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強黃不息

    明代繡在官服胸前的大塊補子的官服叫補服,是官服中的常服。補子的圖案文官繡鳥,武官繡獸。

    洪武二十四年(1391)定常服用補子分別品級。何以以鳥獸為徽識,道理很簡單,既然皇帝以龍為代表,文武百官自然該以禽獸比擬,方好“百獸率舞”了,於是,文臣武將只能以一種特定的動物為標誌,把它繡在前胸及後背上的兩塊織錦上。

    根據《明史·輿服志》、《明會典》規定,明代補子圖案大致是:

    公、侯、駙馬、伯,繡麒麟,白澤。文官:一品繡仙鶴、二品繡錦雞、三品繡孔雀、四品繡雲雁、五品繡白鷳、六品繡鷺鷥七品繡鸂鶒、八品繡黃鸝、九品繡鵪鶉,雜職未入流繡練鵲,風憲官繡獬(風憲官即御史監察官)。武官:一品繡麒麟 、二品繡獅子、三品繡虎 、四品繡豹、五品繡熊羆、六品七品繡彪、八品繡犀牛、九品繡海馬。

    以上規定的補子紋樣,到了明代中期及後期,文職官吏尚能遵守,有不遵循其制度的,武職品官,後期補子概用獅子,也不加以禁止。麒麟補子原為公、侯、伯、駙馬、一品武官專用,後來錦衣衛至指揮、 事而上也有服用麒麟補子者。明武宗正德年間,濫用麒麟補子,甚至波及中低階官員。這實際是朝代綱紀紊亂的結果。至嘉靖年間 、崇禎年間,又重行申飭,禁止僭越官職品服。

    此外,明代尚有葫蘆、燈景。艾虎、鵲橋、陽生等補子,乃是在品服之外的一種補子,是隨時依景而任意為之的。

  • 2 # 歷史大學堂

    官服作為特殊的工作服,代表權力和等級。夏商時期,古人以皮、革、絲、麻為材質,製作衣裳。上衣代表天,下衣代表地。在顏色上,上玄下黃,代表對天地的崇拜。從此,衣冠制度有了嚴格的區別,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圖 明朝補服上的仙鶴雲紋刺繡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官服也達到了發展的高峰。明朝的官員,以烏紗帽配圓領袍作為常服。圓領袍前後各有一塊“補子”,因此,這款常服也稱“補服”。文官的補服綴以飛禽,武官的補服綴以走獸。不同的禽獸代表不同的官職,比如文官一品仙鶴補,二品錦雞補,武官一品麒麟補,二品狻猊(suān ní)補。補子的製作,分為織錦、刺繡和緙絲三種,紅底素色,金絲盤紋,具有很高的工藝和歷史價值。

    小夥伴們知道成語“衣冠禽獸”吧?它就與明朝官服有關哦。明朝早期,衣冠禽獸是褒義詞,是對體制內公務員的讚美。然而明朝中晚期,官員腐敗無能,橫徵暴斂,引起了百姓的反感,衣冠禽獸的詞義因此逆轉,如今泛指品德敗壞的人。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明亡清興,滿族入主中原。清朝的官服採用長袍馬褂的形式,總體延續明朝補服樣式,文繡飛禽,武繡猛獸。與明朝補服相比,清朝的補子相對較小,以黑、青、紅為底,前後成對,前片對開,後片整塊。

    文:計白當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zhi的四字成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