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峰峰說史

    不敢說比李世民做的好!但是絕不會太差!!

    李建成他是大唐第一位太子,大唐創業之初,他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禮賢下士,溫文爾雅,常能提出治國良策,他一直深得父皇賞識,被朝野上下愛戴,卻因居安而不思危,終被他的弟弟李世民所殘殺。 可於仁義道德上,比之於李世民的矯揉造作、陰險毒辣,李建成會更磊落光明、仁者無敵。 諸多人認為李世民是明君,只是出於他對歷史的貢獻。可歷史除了這些,還有更重要的。真正的王道,不摻半點虛偽的仁德,李世民永遠缺少,而李建成天生就具備,不然,他也不會有君子之心而血灑玄武門。

    這樣的李建成當了皇帝也不會差到哪裡!

  • 2 # 江湖小曉生

    李建成的資質不差,否則李淵也不會一直護犢子。不過建立大唐盛世,不僅僅是不差的資質就能建成的。那麼李世民身上有哪些優質的特點,是李建成無法比擬的呢?

    01李世民是一個軍事能力強大的雄主。

    我們看李世民在大唐一統天下的過程中,戰功赫赫,他之所以去爭奪皇位,那是因為功高蓋主了。中原的王世充、竇建德等人都是敗給了李世民,所以李世民的軍事實力是相當強大的。

    而李建成在這方面的建樹就比較有限了,他雖然是家裡的大哥,可是沒有承擔起為國建功的重任,這些事情幾乎都被李世民給搶了。

    在一統天下以後,其實李唐王朝遠沒有想象中的平靜,要想創造太平盛世,那麼就必須要消除這些不安定因素。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諱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穆皇后竇氏。生而不驚。方四歲,有書生謁高祖曰:“公在相法,貴人也,然必有貴子。”及見太宗,曰:“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幾冠,必能濟世安民。”書生巳辭去,高祖懼其語洩,使人追殺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為神。乃採其語,名之曰世民。---《新唐書》

    如果是李建成執政的話,那麼他有這個能力平定這些不安定因素嗎?當然是沒有的。我們看李世民在稱帝以後,其實還是過著戎馬一生的生活,因為國內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來穩定。

    比如說李世民稱帝以後,依舊帶兵平定了突厥、薛延陀、回紇、高昌等,如果沒有強大的軍事能力,李世民如何能夠保證李唐江山的穩定呢?

    只要政局不穩,那麼老百姓自然是過不上什麼好日子的。不要說發展什麼經濟了,能夠保證大家都活著,其實已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畢竟政局不穩會導致戰爭不斷,戰爭一旦延伸到李唐境內,那麼老百姓自然會飽受戰火之苦,所謂盛世也就無從談起了。

    02李世民禮賢下士的本事,李建成未必做得到。

    我們佩服李世民,不僅僅是因為李世民有強大的軍事指揮能力,而是因為一個人,這個人叫魏徵。魏徵曾經是李建成的幕僚,曾經建議李建成刺殺李世民。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世民和魏徵應該是死對頭才對。可現實中魏徵卻在李建成死後,成為了李世民的部下。

    倒不是說魏徵是個輕言投降之人,魏徵生性耿直,從來都是直言不諱。所以李世民希望魏徵能夠時時刻刻地提醒李世民有沒有犯錯。

    從此魏徵一發不可收拾,對李世民各種指責,而且從來不加掩飾。李世民的態度呢?作為一個皇帝,天天被人罵,這是什麼感受?

    時東州道總管高侃破高麗餘眾於安市城,奏稱有高麗僧言中國災異,請誅之。上謂處俊曰:"朕聞為君上者,以天下之目而視,以天下之耳而聽,蓋欲廣聞見也。且天降災異,所以警悟人君。其變苟實,言之者何罪?其事必虛,聞之者足以自戒。舜立謗木,良有以也。欲箝天下之口,其可得乎?此不足以加罪。"特令赦之。---《舊唐書》

    李世民曾經多次忍不住要宰了魏徵,可是他都忍住了,因為魏徵是出於公道才會說這話,如果宰了魏徵,以後還有什麼人敢說真話呢?

    在魏徵的督促下,李世民時時刻刻不忘做一個好皇帝。所以當魏徵死了以後,李世民感到非常傷心,認為自己失去了一面鏡子,再也看不到自己的缺點了。

    回頭看看李建成,他作為一個正常登基的太子,會有這樣的容人之量嗎?會允許臣子如此直言不諱嗎?正常來說都不會,因為李世民屬於千古唯一一位。

    03李世民手下有一票忠臣良將,李建成卻沒有。

    說起李世民,當然還要提起他手底下那些優秀的臣子們。建立一個盛世王朝,光靠皇帝一個人那是不現實的。

    首先當然要提到兩位著名的盛世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這兩個人一個謀略超人,一個善於判斷,所以有了房謀杜斷的說法。

    曾經李淵作為開國君主,也想拉攏他們到朝中做官,也就是脫離李世民集團。可是在李世民強大的號召力之下,他們在關鍵時刻還是選擇了投靠李世民。

    太宗親執弓以射殺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時也,窮兇極慘,而人之心無毫髮之存者也。史臣修高祖實錄,語多微隱,若有怵惕不寧之情焉,夫人皆有之心也,且以示後世,與宋太宗燭影斧聲之事同其傳疑,則人固謂天倫之不可戕也。而太宗命直書其事,無畏於天無憚於人而不掩,乃以自信其大惡之可以昭示萬世而無慚。---《通讀鑑論》

    他們在盛世王朝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相當巨大的。亂世的將軍,太平的宰相,太平時期有一個好宰相,比好皇帝要重要的多。

    此外,李世民手下的那些將帥,每一個都是戰功赫赫,比如說李靖、徐世績、秦瓊、尉遲恭、程知節等等,有他們的存在,就能夠保證李世民的江山永保太平。

    反觀李建成的部下們,跟李世民的配置這麼一比,簡直就是拼夕夕版本的了。他手底下除了一個魏徵,壓根就拿不出什麼好人才來。

    好的資源都被李世民給佔盡了,他才勉強創造出了貞觀之治。如果一個平庸的李建成,帶領一幫平庸的大臣,能創造貞觀之治,那才是怪事。

    04李世民具備的條件,李建成幾乎都沒有。

    不管從哪個角度去看,李世民都比李建成強得多。建立貞觀之治,對李世民來說也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

    這需要禮賢下士的態度,需要文臣武將的輔佐,需要雄才大略的君主,還需要知人善任的慧眼。這些東西同時都具備以後,才有可能建立一個太平盛世。

    盛世不是那麼好創造的,平庸之人註定只能過著平庸的日子,這是一樣的道理,平庸的李建成,也只能建立一個平庸的王朝罷了。

    附王夫之對李世民的評語,實在有些過分:

    若夫過之不可掩,而君子謂其如日月之食者,則惟以聽天下後世之公論,而固非己自快言之以獎天下於戕恩。況太宗之以奪大位為心,有不可示人之巨慝乎?至於自敕直書,而太宗不可複列於人類矣。---《通讀鑑論》

    盛世不是你想建,想建就能建。這需要的條件非常多,李世民是在很努力的情況下,得到了一幫很努力的人幫助,才建立起了貞觀之治。

    任何一件偉大功業的建立,都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完成的。李世民明白這個道理,他不想把自己過早地累死,所以合理地利用了人才資源。

    只有人盡其才,才能創造巔峰盛世。李世民透過戰爭征服了周圍不少小政權,但這只是保證了李唐王朝不受侵犯。

    距離盛世的標準,還差很遠。穩定疆界以後,在國內還需要努力發展國民經濟,讓百姓們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有穩定的生計,這才是創造盛世的另外一個重要條件。

    總結:李世民最大的缺陷,那就是生晚了。

    作為家裡的老二,李世民很難有機會成為合法繼承人,這是他一輩子最大的痛楚。不管從哪個角度去看,李世民都比李建成要優秀。

    只可惜的是,他不是嫡長子。其實歷史上很多人有這樣的煩惱,比如說朱元璋的兒子朱棣,能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可他不是嫡長子,所以就沒有繼承權。

    李世民最可惜的地方也在於此,如果他是嫡長子,那就可以完美地避開玄武門之變,不需要再跟弟弟們互相殘殺。

    畢竟他的能力和實力擺在那裡,弟弟們也沒有任何理由跟一個如此強大哥哥爭皇位。所以李世民最大的缺憾,其實就是生晚了。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通讀鑑論》

  • 3 # 明貞

    如果他能用好李世民是會更好,但以李世民之性格又不太可能為其兄所用,這是人性劣根性所導致,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4 # 再見中華歷史

    不能,貞觀之治太難了,是治世不是盛世,被楊廣這傻逼玩完了那麼多人口,才過幾年,哪來的盛世,不過咱們可以肯定的是成矯當秦王的話,秦朝肯定可以迎來一代盛世,不會二世而亡,劉榮當皇帝的話肯定比劉徹這傻逼強千萬倍,大漢也不會走下坡路!

  • 5 # 老劉侃講壇

    在歷史上,對於李建成的評價很不好。說他很殘忍,容不下比自己有才華的人。可是也有人說,歷史是為勝利者書寫的,為了對李世民歌功頌德,只能抹黑李建成當然,也不會是全部為事實。

    那麼,假設李建成沒有被殺死,當了皇帝以後,他會不會幹得比李世民好呢?

    第一:

    假如李建成做了皇帝,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因為當時親王集團勢力很強悍,到底殺不死李世民呢?在政變發生之前,李元吉以及魏徵就建議先下手,直接殺掉李世民,但是李建成遲遲沒有動手。

    之所以沒有采納這個計劃,一方面是顧及兄弟之情,另外一方面就是缺乏魄力。他沒有李世民那麼心狠手辣,這樣的人,想解決秦王集團,實在很困難。即使做了皇帝,也不不一定做得安穩。

    第二

    不得不說,大唐能夠結束南北朝及隋朝動亂和短命的悲劇,作為第二代君王李世民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本來隋朝就已經實現了統一,但是第二代君王隋煬帝沒有把精力放在國計民生及交好四方上,而是好大喜功徵邊,勞民傷財建宮殿及鑿運河,結果讓國家又亡。

    李建成當了皇帝后,能不能解決上面的問題,這個不是太好說。

    第三

    解決和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上,可能不會做得太好。621年,當邊疆稽胡酋帥劉仚成作亂的時候,李建成打敗了劉仚成,當時為了防備這些人再作亂,李建成採用的辦法是把這個部族的人全部殺死。

    後來劉仚成逃走後,李建成依然處死了稽胡的降兵六千多人。由此可見,他處理和邊疆少數民族的關係上,和隋煬帝差不多,就是極端強硬政策。

    第四

    李建成身邊的謀士不多,只有魏徵幾人。沒辦法,很多謀士都被李世民拉走了,這就說明,李建成還差點火候。李世民之所以開創了貞觀之治,與合理利用人才有很大關係。當時魏徵多次建議殺掉李世民,後來李建成死後,魏徵追隨了李世民,說話很直接。不過李世民不在乎,反而覺得這樣的人才可靠

    綜上所述:我認為,李建成當了皇帝后,他說面臨的形勢是非常嚴峻的,要處理好,同時要能開創盛世,他的手段和魄力可能都比不上李世民。

  • 6 # AAA小男神

    不敢說比李世民做的好!但是絕不會太差!!

    李建成他是大唐第一位太子,大唐創業之初,他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禮賢下士,溫文爾雅,常能提出治國良策,他一直深得父皇賞識,被朝野上下愛戴,卻因居安而不思危,終被他的弟弟李世民所殘殺。 可於仁義道德上,比之於李世民的矯揉造作、陰險毒辣,李建成會更磊落光明、仁者無敵。 諸多人認為李世民是明君,只是出於他對歷史的貢獻。可歷史除了這些,還有更重要的。真正的王道,不摻半點虛偽的仁德,李世民永遠缺少,而李建成天生就具備,不然,他也不會有君子之心而血灑玄武門。

    這樣的李建成當了皇帝也不會差到哪裡!

  • 7 # 讀史自省

    玄武門之變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變,它的發生,極大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展。因為李建成在當太子時,並沒有什麼負面評價,所以當李世民發動政變登基後以後,儘管在位期間,成就了千古霸業,但是民間依舊對他的政變行為大肆渲染,並不認可他皇位的正統性。也體現了古代輿論的重要性。歷史沒有如果,但是結合史書對於李建成的評價來看,李建成如果勝了,還真的不一定比李世民差。

    李建成的成就招募賢才隋末,各地反隋義軍已有很多,李淵這時候也已經有了起兵的念頭,他讓李建成攜帶家屬在河東居住,並秘密招募有才能的人,為起兵做準備。李淵正式起兵以後,得到了河東地區的響應。唐朝建立以後,李建成太子府任用的很多人才都為大唐作出了重要貢獻。

    武將薛萬徹,在李建成死後為唐征討突厥、吐谷渾、高句麗等;馮立在突厥逼近長安時以少戰多,大戰突厥;馬三寶於唐創業時立下不少功勞,李世民曾因馬三寶的死而廢朝;文官有王珪為唐初名相,魏徵更是進入凌煙閣。

    堅定起兵

    大業十三年(617年)二月,李淵起兵之前,李世民、劉文靜等多次勸諫李淵早點起兵,但李淵以李建成未到太原不肯起兵,直到同年六月李建成到了太原之後,李淵才決定正式起兵。

    李建成率軍攻略西河,攻取霍邑,佔據潼關,攻克長安。唐朝建立後,李淵冊立為李建成皇太子,協助李淵處理政事。李建成多次率軍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斬劉黑闥,平定山東。

    由此可見李建成的文韜武略並不遜色於李世民,只是生在了帝王家,兄弟反目,父子相殘,勾心鬥角,甚至身首異處。實在是太可惜了。

    李世民篡改歷史

    李世民由於玄武門之變緣故多次向史官要求閱讀記錄皇帝的言行的《起居注》,一開始褚遂良不許,後來在他一再要求下,房玄齡與許敬宗將《起居注》刪定為《高祖實錄》、《今上實錄》給李世民。李世民這一行為不僅給史學考究帶來極大困難,其本身也遭到許多學者的指責。

    章太炎甚至在《書唐隱太子傳後》中說:“太宗既立,懼於身後名,始以宰相監修國史,故《兩朝實錄》無信辭。”

    新舊唐書裡將李淵起兵建唐的功勞幾乎歸功於李世民,而李建成的功勞隻字未提。

    時有跟隨李淵起兵的書佐溫大雅作有《大唐創業起居注》三卷,詳細記錄了李淵自起兵到正式稱唐帝為止共357天的事蹟。書中內容與兩唐書有些出入,溫大雅作為當時人,在皇儲爭鬥中又是幫助李世民的,故對比兩唐書,他所作的《大唐創業起居注》可信度較高。

    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句話在唐史評價李建成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李建成的評價溫大雅:太子及王俱稟聖略,傾財賑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繒博徒,監門廝養,一技可稱,一藝可取,與之抗禮,未嘗雲倦。故得士庶之心,無不至者。陳寅恪:然高祖起兵太原,李建成即與太宗各領一軍。及為太子,其所用官僚如王珪、魏徵之流即後來佐成貞觀之治的名臣,可知李建成亦為才智之人。

    黃永年:其實從第一手文獻《大唐創業起居注》來看,從太原起兵到高祖進入長安稱帝建唐,建成的功業並不亞於李世民;至於政事上,《舊唐書.建成傳》說建成當了皇太子後,

    “高祖憂其不嫻政書,每令習時事,自非軍國大務,悉委決之”,

    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讓建成主持日常工作,學習做皇帝。而史書即使按太宗李世民定的調子多作改竄,也找不到建成此時在政事上弄得如何糟的話。相反,倒可以知道建成在這方面的經驗至少要比李世民豐富得多。

  • 8 # 中國歷史故事

    文武全才李建成

    李建成,唐高祖李淵長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在李淵起兵後,帶領大軍打贏了開局第一仗西河之戰,為李淵進軍關中打開了第一步,其後來也多次與北方的突厥勢力對峙。在劉黑闥叛唐後,唐軍討伐多次失利,李建成親自掛帥,最終平叛並拿到劉黑闥的首級。李淵宣佈建國後,李建成就被封為皇太子,經常坐鎮中樞,併為李唐大軍出征處理後勤事務,並且為李唐建立初期的政治制度設立立下汗馬功勞。

    在當時,李建成手下也是有很多謀士武將的,這些人後來被李世民給收走了。例如薛萬徹、王珪等人。最為出名的就是魏徵了。

    可見,李建成也是有實力的,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能人輔佐,這些人絕不會輔佐一個昏庸無能之人。若是事情得以安穩,李建成能夠順利上臺管理天下的話,大唐可能會更加繁盛。

    因為李建成上臺後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要減輕民眾負擔,輕徭役是肯定的。而且此前他就已經流露出了高超的治理能力,再加上他手底下那一幫謀臣,可能大唐又是另外一番繁盛面貌了。

    恰逢這幾日天空中出現“異象”,李世民趁機向李淵告發李建成淫亂後宮,李淵驚訝並要求第二天和眾人對質。李建成在得到訊息後,否決了李元吉的按兵不動之策,主張主動前往宮中逼迫李淵表態。哪曾想自己的手下,掌管宮門宿衛的人已經背叛他投靠了李世民,最終李世民發動兵變,李建成在自己的地盤被殺。

    李建成性格寬厚仁愛,雖然有些手腕,但在政治鬥爭中犯了太多錯誤。首先自己和後宮妃子交好的資訊竟然被李世民探知,而後自己的多位手下背叛自己,可見李建成在籠絡人心方面不如李世民。從玄武門之變中的表現可以看出李世民在危急時刻全力以赴,當斷則斷,手段更加決絕,而李建成在面對如此的關鍵時刻,竟然大意到以為憑藉自己的在宮中的優勢就可以逼迫李淵表態,不做絲毫準備以至於最終身死。

    不過,歷史是不會重演的,假設始終不能成為現實。我們只能替李建成感到遺憾,無奈他有一個野心太盛的弟弟。而且他為人也太過仁義,這一點是那個時代的軟肋,沒有大用!

  • 9 # 婉兮歷史

    如果玄武門之變的贏家是李建成,那麼李建成可能是很好的守住唐朝疆土,並且很好的處理政務的皇帝,但是想要打造一個幅員遼闊經濟實力強盛並且萬國來朝的盛世,李建成較李世民還是差一些的,畢竟兩個人的性格不一樣,李建成尚文並且手下文人多例如魏徵就是李建成陣營的,可是李世民身邊卻有一幫武將例如尉遲敬德、秦瓊等,可要是真的李建成勝利了,李建成登基將要面對很多難題。

    第一個就是如何處置李世民,要知道李世民開疆拓土帶兵打仗可是一個功臣,要是在玄武門之變當中死了還好,若是沒死該如何處置呢?並且李世民身後那些武將個個都是人才,若是都殺了誰來保家衛國,若是不殺他們會聽從李建成的話嗎?若是李世民不死將來要是有了戰事還可以派李世民領兵攻打,但是李世民會不會再來個陳橋兵變呢?就算李世民死了,李建成也不可能開創李世民一樣的盛世。

    李世民殺兄逼父可謂是大逆不道之人,可就是因為李世民太有能力了開疆拓土不說還施行與民修養生息的政策,並且還著重發展經濟,給商人很多優惠政策,而且唐朝建國之處百姓只有二百萬戶可是到了貞觀之治的時候唐朝的人口達到了三百萬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李世民注重選拔人才就連原先太子陣營的魏徵李世民都不計前嫌用了,可見李世民這份心胸,李世民還被少數民族稱之為“天可汗”,創造了中國古代王朝經濟的巔峰,這一系列功績都為李世民增色太多,再加上李世民善於修改史書,所以李世民殺兄逼父說成了不得已,是因為太子太無能並且幾次三番陷害所以逼迫李世民不得不反,其實吧歷史都是勝利者寫的,除了寫李建成這方面有點商榷以外,李世民還是一位千古明君的。

    其實要是沒有李世民李建成要是當了皇帝,這位子也未必做的安穩,畢竟突厥太猖狂了,唐朝會不會長久還是個未知數,但是說李建成一無是處倒是有點過了,畢竟雖然李世民很有能力但是李淵從來沒有廢立太子的想法,並且李建成以前也有一些戰功的只是做了太子以後就開始處理政務了,而這時候李世民卻是一直待在軍營並且手下籠絡了一幫武將人才,這時候李世民的風頭就逐漸蓋過了李建成,但是自古打仗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雖然李世民打仗所向披靡但是要沒有李建成在後方排程也不一定就那麼順利。

    最重要一點就是李建成這個人心善魏徵不止一次說要殺了李世民,但是李建成都沒有采納這個意見,可見李建成心裡還有有些兄弟情義的,可是李世民卻是親手射殺了李建成,並且李世民殺伐決策都很果斷,李世民可能更適合唐朝建國之初各方勢力不安穩的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吧。

  • 10 # 林海之鷹

    如果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勝利了,能否開創一個盛世,這裡要先了解一下他的為人品德,胸襟與能力的問題了。

    唐朝建立以後不久,李世民和皇太子李建成,就為爭奪皇位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本來,唐朝的建立,李世民出力最多,功勞最大,他又網羅了尉遲敬德、秦叔寶、徐世勳、李靜這些著名將領,廣泛結交知名人士。像:房玄齡,杜如海……等著名的十八學士,都成了他的謀士。所以他的勢力無人能比。李建成在太原起兵之後,也統領一隻軍隊,打過一些勝仗,雖然沒有李世民那樣雄厚的實力,但是,他有皇太子這個合法的身份,使得一大批皇親國戚聚集在他的周圍,他長期留守關中,在京城長安一代有堅固的基礎,甚至宮廷的守軍(玄武門的衛隊)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他還把齊王李元吉(李淵四子)拉攏過來。總地說來,李建成和李世民是勢均力敵,旗鼓相當。

    唐高祖李淵昏庸無能,他見李世民威信一天比一天高,十分不滿,這就給李建成留下了謀害李世民的機會,

    有一次,李建成利用烈馬謀害李世民未成,又生一計。一天夜裡,他請李世民喝酒,想用藥酒毒死李世民,李世民被淮安王所救。之後,李建成又鼓動高祖李淵把李世民的心腹謀士一個個調到外地,先奪了李世民的兵權,讓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北征,李元吉請求高祖把李世民的手下大將,尉遲敬德,程咬金,秦叔寶等猛將歸他指揮,並調李世民部下精銳士兵充實自己的隊伍,高祖也都一一同意了。這些訊息很快就傳到了李世民那裡,李世民找來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人商量對策,大家主張立即動手,先發制人。

    在高祖李淵與太子李建成的逼迫下“玄武門之變”發生了,李世民帶領手下大將設計殺了李建成,李元吉等人,迫使高祖李淵降旨各路軍隊都接受秦王李世民指揮,最終以李世民的勝利結束了這場政變。

    同年八月,高祖李淵被迫讓位(自稱太上皇),李世民當了皇帝,就是唐太宗。歷史上把這場政變,叫做:“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當上皇帝后,愛民如子,洪才大略,廣招能人異士,兢兢業業,小心謹慎地治理國政,為大唐盛世奠定了堅實基礎。

    勝者為王 ,敗者為寇。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歷史見證,李建成比李世民遜色多了,以他的陰險狡詐,嫉賢妒能的胸襟是建立不了盛世的。

  • 11 # 韶華傾夢

    李建成,李淵的長子,一直被李淵寄予厚望,是皇位的首要繼承者。李世民,李淵的次子,在玄武門政變後,當上了大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並勵精圖治的開創了“貞觀之治”。

    假設,在玄武門之變時,最後的勝者是李建成。那麼,李建成是否能媲美,或者說是超越李世民,開創一個盛世呢?

    個人認為,李建成若成為皇帝,也許做的並不比李世民差。但是,若想超越“貞觀之治”,或許有點難。

    書寫歷史的筆桿,一直握在勝利者的手中

    李建成,生於開皇八年,卒於武德八年。在《新唐書》、《舊唐書》,以及《資治通鑑》等一些著名著作中,很大程度的著重渲染了李淵和李世民父子的功績。但是,對於李建成的個人評價,以及對他在戰場上的一些重要表現都鮮有提及。甚至在一些著作中,出現了李建成“荒色嗜酒,畋獵無度”的記載。總而言之,在那一段時期內,史官們對於李建成就是一句“以庸劣居其右”的惡劣評語。

    其實,一個王朝的修史如果是出自於本朝的話,那麼很大程度上會出現曲直和春秋筆法的主觀記述。

    《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等書籍,其中大部分記載均節選自《實錄》、《國史》等。而這些書籍的原作者,大部分都是當時唐朝的史官書寫的。所以,在一定意義上缺乏客觀的評價性。

    在封建王朝史上,對於皇位的繼承人的選擇方式,大多數都是奉行“嫡長子繼承製”。而李世民能夠成為大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是透過以殘忍的手段發動政變,殺掉自己的兄長和弟弟,甚至將自己的父親趕下帝位的方式獲取的。這種做法完全違背了道德倫常,違背了約定成俗的嫡長子繼承製。

    所以,李世民的皇帝缺乏合法性和認同性。因此,李世民很擔憂史官筆下的自己。故而,在登上皇位之後,力排眾議,堅決要翻看國史,以房玄齡為首的大臣不得不將李世民和李淵的《實錄》奉上。這樣一來,李建成的形象有可能就是那一段時間被李世民強烈要求更改的。

    從政治領袖到軍事領袖的轉變

    李淵在決定起義,反抗隋王朝的時候,便暗自決定李建成成為自己的繼承人。但是,因為戰場無情且瞬息萬變,李淵害怕李建成在戰場上有個三長兩短。所以,李建成在最初的時候便一直被安排去做政治上的文職工作。

    在大業十二年,李建成被李淵派遣到河東招賢納士。在這期間,只要是身懷一技之長的人才,李建成必會以禮相待,坦誠相交,可以說,是李建成的個人魅力無疑為義軍積蓄了實力。當李建成帶著人才奔赴太原支援父親的起義事業時,李淵大喜過望,當即將領軍的重任交給李建成。

    李建成手握軍權後,很快便完成了從“政治領袖”到“軍事領袖”的轉變。

    在西河之戰中,李建成有了不錯的表現。西河緊鄰太原,是唐軍入主關中的主要一環,這場戰爭關係到李淵基業的成敗。為了提高軍隊的作戰能力,迅速打下西河重鎮,李建成在戰前進行了緊鑼密鼓的部署。李建成制訂了一套嚴格的軍令,整頓軍容,並親自來到高山上俯視西河地形,在腦海中規劃藍圖。為了提振士氣,李建成與士兵們同寢同食。

    最終,李建成的這一系列行為表現讓士卒們看到了主帥的決心,以及換來了士卒們的忠心。在西河戰爭打響後,李建成僅用九天時間便攻佔西河。首戰告捷後,李建成又與李淵等人克服了一切障礙,並在腹背受敵的困境下,運用自己的魄力和謀略,打贏了霍邑之戰和憧關之戰,幫助李淵入主關中,建立大唐政權。

    貨賣帝王家,勝者才有任用權

    唐朝,是一個開放的時代。雖然,唐朝也有著一定的道德理論約束,但是,總體來說,當時的社會環境還是比較自由的。

    當時的人才選拔雖然經過了隋朝短暫的改良,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出自當時的門閥和豪強子弟。而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是以家族利益至上的(當然,是在滿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更進一步的維護家族的利益)。

    所以,本著這樣的原則,在唐朝的官員中,有很大的一批人都是看清了形式,在和稀泥中做出了選擇。比如李靖,李世勣(徐世勣)等人。他們這類人都清楚政治鬥爭的殘酷性,所以在一般情況下都不會進行站隊。就算是有人拉攏,他們大多數情況下也只會是和稀泥,毫無明確的表示。

    因此,這類人很大程度上不在乎戰隊,他們只會為勝者賣命。只要李建成在玄武門政變中活了下來,併成功成為皇帝,這類人也一定會效忠於李建成,伴隨他發展唐王朝。

    當然,也有著像馮立這樣受到他人恩惠,而知恩圖報之人。馮立是東宮翎衛車騎將軍,之前受到過李建成的恩惠。所以在得知李建成會遭遇不測後,便於薛萬徹率領手下計程車卒,以及齊王府的兩千多兵馬去玄武門和李世民軍隊對峙。

    總而言之,李建成並不像一些評價那樣的“荒色嗜酒,畋獵無度”。相反的,從李建成之前的一些表現來看,李建成的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並不比李世民差。或者說,李淵培養兒子的方式一如既往的優秀。只不過,在皇位繼承人的鬥爭中,李建成敗於李世民之手。而李世民運用手中的權柄,塗抹了李建成一番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格力空調上顯示的H1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