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承宣書畫

     千百年來,中國畫和書法歷來被視為血肉相連、手足與共的姊妹藝術。書畫會通特有其漫長的歷史淵源,且有其悠久的表現傳統,更有其深刻的本體基礎。

      董其昌《容臺集》曾載典故一則:元人趙孟頫曾向錢選請教繪畫要領,問他怎樣才能做到畫中有情趣?錢選回答,多寫隸書。趙孟頫大受啟發,並於《秀石疏林圖》題詩中進一步發揮:“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 ”

      古來文人畫家皆重以書入畫,其畫法常於書法筆法中化出高古奇崛、婉通圓潤、停勻精密的線條,引起畫法革新。文與可畫竹,郭熙、唐棣畫樹,溫日觀畫葡萄,都借鑑了草書寫法而開一代畫風;王維雨點皴、李思訓斧劈皴、吳道子蘭葉描,均與書法藝術相關。

      歷代中國畫名家中不乏書法聖手:或如顧愷之“亦善書”“時人號為三絕” ,或如李思訓“筆格遒勁” “書畫稱一時之妙” ,或如甘風子“細筆作人物頭面”“放筆如草書法” ,開寫意人物畫先河,再如《歷代名畫記》中標出59人均為善書畫家,及至現代,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潘天壽、傅抱石、李可染等皆書畫兼善。

      “書畫同源”堪稱中國古典藝術最為著名的理論命題。從理論上研討“書畫同源”現象始於唐人張彥遠: “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創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天地聖人之意也”“顏光祿雲:圖載之意有三,一曰圖理,卦象是也;二曰圖識,字學是也;三曰圖形,繪畫是也。又《周官》教國子以六書,其三曰象形,則畫之意也。是故知書畫異名而同體也。 ”宋代《宣和畫譜》承繼其說,明人何良俊進一步闡發,嗣後, “書畫同源”說便廣為流播, “書畫同源”之辯漸成聲勢。與之相伴,中國畫和書法的會通也始終為歷代書畫論家津津樂道,演成古今書畫美學研討的一大焦點。

      察考中國書畫史可知,書畫會通突出體現於文人畫之中,涵括書通於畫、畫通於書兩端;既立足於“書畫同源”說之上,又築基於“書離於畫”“畫異於書”的“書畫殊途”之上。但無論是“同源”還是“殊途” ,“象形”乃會通之源早已成為共識:古今諸賢皆論及造字、書法、繪畫造型的象形特質;象形是古賢近儒眼中書畫會通的發端與關竅。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稱:“依類象形謂之文”“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 ”是為造字之原則,亦為書法造型之原則。西晉陸機曾謂: “存形莫善於畫。 ”南朝謝赫《古畫品錄》更以“應物象形”為繪畫造型之原則。明初宋濂《畫原》稱:“六書首之以象形,象形乃繪事之權輿” “書與畫非異道也,其初一致也” ;晚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畫一》謂:“夫書畫本同出一源,蓋畫即六書之一,所謂象形者是也。 ”明末陳繼儒《妮古錄》稱: “畫者,六書象形之一。 ”清初王世敏《王奉常書畫題跋》亦言:“六書,象形為首,乃繪畫之濫觴。 ”近人唐蘭《中國文字學》稱: “文字起於圖畫,愈古的文字,就愈像圖畫。圖畫本沒有一定的形式,所以上古的文字,在形式上是最自由的”“象意字往往就是一幅小畫” 。可見, “象形”既為造字、書法之原則,亦為“繪事之權輿” “繪畫之濫觴” ,書畫造型均以“象形”為始發端,其形近、其源同,且皆有“象形”之共性, “畫成其物,隨體詰詘”亦成書畫會通的關竅,古來一切書畫互通的闡釋均源出於此。

  • 2 # 劉青荷187

    書法與國畫是相互相成的,又可以獨立,又能融合。在繪畫中書法線條融入繪畫的勾,點,染技法,又有書法功力,這樣的繪畫更耐看,且價值高,往往書法功底高的人創作繪畫作品有了強大的書法功底支撐,更容易學習和掌握關鍵的繪畫技巧。單獨書法中,如果適當加入自創的微國畫在書法作品的空白處,或淡底色繪畫上寫書法更有韻味,但需國畫與書寫內容相適應。

  • 3 # 海鷗之歌

    我們經常說“書畫”,也就是書法和國畫,兩者同源,技法相通。學習國畫的同學可能都聽老師說過,國畫要想畫好,要有一定的書法基礎。

    在書史中,象形的觀念又流淌在傳統書家的意識裡,不論是“龍跳天門,虎距鳳闕”還是“清風出袖,明月入懷”,所有的字也都離不開畫的依託,這是字的“相”。發掘書法與繪畫相通之處,大者在意境,小者在筆法,從技法和欣賞方面入手,不失為個好方法。

    石如非白木如籀,寫竹還於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趙孟頫。

    書法中的方直或圓曲,在表達力量感時各有各的方法,並不是簡單的方直就比圓曲更有力。這一點在繪畫中也有體現,或者說比書法更為直觀。

    掌握好書畫二者的共同點,才能將二者更好地結合起來。近代文化名人啟功先生,早年間就是以畫畫為主,後又常習書法。在啟功先生的作品中,是最能看到繪畫的手法的,這一點雖然備受爭議,但不失為獨開一派的藝術風格!

  • 4 # 中書協

    書異乎畫,遂使書得以確立。

    首先,書法是較之繪畫更加純化的藝術,繪畫(尤其具象繪畫)的「形」測較為複雜和難於規範,書法之「形」卻久已符號化,故有書高於畫之說。這種純化,是主觀表現意識更加強烈的純化,也是形的純化,形式感的純化。造字之初,雖有象形之意,但最終卻以脫離客體之形似而獨立,較之繪畫(抽象繪畫除外)具有更強的節律感和抽象性,為此不曉文意亦可獲得美感。但也並不因之可以稱書為純抽象藝術。如果把書法納入「圖形莫善於畫」的畫學範圍之內,它當然是抽象藝術,但這種假設的荒誕在於書法就是書法,書法是外於畫的獨立藝術。從書法自身而言,其「象」已不再是具象繪畫所依賴的客觀物象,而是經過規範化的漢字本身。儘管文字已經符號化,但書法符號的規定性遠不及抽象繪畫有新造符號的自由。與繪畫比較,書法是抽象的,但它那規範化的符號又是有象可具的。如果它脫離了漢字字形垢約束,不再以字作為傳情達意的媒介,書法藝術當然會演變為抽象藝術。而越出了書法的界域,也同時意味著書法自身的消亡。從事現代派書法實驗的藝術家們,曾經拋卻文意的完整性,以字作為符號拼合為有一定意味的作品,類似於現代派繪畫,但仍可勉為歸之於書法。還有一批書家,只取「象形」一義,把字還歸為畫,其結果只是書意的弱化和品格的退化。歷史也將會留下一批書法家所作的抽象繪畫,它可能在筆意上強於某些畫家,但在整體上是否能與畫家比肩也就很難說了。總之,我的意思是說,書法本已在抽象意識上純於繪畫,書法藝術主要將在其本體的意義上發揮自己的藝術優勢,還歸象形和拋棄字形的實驗,或者是造字階段的返祖,或者是超越書法而導致的書法消亡,都有可能造成一種書家繪畫似的邊緣藝術,但卻分別從具象和抽象兩個極端損害了書法自身的品格。

    其二,書與畫雖然都是筆墨的藝術,但書法更注重用筆,基本上是筆蹤的藝術;而繪畫則是筆墨兼具。正是在這種差異中顯示出各自的優勢,筆蹤的運動使書法的律動感更加單純和強烈,筆墨的變化又使書法難於達到繪畫的豐富。故此,在書畫的交往中,筆蹤的意味給予繪畫用筆以美學品格,使繪畫在造型的過程中嗇了書意的內涵;反之,畫之墨色的豐富性也啟發了書法家們靈活施墨的自由,甚至於對於清墨、宿墨、漲墨的參用。

    如前所述,中國書畫基本上是黑的造型,但書法表現得較為純粹,而繪畫則以黑色的筆墨為骨幹,可以大量施之於丹青,甚而沒骨設色,甚而金碧青綠。書法只有堅持認為自己在色彩上的單純性(無論是施墨,還是施金)是高品位的表現,運用色紙時也應保持這種類如黑白的純化,既可造成一種新的文化氛圍,又不致流於花亂,才不會有捨本逐末、舍長就短之弊。

    書與畫都是二維的平面的視覺藝術,但繪畫對於深度的表現遠較書法明顯,自西洋畫影響中國畫之後,對於形象的立體感即三維空間的表現更成為自覺的追求,不得不把平面構成的學問隱含於具象的形體背後。但書法符號的平面造型決定了它追求三度空間的侷限,而為其在平面構成上施展自己的優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所以,古代書家和刻工們在雕鐫碑銘、匾牌時對於三度空間的凹凸處理是極其慎重的。至於所謂「立體書法」純系玩鬧,「當立體書法」的實驗者將點、劃在平面上的筆順和虛實關係強行立體化、雕塑化時,即喪失了書法自身的規律,也不合於雕塑美的規律,是不懂藝術規律的聰明人幹了件笨事。

    書畫都是藝術創作都存在一個創作動機或創作衝動、創作契機的問題,即怎樣進行藝術思維,怎樣作到「意在筆先」的問題。作為畫家,一個真誠地從事藝術創作而並非出於迎合的藝術家,其創作衝動來源於對客觀生活的深刻體驗、獨特感受和內心由衷的表現慾望。應命之作不是沒有,以詩意作命題畫,甚至為詩文作插圖亦未嘗不可,但應命之作是否成功仍取決於畫家的主觀意識最終能否與客觀要求相共鳴、相契合,甚至於為了達到這種契合補行生活的體驗,因此,優秀的繪畫創作都源自畫家真誠的內心,都是「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之作,故能達於心手相忘之境。偉大的書法家在這一點上與偉大的畫家是一致的。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懷素的《自敘帖》之所以作到書意與文情俱佳,就因為它們都是「心畫」,書意伴文情而來,都是真誠的流露,自然的流露。但書意緣文意而生,書意對文意的特殊依附卻造成了書法思維程式與繪畫思維程式上的區別,以致造成當今的書家大多以前人的文詞作為創作題材的現象。不否認今人與古人會有精神的同構或共振,但也毋庸迴避眾多書家少文寡情不得不爺賴他人文詞句話的尷尬。不否認書寫前人文詞可以有極好的書法作品產生,但也不否認這種創作狀態的被動性,今日的書家和往日的文詞之間的隔膜對於藝術表現帶來的心理障礙,對「心畫」意識的弱化。正因為書意與文意的特殊聯絡形成了書與畫在創作契機上的不同,而寄希望於今日書壇的才子們,不僅在書寫的技巧、書意的發揮上有所突破,不僅能夠以古人文意為載體並賦予現代的表現,而且在文思上多一些自己的辭章,時代的辭章,在參與現代生活的實踐中,在自然的陶賞中啟用自己的情感,時代的新聲,啟用自家的文思,方能進一步使書法藝術在文意與書意的統一中強化現代感的表現。

  • 5 # 水墨大家

    所謂的書畫同源,書畫一家說的就是書法是第一位的,繪畫退其次,因為繪畫的都講究書寫性,這個書寫性就是要求書法入筆,書法行筆,書法收筆。

    自從繪畫有個落款以來,欣賞者越來越看中書法和線條的功力,如果沒有對書法下功夫,其畫面裡就缺少看點,經不住推敲,如果有書法的功力支撐,畫面就會相得益彰,書畫同輝!

  • 6 # 多米諾尼加

    一幅好的中國畫,對書畫印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因為中國畫講究用筆用墨,可以說書法也是國畫的基本功,很多國畫家是從寫毛筆字再轉畫國畫的,如吳昌碩,就是用刻印和篆書的功為用在國畫上,成為一代大家。

    我畫的國畫,請大家指正。

  • 7 # 馮宜玉書畫藝術評論員

    首先,我們常說書畫同源,這說明了書法和國畫在文化屬性和形構上的同根同源,都是立足於中國文化的審美哲學根底。

    其次書法題跋是國畫畫面重要的構成元素,尤其在文人畫作中,體現畫家繪畫創作的立意、述懷、以及對畫面的構圖和審美精神上的補充。

    怎樣才能將書法和國畫更好的結合起來,要把握這樣幾個原則,一是書協內容與整體畫面的協調,比如表現秋季的畫面不能題寫冬季相關的詞句內容;二是書體與畫面的協調,比如工筆繪畫最好用正體書體題寫(篆書、隸書、楷書等),瘦金體最妙。寫意畫要用行草題款最好。一些筆墨風格鮮明的畫作,最好也用行筆相似的書體。三是題款的位置、大小、長短都要與畫面構成和諧互補,不能造成畫蛇添足等破壞畫面情況。一些畫面構成完整的畫作甚至可以少題寫或者只寫時間和作者姓名就可以!

    附上成功美術館館藏的幾幅書法題款與畫面構成較好的作品以供參考!

  • 8 # 老默0106

    書法與國畫都是毛墨傳統藝術,學習繪畫都是以書法的運筆法入畫。國畫的根本在於書法,沒有書法基礎學習繪畫很難,(比如)畫灌木枝幹,有書法基礎的畫出枝幹很有力度。書畫一家,書法與國畫的關係密切,用的工具材料基本相同。執筆運筆方法一致,畫家作畫,擅長將書法運筆氣韻用以入畫,畫中有書味,形成書畫同源。這幅山水畫是朋友贈與我作品!

  • 9 # 翡翠阿春

    大家好,首先書法與國畫是有密切關聯的,書法與國畫是兩個不同的藝術,是中國兩大傳統的藝術,怎樣來更好的結合,個人認為,書法的內容與整體國畫的內容相互協調,這樣的結合起來更合適的。

  • 10 # 山水畫家董敏文

    首先感謝邀請回答問題:個人覺得書法和國畫應該相得益彰,互相依託。書法及繪畫的核心都是書寫人生的哲理。一撇一捺,一點一劃都需要用身心去感悟和體會,才能寫出遒勁的神采。書法和國畫都是姊妹藝術,這兩者之間都是相互促進,互相交融。書法和國畫,交融在一起能更好的表達出作者的內在精神世界。希望更多的朋友在書畫的世界裡快樂遨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榮耀9有幾個版本榮耀9配置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