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xyl2008Q
-
2 # 使用者4095812812226
左邊一個山字右邊一個喬是嶠,是個多音字,讀作jiào、qiáo。
形聲字,字從山從喬,喬亦聲。“喬”意為“高而上端圓起”。“山”與“喬”聯合起來表示“山顛圓曲”。本義是山頭圓曲。
部首是山部,筆順是豎、豎折/豎彎、豎、撇、橫、撇、捺、撇、豎,共9畫,相關組詞有山嶠、壺嶠、炎嶠、嶠路、圓嶠、嶠嶽、五嶠、嶠道、閩嶠、嶠外等。
擴充套件資料:
詞語解析:
一、山嶠
1、拼音:shan qiao
2、釋義:尖而高的山。
3、出處:《文選·江淹》:“江海經邅回,山嶠備盈缺。”
白話文:江海經歷周旋,尖而高的山看似有缺口。”
二、壺嶠
1、拼音:hú qiáo
2、釋義:傳說中仙山方壺、員嶠的並稱。
3、出處:清 趙翼 《題吳並山中翰青崖放鹿圖》詩:“從此相隨戲 壺 嶠 ,君騎白鹿我青牛。”
白話文:從這裡跟著戲壺嬌,你騎白鹿我騎青牛。”
三、炎嶠
1、拼音:yán qiáo
2、釋義:炎熱的五嶺地區。
四、嶠路
1、拼音:qiáo lù
2、釋義:山路。
3、出處:南朝 宋 顏延之 《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遊曲阿後湖作》詩:“山祇蹕嶠路,水若警滄流。”
白話文:“山只停留崎路,水如果警報滄水。”
五、嶠外
1、拼音:qiáo wài
2、釋義:嶺外。
3、出處: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賦》:“僕乃得罪 嶠 外,遐路窈然。”
白話文:“我又得罪嬌外,長壽路深遠。”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嶠
百度百科-山嶠
百度百科-壺嶠
百度百科-炎嶠
百度百科-嶠路
百度百科-嶠外
岙(漢語拼音:ào),是指三面環山的小型半盆地地形,處於此類地形中的村落多以“岙”為名,主要見於浙江和福建兩地的山地和島嶼。“大岙”是指此類地形中的較大的居民點,該名稱普遍出現在浙閩兩地。如洞頭縣縣城即名北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