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網路規劃
配電網路的規劃是供電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為了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電網規劃既要保證電網安全可靠,又要保證電網經濟執行,所以配電網路規劃的主要任務是,在可行技術的條件下,為滿足負荷發展的需求,制定可行的電網發展方案。
1 負荷預測
網路規劃設計最終目的是為滿足負荷需求服務的,負荷的發展狀況足以影響網路發展的每個環節。網路規劃的發展步驟要以負荷發展狀況為依據,使用各饋線負荷資料可以掌握負荷發展情況,將過去的負荷進行分析,掌握負荷的發展規律。要對負荷進行分析,確定最高用電負荷時間和負荷率,得出最高用電負荷時間和負荷值,這些資料是預測未來負荷的基本資料。配電網路規劃可以使用兩種常用的預測方法。外推法就是基於用電區域的歷史資料,假設負荷發展率是連續變化的,根據原來的負荷發展率推移以後各時期的發展狀況。在一個用電區域裡,初期負荷發展比較快,但土地資源逐步使用,用電負荷逐步趨於穩定,負荷發展率從大到小變化,最終負荷達到飽和或穩步發展狀態。但對於經濟發展迅速的地區,負荷發展率並不是連續變化的,而是呈現跳躍式的增長,用外推法顯得有一定的誤差。而模擬法與外推法有互補的作用,模擬法是以用電區域每年的用電量為依據的,透過調查每個用電負荷型別和每個型別使用者的數量來計算負荷預測值。任何負荷預測方法都不可能完全準確,當掌握更新的負荷發展資料後,就必須對原有的負荷預測值進行修正。
2 確定網路的系統模型
確定網路的系統模型,包括確定網路是採用架空線路還是電纜供電,確定導線截面大小,網路接線方式,負荷轉移方案,網路中有關裝置的選型,網路在執行期間遇到不適應要求時應如何進行改造,系統保護功能,配網自動化規劃等。
(1)在負荷分散或發展緩慢地區應使用架空線供電。在負荷密度比較大、發展迅速或基於城市環境美化建設考慮,應使用電纜供電。
(2)導線截面大小的選擇確定了導線的輸送容量,要選擇足夠大的導線保證線路滿足網路規劃的要求,例如:負荷發展時期,不應經常更換導線截面。線上路故障時,可以將故障線路的負荷轉由臨近饋線供電,而不會過負荷執行。另外,導線截面的選擇要保證線路末端電壓降處於合格的範圍內。線上路發生短路故障時也能承受故障電流。所以導線截面要比最大負荷電流所需的截面大,但同時截面的選擇要符合經濟原則,在導線輸送容量與工程投資之間作比較。
(3)具有靈活接線方式的規劃,可以使供電網路最大地發揮功能。對於架空線網路,最有效的方式,是將饋線與鄰近變電所或同一個變電所的不同母線段的出線線上路末端聯網,兩回饋線也分別裝上分段負荷開關和隔離刀閘。在其中一回饋線出現故障時,可透過分段開關將故障段隔離出來,對於電纜網路接線方式可以採用兩回饋線組成互為備用網路,或採用三回饋線相互聯絡組成一個供電區域,其中兩回帶負荷,一回空載,作為兩回負荷線的備用線。饋線之間可以組成大環網,一條饋線的負荷之間也可以組成小環網,形成大環套小環的形式。在負荷密集地區還可以建設開關站,變電所與開關站透過電源線連線,再由開關站向附近負荷供電,其作用是將變電所母線延長至用電負荷附近。
(4)制定負荷轉移方案的原則是減少停電範圍,儘量減少停電時間。在發現回饋線發生故障時,必須儘快查詢到故障點,並將故障點前後的負荷轉由鄰近饋線供電,以使故障點的負荷隔離出去。
(5)國內外對各種電氣裝置都制定了詳細標準,為裝置選型提供了可靠依據。作為配網規劃應選用執行效益好,損耗低,可靠性高,免維護的裝置。對於開關裝置應選用具備配網自動化功能,在裝置中先安裝配網自動化裝置或者為以後發展預留空間。有些新型裝置的購置費用雖然高,但執行可靠性高,故障率低,維護費用少,總體經濟效益是相當理想的。
(6)配電網路規劃在實施過程中隨著負荷的發展狀況穩定,在饋線負荷超出安全電流或沒有足夠的備用容量時,應該增加饋線,對用電區域的饋線正常供電範圍進行調整。同時,配網規劃內容也應作相應修改。
(7)為確保電網正常執行,必須建立健全的保護系統,在系統出現故障時,透過最少的操作次數將故障點隔離,保證非故障點儘早恢復用電。現在常用的系統保護方法有:
①用熔斷器或過電流繼電器實現,熔斷器在超過熔斷電流時自動熔斷,迅速切斷電流、保護用電裝置,熔斷器主要用於變壓器保護。過電流繼電器用於線路保護。
②用於消除接地故障,對直接接地或透過不可調阻抗接地的系統,可以把二次繞組接到接地故障繼電器上,或者把與接地故障繼電器集中使用。對於或透過接地的系統,由於接地故障會造成系統電壓和電流不對稱,繼電器可根據基本判據來確定是否控制相應的斷路器動作斷開。
③單元保護,用於對系統中一個單元的保護,根據正常執行兩側電壓相同的電路,流入的電流和流出的電流是相同的,透過比較兩側電流大小可以判斷是否出現故障。但是單元保護要使用通訊線路,在保護線路太長的地方,很難將資料完整地集中起來進行比較。使用距離保護法可以打破這種侷限性,在距離保護方案中,根據故障距離與故障阻抗成正比的原理,採用線路的電壓和電流來計算故障距離。
④的方法是利用繼電器控制斷路器去執行不同的跳閘與閉合順序。線路中有大部分故障是可以自動消除或暫時性的,使用可以自動恢復供電。⑤電力系統中,有時出現執行電壓遠遠超過額定電壓值的情況,例如:開關操作瞬間或系統受雷擊時,都會產生過電壓現象。加強各裝置絕緣強度和絕緣水平,或在網路中安裝過電壓保護裝置,可以使過電壓降低到安全水平,例如使用空氣間隙保護或安裝避雷器作保護。
(8)配電網路自動化管理系統是利用計算機網路,將自動控制系統和管理資訊系統結合起來,建立系統控制和資料採集系統,為全面管理網路安全和經濟執行提供依據。配網自動化系統的主要功能可以分成四個組成部分,第一是電網執行監控和管理功能,包括電網執行監視,電網執行的控制,故障診斷分析與恢復供電,執行資料統計及報告。第二是執行計劃模擬和最佳化功能,包括配網執行模擬,倒閘操作計劃的編制,各關口電量分配計劃和最佳化。第三是執行分析和維護管理功能,包括對電網故障和供電質量反饋的資訊進行分析,確定系統薄弱環節安排維修計劃。第四是使用者負荷監控和報障功能,包括使用者端負荷和電能質量的遙測,使用者端計量裝置的控制,使用者故障報修處理系統。
3 效益評估
配網規劃經濟效益評估,包括電網投資與增加用電量所產生收益的比較,以及為了使電網供電可靠性,線損率,電壓合格率達到一定指標與所需投入費用之間的比較,採用投資與收益的研究可以確定使用那一種供電方式。
加快電力建設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電網投資與增加的用電量作比較,以此確定這些投資是否值得。所以電網投資要以分地區分時期發展,用電量發展快的地方相應電網投資也大,用電量發展慢的地方,相應電網投資也少一些。
對於使用者來說,供電可靠性越高越好,但相應電網的投資也會大大增加。對於大用電量或重要使用者,為確保有更高的可靠性,可以加大電網投資,因為減少停電時間可以同時減少使用者和供電企業的損失。線損率是用來反映電能在電網輸送過程中的損耗程度,公共電網中的損耗是由供電企業來承擔的,透過對電網裝置的技術改造,可以讓供電企業直接得到經濟效益。為了使供用電裝置和生產系統正常執行,國家對供電電壓質量制定了標準,對電壓的頻率、幅值、波形和三相對稱性的波動範圍作了規定。穩定的電壓質量可以使供用電裝置免受損害,讓使用者能正常生產,相比之下使用者得到的好處會更多。
配電網路規劃
配電網路的規劃是供電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為了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電網規劃既要保證電網安全可靠,又要保證電網經濟執行,所以配電網路規劃的主要任務是,在可行技術的條件下,為滿足負荷發展的需求,制定可行的電網發展方案。
1 負荷預測
網路規劃設計最終目的是為滿足負荷需求服務的,負荷的發展狀況足以影響網路發展的每個環節。網路規劃的發展步驟要以負荷發展狀況為依據,使用各饋線負荷資料可以掌握負荷發展情況,將過去的負荷進行分析,掌握負荷的發展規律。要對負荷進行分析,確定最高用電負荷時間和負荷率,得出最高用電負荷時間和負荷值,這些資料是預測未來負荷的基本資料。配電網路規劃可以使用兩種常用的預測方法。外推法就是基於用電區域的歷史資料,假設負荷發展率是連續變化的,根據原來的負荷發展率推移以後各時期的發展狀況。在一個用電區域裡,初期負荷發展比較快,但土地資源逐步使用,用電負荷逐步趨於穩定,負荷發展率從大到小變化,最終負荷達到飽和或穩步發展狀態。但對於經濟發展迅速的地區,負荷發展率並不是連續變化的,而是呈現跳躍式的增長,用外推法顯得有一定的誤差。而模擬法與外推法有互補的作用,模擬法是以用電區域每年的用電量為依據的,透過調查每個用電負荷型別和每個型別使用者的數量來計算負荷預測值。任何負荷預測方法都不可能完全準確,當掌握更新的負荷發展資料後,就必須對原有的負荷預測值進行修正。
2 確定網路的系統模型
確定網路的系統模型,包括確定網路是採用架空線路還是電纜供電,確定導線截面大小,網路接線方式,負荷轉移方案,網路中有關裝置的選型,網路在執行期間遇到不適應要求時應如何進行改造,系統保護功能,配網自動化規劃等。
(1)在負荷分散或發展緩慢地區應使用架空線供電。在負荷密度比較大、發展迅速或基於城市環境美化建設考慮,應使用電纜供電。
(2)導線截面大小的選擇確定了導線的輸送容量,要選擇足夠大的導線保證線路滿足網路規劃的要求,例如:負荷發展時期,不應經常更換導線截面。線上路故障時,可以將故障線路的負荷轉由臨近饋線供電,而不會過負荷執行。另外,導線截面的選擇要保證線路末端電壓降處於合格的範圍內。線上路發生短路故障時也能承受故障電流。所以導線截面要比最大負荷電流所需的截面大,但同時截面的選擇要符合經濟原則,在導線輸送容量與工程投資之間作比較。
(3)具有靈活接線方式的規劃,可以使供電網路最大地發揮功能。對於架空線網路,最有效的方式,是將饋線與鄰近變電所或同一個變電所的不同母線段的出線線上路末端聯網,兩回饋線也分別裝上分段負荷開關和隔離刀閘。在其中一回饋線出現故障時,可透過分段開關將故障段隔離出來,對於電纜網路接線方式可以採用兩回饋線組成互為備用網路,或採用三回饋線相互聯絡組成一個供電區域,其中兩回帶負荷,一回空載,作為兩回負荷線的備用線。饋線之間可以組成大環網,一條饋線的負荷之間也可以組成小環網,形成大環套小環的形式。在負荷密集地區還可以建設開關站,變電所與開關站透過電源線連線,再由開關站向附近負荷供電,其作用是將變電所母線延長至用電負荷附近。
(4)制定負荷轉移方案的原則是減少停電範圍,儘量減少停電時間。在發現回饋線發生故障時,必須儘快查詢到故障點,並將故障點前後的負荷轉由鄰近饋線供電,以使故障點的負荷隔離出去。
(5)國內外對各種電氣裝置都制定了詳細標準,為裝置選型提供了可靠依據。作為配網規劃應選用執行效益好,損耗低,可靠性高,免維護的裝置。對於開關裝置應選用具備配網自動化功能,在裝置中先安裝配網自動化裝置或者為以後發展預留空間。有些新型裝置的購置費用雖然高,但執行可靠性高,故障率低,維護費用少,總體經濟效益是相當理想的。
(6)配電網路規劃在實施過程中隨著負荷的發展狀況穩定,在饋線負荷超出安全電流或沒有足夠的備用容量時,應該增加饋線,對用電區域的饋線正常供電範圍進行調整。同時,配網規劃內容也應作相應修改。
(7)為確保電網正常執行,必須建立健全的保護系統,在系統出現故障時,透過最少的操作次數將故障點隔離,保證非故障點儘早恢復用電。現在常用的系統保護方法有:
①用熔斷器或過電流繼電器實現,熔斷器在超過熔斷電流時自動熔斷,迅速切斷電流、保護用電裝置,熔斷器主要用於變壓器保護。過電流繼電器用於線路保護。
②用於消除接地故障,對直接接地或透過不可調阻抗接地的系統,可以把二次繞組接到接地故障繼電器上,或者把與接地故障繼電器集中使用。對於或透過接地的系統,由於接地故障會造成系統電壓和電流不對稱,繼電器可根據基本判據來確定是否控制相應的斷路器動作斷開。
③單元保護,用於對系統中一個單元的保護,根據正常執行兩側電壓相同的電路,流入的電流和流出的電流是相同的,透過比較兩側電流大小可以判斷是否出現故障。但是單元保護要使用通訊線路,在保護線路太長的地方,很難將資料完整地集中起來進行比較。使用距離保護法可以打破這種侷限性,在距離保護方案中,根據故障距離與故障阻抗成正比的原理,採用線路的電壓和電流來計算故障距離。
④的方法是利用繼電器控制斷路器去執行不同的跳閘與閉合順序。線路中有大部分故障是可以自動消除或暫時性的,使用可以自動恢復供電。⑤電力系統中,有時出現執行電壓遠遠超過額定電壓值的情況,例如:開關操作瞬間或系統受雷擊時,都會產生過電壓現象。加強各裝置絕緣強度和絕緣水平,或在網路中安裝過電壓保護裝置,可以使過電壓降低到安全水平,例如使用空氣間隙保護或安裝避雷器作保護。
(8)配電網路自動化管理系統是利用計算機網路,將自動控制系統和管理資訊系統結合起來,建立系統控制和資料採集系統,為全面管理網路安全和經濟執行提供依據。配網自動化系統的主要功能可以分成四個組成部分,第一是電網執行監控和管理功能,包括電網執行監視,電網執行的控制,故障診斷分析與恢復供電,執行資料統計及報告。第二是執行計劃模擬和最佳化功能,包括配網執行模擬,倒閘操作計劃的編制,各關口電量分配計劃和最佳化。第三是執行分析和維護管理功能,包括對電網故障和供電質量反饋的資訊進行分析,確定系統薄弱環節安排維修計劃。第四是使用者負荷監控和報障功能,包括使用者端負荷和電能質量的遙測,使用者端計量裝置的控制,使用者故障報修處理系統。
3 效益評估
配網規劃經濟效益評估,包括電網投資與增加用電量所產生收益的比較,以及為了使電網供電可靠性,線損率,電壓合格率達到一定指標與所需投入費用之間的比較,採用投資與收益的研究可以確定使用那一種供電方式。
加快電力建設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電網投資與增加的用電量作比較,以此確定這些投資是否值得。所以電網投資要以分地區分時期發展,用電量發展快的地方相應電網投資也大,用電量發展慢的地方,相應電網投資也少一些。
對於使用者來說,供電可靠性越高越好,但相應電網的投資也會大大增加。對於大用電量或重要使用者,為確保有更高的可靠性,可以加大電網投資,因為減少停電時間可以同時減少使用者和供電企業的損失。線損率是用來反映電能在電網輸送過程中的損耗程度,公共電網中的損耗是由供電企業來承擔的,透過對電網裝置的技術改造,可以讓供電企業直接得到經濟效益。為了使供用電裝置和生產系統正常執行,國家對供電電壓質量制定了標準,對電壓的頻率、幅值、波形和三相對稱性的波動範圍作了規定。穩定的電壓質量可以使供用電裝置免受損害,讓使用者能正常生產,相比之下使用者得到的好處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