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解釋】高高的滕王閣靠著江邊,佩玉、鸞鈴鳴響的豪華歌舞已經停止了。早上,畫棟飛上了南浦的雲,黃昏,珠簾捲入了西山的雨。閒雲的影子映在潭中,時日悠悠不盡,事物變換,星座移動,渡過幾個春秋。高閣中的滕王如今在哪裡呢?只有那欄杆外的長江空自流淌。【詞語解釋】江:指贛江。日悠悠:每日無拘無束地遊蕩。物:四季的景物。帝子:指滕王。【詩文賞析】唐高宗上元三年(六七六年),詩人遠道去交趾探父,途經洪州(今江西南昌),參與閻都督宴會,即席作出了《滕王閣序》,序末附這首凝鍊、含蓄的詩篇,概括了序的內容。這首詩回憶起滕王閣當年的繁華,如今卻是物轉星移,面對世間的盛衰無常,詩人不禁感慨萬千。全詩含蓄、凝練,情景交融、意境深遠。第一句開門見山,用質樸蒼老的筆法,點出了騰王閣的形勢。滕王閣是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門上,下臨贛江,可以遠望,可以俯視,下文的“南浦”、“西山”、“閒雲”、“潭影”和“檻外長江”都從第一句“高閣臨江渚”生髮出來。滕王閣的形勢是這樣的好,但是如今閣中有誰來遊賞呢?想當年建閣的滕王已經死去,坐著鸞鈴馬車,掛著琳琅玉佩,來到閣上,舉行宴會,那種豪華的場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第一句寫空間,第二句寫時間,第一句興致勃勃,第二句意興闌珊,兩兩對照。詩人動用“隨立隨掃”的方法,使讀者自然產生盛衰無常的感覺,寥寥兩句已把全詩主題包括無餘。三四兩句緊承第二句,更加發揮。閣既無人遊賞,閣內畫棟珠簾當然冷落可憐,只有南浦的雲西山的雨,暮暮朝朝,與它為伴。這兩句不但寫出滕王閣的寂寞,而且畫棟飛上了南浦的雲,寫出了滕王閣的居高,珠簾捲入了西山的雨,寫出了滕王閣的臨遠,情景交融,寄慨遙深。至此,詩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述方法上,還是比較隱藏而沒有點醒寫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個比較沉著的韻腳之後,立即轉為“悠”“秋”“流”三個漫長柔和的韻腳,利用章節和意義上的配合,在時間方面特別強調,加以發揮,與上半首的偏重空間,有所變化。“閒雲”二字有意無意的與上文的“南浦雲”銜接,“潭影”二字故意避開了“江”字,而把“江”深化為“潭”。雲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還是在寫空間,但接下來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間轉入時間,點出了時日的漫長,不是一天兩天,而是經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風物更換委節,星座轉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閣的人而今安在。這裡一“幾”一“何”,連續發問,表達了緊湊的情緒。最後又從時間轉入空間,指出物要換,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檻外的長江卻是永恆地東流無盡。“檻”字“江”字迴應第一句的高閣臨江,神完氣足。
【詩文解釋】高高的滕王閣靠著江邊,佩玉、鸞鈴鳴響的豪華歌舞已經停止了。早上,畫棟飛上了南浦的雲,黃昏,珠簾捲入了西山的雨。閒雲的影子映在潭中,時日悠悠不盡,事物變換,星座移動,渡過幾個春秋。高閣中的滕王如今在哪裡呢?只有那欄杆外的長江空自流淌。【詞語解釋】江:指贛江。日悠悠:每日無拘無束地遊蕩。物:四季的景物。帝子:指滕王。【詩文賞析】唐高宗上元三年(六七六年),詩人遠道去交趾探父,途經洪州(今江西南昌),參與閻都督宴會,即席作出了《滕王閣序》,序末附這首凝鍊、含蓄的詩篇,概括了序的內容。這首詩回憶起滕王閣當年的繁華,如今卻是物轉星移,面對世間的盛衰無常,詩人不禁感慨萬千。全詩含蓄、凝練,情景交融、意境深遠。第一句開門見山,用質樸蒼老的筆法,點出了騰王閣的形勢。滕王閣是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門上,下臨贛江,可以遠望,可以俯視,下文的“南浦”、“西山”、“閒雲”、“潭影”和“檻外長江”都從第一句“高閣臨江渚”生髮出來。滕王閣的形勢是這樣的好,但是如今閣中有誰來遊賞呢?想當年建閣的滕王已經死去,坐著鸞鈴馬車,掛著琳琅玉佩,來到閣上,舉行宴會,那種豪華的場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第一句寫空間,第二句寫時間,第一句興致勃勃,第二句意興闌珊,兩兩對照。詩人動用“隨立隨掃”的方法,使讀者自然產生盛衰無常的感覺,寥寥兩句已把全詩主題包括無餘。三四兩句緊承第二句,更加發揮。閣既無人遊賞,閣內畫棟珠簾當然冷落可憐,只有南浦的雲西山的雨,暮暮朝朝,與它為伴。這兩句不但寫出滕王閣的寂寞,而且畫棟飛上了南浦的雲,寫出了滕王閣的居高,珠簾捲入了西山的雨,寫出了滕王閣的臨遠,情景交融,寄慨遙深。至此,詩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述方法上,還是比較隱藏而沒有點醒寫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個比較沉著的韻腳之後,立即轉為“悠”“秋”“流”三個漫長柔和的韻腳,利用章節和意義上的配合,在時間方面特別強調,加以發揮,與上半首的偏重空間,有所變化。“閒雲”二字有意無意的與上文的“南浦雲”銜接,“潭影”二字故意避開了“江”字,而把“江”深化為“潭”。雲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還是在寫空間,但接下來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間轉入時間,點出了時日的漫長,不是一天兩天,而是經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風物更換委節,星座轉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閣的人而今安在。這裡一“幾”一“何”,連續發問,表達了緊湊的情緒。最後又從時間轉入空間,指出物要換,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檻外的長江卻是永恆地東流無盡。“檻”字“江”字迴應第一句的高閣臨江,神完氣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