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陽光流浪1

    可以說繼以書香世家及以前被打倒的富,地階級都有優良祖訓家規。任何時代都會世代相傳,社會變遷如何,祖訓銘記於心!

  • 2 # 大神留步

    執行家法,遵守家規,遵循祖訓——應該這樣子的。

    現代社會講遵紀守法,舊中國才是宗法社會家國一體。

  • 3 # 影視娛樂電臺

    大的家族都有祖訓家規的吧。這是一個家族的文化。有家族文化的家庭,就有根,有所為有所不為,容易出有大作為的人。

  • 4 # 文史道

    中國是一個注重文化的國家,尤其是國學,在世界舞臺上都有極高的佔位。國學的形成,不僅是5000年文明的沉澱,更是一代代人智慧的總結和濃縮。

    眾所周知,古代的人們非常注重家族文化,也是因為有家族成員眾多為基礎,形成了各自的文化體系,這一體系壓縮之後,就成了“家訓”,也叫“祖訓”。不難想象,像紅樓夢那麼大的家族,動輒上千人的家族,沒有“祖訓”,很難延續繁榮。

    “端蒙養、重家教”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每一個姓氏都有屬於自己的祖訓,是歷代祖先對子孫的教誨。有的祖訓文字很長,可成書;有的,則只有短短的幾句話。

    在所有的祖訓裡,以劉氏的祖訓最具代表性。劉邦、劉廣、劉備曾都留有祖訓。也許正是由於他們的出身,他們的祖訓更顯得宏觀,與別的姓氏祖訓略有不同。

    我們先來說說劉邦的祖訓。大家都知道劉邦原本是個村裡的小混混,機緣巧合,斬蛇起義,最後滅了項羽,取得了天下,建立了“漢朝”。

    漢高祖·劉邦·遺訓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而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克,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這段話也非常好理解。說的是知人善任的事。劉邦之所以用了張良,蕭何,和韓信才能最終取得天下。他的這句話是要告訴後人,告訴他的子孫一定要“知人善任”。因為他的子孫,不是帝王,就是皇族,所以祖訓也是站在很高的層面來進行思考的。

    另外,劉氏遺訓還有一個代表人物,叫劉備。他的遺訓,大家也都非常熟悉。

    蜀漢·昭烈帝劉備·遺訓

    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德惟善,可以服人!

    劉備託孤白帝城,這段話主要是留給劉禪的。這段話裡,“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更是在眾多的國學典籍裡,脫穎而出,成為我們當下用的最多的古代名言之一。

    除了劉氏祖訓,我們再看看中國大姓氏之一的“李氏”祖訓:

    李氏·《慈峰李氏宗譜》

    敦孝悌,嚴教誨;睦宗族,修祠墓;重喪祭,謹嫁娶;尚勤儉,崇禮讓。

    李氏祖訓的精神,從根本上說,就在於維繫宗族關係,以求宗族勢力的發展壯大。

    趙氏祖訓

    敦孝悌,睦宗族;力本業, 慎交遊;和兄弟 ,訓子弟;尚勤儉 ,戒爭訟;遵法律,禁非為。

    黃石48字祖訓

    官不忘民,民不忘本。貧不失志,富不忘貧。堂正誠實,廉潔清貧。勤勞儉樸,諸事嚴謹。孝敬父母,善待他人。自強不息,造福子孫。

    周氏祖訓

    乾坤光大,繁榮興隆;勳業光輝,照耀祖宗;智謀高強,超群達眾;邦國豐富,勤也元玄。

    胡氏祖訓

    戒忤逆,戒姦淫;戒竊盜,戒賭博;戒嫖蕩,戒俠黨;戒酗酒,戒演戲;戒遊惰,戒溺女。

    不同姓氏的祖訓裡,我們不難看出,都有不同的所指,但根本的意思都是一致的“向善,榮家”等等正能量,很值得我們學習。

    楊氏祖訓

    忠:上而事君,下而交友;此心不虧,終能長久。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孫,亦復如是。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儉: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若不節用,俯仰何益。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姓氏繁多,所列也只是九牛一毛。這些家訓,言疏而意切,詞短而情深,都是國學智慧的高度凝練,無論多少,我們都能獲益匪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去除松花蛋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