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henShenglin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作為蜀國的大將魏延,曾經提出了一條走子午谷路線,直達長安的計謀,這條計謀在《三國志》和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裡有記載和論述。這條計謀也成為後來的專家和學者們一直研究的一個話題,就是這條計謀到底它能否成功,它的可行度又到底有多少呢?我在這裡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們來看看有關此類事件的一些看法。  關於對魏延這條子午谷奇謀是否可行,歷來有兩種看法。一種是認為可行,姑且稱其為正方。另一種認為不可行,姑且稱其為反方。正反兩方都列舉出了他們的理由。正方的論據有兩條:  一,魏延的謀略是出奇制勝,按照兵家的法則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採取突然襲擊的辦法。因為當時魏國朝中,對諸葛亮知道的人甚多,都認為諸葛亮用兵謹慎,不敢弄險,絕對想不到他會分兵走子午谷,因此分兵偷襲,先取長安,截斷敵人後方退路是完全有可能的。謀敵人之所謀,算敵人之所算,而敵人又算我不出的情況下,偷襲完全可以達成突然性。  二,長安的守將是紈絝弟子,無勇無謀的夏侯懋。夏侯懋這個人,是個公子哥,紈絝子弟。不懂兵法。不懂謀略,不曾經戰,沒有實際經驗,而且是好說大話。你魏國用這麼一個無用之輩,去防守這麼一個重要的地方。他怎麼可能算的出魏延要走子午谷這條路?  反方認為不可行,論據也兩條:  一,道路險,易中埋伏。反方認為,就算夏侯懋再無能,魏國國內也必然有人建議在各條山谷中設伏。包括子午谷。如果真在那裡埋伏的話,那魏延一去,必然中了埋伏,必然失敗,損兵折將。而一旦魏延有失,會動搖蜀軍計程車氣,挫傷蜀軍的銳氣.  二,認為魏延兵少,不能成事。魏延就一萬人,其中還有五千人運糧,如此少的兵力,就算過了子午谷,以如此少的兵力也未必能拿下長安,就算拿下長安,也未必固守的住。  那麼我們把正方雙方的論據進行一下對比,看看誰的論據更成立。我經過對比發現,正方的兩條論據均成立,而反方的第二條論據不成立。為什麼不成立呢?因為我們都知道,自古偷襲,尤其是走山險道路,第一是搶時間,第二是搶速度。要搶在敵人不知道,沒有做任何防備之前到達指定目的地。以形成進攻的突然性,給敵人以從天而降的感覺。而且這個行軍的保密性,非常重要,不能讓敵人的遊騎哨探發現我方的行軍路程。一旦發現,敵人有所準備,那偷襲就徹底失敗了。那怎麼才能做到保密性強,在時間和速度上都能搶過對方,達成突然性呢?那就是命令只有下一級軍官知道,士兵們不知道。他們是負責走路,不管我們到底去哪,幹什麼。只需要服從命令就行了。二是輕裝上陣,帶少量的部隊,因為我們都知道一個常識。那就是大部隊人數眾多,輜重繁瑣。行軍路程相當緩慢。如果帶大部隊,一個是山谷險要,地形狹窄,大部隊如果突然遇到敵人,難以展開部隊。二是耽誤行軍路程。走的慢,拖的時間長,敵人就會發現我方的企圖。從而失去了突然性。因此說,魏延選擇帶少量的部隊,是正確的。  那麼,魏延的這條計謀到底可行度有多少呢?我個人認為是可行的。理由也簡單。我們要想知道是否可行,只需要解決三個問題就可以了。第一,魏延的計謀是否符合軍事理論?第二,長安守將和魏國大臣,是否算的出魏延的行軍方向?第三,魏延提出的分兵計謀,是否符合當時蜀軍的實際情況?我們來逐一解釋。先看第一點,是否符合軍事理論。  我認為完全符合兵家的出奇制勝理論,道理跟正方的第一條論據完全相同。出奇制勝的理論,主要是建立在不按套路出牌,完全出乎敵人的預料基礎上。敵人越是認為我軍不敢走,我軍越要走,越是認為我軍不敢這麼做,我軍偏要做。達到使敵人算不出我軍的意圖。從而達到戰略目的。當時很多人是想不到諸葛亮會走子午谷的,因為他們還是比較瞭解諸葛亮的,按照諸葛亮的用兵規律,是不走險要之地,不打無準備,無把握之仗。而魏延則反其道行之,打破常規慣例,打破以往規律,使敵人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那麼敵人料不到魏延會這麼做,自然也就沒有什麼準備。偷襲就容易得手了。  再看第二點,夏侯懋是算不出來的,前面說過,他一個紈絝子弟,是個“四不懂”,不懂兵法,不懂謀略,不懂地理,不曾經戰。用這麼一個人,根本就是把魏軍往火坑裡推。他當時以為諸葛亮按照常規出兵,必然把大軍都派到正面去阻擋諸葛亮大軍,長安的守備兵力不可能太多。就算兵力比魏延多,他沒打過仗,臨陣應變能力差,再加上情報功能也低,根本就不知道魏延到底有多少人,一定嚇的棄城而逃。紈絝子弟帶兵,大多如此。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夏侯懋是個慫人,熊將,他所帶的兵,戰鬥力能強到哪去?怎麼能和魏延的軍隊相比?再說,決斷權在他手裡,就算有人進言,說魏延會如此如此,他也未必聽的進去,聽了也不會太在意。也不會做什麼大的準備。那哪裡有不失敗的?  第三,是否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我個人認為有符合之處,也有不符合之處。  哪些符合實際呢?就是從諸葛亮北伐的全域性,從總體戰略來看,諸葛亮的北伐,千里而來,耗費無數資源,利在速戰。如果逐一爭奪城池,爭奪險要地理,正中了魏國的下懷。他們就想利用有利地形來牽制蜀國,消耗蜀國。魏延的偷襲策略,意在直接搗毀敵人的大本營,擒賊先擒王。如果捉了魏軍主帥,敵人自然不戰自亂,有利於諸葛亮長驅直入。可不必在爭奪地理上耗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  再有,魏軍是夏侯懋帶兵啊,就是因為他帶兵,所以這條計謀才能有成功的把握,如果換了司馬懿或者是張合,郭淮這些老將,未必能成功。魏延這屬於是欺負弱智,欺負公子哥。因此在這方面也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什麼地方不符合呢?就是運糧方面。因為運糧方面需要大量的車隊,和押運計程車兵。車隊過山路是很難的。容易耽誤行軍路程。應該是算好到達的時間和攻下城池的時間,比如說十天,那就帶足十天的糧食和水。不要那些車隊。那是個負擔。  那麼魏延假如奪取長安後,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首先,前線的軍隊聽到長安被偷襲,必然驚慌失措,無心戀戰,軍心動搖。防線崩潰。長安既是魏國前線軍隊的後方保障,又是他們糧食的供應基地。如果丟了長安,就等於丟了後方基地。那樣糧食不繼,後無依託。軍心散亂,哪還有心思再打下去了,必然全面撤退。其次,諸葛亮不用費多大力氣,就可以直接奪佔渭河以西的全部險要地理,奪到了這些地理位置,就有利於繼續進軍,減少攻堅的時間和消耗。減輕了蜀軍的壓力。也可以逼近魏國的腹地。利於蜀國下一步的進入中原作戰。  既然如此,這麼好的計謀,諸葛亮為什麼不採納呢?我認為有兩點原因.  一,諸葛亮確實害怕有埋伏。因為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兵法虛虛實實,虛實難辨,為了保險起見。在虛實難辨的情況下,在沒有確切把握的情況下,不去冒險,正所謂不打無把握之仗。一旦冒險失敗,後果相當嚴重,不僅這一萬士兵全軍覆沒,很有可能連魏延也搭了性命,這對蜀國來講,不太划算.本身蜀軍人數就少,大將難求,魏延這等名將,不能輕易冒險.  二,儘量減少傷亡。因為蜀國地少人稀,兵員匱乏。諸葛亮每次作戰,都本著儘量減少傷亡,儲存有生力量為主,儲存戰鬥力為主。因為每一位士兵,都是有著良好基礎,訓練有素。一旦傷亡嚴重,勢必要從國內大幅度抽調壯丁。勢必會影響到國內的發展和經濟建設,壯丁抽調多了,誰來種地?誰來搞生產,搞建設?另外,原來在軍中計程車兵,都是有著實戰經驗,有著豐富戰鬥經歷的。他們都是在戰爭中存活下來的精英,一旦傷亡過重。即使從國內再抽調壯丁,加以訓練,其戰鬥力,戰鬥經驗也會大打折扣,遠不如前。因此出於這些因素的考慮,諸葛亮最終沒能採納魏延的計策。

  • 2 #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諸葛亮無論出祁山或出子午谷,都不可能攻佔長安!尤其失去荊州之後。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戰線太長,沿途沒有根據地提供和補充戰損物質和戰損兵員。如李自成的流寇部隊一樣的結果。荊州不失,還可起到一點這個作用,失去荊州之後,更是別無他處。所以三國中只有蜀國兵士需要邊打仗,邊與沿途老百姓合墾糧田,以供戰糧補充。這不但耗佔了兵力,還加重了兵士的負擔。任何戰爭,打的就是作戰物資資源供應,缺乏充足的後勤供應,已經輸了。曹操正因深知這點,所以最愛斷人糧草而對外隱藏已方的物質存量。這決定了一支作戰部隊的戰鬥力,向心力和持續作戰能力。是決戰決勝的最關鍵因素之一!

    所以說,諸葛亮若要攻取長安,由於沿途缺乏根據地的兵站補給,哪怕再九出祁山或子午谷,都是徒勞的!

    那麼,作為軍事戰略家的諸葛亮肯定也深明此道,為什麼卻樂此不疲而六出祁山呢?

    一是蜀國最弱,是魏吳兩國首先覬覦的首圖之地,採取以進為退的固守抗衡方式,常年禦敵於國門以遠,保有一支輪戰練兵的戰鬥力強悍部隊;

    二是擁兵自重,將軍權牢牢把握在自已手中,起到既可遙制朝中奸臣,又可遠離朝廷以避嫌自保。

    基於上述原因,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意義正在於此也。

    (關於這個問題,毛主席在批註三國中另有不同論述。)

  • 3 # 吳君逸

    肯定的,勝1oo次北伐!夏侯楙哪濃包在當主帥,簡直是天賜之機!這樣的機會錯過,也決定蜀必敗!主帥一換,再也沒機會!

  • 4 # 鴻哥iouyh福小鋪

    肯定不行。

    奇兵主要是用於敵人意想不到和攻擊不備的途徑。

    前者是兩軍對峙,突然使出造成均衡傾斜,甚至可以顛覆整個戰局走向;

    後者是用來攻其必救,也就是圍魏救趙類似的狀況,還有就是忽施冷箭;

    重點要說的忽施冷箭,因為魏延的計策便是如此,這一招只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就是直接命中要害取了性命,第二種就是沒有傷及要害,對手仍可反擊或者保命。

    很顯然,魏延要忽施冷箭取長安,成功機率很低,畢竟曹魏力量完備,士氣還沒達到風聲鶴唳的地步,搞這麼一出壓根不合時宜,況且是和大部隊有了很大的脫節,僅僅只是一支冷箭,哪怕再如何犀利,但由於毫無持續性的壓迫,被吃掉的機率極大。

  • 5 # 使用者狼哥

    我認為諸葛亮北伐時,作為蜀國的大將魏延,曾經提出了一條走子午谷路線,直達長安的計謀。魏延的謀略是出奇制勝,按照兵家的法則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採取突然襲擊的辦法。我個人認為偷襲完全可以達成突然性。

    因為沒有人會認為諸葛亮會走子午谷的,因為他們都瞭解諸葛亮,用兵規律從不冒險,而魏延則反其道行之,打破常規慣例,打破以往規律,偷襲就容易得手了。 

    主要是魏延假如奪取長安後,會怎麼樣呢?能不能守得住!以我看就是讓諸葛亮的大部隊去也守不住!

  • 6 # 尹禾

    兵者,詭道也。

    直到戰爭徹底結束之前,誰也無法保證是成功還是失敗。

    魏延之所以認為“子午谷奇謀”可行,主要有三點原因:其一,有高祖類似的成功經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其二,自己麾下有擅長山地作戰的精兵;其三,魏國長安守將羸弱。

    而諸葛連沒有采納魏延的建議,理由同樣很充分:首先,整體戰略部署已經制定完畢,魏延是在會後提出的建議,此時趙雲兵出斜谷的疑兵已經出發,大軍也整裝待發,準備向祁山推進,臨陣更換戰略,對行軍無益;其次,魏延的策略過於奇險,完全依仗諸葛亮的接應,然而西路兵馬需要攻克多座城池才能順利與魏延匯合,難保在此之前魏國援兵會擊敗魏延;再次,據記載諸葛亮的戰略意圖是取涼州而非長安,是打算先取西部,再形成合圍之勢;最後,還有一種不太善意的揣測,諸葛亮不可能讓魏延繼續做大,魏延已經有十年鎮守漢中之功,其能力也不遜於關張趙等武將,如果再有取長安之功,那麼將難以控制。

    如此看來,雙方都有足夠的理由認為自己對“子午谷奇謀”的看法是正確的,那麼誰是正確的呢?無法回答。唯一可以確認的是,諸葛亮穩紮穩打推進的策略失敗了,但這並不能證明“子午谷奇謀”就可以實現。兵出子午谷可能也會失敗,魏延的策略完全是賭徒心裡,勝則萬事大吉,敗則精兵盡失。

    歷史沒有假設,但是有遺憾就有假設,“子午谷奇謀”恰好就是伴隨著蜀漢第一次北伐失敗而產生的。人們希望得到更好的結果,於是就將希望寄託在不可能發生的假設上。

    魏延是不可多得的武將,然而諸葛亮更是千年難遇的曠世奇才,當人們開始不再迷信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便要找各種理由去否定他,於是這次失敗和沒有采納建議就成為了有力的論點。

    我們作為後來人,可以透過各種資料瞭解事情的始末,透過這些來否定一位優秀的古人是不值得炫耀的,因為我們沒有置身於事件當中,很多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認為,而沒有身處其中,對未知的無助。

    所以這道題不會有準確的答案,戰場上變幻莫測,並不是一兩個決定就能改變戰爭的導向。

  • 7 # 伊耆角木

    其實根本不用談能不能打下長安,問題在於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實施子午谷之計,因為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本來就不是打下長安,單純打下長安一點意義都沒有。

    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什麼?有兩層。第一層是透過北伐控制西北涼州,達到蜀漢兼跨益、涼二州,兩路出兵,逐步東進的目的;第二層是以攻代守,保證曹魏沒有空閒對蜀漢進攻。而一路奇襲打下長安不僅成功率不高,即使真的成功也是奪下一個雞肋,沒有戰略意義。可以分別講一下。

    先說第一點,蜀漢,尤其是諸葛亮心中的戰略是什麼?那可以從諸葛亮自己提出的《隆中對》來說。那就是橫跨荊州、益州,候天下有變,兩路出兵,奪取中原。但是,隨著關羽戰敗,荊州盡失,劉備伐吳又失利。但是面對最強大的曹魏,吳蜀不得不盡棄前嫌重歸於好,劉備死後不久,蜀漢和東吳也就正式重新結盟。於是乎,蜀漢再也不能從東吳手中奪回荊州。蜀漢手中只有益州一州,那樣的話就如諸葛亮自己在《出師表》中說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根本沒有任何希望一統三國,甚至不能堅持下去不被滅。所以,只能另謀出路。而諸葛亮想到的,就是向北奪涼州,然後有了兩個支點,便可以有機會兩路出兵,緩步並取中原。所以,雖然諸葛亮打出“克復中原”的旗號,但這是一步步來的,絕不是一蹴而就的。

    第二點就是以攻代守。諸葛亮總共進行了五次北伐(並非小說講的六出祁山),228年第一次北伐到234年死於第五次北伐中。短短七年不到五次北伐,頻率相當高。除了寄希望於獲得涼州再圖東進之外,更有一層用意就是以攻代守,掌握主動權,讓曹魏疲於應付,無法主動攻擊蜀漢。而這效果也是比較顯著的。諸葛亮主政期間,只有第二次北伐後曹真伐蜀有過一次,因大雨道路難行不得不撤回。諸葛亮死後曹爽有過一次伐蜀,被蔣琬擊敗。之後便是最終導致蜀漢滅亡的鐘會鄧艾伐蜀。此外曹魏再沒有對蜀漢開展什麼大規模戰爭。這多少得益於諸葛亮連年北伐,讓曹魏疲於應付而無法組織有力的反攻。在諸葛亮死後,曹魏更是因為得以喘息,而讓蜀漢獲得了多年的平靜。

    解釋完了這兩點,回過頭看子午谷之計。魏延提出的透過子午谷奇襲長安,有一定的成功可能性,那就取決於曹魏有沒有反應過來。料到了那就是魏延全軍覆沒,沒料到,可能有機會。不過,就算魏延能夠不受攔截抵達長安,他真的能攻破長安的城牆和守軍嗎?長安畢竟是漢朝舊都、曹魏陪都,防範不可能跟鬆懈。一旦與守軍在城下僵持,曹魏控制的九個州無數援軍就會爭相殺來,最終,死無葬身之地。

    退一萬步,魏延成功打下長安,或者諸葛亮大軍趕來匯合了。就萬事大吉了嗎?一樣沒用。曹魏國都在洛陽,離長安不算太遠,軍事力量極強。一旦長安失守,勢必增兵支援,各地援軍也一樣不斷趕來。到時候就是在開闊的平原作戰,曹魏擅長的騎兵大佔優勢,蜀漢以步兵為主,沒有了山勢險隘,戰鬥力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另外,由於對長安是奇襲,諸葛亮勢必沒有時間穩定西北雍州、涼州。屆時此二州援軍從後方攻擊,洛陽大軍從正面出擊,蜀漢便會兩面受敵,死無葬身之地。

    故而,長安不是諸葛亮的目標,且不說未必能打下來,打下來守不住也是個雞肋。諸葛亮怎麼可能同意子午谷之計呢?

  • 8 # 劉一千五

    單純地從計謀上來看,魏延的從子午谷走長安而有之,恐怕成功的機會還是很大。

    料想這條道路崎嶇,山高林茂的山間野道正好掩人耳目。藏伏士兵。挑一支一萬五千人的精兵,出其不易地出現在蒼茫的關中平原上,直逼長安城而來,敵方領教過諸葛亮的厲害,看到這蜀兵從地下冒出來,一定驚駭。這攻下長安的可能性又多了一層保障。

    其實司馬昭伐蜀派鄧艾和鍾會引兵西進。鄧艾走偏鋒,走小路。跟魏延的計謀幾乎重合。鄧艾引兵爬山越嶺,冒霜頂霧,突然出現在益州腹地,並連克數城,攻克綿竹後直逼成都……鄧艾能成功,那魏延也與之相似,成功的機率就有了一大半。另一小半諸葛亮必然策應。合起來就有成效了。

    所以說,魏延是老將,老將也是有閱歷的,但丞相不用,就讓英雄試淚了。

    三國之中,蜀漢艱難,不得己用"以攻為守"這策略來讓國家民眾存活下去。孔明死後,姜維又攻。姜維避禍沓中,不攻魏國了,就立即遭到魏國權相的攻擊而滅國,真是悲壯得詩人高詠"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9 # 一千零一夜150055147

    突襲可以攻下,當時長安城守衛薄弱。可是攻下後守不住啊,要面臨東、西、北三方面的反攻,最後撤出長安,沿著子午谷逃回,如果遇到魏國聰明人,提前在秦嶺北路截斷子午谷,就全軍覆沒了。

  • 10 # 汐水柔情

    《三國》中,如果諸葛亮讓魏延走子午谷,直取長安,能成功嗎?對於這個問題,答案肯定不可能,分析如下:

    第二,假如魏延取下長安城,那麼他的五千兵,能守住魏國大軍的進攻?等待諸葛亮的支援?諸葛亮趕到長安,按照專家的預算,最快也需要二十天,魏延五千兵能守得住這麼長時間嗎?等待諸葛亮來支援?如果魏國支援長安,須三天,那麼魏延要放手魏軍十七天的進攻,諸葛亮才能趕到,魏延能守住?

    第三,假如魏延成功等待諸葛亮支援,諸葛亮也進長安城了,那麼接下來的結果就是,蜀軍與魏軍展開正面對決,蜀軍能打的贏魏軍嗎?就蜀軍幾萬軍隊,跟魏國幾十萬大軍對抗,加上長安平原作戰,魏軍的鐵騎,蜀軍對抗的的了麼。蜀軍適合野地作戰,魏軍適合平原作戰,在長安城蜀軍怎麼打?如果魏軍採取圍而不攻,切斷蜀國糧道,蜀軍將不戰自敗,蜀軍一旦進入長安城,長安就成為蜀國的孤城,沒有支援,跟魏國硬碰硬那是找死,最後的結果是衝出魏軍的曹魏,退回漢中,那麼長安這種城就是得到又放棄,毫無意義而言,白忙活一場。

    第四,如果魏延在堅守長安等待諸葛亮時,被魏軍攻破,魏軍封鎖訊息,然後埋伏好,等待諸葛亮率大軍來然後全部殲滅,那蜀國不得提前滅亡?或者魏軍提前在子午谷埋伏,魏延不是全軍覆沒?但是以夏侯楙的才能,應該沒這個智商,但是夏侯楙也不會無能到,怕魏延的五千兵。但是等曹真、張頜、郭淮、司馬懿趕到,魏延就沒那麼好運了。

    第五,子午谷雖然是一條奇謀,但是在當時的形式下不適用,如果單獨是奪取長安,這個長安拿來毫無意義,沒有其他險要地方作為屏障,長安對於蜀漢來說是孤城,而且奪取長安這個過程當中,影響因素太多了,風險性太大了,最主要的魏國統帥是曹真,不是匹夫之勇,曹真的軍事才能,都能陪諸葛亮玩上一陣子,其軍事才能絕對不低於魏延。

  • 11 # 陋室銘203835086

    看三國乃是論智謀生。蜀軍北伐,孤軍陣營,賢人亮意控涇陽橫掃西路邊疆,只是魏軍安兵不動,後賢司馬懿兵法守城。一個遠來急於攻城,有疲被打是兵法不容。直取長安,別提紙上談兵!

  • 12 # 使用者9450977780495

    看到演義中魏延鼓動民眾救黃忠麼,實際告知我們守漢中也同樣,暗指攻長安意義重大。至於攻下攻不下,客觀的說勝算要大些。因是突襲一,長安守兵守將都不濟二,沒啥準備三(延已考查過)亮應配合打援共取。用兵目標首選。

  • 13 # 檸檬酸的

    魏延有用有謀,五千輕兵出子午谷,突襲長安,想法不錯,理想條件下是可行的,因為是奇兵偷襲,長安城防守鬆懈毫無準備。但諸葛亮確沒有采納,有其道理,子午穀道路險峻,5千人過去到達長安已經是疲勞之師,而長安城即使守衛鬆懈,也不是憑5千疲勞的軍隊可以攻下的。長安城僅需緊閉城門,5千軍馬沒有後續糧草補給,必敗無疑。

  • 14 # 阿森466

    這個問題有啥意義?倒不如問下,即便是讓胃炎攻下了長安蜀國又能如何?難道還能指望打下了長安就把曹睿嚇死,然後魏國朝堂高呼:惹不起惹不起,然後舉國投降?

    再來看看我魏國即便是把長安讓給你蜀國又如何?漫長艱險的補給道路,機動差的山地兵,依託漢中的山路才能與與魏國鬥一鬥,出了山地就是出去找死。所以後來豬哥亮才會說:為將者,不知天時,不識地利,是庸才也!這句話其實就是說給胃炎聽的。可笑的是現在的網路軍事家遊戲玩多了,還以為徵兵,訓練,後勤就是動動鍵盤的事,完全當戰爭是過家家的遊戲呢!完全不知道發動一場戰爭要燒死多少腦細胞!

  • 15 # 話說傳說

    這個事我在之前發表的文章《子午谷奇謀如果成功,蜀漢真能一舉滅魏嗎?》裡邊提到過。我認為,子午谷奇謀的主要目的應該是佔領潼關,切斷通關內外軍隊的相互聯絡,進而由諸葛亮大軍在逐步吃掉長安等城市。這樣以來也就佔據了整個關中地區

    潼關自古就是進出關中的要道,易守難攻。是長安地區的門戶,只佔長安而不據潼關,這樣的結果就是長安地區門戶大開,無險可守。而且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帶領10000人進攻長安,這一萬人即使攻下長安,在沒有潼關的情況下,根本不能守住。魏延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軍事才華也是蜀中算是一流的,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

  • 16 # 王醫5

    攻取長安只有魏延敢幹,比甘寧還厲害!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冒險,諸葛亮打仗從不冒險!諸葛亮對魏延說“你這樣取長安,中原有好人物!”“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 17 # 悠閒似水流年

    這個問題,諸葛根本不會同意,諸葛一身唯謹慎,諸葛北伐是以攻代守,蜀漢根本沒有實力北伐,年年征戰國力糧草補給根本跟不上。子午谷奇謀,是冒險軍事行動,出奇制勝,也要用對地方,魏士地遼闊,兵多將廣,長安是魏中心,進入長安,古代飛鴿傳書快,儘管一時勝,魏鐵騎合圍,也難逃過秦嶺。之所以諸葛不同意的理由。

  • 18 # 城南聽書

    先來看看子午谷到底是個啥?子午谷長約三百三十公里,北起陝西省長安縣西南秦嶺山中,南至石泉縣;北方出口稱“子口”,南方出口稱“午口”。子午谷懸崖絕壁,棧道無數。這難度,對於當時的人來說,確實不小啊。

      魏延是這樣建議諸葛亮的:帶一支萬人的精兵,五千人前驅,五千人負糧在後,經子午谷小路,偷襲長安。按魏延的說法,長安守將夏侯楙“怯而無謀”,一舉可下,隴西諸郡,可不戰而定。

      諸葛亮是這樣考慮的:子午穀道路狹窄,極其難走,大隊人馬通行,十分困難,只要有一支人馬在前面堵住,必然是全軍覆沒的下場。故而不可兵行險著。

    千百年來,子午谷奇謀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公案。有贊成魏延的,有力挺諸葛亮的。不過,一千多年後,有人模仿魏延的計策,走了一遍子午谷,給這場公案上演了一出活劇。

      崇禎九年(1636年)七月,陝北農民起義軍(不喜歡這個評價者,亦可稱“流賊”)闖王高迎祥率領全部主力進入子午谷,企圖偷渡這裡,然後奇襲西安佔領陝西。由於道路狹窄,天降大雨,高迎祥的幾萬大軍走了好幾天,才走了一半路程,人困馬乏,物資損失嚴重。當他艱苦行軍終於到達子午谷黑水峪的時候,卻發現早已有孫傳庭率領的兩萬明軍埋伏在此。艱苦跋涉完子午谷之後,高迎祥所部十分脆弱。兩軍相遇,隨即開戰,高迎祥率軍發動多次突擊,但明軍奮力拼殺,最終,雙方激戰四天,縱橫南北七年的闖王高迎祥被俘,押至北京,凌遲處死,就此結束了他的一生。

    所以,子午谷奇謀的必要條件得滿足以下幾個:天氣,看老天爺能否賞飯吃;速度,能否神不知鬼不覺地快速透過;對手,若對手是個豬隊友,方可行事,一旦對方作戰經驗豐富,封閉關口,奇謀即告失敗;士氣,透過谷口後,能否迅速投入戰鬥,搶佔關中平原隘口,以便後續大軍支援。

    籠統算下來,奇謀成功,多半要靠對手失誤才行,把命運寄託在對手愚蠢上,這不是兵法所為吧。諸葛亮拒絕魏延,當在情理之中。

  • 19 # 東山居士1987

    子午谷奇謀這是個很冒險的軍事行動,且不說道路難行,路途遙遠。五千人馬即使打下長安,是否能守住,後續部隊是否能跟上。這個時候魏國兵強馬壯,司馬懿等名將尚存,非速亡之國。勝算微乎其微,所以諸葛丞相否定了魏嚴的提議。數百年後,明末農民起義軍將領高迎祥曾走此路,全軍覆沒。

  • 20 # 鄉村搞笑夫妻

    子午谷奇謀,兵家泰斗毛主席已點評過了,此計太過玄危。毛主席是世界公認的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他看的問題肯定比我們很多學者們透,所以這問題不需爭論,肯定拿不下來,即使拿下來,魏延也是鬥不過司馬懿,諸葛亮不用此計還是有原因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迪生給我們什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