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月try

    《論語》講君子與小人的區別。

    1、君子之德如風,小人之德如草,草遇風必偃。(風吹兩邊倒)

    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無論和什麼人交往都能一視同仁,從不拉幫結派;小人卻總是喜歡和自己相近的人結成小圈子,一起排斥異己者。 君子之交淡如水。

    3、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看重的在於義氣,而小人看重的卻在於利益。”

    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以色交者,色衰則疏。

    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這句話是出自於孔子之口,意思是品德高尚的君子,總是想著為別人好,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做對別人不利的壞事,而小人則與此恰恰相反。成人之美是一種修養的境界,也是一種高尚的品德,能做到這一點的人,需要有寬廣的胸懷和與人為善的心態。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指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所謂“同而不和”則是指小人習慣於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卻並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度。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某一問題持有不同的看法,這本是極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應該透過交換意見、溝通思想而求得共識;即,使暫時統一不了思想也不會傷了和氣,可以經過時間的檢驗來證明誰的意見更為正確;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併不尋求時時處處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對方有其獨立的見解,並不去隱瞞自己的不同觀點,才算得上赤誠相見、肝膽相照。但是,那些營營苟苟的小人卻不是這樣,他們或是隱瞞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見風使舵;更有甚者,便是黨同伐異、以人劃線:凡是“朋友”的意見,即使是錯了也要加以捍衛;凡是“敵人”的觀點,即使是對的也要加以反對。這樣一來,人與人之間就劃出了不同的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幫派。其“朋友”的真正意義也便蕩然無存了。

    6.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驕傲,小人驕傲而不泰然自若。

    君子安靜坦然而不傲慢無禮,小人傲慢無禮而不安靜坦然。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引申,所謂“君子不驕”就是一個人,若胸有大志,心有定力,有心靈的勇敢,他可以泰然自若而沒有驕矜之氣;而一個人處處張揚,處處表現出驕傲,甚至處處攻擊,他少了一種氣定神閒,這就是小人。我們要努力做一個君子,而不能做小人。

    7.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君子向上,通達仁義;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做人兩上方向,一個向上,所謂“上達”,一個向下,所謂“下達”。向上即是向善,向下即是逐利。有時候會覺得人生很辛苦,這邊有規範,那邊有要求,照著做好像綁手綁腳,等隔一段時間再看,就會發現,踏踏實實過日子,反而是人生最愉快的,平平實實的生活,反而有非常積極的人生體悟。

    8.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君子不論窮達順逆,都因為走在人生正途上而充滿自信與喜悅;小人即無志之人,即使富貴,也會患得患失,更不用說身處困境了。

    9.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要求自己容易做到,要求別人比較困難,因為別人不一定聽得進,最後就會惹來抱怨,甚至連親子之間也一樣。總之,要改變別人太難,改變自己還比較有可能。

    10.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君子懷刑,刑即法則。君子有所行動,就想到是否合乎此類規則。小人懷惠。

    程氏樹德集釋:「按此章言人人殊,竊謂當指趨向而言之。君子終日所思者,是如何進德修業。小人則求田問舍而已。君子安分守法。小人則唯利是圖,雖蹈刑辟而不顧也。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孔子在陳國沒有糧食充飢,跟隨他的人病倒了,沒有辦法起床。子路帶著怒氣來見孔子,曰:“君子也有走投無路的時候嗎?”孔子曰:“君子走投無路時,仍然堅持原則;換了是小人,就胡作非為了。”)我雖非君子胸懷!但~絕非小人心嫉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會計核算組織程式有哪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