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紅魅力
-
2 # 每日英語快訊
從劍橋退學,算是我人生的分水嶺。
總體來說,在北大的前幾年我還比較懵懂,雖然覺得學長、學姐都似乎被一種洪流裹挾著,所有人都在準備出國、進四大、去投行,但我還是按照大多數人覺得“好”的路在走。到大四時,正好有一個去劍橋讀文化創意產業風險管理MBA專案的機會,對方看我在學校有創業經驗,開過實體店,又對文化創意產業感興趣,就給了我offer。畢業後我就去了英國。但是讀了一兩個月,我覺得這種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就退學回來了。
當時的契機有兩件事,一是東方衛視有一個紀錄片節目叫“體驗中國”,那一年要選擇3名大學生,一年時間裡走遍中國所有地級市,只坐火車和汽車,不停地和人做訪談、寫專欄、拍片子。7月我去英國的時候,這個比賽還沒有出網上投票的最終結果,但到了9月,他們打電話通知我入選了。他們知道我已經在劍橋了,以為我不會回來,沒想到我當時就脫口而出說,幫我買機票吧,我要回來參加。
這個決定與第二個契機有關,就是那年6月下旬,我一個特別好的朋友因為抑鬱症,在新加坡跳樓自殺了。在此之前,我馬上就要去英國了,5月份我去新加坡玩,她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就是,想好要出國了嗎?我說,還沒有想好。她說,沒有想好就不要出國。
她的生活在外人看起來非常好,但是當時去新加坡,只是因為家長、同學、同事都覺得很好。她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太好,這份工作是透過新加坡的人才引進計劃出去,可以拿到身份,還可以給她一份不錯的收入。所有人都覺得她應該去,但是她自己不喜歡。
她在那裡堅持了一年多,然後自殺了。那邊沒有人處理她的後事,她父母不懂英語,而我正好籤證還沒到期,我就去幫她料理後事,做認屍、屍檢、防腐處理,屍體先運到南韓(因為只有大韓航空承接運送屍體服務),再運回北京、西安,整個過程足足用了兩個多月。那一段時間我非常累,同時自己也有些抑鬱。
我沒有想到隨波逐流會有這樣嚴重的後果。一個人會因為過著他人看起來光鮮、但自己不喜歡的生活,而痛苦到用這樣一種方式結束生命。
7月份從新加坡飛回來,早晨6點回到北京,那天正好是北大的畢業典禮。我領了畢業證,十幾天後就飛去了英國。那時,家人朋友都在祝賀我,但去英國後的狀態不好,MBA學的東西不是我喜歡的,在劍橋那個小鎮上,下午4點街上就沒有人了,宿舍的床鋪很窄,每天看著外面的雨或者草坪,哪哪都讓人覺得悲傷。
所以當東方衛視的那個機會出現的時候,我就毫不猶豫地做出了選擇。
其實那個時候,我也不太明確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想到走走看看,而事實證明,接下來參加那個專案GAP的一年裡讓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我的一個感受是,GAP那一年給我提供了一個檔口,讓我可以認真的思考。很多人都沒有給自己這個檔口,沒有給自己一段足夠的時間,比如,他們總是覺得應該珍惜時間、騎驢找馬,從一個身份跳到另一個身份,從一份工作到另一份工作,人生永遠是無縫銜接的。
但我覺得,想不清楚的時候,你最好能夠停下來、看一看,會比較好。當你太怕錯失機會,反而有可能失去更大的機會。
而且,人的意識是流動的,如果進入到某一個工作或者環境中,就會不自覺地被改變、影響,比如你本來想做另外一件事,但你已經在手頭的事情裡待了好幾個月,你就很難再跳出來。
其實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活著不難,只要你不追求很高的生活條件。即便你比較艱難地生活一年,但是逐漸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確定了未來十年的職業和發展路徑,那你之後都可以好好奮鬥,擁有穩定的收入和持續的滿足感,那我覺得這一年是划算的。你一定要嘗試給自己一個機會,一個檔口,努力地去體驗。
(二)
記得畢業時很多人沒有想清楚就隨波逐流,留在北上廣、跟隨出國潮或者被大公司洗腦,但是他們真的想清楚了嗎?這真的是自己的需求嗎?
大多數人不見得是這樣。可能就是聽爸爸媽媽唸叨了,周邊的朋友唸叨了。很多人不斷地跳槽,在四大做Excel表格和印檔案,活在那個泡泡裡。更可怕的是,如果不做及時的調整,就會變成一種路徑依賴,慢慢地磨去了稜角,也越來越難以承擔改變的風險,就這麼將就下去了。
如果你不想做學術,為什麼要讀博士?不需要人際關係的話,為什麼要去讀MBA?人生苦短,需要把勁往一處使。我現在倒回去看,當時沒有被捲進洪流的人,現在反而發展得會比較好。
其實我當時並不是沒有衡量各種因素,我也做了分析,只不過我的分析是從自己著手的。比如在放棄劍橋的時候,我會問自己,劍橋能給我帶來什麼?首先,這一年的學習給我帶來的用處不大,它只會給我一個學校的名頭和能夠進500強、諮詢公司這樣的機會。但是當時我自己已經比較確定,不想找工作,更想要自己做實業,所以這個文憑和其附加值對於我來說是沒有價值的。而去英國讀碩士要花幾十萬元,這些錢足夠我在國內開始創業了。所以,我就自然地做出了這個決定。
我每一次的選擇都看起來很“無厘頭”,好像都是放棄了別人覺得是更“好”的:我放棄了劍橋,之後沒有留在北上廣,而是回了寧夏,做了一個看起來門檻不高的工作(而且大家都覺得茶葉是中老年人做的),現在又去了寮國。但是實際上,每一次我都是在深思熟慮後做出的選擇,選的是我最能做下去的事情。
現在網際網路這麼發達,獲得資訊很容易,很多人總是希望別人給你借鑑或者是指導,其實是一種懶惰和逃避。
大家在面對“如何開始一個職業”、“如何做好一件事”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常常會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比如,有的人在還沒開始健身的時候就說我不喜歡健身,我不想練成那種大塊頭,其實你可能三年都練不成大塊頭;有的人都想成為一個導演之後要怎麼樣,說我想成為一名導演,但是娛樂圈太亂。想這麼多,你還不如去試試看。
在GAP的那一年裡,我有一個採訪物件是雲南很有名的普洱茶老闆,他對我說,你如果感興趣,可以來做大西北地區的經銷代理。我媽媽很喜歡喝茶,我又喜歡傳統文化,所以我對茶葉也挺感興趣。到GAP結束回家時,東方衛視給了我一個offer,但我還是決定先從賣茶葉開始做做看,雖然我對這件事還完全沒有概念。
一上手,我就懵了。第一批貨60多萬元,大概200多件貨,貨卸下來我驚呆了,把兩間房子堆得滿滿當當。物流師傅只管卸貨,我光是把這些貨從樓下拎上樓,就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
怎麼賣呢?我之前也沒有做過銷售。我首先認認真真把每一個茶喝了一下,感覺了一下茶的口味,然後慢慢開始租店面、裝修。但開始賣之後一切就都挺順利的,而且我發現我的文化知識對於茶葉銷售也很有作用。
從賣茶開始,我逐漸明確了自己興趣的源動力,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就是,我喜歡一個東西“從無到有”的這個過程。所以我比較喜歡接受新的東西,我喜歡“創造”這件事,但是不太喜歡“維護”。
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也都是圍繞這個主題的,從賣茶開始,我開拓了整個西北市場,還發起了現在中國、美國、寮國三方合資的茶品牌開發,已經在寮國成立了公司,把那裡的茶廠從一片荒山建起來。我業餘做的文創產業投資也是,我負責立項,也就是發現和扶持新專案。
這所有的努力,其實都圍繞著我的那個源動力,明確了這個以後,我就很容易選擇。因為做生意很符合我那種“從無到有”的成就感,價效比比較高。如果做僱員,很多時間要放在人際關係或者其他的事情,你要遷就這個那個,效率就很差。
很多時候我就覺得,人生所謂的條條框框其實都是自己背上來的。我以前總覺得,父母很希望我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雖然在回寧夏賣茶的時候他們表示很震驚,但我很快就開始了自己的事業,後來發現對他們也沒什麼影響。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
至於那些更遠的人,比如親戚朋友,在我回到寧夏之後都會說,你怎麼去了北大、去了英國,繞了一圈又回銀川了呀。很多人在這樣的時候就會很難受,覺得被人看不起了。但其實別人也沒那麼在乎你,你的生活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他們也就是見面時跟你聊這麼一嘴。但很多人,就因為這樣給自己背上了沉重的負擔,覺得回來就很沒面子,在他人眼中是個loser,是在北上廣混的不好。
有的人,明明在北上廣也過得很開心,但父母或者親戚就會說,你是不是在外面生活很辛苦,還租著房,他們也會給自己背上枷鎖。太在意別人評價的人,別人說他不開心,他們就真的覺得自己不開心了。但實際上,開不開心只有你自己知道。
而你只有不斷的透過自己的努力,無論是停下來思考、體驗人生,還是努力嘗試、找到動力、圍繞源動力做好每件事,你才會知道自己想要的人生的選擇,並獲得這個選擇權。以上。
原文發表於“在選擇人生道路這件事上,我不曾被一種洪流捲走”|KY訪談:2016年給過我最多啟發的一個人
-
3 # 視之不渝
更多的是為了肩上那份責任。一個人想要生存很容易,夠吃夠喝就可以了,但是我們還有對親人和朋友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
我們只有有足夠的能力、足夠物質條件,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親人和朋友,甚至是為社會作出貢獻。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獲得很多的財富,但是我們要有好的品行,為身邊的人樹立好的榜樣,特別是孩子。
-
4 # 崔劍吉他
總體來說,在北大的前幾年我還比較懵懂,雖然覺得學長、學姐都似乎被一種洪流裹挾著,所有人都在準備出國、進四大、去投行,但我還是按照大多數人覺得“好”的路在走。到大四時,正好有一個去劍橋讀文化創意產業風險管理MBA專案的機會,對方看我在學校有創業經驗,開過實體店,又對文化創意產業感興趣,就給了我offer。畢業後我就去了英國。但是讀了一兩個月,我覺得這種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就退學回來了。
當時的契機有兩件事,一是東方衛視有一個紀錄片節目叫“體驗中國”,那一年要選擇3名大學生,一年時間裡走遍中國所有地級市,只坐火車和汽車,不停地和人做訪談、寫專欄、拍片子。7月我去英國的時候,這個比賽還沒有出網上投票的最終結果,但到了9月,他們打電話通知我入選了。他們知道我已經在劍橋了,以為我不會回來,沒想到我當時就脫口而出說,幫我買機票吧,我要回來參加。
這個決定與第二個契機有關,就是那年6月下旬,我一個特別好的朋友因為抑鬱症,在新加坡跳樓自殺了。在此之前,我馬上就要去英國了,5月份我去新加坡玩,她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就是,想好要出國了嗎?我說,還沒有想好。她說,沒有想好就不要出國。
她的生活在外人看起來非常好,但是當時去新加坡,只是因為家長、同學、同事都覺得很好。她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太好,這份工作是透過新加坡的人才引進計劃出去,可以拿到身份,還可以給她一份不錯的收入。所有人都覺得她應該去,但是她自己不喜歡。
她在那裡堅持了一年多,然後自殺了。那邊沒有人處理她的後事,她父母不懂英語,而我正好籤證還沒到期,我就去幫她料理後事,做認屍、屍檢、防腐處理,屍體先運到南韓(因為只有大韓航空承接運送屍體服務),再運回北京、西安,整個過程足足用了兩個多月。那一段時間我非常累,同時自己也有些抑鬱。
我沒有想到隨波逐流會有這樣嚴重的後果。一個人會因為過著他人看起來光鮮、但自己不喜歡的生活,而痛苦到用這樣一種方式結束生命。
7月份從新加坡飛回來,早晨6點回到北京,那天正好是北大的畢業典禮。我領了畢業證,十幾天後就飛去了英國。那時,家人朋友都在祝賀我,但去英國後的狀態不好,MBA學的東西不是我喜歡的,在劍橋那個小鎮上,下午4點街上就沒有人了,宿舍的床鋪很窄,每天看著外面的雨或者草坪,哪哪都讓人覺得悲傷。
所以當東方衛視的那個機會出現的時候,我就毫不猶豫地做出了選擇。
其實那個時候,我也不太明確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想到走走看看,而事實證明,接下來參加那個專案GAP的一年裡讓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我的一個感受是,GAP那一年給我提供了一個檔口,讓我可以認真的思考。很多人都沒有給自己這個檔口,沒有給自己一段足夠的時間,比如,他們總是覺得應該珍惜時間、騎驢找馬,從一個身份跳到另一個身份,從一份工作到另一份工作,人生永遠是無縫銜接的。
但我覺得,想不清楚的時候,你最好能夠停下來、看一看,會比較好。當你太怕錯失機會,反而有可能失去更大的機會。
而且,人的意識是流動的,如果進入到某一個工作或者環境中,就會不自覺地被改變、影響,比如你本來想做另外一件事,但你已經在手頭的事情裡待了好幾個月,你就很難再跳出來。
其實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活著不難,只要你不追求很高的生活條件。即便你比較艱難地生活一年,但是逐漸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確定了未來十年的職業和發展路徑,那你之後都可以好好奮鬥,擁有穩定的收入和持續的滿足感,那我覺得這一年是划算的。你一定要嘗試給自己一個機會,一個檔口,努力地去體驗。
(二)
記得畢業時很多人沒有想清楚就隨波逐流,留在北上廣、跟隨出國潮或者被大公司洗腦,但是他們真的想清楚了嗎?這真的是自己的需求嗎?
大多數人不見得是這樣。可能就是聽爸爸媽媽唸叨了,周邊的朋友唸叨了。很多人不斷地跳槽,在四大做Excel表格和印檔案,活在那個泡泡裡。更可怕的是,如果不做及時的調整,就會變成一種路徑依賴,慢慢地磨去了稜角,也越來越難以承擔改變的風險,就這麼將就下去了。
如果你不想做學術,為什麼要讀博士?不需要人際關係的話,為什麼要去讀MBA?人生苦短,需要把勁往一處使。我現在倒回去看,當時沒有被捲進洪流的人,現在反而發展得會比較好。
其實我當時並不是沒有衡量各種因素,我也做了分析,只不過我的分析是從自己著手的。比如在放棄劍橋的時候,我會問自己,劍橋能給我帶來什麼?首先,這一年的學習給我帶來的用處不大,它只會給我一個學校的名頭和能夠進500強、諮詢公司這樣的機會。但是當時我自己已經比較確定,不想找工作,更想要自己做實業,所以這個文憑和其附加值對於我來說是沒有價值的。而去英國讀碩士要花幾十萬元,這些錢足夠我在國內開始創業了。所以,我就自然地做出了這個決定。
我每一次的選擇都看起來很“無厘頭”,好像都是放棄了別人覺得是更“好”的:我放棄了劍橋,之後沒有留在北上廣,而是回了寧夏,做了一個看起來門檻不高的工作(而且大家都覺得茶葉是中老年人做的),現在又去了寮國。但是實際上,每一次我都是在深思熟慮後做出的選擇,選的是我最能做下去的事情。
現在網際網路這麼發達,獲得資訊很容易,很多人總是希望別人給你借鑑或者是指導,其實是一種懶惰和逃避。
大家在面對“如何開始一個職業”、“如何做好一件事”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常常會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比如,有的人在還沒開始健身的時候就說我不喜歡健身,我不想練成那種大塊頭,其實你可能三年都練不成大塊頭;有的人都想成為一個導演之後要怎麼樣,說我想成為一名導演,但是娛樂圈太亂。想這麼多,你還不如去試試看。
在GAP的那一年裡,我有一個採訪物件是雲南很有名的普洱茶老闆,他對我說,你如果感興趣,可以來做大西北地區的經銷代理。我媽媽很喜歡喝茶,我又喜歡傳統文化,所以我對茶葉也挺感興趣。到GAP結束回家時,東方衛視給了我一個offer,但我還是決定先從賣茶葉開始做做看,雖然我對這件事還完全沒有概念。
一上手,我就懵了。第一批貨60多萬元,大概200多件貨,貨卸下來我驚呆了,把兩間房子堆得滿滿當當。物流師傅只管卸貨,我光是把這些貨從樓下拎上樓,就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
怎麼賣呢?我之前也沒有做過銷售。我首先認認真真把每一個茶喝了一下,感覺了一下茶的口味,然後慢慢開始租店面、裝修。但開始賣之後一切就都挺順利的,而且我發現我的文化知識對於茶葉銷售也很有作用。
從賣茶開始,我逐漸明確了自己興趣的源動力,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就是,我喜歡一個東西“從無到有”的這個過程。所以我比較喜歡接受新的東西,我喜歡“創造”這件事,但是不太喜歡“維護”。
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也都是圍繞這個主題的,從賣茶開始,我開拓了整個西北市場,還發起了現在中國、美國、寮國三方合資的茶品牌開發,已經在寮國成立了公司,把那裡的茶廠從一片荒山建起來。我業餘做的文創產業投資也是,我負責立項,也就是發現和扶持新專案。
這所有的努力,其實都圍繞著我的那個源動力,明確了這個以後,我就很容易選擇。因為做生意很符合我那種“從無到有”的成就感,價效比比較高。如果做僱員,很多時間要放在人際關係或者其他的事情,你要遷就這個那個,效率就很差。
很多時候我就覺得,人生所謂的條條框框其實都是自己背上來的。我以前總覺得,父母很希望我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雖然在回寧夏賣茶的時候他們表示很震驚,但我很快就開始了自己的事業,後來發現對他們也沒什麼影響。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
至於那些更遠的人,比如親戚朋友,在我回到寧夏之後都會說,你怎麼去了北大、去了英國,繞了一圈又回銀川了呀。很多人在這樣的時候就會很難受,覺得被人看不起了。但其實別人也沒那麼在乎你,你的生活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他們也就是見面時跟你聊這麼一嘴。但很多人,就因為這樣給自己背上了沉重的負擔,覺得回來就很沒面子,在他人眼中是個loser,是在北上廣混的不好。
有的人,明明在北上廣也過得很開心,但父母或者親戚就會說,你是不是在外面生活很辛苦,還租著房,他們也會給自己背上枷鎖。太在意別人評價的人,別人說他不開心,他們就真的覺得自己不開心了。但實際上,開不開心只有你自己知道。
而你只有不斷的透過自己的努力,無論是停下來思考、體驗人生,還是努力嘗試、找到動力、圍繞源動力做好每件事,你才會知道自己想要的人生的選擇,並獲得這個選擇權。
以上。
原文發表於“在選擇人生道路這件事上,我不曾被一種洪流捲走”|KY訪談:2016年給過我最多啟發的一個人
-
5 # 言小凱
不同的人估計就有不同的答案吧。
對於我來說,我只要能讓父母過的好一點就好。我家是傳統農民,小時候父母都是種地,後來是打工供我上的學,他們總是很勤儉,現在我自己工作了還好一點,以前常常都捨不得買這買那。
理想大一點的人,估計就是想打造自己的事業,他們有頭腦,有想法,想成功。
最多一部分人應該是為了實現財富自由吧
-
6 # 青峰737
(1)兒童時期努力,盼著快點長大,長成大人就可以自己說了算。(2)青年時期發奮努力,夢想遠走高飛,離開不如意的生活環境,不願聽父母的嘮叨。(3)中年時期不得不努力,上有老下有小,養家餬口,改善生活。(4)老年時期還得努力,面臨生老病死,生活要有保障,預防治療疾病,不願託累兒女。總之,人的一生都在努力,必須努力!行動上努力,思想上努力,人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一輩子成功與否,活著就是勝利!
-
7 # 幾米243
孩童時不會想為什麼活著,每天都非常快樂。青少年時不會想為什麼活著,每天努力學習,憧憬未來,情竇初開。剛畢業走向社會時不會想為什麼活著,每天忙碌上班,充實自在。人越長大越多煩惱,肩負的越多,想得越多。但每看到孩子開心的笑容,就覺得一定要好好活著。
-
8 # 影視太平輪
人生必定是充滿痛苦的,但並不總是痛苦的。
人的痛苦,本質上源於自己的無能,並不是來自於宇宙沉寂,社會效率低下這些寬泛空洞的問題,因為不真實。
人在遇到選擇時,會想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大部分會牽涉到具體的生活,要找什麼樣的女朋友,要去哪裡工作等等。這些問題很真實很直接。
人在遇到困境時,也會想很多問題,包括生死輪迴,宇宙幻滅。這些問題往往比較沉重,但想不通就是想不通,本質上不會讓人痛苦。
題主目前想必是生活中遇到了一些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問題,使你感覺痛苦。你可能會思考宇宙的真諦,也可能會思考生活的意義,還可能會追問我是誰。如果題主能進一步認識到生活的真相,那就要恭喜題主了。當你認清了生活的真相,瞭解並接受了真實生活中看不見的交易規則後,你自然會努力的。
當發現自己處於困境後,從書籍中可能會得到一些慰藉。但要想盡早脫離困境,你必須分析清楚問題的根源,這樣才有助於解決問題。比如說,如果你找不到女朋友,你就想辦法提升自己,穿著打扮,身材氣質,言談舉止等等。如果工作不順利,就想清楚到底難點在哪裡,一點點努力,堅持下去。
如果你知道問題,並且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還不努力,那你就是懶,就繼續痛苦自怨自艾吧。
哦,對了,你所說的高智商人,比如學物理的,他們的痛苦會來源於這個方程我求解不出來,然後我發不了paper,我沒辦法畢業。而不會來源於,當太陽毀滅後人類可是不是要消失。大家都在忙著解決具體的問題,為生活努力著,而那些太大的問題,大家也只是聊一聊,不會感到痛苦的。
-
9 # 大大興城
我認為,生活是一種過程,不是一種結果,我們活著的意義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尋找快樂,享受快樂,因為我們無法讓時間停止。我們平常人,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是努力的動力。我們的革命先輩,有著偉大的理想,解放全中國,讓全華人民站起來,不再受壓迫,就是他們的動力,也是他們終身奮鬥的理想。總之不同階層的人,努力的目標雖然不同,但是,為了更美好生活的願望是一致的。
-
10 # 也仁
小學時很努力,因為好成績能讓媽媽開心
中學時很努力,因為優秀能讓媽媽很開心
高中時很努力,因為考不上媽媽會很傷心
大學時很努力,因為媽媽不在身邊會擔心
工作時很努力,因為想讓媽媽不要再擔心
家庭中很努力,因為想讓老婆孩過得舒心
人生有很多需要我們努力而又無法迴避的道路,我們只要努力,就會更大可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生活。努力吧~
-
11 # 終南醉仙
二十歲之前,我沒想過這個問題。
二十歲之後,憧憬著會有輝煌的人生。
三十歲以後,忽然想明白了,活著就是為了活著。有的人為自己,有的人為愛人,有的人為後人。
再苦再累,只要有希望,那就可以堅持
-
12 # 侶途新視野
人活著就是為了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來的,沒有一帆風順的生活,任總家大業大,不也是磕磕絆絆女兒還在加拿大嗎,你不要把努力拼搏和遇到困難視作壓力,你去工作去賺錢不是隻為你自己,是為了你的老婆孩子更幸福
-
13 # 北京嘚吧嘚
我覺得這個問題需要從3方面分析,也可以說是大體上3類人的感受和追求。首先是生活在底層的人們,他們的目標非常簡單,解決自己和家人的生計問題首當其衝,努力地生活只為明天的柴米油鹽。其次第二類人,也是體量最大的一部分人,接近或者已達到所謂的中產生活,不再為吃穿發愁,他們的努力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全家住房的改善,最好能實現財務自由。第三類人就是大家眼中的成功者,馬雲,馬化騰⋯⋯他們也在努力的生活,但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超越自我,為人類地發展進步而努力。
每一類人,都在努力地生活,都在為自己的目標奮鬥,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
14 # 阿湘分享
“生”容易,““活””容易,而“生活”不容易,所以大家才更加努力地生活著。而且生命在於運動,如果不努力生活奮鬥,那生活就失去了意義。舒服是留給死人的,只有努力讓自己生活得更好,比被別人過得優越,才有活著的存在感。
-
15 # 廣東戰忽局
我只知道為生活,為家庭,為孩子,為父母,都離不開一個東西,我不敢百分百人為它但起碼百分之八十為它,那就是印有毛爺爺能買東西的紙。
-
16 # 我是小甘
因為人們要生存,要生存就必須活著,活著必須以腦力和體力換來勞動報酬,有報酬必有金錢換來糧食等,用以供養家庭成員,所以人們要生存,就必須活著。
-
17 # 武哥聊生活
我們為什麼努力活著,答案千人千面!
小編認為活著就是為了延續文明!當我們為了生活勞累奔波時,不要抱怨,因為文明不經歷苦難怎麼會燦爛 ,生活不經過辛苦怎麼會幸福!我們不應追逐不勞而獲的價值理念,這違背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天耀中華,苦難中開花”,往大了講,我們要為傳承中華文明更加燦爛輝煌而努力活著,往小了講,我們要為家庭謀幸福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價值定位而努力活著。
努力活著,弘揚優良家風,傳承華夏文明!人生才會更有意義!
-
18 # 平凡就是愛
為了什麼?恐怕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吧!你敢說為了賺更多的錢為了買房,幾年過後你發現存款只夠付個首付!有人說為了孩子,但是孩子身上花到你賺的一半了嗎?都是渾渾噩噩的活著,也許為了一份踏實吧。我自己兩套房都裝修了,車子也有了,存款也有大幾十萬,一個孩子上二年級。但還是起早貪黑的賺錢,也不知道為什麼,確實很累,每天休息時間只有4個小時。也許就圖每天點錢的時候比較開心吧。除了這個我真找不到什麼動力。
-
19 # 123飛魚321
你的不努力,時間不會為你而停,太陽不會為你而不落,但你的生活質量因你而下降,你的家人因你的不努力而貧困,你不努力行嗎?
-
20 # 野鶴7640558165039
人為什麼活著?
簡單的說為了責任和擔當。複雜的說,為的東西太多……
近了說,為了親情,為了愛情,為了事業,為了家庭,為了父母,為了孩子,為了老婆。遠了說,為了家族的榮譽而奮鬥。
丈夫生於天地間,無論事業大小,無論能力大小,都要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奮鬥努力。作為男人就意味著擔當和責任!讓自己的父母安度晚年,養老送終,是責任;扶養孩子長大成人成才是義務;牽手愛人共度夕陽是浪漫。
沒有責任,沒有擔當,沒有理想,沒有目標……頹廢生活,虛度年華,生不如死,豈是丈夫所為?
回覆列表
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子孫、中間對得起國家、最後對得起自己來世上走一回!努力吧!會有很多生活樂趣等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