦苦創下的那份霸業給葬送了,稱得上是一位典型的敗家子,完全的失敗者。偉大的才幹,不僅會興盛一個國家,而且還會為自己帶來殺身之患,可惜魏惠王,只是一個普通的人,讓他識得人才比鴨子上架還難。於是,衛鞅悄悄離去,無從阻攔。
但是有一點,當時的魏國應該說還是人才濟濟的。龐涓大軍掃平天下無敵。當時的魏相公孫痤病危時,曾給魏惠王進言,大誇衛鞅的才幹,讓國君拜他為相,說魏的前途將在他的身上光輝燦爛,魏王大吃一驚。衛鞅是公孫痤的學生,他應該是很瞭解衛鞅的才能的,可為什麼要臨終前才推薦?為什麼不早些時候推薦?有了一定的地位豈不是更容易拜相?所以,理由只有一個:公孫痤是嫉賢妒能,沒想在活著的時候推薦衛鞅,怕衛鞅影響了自己的相位。公孫痤接著又言,如果大王不能啟用這個人才,那就把他殺掉,千萬別讓他出境,一但別國延攬,那將成魏之大患,魏惠不以為然。
正像衛鞅對公孫痤說的那樣:“既然魏惠不聽你的話重用我,也不會聽你的話殺我。”,我很欣賞龐涓,因為他比魏惠王聰明,他知道和孫臏既然不是朋友,那就是敵人,只能怪他生不逢時,不存在誰陷害誰(如果我是龐涓我也會這麼做,甚至比他玩的更狠)。而此時,秦孝發出了震爍古今、改變了華夏命運的《求賢令》。秦孝即位時,秦危局如獨木撐天,搖搖欲墜。秦的生死存亡,壓在一個22歲的年輕君主身上。秦孝清醒地認識到秦的落後與山東六國亡秦之心。他知道人才的重要性。綜上所述,魏惠王的無才,公孫痤的妒賢,秦孝公的求賢。造就了商鞅在秦不在魏。
-
3 # 南北朝故事123
這個問題與為什麼韓信那麼牛而項羽不用他、吳起大牛而魯君不用等等一樣,沒用就是沒用,各種原因,反正這就是歷史
-
4 # 雨幕聞達
公叔痤給魏惠王推薦商鞅的時候,魏國還是一個國勢看起來非常強大的國家,魏惠王是在一個國家地位非常強勢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勢必養成驕縱,目中無人的性格,基於這種性格,他更不可能把自己的國家交給一個籍籍無名的人。
-
5 # 淡墨青史
天下最大的失落莫過於才華得不到承認,有抱負卻無法實現,只能在無奈的環境裡過完躊躇的一生,最終歸為塵土,再無悲,再無喜。——用這句話可以形容在魏國時期的商鞅。
變法強國魏國魏文侯任用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在戰國七雄中首先實行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戰,興修水利,發展封建經濟,北滅中山國(今河北西部平山、靈壽一帶)。西取秦西河(今黃河與洛水間)之地,遂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特別是文侯時期啟用吳起,採取武卒制,精選士兵進行訓練,建立了一支高度職業化的軍事力量,對魏國初期的強盛發揮了重要作用。魏國一時間成為變法的強國,許多人都慕名來到魏國參與變法或者學習法學。
胸懷大志,才華橫溢的商鞅商鞅出生在衛國很崇拜自己的老鄉吳起的豐功偉績,於是也認認真真地學習法學希望有一天能像吳起一樣建功立業,流傳千古。
商鞅年少學成來到魏國拜入公叔痤的門下,公叔痤很看重這個有才幹對研究刑名之學甚有天賦的商鞅,一直未向魏惠王舉薦。直到自己得重病快不行得時候才對魏惠王說:“商鞅年輕有才,可以擔任國相治理國家”,又對魏惠王說:“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投奔別國。”魏惠王認為公叔痤已經病入膏肓,語無倫次,於是皆不採納。公叔痤轉而讓商鞅趕緊離開魏國,商鞅明白魏惠王不採納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會採納殺他之言,所以並沒有立即離開魏國。
商鞅一直待了幾年,都未得到魏惠王的重用,一直處於鬱鬱寡歡的狀態。直到有一天,他聽說隔壁秦國,聘請有才之士進行變法。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連忙來到秦國。經過幾次三番的試探,他知道秦孝公是真的想要變法圖強,於是轟轟烈烈的商鞅變法展開了。商鞅之才得到了施展,不至於虛度自己的一生了。
魏惠王為何不重用商鞅,原因與以下幾點:一、商鞅本身的人品就有一定的問題:本性刻薄、貪功好利,就如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中所言:
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幹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卬,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明商君之少恩矣。餘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受惡名於秦,有以也夫!(雖然這麼說,但無法否認商鞅的才幹,商鞅變法的成果。)
二、公叔痤有知人之明,但為國家利益考慮得相對少一些,為自身的利益考慮得多一些。先用計離間魏王與吳起的關係,讓魏王不信任吳起,使得吳起離魏入楚。在商鞅的問題上,明知商鞅有才卻讓商鞅做自己門下的中庶子,直到自己快死了,才舉薦商鞅,使得魏惠王聽了一臉懵逼,怎會重用商鞅?
三、魏惠王的自大,認為自己已是變法強國了,這個地位無人撼動,開始盲目起來,輕視那些送上門來的人才,斷送了魏國的基業!
-
6 # 大唐黑郭
不能用結果導向論,一來公孫座是在病入膏肓時才向魏惠文王舉薦的,我想以任何人都不會把公輸座這時候的話當真的。
二來,公輸座比較忌才,曾經還排擠過吳起。所以可以想到,他曾經向魏惠文王舉薦的人的素質,肯定是平庸的,至少不可能比他更優秀。故而魏惠文王不在意他推薦的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來帝王選拔人才自然有一套自己的標準。要是任何皇親貴胄,高官大夫都來說,我推薦一個可以幫助你統一六國的天縱人才給你做宰相,而那個人你又不瞭解,你會採納嗎?
-
7 # 山野粗夫
一個人才的標準在哪裡?怎麼確定這個人到底是不是個人才?那又該怎麼用?用到什麼位置?這種事情不是玩遊戲,那些NPC都已經標明瞭各種級別。一個君王能任用一個人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商鞅這個人到底有幾個名字?商鞅,衛鞅,公孫鞅!恐怕商鞅這個人在魏國的時候也只是頂著公孫鞅這個名字混日子的!你可千萬不要小瞧了公孫鞅這三個字!公孫這個性可不止單單就是一個姓氏,你只要這個姓,你就有了社會地位的保障!公子,那是國公的兒子,公孫那是國公的孫子!
如果不出意外,公孫鞅肯定能在魏國撈一個不算小的官職來做,就憑人家的出身和背景。需要什麼才能?才能又是誰說的算的?剛入官場,講什麼才能?以前都沒做過官,講什麼政績。能拿到檯面上說事的,無非就是出身。當然了,還不能直白的說出身好。還只能說這孩子從小就是個好孩子,有的過人的道德才能。道德才能也是能啊!就憑這個,有那樣的出身,那真的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只是後來公孫鞅搞出來一個變法,在秦國得到了有效的驗證,證明了他是個人才。我們後世人才感覺到魏國國君真他媽是有眼不識金鑲玉!
如果他願意做官,他的父輩們肯定會大力支援!這就是為什麼公叔痤極力推薦公孫鞅的原因,而且極力推薦公孫鞅的人肯定不止公叔痤一個人。有很多有權有勢,有名望的人推薦他做官,他肯定能做,而且不會小。
至於商鞅為什麼在魏國不受待見?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他在上崗之前所宣傳的口號違背了魏國上層人士的意願!他整天喊的是改革呀!變法呀!
什麼叫變法?變誰的法?變法絕對不影響底層人士的利益!他只會影響上層人士的既得利益!而且變法越厲害,對那些既得利益人士的衝擊就越大!說一句直白的:變法變法變什麼法?變得只是鑽進我口袋的利益,越來越小了!甚至還沒有了!
還是那個問題,什麼是變法?所謂的變法就是把那些世家豪族的嘴給縫的小一點,別讓他們吃太多。然後再把它們吃到嘴裡東西再給掏出來。這就是變法!
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魏國那些上層人世界就是那些當官的一聽說商鞅有這種上崗口號,那肯定就不待見商鞅了!動了人家的麵包,人家不整死你才怪!
就算是魏國國君,他想讓商鞅做官。那也得看一看下面的文武百官願不願意?大家雖然都在私底下說商鞅是個人才一定要重用。但是一到朝堂之上都閉嘴不說,都是你瞅我,我瞅你,就是不討論商鞅做不做關這個問題?。傻子都明白,魏國國君一看這種情況,那商鞅肯定是不能用了。雖然他真的很有用!
一個國家的階層開始固化,上下階層的矛盾肯定是越拉越大。上層人不願讓下層人來接上層人的班,就算他是人才。上層人也只願意讓上層人的後代來接上層人的班。如果上層人的後代,違背了普遍上層人的意願,那這個國家的上層人士肯定普遍排擠這個違背了上層人事意願的上層人士的後代。啊,這一點有點繞,多理解,多理解!
至於說商鞅為什麼到秦國就能被秦公重用嗎?顯然也是不可能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在電視劇上和各種史書上面都能看的出來,那商鞅在秦國可是受到各種排擠啊!因為秦國的上層人士也不希望商鞅所帶來的變法影響他們的利益。
在這裡,要不是秦公嬴渠梁有的驚人的魄力和毅力一直支援商鞅變法,商鞅早死幾百回了!哪怕是秦王贏渠梁有一點猶豫,面對著秦國上層人士的反撲,商鞅他也只能把腦袋交出來!
所以說,商鞅這種人才,在哪一個國家被重用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得讓國君無條件的信任他,支援他!只要國君稍微一動搖,他就得死無全屍啊!所以關鍵不是商鞅到底有沒有才?有才的人很多?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啊!商鞅這個千里馬之所以能夠大顯神威,啊,完全是因為秦公贏渠梁在她後面全力撐著他的腰!
-
8 # 甬城阿斌
三個原因:一、魏華人才濟濟,商鞅沒有拿得出手的投名狀,擠不進去;二、商鞅那一套主張在魏國行不通:趙、韓、魏都是從晉分裂而來,卿士勢力龐大,貴族體系盤根錯節,佔據了幾乎所有要職,戰國四公子,各養門客三千多人,其中有二家就在趙、魏二家(趙國平原君,魏國信陵君),從別國來的人才,若沒有這些貴族重臣極力推薦,至多隻能在貴族門下做一個食客,象毛遂之流,即是明證。但商鞅主張"廢井田,開阡陌",取消貴族對土地的壟斷佔有,提倡軍功晉升,沒有軍功,雖貴族也不準升官,有軍功,貧寒子弟也可登龍門,這叫那些貴族如何接受得了?因此商鞅在魏國不被任用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第三就是商鞅自己也有問題,主張嚴刑峻法,小罪大罰,一般人都聽不進去(例如後來在秦變法,人民有議論,商鞅認為:說新法好的人,是"媚令",說不好的是"謗令",都不是良民,一律充軍發配!這實在不近人情,人民有議論是很正常的事,怎麼能這樣幹?一提出這套主張,還不把人嚇死,誰還敢用他?
商鞅在魏不見用,就跑到秦國去了,恰逢秦孝公銳意變法,秦的貴族勢力較弱,他就成功了!
-
9 # 手機使用者63204400166
從現實去考慮我認為有1,魏華人才濟濟,魏王眼中不可能只有你一個公孫秧,2,公孫秧那套變法圖強也不合魏國或者說魏王的胃口,3,魏國現在想要的是圖霸而席捲天下,4,2人無共同語言,商秧變法在魏國幾乎沒有的可能
-
10 # 熱愛歷史的同學
魏惠王不用商鞅,原因如下:
其一,魏國朝廷已是人才雲集。當時老師公叔痤極力推薦給魏王,魏王卻不買賬。魏國當時有大將龐涓,已經是威震天下了。各類人才齊聚,不缺一個無名之人。
其二,魏王無收攬人才之胸懷。對於一個小角色,魏王完全不放在眼裡,沒有明君那種胸懷。和後面秦孝公形成鮮明對比。
其三,魏國軍事實力第一,即使失去一個衛鞅也沒什麼。當時,魏國是第一強國,無人能敵。即使衛鞅是人才,去幫助他國,以魏國的實力,也不懼他。
其四,見慣了很多沽名釣譽之人。很多無才之人,只會故弄玄虛,招搖撞騙。想必魏王也見識了許多這種人,所以他懶得再浪費時間去和他們慢慢耗。
-
11 # 歷史笑春風
我們來看公叔座對商鞅的態度。史書記載,商鞅原本也是姬姓的貴族分支,在公叔座手下做中庶子。中庶子是掌管公族事物,還有貴族教育的官員。這個官員並非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閒職。
公叔座作為魏國的相國,他任命商鞅擔任這個職務不是隨意的。這個職務的官員,有很多的機會能夠和貴族階層接觸,能夠建立自己的人際網。也可以有很多和國君接觸的機會。
而且,商鞅應該在這個職位上幹了一段時間,也有過不少的表現機會。可是,我們可以看到,他並沒有得到魏惠王的青睞。這是為什麼呢?
在歷史上有句話,“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這句話頗有含義。我認為這句話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公叔座太忙,沒有時間或者恰當的機會去向魏惠王推薦商鞅。
這個理由我們看,是不成立的。有句話叫做思賢如渴。當年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就是見了賢才連飯都來不及吃完就去見。而公叔座知道商鞅是賢才,卻讓他長期擔任中庶子這樣重要的職務,而不向魏惠王推薦,這不會是時間和機會的問題。
那麼,公叔座不向魏惠王推薦商鞅的原因就剩下了第二個原因。那就是根本不想推薦他,甚至在一些場合還要壓制他。這是為什麼呢?這很簡單,公叔座知道商鞅比自己強的多,如果推薦了商鞅,商鞅得到重用,那麼自己又該如何自處?
因此,公叔座一方面為商鞅創造將來的從政條件,這個我們可以從後來商鞅詐取河西,騙俘公子卬就可以知道他和公族的關係良好。另一方面,公叔座又控制使用商鞅,讓他在自己的手下做事,好將來做自己的接班人。
到了公叔座病重的時候,當魏惠王問到公叔座的後事的時候,公叔座才舉薦了商鞅,而且舉薦還是用著一種讓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方式舉薦的。我們看《史記》中是如何記載的:
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諱,將柰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原王舉國而聽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王許諾而去。公叔座先是舉薦商鞅,讓魏惠王舉國聽之。我們看這件事不要說魏惠王,任何人都不可能答應。
商鞅不是一個魏惠王不認識的人,而且又從來沒有發現這個人有什麼出眾的才華。只是因為一個垂死的公叔座的一句話,就把整個國家都交給他,可能嗎?
如果交給商鞅,天下治理不好,誰能夠承擔得起這個責任?反正公叔座是已經死了。而如果天下治理好了,豈不是在說明自己有眼無珠?如此賢才就天天在自己的眼前,自己居然看不出賢才,還需要公叔座舉薦,這不是自己打臉嗎?
因此,魏惠王是根本不可能任用商鞅的。他相信自己的眼光,商鞅不是賢才。而公叔座的殺商鞅的話,更是堅定了魏惠王的判斷,公叔座病糊塗了。
公叔座一看由於自己的私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為了彌補這一切,公叔座又勸商鞅逃走。而看透這一切的商鞅,輕蔑的拒絕了公叔座的建議。
商鞅在公叔座死後,又繼續在魏國呆了一段時間。看魏惠王沒有用自己的意思,就另謀高就,去了秦國。
在秦國,商鞅施行了變法。變法圖強的秦國實力大增,立刻扭轉了過去的頹勢,打敗魏國,走入戰國的強國的行列。這個時候魏惠王想起公叔座的話,後悔已經晚了。
-
12 # 長島男爵
公叔痤妒忌賢良是出了名的。
得了利還想收名,所以才在死前推薦公孫鞅,因為活人不會和死人爭利,真有心推薦,就應該在生前安排公孫鞅做一箇中級官員,作出一點成績,這樣推薦就順利多了。
然而公叔痤死前才是一個小小侍從官,突然間得盛讚誰能接受?
-
13 # 方城闕
公叔痤“極力舉薦”?這個極力舉薦不但要打引號,而且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為什麼這麼說哪,這還要從公孫痤平時的為人處事說起。
公叔痤是從魏武侯九年(公元前387年),魏相國田文去世後,開始擔任魏國相國的,並且還娶了魏國公主,在魏國可謂是紅得發紫。
當時魏相華人選中,還有大名鼎鼎的吳起。但魏武侯考慮太子年幼,吳起這個人對魏國功勞太大。怕日後自己有個三長兩短,造成主少臣強的不利局面,因而沒有選擇吳起,而選擇了素有賢名,性情穩重的公孫痤為相。
公叔痤剛已上任,便對仍然替魏國鎮守河西的吳起,這個自己最大的政治對手,十分妒忌。於是便千方百計的對吳起進行構陷,最終詭計得逞,吳起因懼怕魏武侯治罪,亡命與楚國。
公元前370年,武侯薨,魏國諸公子因爭奪王位,魏國曾短時間陷入混亂當中。後來公子罃上位成功,即魏惠王,仍然用公叔痤為相。
公元前361年,公叔痤已侍奉二任君侯,在相位上坐了27年之久,年事已高。於是在油幹燈枯,行將就木之時,面對來看望他的魏惠王,在惠王問他百年以後魏國的人事安排,方才向惠王推薦自己的手下,此時擔任門下中庶子之職的商鞅為相。據《史記.商君列傳》記載:
公叔痤曰:“座之中庶子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願王舉國而聽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王許諾而去。
公叔痤見魏王走後,又連忙派人召入商鞅於榻前,滿懷歉疚的對商鞅說:方才大王問老夫去世後誰可擔任相國之職,我推薦你來擔任。可從大王的神色中,我看出他不會任你為相。於是我從先忠於君後考慮臣的立場,勸大王假如不任用商鞅,就該殺掉他。大王答應了我的請求。你趕快離開吧,不快走馬上就要被擒。
商鞅聽罷,不以為然的說:大王即然不能聽您的話任用我,又怎麼能聽您的的話來殺我呢!
於是商鞅仍然留在魏國沒走,事後也證明商鞅的判斷是對的。
魏惠王在離開公叔痤府上,在回王宮的路上,便對隨侍的人員說:公叔痤病的太厲害了,真叫人傷心啊,他居然想讓我把全部國政都交給商鞅來掌管,難道不是老糊塗了嗎?
從公叔痤的推薦,到商鞅對此事的判斷,再到惠王對公叔痤推薦所做出的最後結論,都可以看出公叔痤這個多年的的不倒翁,政壇的常青樹,真是老奸巨猾。
做為一國之相,平日裡想國家的事情少,心中日刻裝著自己的利益。這點連司馬遷都看不下去,他在《史記.商鞅列傳》隱晦的說道:
公叔痤知其賢,未及進。
你早不向惠王推薦商鞅,讓他在重要的崗位上歷練幾年,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來打動惠王,反而在臨死之際向惠王推薦商鞅,一推便要將商鞅推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讓惠王將全部國政都交給商鞅來掌管。
莫怪惠王不識人,做為任何一個國君,都不會立即任用一個寸功未立,寸績不顯的人來一步登天,擔任相國之職的。
老相國名以上是推薦人,實際上是要害死人。
幸虧惠王還是個明白人,否則真上了公孫痤的當了。
反過來再看商鞅,因公孫痤的畫餅,一下子釣起了胃口。在公痤死後,又在魏國待了一段時間,看惠王仍然沒有重用自己的意思。又聽到鄰國秦孝公頒佈招賢令,便按耐不住一顆騷動的心,投奔秦國去了。
商鞅在秦國得到了孝公的重用,接連實行二次變法,使秦國漸漸的強大起來。
但商鞅在秦國的某些做法,正如他本人的性格,有些急功近利。最後孝公死後,秦惠文王即位,第一個拿商鞅開刀。無奈之下,商鞅逃到魏國邊境,當時魏惠王仍然在位,卻下令拒絕商鞅入境,最終商鞅落得個五馬分屍的悲慘下場,真是令人深思不已。
-
14 # 王鐵堯
稱不上極力舉薦。
苦把公孫鞅當接班人培養,當早用其人其術。平時創造機會讓君王識其大才。
而不是到快死時才講幾句。
-
15 # 月皎
首先要更正一下問題中的“公叔痤極力舉薦”,如果公叔痤真的是極力舉薦,魏惠王還是有很大可能會重用商鞅。
同時還要更正一下“商鞅”這個名字,在魏國的時候,只能叫他“衛鞅”或“公孫鞅”,只有到了秦國獲得封地之後,才有了“商鞅”這個名字。
下面就對公叔痤、魏惠王進行分別分析,看看公孫鞅為什麼沒能在魏國發展,而是跑到了秦國。
先來看公叔痤的性格特點和為官經歷。在他擔任魏相期間,魏華人才已經出現了斷代,遠不如魏文侯時代的人才濟濟,這種人才狀況,與公叔痤有直接關係。公叔痤習慣於對人才進行壓制,最明顯的例子,是擠走了最有可能登上魏國相位的吳起。《史記》上記載公叔痤擠走吳起,用了“害”字,就直接說明了公叔痤的私心:
公叔為相,尚魏公主,而害吳起。公叔痤自知與前朝的翟璜、李悝相比,能力差得多,與上任田文也有差距,他靠什麼來保住自己的相位呢?當然不能只靠自己娶了魏國公主的這個身份,透過他在擠走吳起這一事件中的做法,可以看出他所擅長的一點就是時刻向魏國國君表忠心,他是靠善於做表面文章來贏得魏武侯信任。
看他在向魏武侯說吳起靠不住時的說辭,是把魏國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夫吳起賢人也,而侯之國小, 又與強秦壤界,臣竊恐起之無留心也。(《史記》)這就是公叔痤的說話辦事手段,明明對吳起又恨又怕,但在魏武侯面前還稱吳起為“賢人”;明明是想馬上趕吳起離開魏國,但又表現得想盡辦法為魏國留住人才。有了這樣的鋪墊,在外人看來,吳起後來的離魏,才看起來似乎與他沒有半點關係。
在公叔痤的精心設計的圈套下,吳起拒絕了魏武侯遞過來的橄欖枝,沒有答應娶魏國公主,如此一來就惹來了魏武侯的猜忌;而公叔痤因為對魏武侯的提前預言,也在魏武侯心中贏得了忠君愛國的印象。公孫痤可謂一舉兩得。這樣一來,吳起只能怪到魏武侯身上:
吳起懼得罪,遂去,即之楚。(《史記》)以公叔痤為相數十年的眼光,自然對屬下商鞅的才能心知肚明,不然的話,也不會讓公孫鞅擔任中庶子這一管理職務。但也僅限於中庶子的職位,公叔痤之所以到了臨死前才向魏惠王極力推薦中庶子公孫鞅,不但是因為此時公孫鞅對一個將死之人已構成不了官位威脅,而且公叔痤此時的話語權在魏惠王那裡已經大打折扣。公孫痤能夠猜到魏惠王不接受他的舉薦,所以只是做一個表面形式的順水人情而已。
再來分析一下魏惠王的從政經歷和性格特點,看看他是出於怎樣的想法而不願起用公孫鞅。魏國到了魏惠王這裡,已經開始從稱霸的輝煌時代走向下坡路,這跟魏惠王的不能發現人才、起用人才有直接關係;而且,與魏文侯相比,魏惠王缺少變法的魄力。
魏惠王的爺爺魏文侯,在戰國時期第一個實施了成效卓著的變法,當時的魏國,彙集了翟璜、李悝、樂羊、吳起、西門豹、魏成等一大批文武賢良。這種人才聚集現象,與魏文侯的個人魅力有直接關係。
比如,翟璜明知吳起在人品方面有所欠缺,但還是向魏文侯建議起用吳起,提醒魏文侯要看重吳起的領兵作戰能力,而魏文侯也能從善如流,給予吳起施展才能的空間,也讓魏國成為戰場上的常勝國
與魏文侯相比,魏惠王在對待人才的態度上,缺少長遠目光;在魏惠王看來,短期的戰爭勝利、爭奪土地,要比耗時長久的變法更直接。這種思維方式,應該也與魏惠王透過爭奪方式登上王位有關係,他的求穩意識,不可避免地對充滿變數的變法有著牴觸情緒。
可以從魏文侯和魏惠王分別做的兩件事,可以看出在治國方略中的不同理念。
魏文侯為了讓人們知道自己的愛才惜才之心,拜孔子的弟子子夏為師,這種拜師不是口頭上的做做樣子,而是出於言行一致的尊崇,甚至還由此而形成了著名的西河學派,在各諸侯國中產生了巨大的文化影響力。可以說,如果沒有魏文侯在對待人才中的文化長遠目光,魏國的變法餘威,也不會持續百年之久。
到了魏文侯的孫子魏惠王這裡,為了儘快在各諸侯國中樹立威信,也為了解決眼前的秦國威脅,想借著朝見天子的由頭,召集周邊小國會盟,想進攻秦國。
從十二諸侯朝天子,以西謀秦。(《戰國策》)公孫鞅已在秦國站穩腳跟,出於秦國的利益,來說服魏惠王。公孫鞅的大體意思就是說,跟這些衛、宋小國會盟有什麼大出息,魏國要想成就大事,就要向北聯合燕國,向西聯合秦國,再和齊、楚一爭天下,這才是幹大事!魏惠王這時反而對公孫鞅的觀點大為認同,舉行了一次包括秦國在內的多國會盟,把自己的身份自行拔高到天子的位置:
身廣公宮,制丹衣,建旌九斿,從七星之旟。(《戰國策》)乘夏車,稱夏王,朝為天子(《戰國策》)魏惠王自己不知道,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秦國的危機解除了,而魏國成了齊、楚兩個大國的進攻矛頭,從此之後,夾在幾個大國之間的魏國,時而加入合縱的行列,時而加入連橫的陣營,漸漸失去了往日的優勢。
從這樣的結果也可以分析出,當時魏惠王不重用公孫鞅,除了受公叔痤的影響,更多的,還是出於自己的執政方向考慮。
魏惠王一方面對公孫鞅刑名之學的偏於激烈變法不願嘗試,也就對公孫鞅的才能不予認可;另一方面,他還是偏於保守於前朝沿襲下來的一些政策,比如提高土地收入,以此來增強國家實力,出於國家的穩定考慮,他也不願意重用公孫鞅這樣的變法型人才。
-
16 # 世界史圖鑑
公叔痤雖然對魏王極力舉薦商鞅,但是魏惠王依然不用,很多人都認為這是魏惠王的問題,但是我想說的是這是多方面因素同時存在的結果。首先魏惠王他個人智大才疏,對人也並沒有獨特的見解,很多戰國優秀人才都是在他的統治之下出走各國,大部分都來到秦國。向商鞅公孫衍張儀等等都是被魏惠王氣走的,所以商鞅的出走對於魏惠王而言,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同時老丞相也並不是沒有問題,公叔痤在衛鞅進入丞相府不久之後就知道了,這個人日後必定大財,但是一直沒有給他任命官職。
從來都沒有提拔他的跡象。當然,這也有可能是衛鞅主動要求的,在丞相府博覽群書之後在進行實際操作。但是這一時間未免有些太長了。即便自己極力要求自己怎麼做公叔痤也完全有理由給他做一個軍吏或者是官吏,不應該把他一直束縛在府中中研究典籍。但是這兩個問題說白了都是表面的人的問題。究其根本還是魏國先期變法,並沒有獲得絕對成功,臨近戰國中期變法大潮再次徐徐拉開的時候,魏國並沒有建立起一個行之有效的選拔人才制度。這才是衛鞅等人被迫出走魏國的根本原因。
秦國變法為什麼說徹底,因為真的徹底廢除之前舊制度賴以生存的貴族制。秦國之外,在戰國時期我們就會發現國家的二把手丞相宰相有70%以上都是由王公貴族子弟擔任。當然,其中不乏有一些賢明有能力的人,但是在歷史和各國發展的關鍵時刻毫無疑問這種貴族對官場的壟斷直接導致各國變法難以為繼。即便各國可以任用名士進行變法,也必然會被列國貴族攪亂。秦國商鞅變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建立起了選拔官員的制度,其中之一才是軍功爵制。實際上商鞅變法對於秦國官場的治理並不僅僅是軍功爵制這麼簡單。在當時其實就已經提出諸多選拔人才的可靠方法。但無一例外都是在實踐中,憑能力選拔官員升任官職和將軍。
商鞅變法以後從秦孝公到秦始皇,皇族擔任國家宰相的恐怕就只有贏疾。而且還是與張儀分左右相,主管內政而已。更令我們所吃驚的是自商鞅變法,以後秦國的大政方針有70%以上秦國丞相有80%以上全部是列國的優秀人才。這足以使秦國稱王天下,並不僅僅是在政治上,商鞅所建立的一套選官制度都是以實用為主,在農業工程技術等各個方面都與當時諸子百家的實用學派比如說農家,墨家,工程學等各個領域的優秀學派和人員有相當深入的接觸。雖然法家的變法在某種程度上有些極端,但不可否認的是法家是當時為數不多的注重實用的先秦諸子學派,並且極度排斥那些誇誇其談之人。
這種實用主義在整個國家內部盛行選拔官員自然也按能力為劃分而非以血緣為關鍵。但是在商鞅到秦國之前,我們會看到魏國的官場已經開始腐化。整個國家政治的走向除了龐涓能夠說兩句,大部分都是魏王太子和相關宗室人員說了算,這種國家不會再有發展的可能。而這一問題其實不僅僅是魏國,山東六國哪一個國家基本都是如此。在當時秦國是個特例,政權與宗族,在商鞅變法之後出現了分割。使得宗族並不會對國家大政方針產生任何重大影響。而國家的一些重大決策都是君主重用的六華人士所制定出來的。在某種程度上更利於國家的發展。而拋開了因為宗族內部之間的權利爭奪使國家陷入混亂不堪的境地。
-
17 # 柳老師有觀點
這件事主要問題一是魏惠王不懂惜才,不善識人,二是公叔痤嫉賢妒能,舉薦不力。
怎麼理解呢?
首先,我們先看看公叔痤此人,熟悉吳起的讀者應該有印象,魏武侯時期吳起就是因為公叔痤的讒言排擠而從魏國逃到楚國的,公叔痤有識人之明,但是私心太重,排擠吳起純粹是出於保全自己的相位。吳起離開之後,他在魏國的地位就很穩固了,魏武侯死後,魏文侯繼任,依然對他很是器重。
公孫鞅的才華他是深知的,在臨死之前舉薦他有兩層意思,一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臨終之時力薦的人可以託付大事,二是為何之前沒有舉薦,那是怕公孫鞅搶了自己的位置,一直到死的時候才說這句話,算是彌補一下對國家和對衛鞅的愧疚。
但是魏惠王此時會想,平日裡這個衛鞅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你公叔痤壓根就沒有提起過他,臨終突然說他是個人才讓我重用,會不會是病糊塗了。公叔痤見魏惠王只是敷衍一下,知道他沒有聽進去,就接著說,如果大王不重用他,一定要殺了他,免得未來成為魏國的隱患。
公叔痤果然是做人圓滑,滴水不漏,魏惠王前腳剛離開,他轉頭就跟商鞅說,我是先君後臣,剛才建議大王要麼重用你要麼殺你,看他應該不會重用你,你就趕緊逃命吧!
衛鞅哈哈大笑,他既然聽不進您的意見重用我,又怎麼會聽你的殺了我呢?
果然,魏惠王一出公叔痤的大門就對身邊的人說,公叔痤這個傢伙老糊塗了,竟然要我重用衛鞅。
然後,我們再看看魏惠王這個人。
前面說公叔痤是魏國的丞相,是先王魏武侯留下來的重臣,他自己也親自前去看完,說明是敬重公叔痤的,如何人家的臨終遺言就當做耳旁風呢,好歹也去調查一番在做判斷也不遲啊,前有周公吐哺,後有祖父魏文侯為榜樣,自己對待人才如何就這般不上心呢,這其實就是不懂得惜才識才。
有一個典型例子最能表現這一點,重用龐涓和孫臏與龐涓的恩怨處理。
魏惠王用龐涓可以說是他用人方面唯一的成功,也是最大的失敗,為什麼這麼說。
龐涓也算是當時天下奇才,用兵如神,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在魏惠王祖父魏文侯和父親魏武侯打下的國力和軍事基礎上,龐涓一支鐵騎縱橫天下,殺得諸侯恐懼不安,鄰國秦國更是龜縮在函谷關內不敢邁出半步。
可是武力不是萬能的,以德服人也並不都是迂腐之言,龐涓的窮兵黷武對內是消耗國家實力,民不聊生,表面強大實則是一天天虛弱;對外威名太盛,對跟魏國骨肉相連的三晉兄弟趙國和南韓下手,失去最親密的盟友,引起諸侯的危機感。
所以龐涓一死後繼無人,諸侯聯手瘋狂報復,商鞅趁火打劫,用詭計奪去秦晉爭奪三百年的西河之地七百里,致使他不得不把都城從安邑遷到大梁,“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魏國一落千丈。
其次,放任龐涓殘害孫臏視而不見,這是最明顯的不會識人用人。
龐涓孫臏本是同窗,但是孫臏之才遠遠勝過龐涓,用三國一句話說,好比鸞鳥比鳳凰,遠在千里之外的齊威王都聽說了孫臏的赫赫威名,專門把被龐涓整殘的孫臏從魏國偷渡到齊國委以重任,果然一個圍魏救趙,一個減灶計,就把龐涓耍的團團轉,一連串天衣無縫的計謀,把龐涓誘到馬陵道口亂箭射死,國恨私仇一起報了,將戰爭藝術演繹到極致。
魏惠王竟然在眼皮子底下放任嫉賢妒能的龐涓去殘害這一絕世英才,實在是有眼無珠。
昏庸愚鈍,小人當道,賢才不得進,這當然是君王的責任了。
上天賜予他一文一武兩蓋世雄才,臥龍鳳雛,衛鞅和孫臏,卻視而不見,天予弗取,必受其咎,魏國敗落在他手裡也不冤了。
-
18 # 逝去即歷史
公孫座極力舉薦商鞅,但是魏惠王還是不用商鞅,這裡可以看作是魏惠王對公孫座的不信任的表現。
如果魏惠王對公孫座非常信任的話,那麼就會對公孫座的提議或是建議非常的重視,也會按照公孫座的建議去辦。
最起碼也要見見商鞅,親自考察考察公孫座舉薦的這個人才是否是一個優秀的人才。
魏惠王之所以不信任公孫座原因是公孫座從來沒有為魏國推薦過人才,沒有這方面的成功案例,推薦的人直接從丞相府的中庶子變成輔佐國君的丞相,難以取信魏惠王。
公孫座其實是一個心胸狹窄,妒忌賢能的人。他曾經因害怕自己的地位被吳起超越,設計將吳起逼走。商鞅在他的府中已經有很長時間了。
他對商鞅的才能非常的瞭解,但是他從來沒有給商鞅謀求國其他的閒職,直到自己將要死了才將商鞅推薦給魏惠王,如果早點給商鞅推薦職務較低一點的職務,商鞅提前做出業績,嶄露頭角,此時再給魏惠王推薦就順利成章了。
所以說其實不是魏惠王不用商鞅,而是公孫座沒有真正的想要推薦商鞅給魏惠王。
-
19 # 史學筆記
應該反過來問,魏惠王為什麼要聽公叔痤的重用商鞅?不聽,是正常的。聽了才是不正常。
魏國不缺一個衛鞅在歷史教科書裡,總是說秦國用商鞅變法,招攬山東士子入秦,剝奪舊貴族權力,從一個貴族制國家轉變為官僚制國家。然後秦國就笑傲列國。
但這種說法經不起推敲,要比官僚化這點,秦國真的比不過魏國。就算翻爛《史記》,《戰國策》等史書,經歷過吳起變法之後的魏國,在近兩百年的時間裡,只出現了兩個宗室權臣——公子昂和信陵君。而秦國呢,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魏國大量的官位都被優秀計程車人佔據著,想象一下,魏國是當時天下第一大戰國,安邑是魏國首都,魏國又重用士人。當時的安邑該是何等的盛況,人才濟濟,爭奇鬥豔,天下英雄,盡皆於此。衛鞅不被重用,不能說魏國用的人才少,而是人才太多了,衛鞅在這些人裡,並不顯眼。
(公叔痤,圖片來自《大秦帝國之裂變》)
正常國君都會採用魏惠王的做法當時的衛鞅的職位太小了,僅僅是中庶子,丞相府裡的一個小小幕僚而已。
鞅少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座為中庶子。——《史記·商君列傳》
或許商鞅很優秀,但是他的資歷和閱歷差的太遠了,魏惠王就算想用他也只能循序漸進的啟用。
從一箇中庶子直接提拔為天下第一大戰國的丞相,這憑什麼啊,就憑公叔痤的推薦?所以魏惠王覺得公叔痤老糊塗了,竟然想讓一箇中庶子直接掌控天下第一大戰國。
惠王既去,而謂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國聽公孫鞅也,豈不悖哉!”——《史記·商君列傳》
有人會說,商鞅到秦國那不就直接從布衣一躍成為秦國大良造了嗎?
首先,商鞅不是正大光明的用才華上位的,而是走寵臣景監的路子,這叫“倖進”。
其次,秦孝公當時剛剛繼位,迫切的需要支援他的人才,這跟人才過剩的魏國是一個鮮明對比,而秦國本身就缺少人才,在魏國不出色的衛鞅,在秦國出類拔萃。
最後,衛鞅在秦國也不是一上來就掌控權力的,而是經歷了兩年的考察期。
所以,魏惠王不直接讓商鞅掌控權力,真的是再正常也不過了。
(秦孝公,圖片來自《大秦帝國之裂變》)
衛鞅那套不適合魏國商鞅變法的核心無非就是兩個字,“農”和“戰”。在商鞅的設想裡,最完美的國家的人民只有兩種職業,士兵和農民,其它的一切職業都該被消滅。這種做法在現代又叫做軍國主義。
(商鞅,圖片來自《大秦帝國之裂變》)
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農戰,而以巧言虛道,此謂勞民。勞民者,其國必無力。無力者,其國必削。——《商君書》
商鞅把秦國變成了一個軍國主義的國家,這跟秦國本來就經濟落後,人民愚昧,民風彪悍有很大的關係。而在魏國,商鞅這套無論如何都是行不通的,魏國沒有供軍國主義生長的土壤。
況且魏國當時是天下第一大戰國,我們後世看它覺得它制度有落後的地方,但當時的魏華人可不這麼想,他們對李悝、吳起變法後魏國的充滿著制度自信,就跟現在美國一樣,覺得他們的體制世界第一,根本就不需要有人再來進行什麼所謂的變法。
以上三點,足以證明,魏惠王不聽公叔痤的勸告,是正常人都會做的舉動,他如果聽了,才不正常。如果我是魏惠王,最可能的做法就是給公叔痤個面子,將衛鞅放在一個重要點的崗位上歷練兩年,如果真的是很有才,那麼再繼續提拔就是了。
-
20 # 千史千尋
公叔痤——初聞此人,大家應該覺得有些陌生,他就是戰國時期魏國的相國,名將吳起和改革家商鞅與這個人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我們再回到題目上,作為相國的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薦公孫鞅(公孫氏,名鞅,接受秦王給的商地後才被稱為“商鞅”,所以下面的篇幅我們稱其為“公孫鞅”),為什麼國君沒接受他的建議呢?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舉薦背景我們先看看這件事發生的背景。
來自衛國公族的公孫鞅一直在公叔痤的府上擔任中庶子(一個不大的官),漸漸地公叔痤知道公孫鞅是個大才,但是作為相國,他卻沒及早推薦,而是在覺得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時才把公孫鞅正式推薦給魏王。
活得好好的時候沒推薦公孫鞅,那他現在為什麼“大發慈悲”地向國君薦才了呢?
因為他快要死了嘛,自己死了當然也要為魏國著想的,而且如果能舉薦成功,自己也會落得一個好名聲。
二、薦才用力過猛大部分人可能會認為公叔痤向魏王舉薦公孫鞅不是真心的,所以題目中的“極力”兩字不妥,但我認為恰恰是這兩個字才是導致公叔痤舉薦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些可以從他舉薦的話中可以看出,《戰國策·卷二十二·魏策一》中記載:
魏公叔痤病,惠王往問之。曰:“共叔病即不可諱,將奈社稷何?”公叔痤對曰:“痤有御庶子公孫鞅,願王以國事聽之也。為弗能聽,勿使出竟。”這句話的意思是,魏惠王前去探望病重的公叔痤,並問他去世後,有沒有賢才來頂他的位子。公叔痤推薦了其中庶子公孫鞅,說他雖然年輕,但是才能很大,希望魏王能把江山社稷都託付給他。如果魏王不用公孫鞅,就殺了他,不要讓其離開魏國。
咱們先不看對魏惠王的態度描述,而是想象下這個場景,一個快要死的老相國,身體健康的時候一點兒都沒外透公孫鞅的才能,快死了才推薦這個人,而且這個人還年輕,甚至要國君把偌大的魏國國事都交給這個人去治理,末尾還加了一句,如果不用此人,就殺了他。
如果你是魏王,一開場就是這些無厘頭的話,你會信嗎?不會。
魏王當然也這麼想,《戰國策·卷二十二·魏策一》中是這麼描述的:
王弗應,出而謂左右曰:“豈不悲哉!以公叔之賢,而謂寡人必以國事聽鞅,不亦悖乎!”魏王的意思是,公叔痤剛才說的話很荒謬。
沒有片刻寸功,也不曾聲名顯赫,僅憑老相國一家之言就能謀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國之位?
如果公叔痤不這麼說,而是建議魏王先重點觀察公孫鞅再重用,那麼魏王沒準還真的能聽進去。
由此可見,公叔痤的這次“力薦”,完全是沒有任何依據的“空中樓閣”,他用的“勁兒”太大了。
三、魏王瞧不起公孫鞅其實,更確切地說,是瞧不起公孫鞅的出身和當時的身份。
他出身於小國衛國的公族,還是一個庶子,而他當時的“中庶子”是什麼職位呢?是負責公叔痤庶子教育的這麼一個侍從臣子。
魏惠王喜歡用或者說結識、問政與什麼樣的人呢?比如鬼谷子的學生龐涓、來自稷下學宮的孟子和淳于髡等人。
而反觀當時的公孫鞅,要出身沒出身,要身份沒身份,要名氣沒名氣,這幾乎是“三無產品”了,眼光一向甚高的魏王怎麼可能重用他呢?
結語以上便是公叔痤“極力”舉薦,但魏惠王不用公孫鞅的原因。
毫不客氣地說,公叔痤確實是有識才之能,但他也確有自私的一面,他把能威脅到自己地位的賢臣能將設計逼走,造成本國重要人才的流失。
舉個例子,雖然他知道吳起對魏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吳起也一直覬覦著相國之位,他也知道自己和吳起是沒有可比性的,既然正面幹不過吳起,他就使損招逼吳起離開了魏國。
公叔痤這個人哪,有知人之明,也私心很重,他做事圍繞自身利益展開,但也會為魏國著想,所以說,他最多算是個守成之臣了。
回覆列表
1.那時的魏國還是很強的,沒有改革的動力,所以商鞅那套變法理論在魏國沒市場。
2.魏王確實沒遠見卓識,不但沒捕捉到當時的社會變化趨勢,也發現商鞅等這些在魏國的大才,外交戰略也很混亂、四面樹敵。
歸根結底,領導人的遠見卓識、決策非常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