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此畫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西方觀眾參觀以後,皆認為這是一幅漫畫,沒有任何藝術價值,僅僅是具有文物價值而已。你是如何看待的?
9
回覆列表
  • 1 # 小王的茶事

    《老子騎牛圖軸》繪老子坐於青牛背上,手持《道德經》卷,正抬眼注視著一隻飛蝠。本圖絲毫無背景之物,亦無潤色。在表現手法上,張路受昊偉的影響很大,筆勢狂放而草率,但筆墨變得愈加雄奇,人物結構準確而又穩妥,基本合乎人體比例。對人物的面部刻畫得非常傳神,衣紋的穿插也靈活巧妙,整個人物給人一氣呵成之感,形象生動而富有情致。顧愷之曰:“傳神寫照,在阿睹中。”阿睹指的就是眼睛,人物畫眼神最不好畫,眼神不對,反映不出人物的心靈、情態,這幅畫就失敗了。

  • 2 # 馮墨卿書法

    中國畫畫法,張路師從明代著名畫家吳偉,其風格:善畫水墨寫意、人物、山水。取法南宋畫院體格,筆墨恣肆,神韻俱足,為明代中葉創新畫家。早年畫法比較工細,中年後變為蒼勁豪放、潑墨淋漓一格。

  • 3 # 夏文才753

    答:張路這幅〖老子騎牛圖〗作品,從繪畫手法來說,是屬於國畫中的素描畫。

    因素描作品:其顏色單一,色彩簡單。通常是白,黑,灰,黃的濃淡分部的繪畫作品。

    因張路的這幅〖老子騎牛圖〗以黃色為主體搭配黑色為題材的繪畫結構,完全屬於素描畫的範圍,即是不可多得的以黃色為背景的素描畫。

  • 4 # 童年優影片

    中國畫以寫意為主。國外通常寫實比較多。中國畫講究點到為止,了了幾筆即能體現事物本身,又能給觀看者留下想象的空間,所以此畫不是素描,但作者功底已經超越素描本身,把畫畫玩的淋漓盡致

  • 5 # 九州青雲鴻四海

    明代張路畫家思路寬廣,勾思能力總很迷 人,藝術,畫面都很細引人, 應得了傳統神話贊同,符合素描.接勾創作能力超人。

  • 6 # 仲如談雕塑

    從這個問題上,可以看出要想讀懂中國傳統藝術需要獨特的方法。中國的傳統藝術有自己的規律、風格、特點,鑑賞的時候不應該拿西方的體系框架來評判,比如“素描結構關係”等等標準。

    《老子騎牛圖》的作者,張路(1464-1538),字天馳,號平山,是明代著名畫家,擅山水、人物。他是明代追隨戴進、吳偉的重要浙派畫家,在人物上師法吳偉,在山水上有戴進之風。明朝詹景風就盛讚他“足當名家”。問題中提到的《老子騎牛圖》是張路的代表作之一。從用筆上來說,技法純熟,筆意流暢,畫面上的用筆簡單幾筆,用線條的頓挫和疏密,不僅勾勒出形體,還足以表現了老子的睿智和仙風道骨。整個畫面意趣盎然且脫俗飄逸。這種了了數筆寫胸中逸氣的能力,是中國文人畫家的非常了不起的地方

    張路的畫屬於中國古代文人畫的範疇。欣賞文人畫應該要了解什麼是文人畫?文人畫與其他畫有什麼差異呢?

    文人畫與一般的畫家畫、院體畫、甚或宗教壁畫等都不相同。是文人士大夫借繪畫以抒胸中之逸氣的繪畫,不求工整與形似,也不講目的與價值;只是隨興所至,以筆情墨趣,寫文人的胸懷。吳鎮:“墨戲之作,蓋士大夫詞翰之餘,適一時之興趣。”由此可知,文人畫,不在於工整細緻,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畫裡畫外的妙趣,達到所謂“妙不可言”之境地。總之,文人畫的作者必須是能詩善詞的文人、書法家,文人畫的形式注重詩、書、畫、印的結合。

    並非,外華人不能領會我們中國傳統藝術的精髓。我所瞭解的外國美術史論家裡,希望把美華人高居翰的文章,推薦給大家。作為一個純粹的美華人,高居翰對中國古代繪畫的理解和理論高度驚人。他在說到中國文人畫時談到“按照傳統一貫相信的說法,如果繪畫不能在合理的程度上忠實地表現自然形體,就不能引起觀畫者任何強烈的反應,因為這些畫顯然不能使他“應目會心”。但是另有些看法激烈地偏離了這種視覺忠實論,引起不容我們否認的震盪;是有一種新理論已經應運而起了。

    文人畫家所持的繪畫理論反映了他們的儒家背景。在儒家著作中,詩、書、畫早就被認為是寄情寓興的工具,是用來傳達性情的。在書法中,這種任務由抽象方式,例如線條和形式的表現作用,筆法的興味和特性來完成。衍生自“逸品”的怪異新風格也利用同樣的方法來表現,也就替繪畫開啟了一種類似的寄情寓興的作用。文人畫家認為,作品的質量反映了畫家本人的質量;表現內容來自畫家的心靈,畫家或觀畫人對被描繪的物形有什麼看法或感覺,並不一定和表現內容本身有什麼關係。圖畫的價值並不在於它畫得像什麼自然界的物體。作為原始材料的自然形狀一定要轉型成藝術語言。轉型的方式,以及由毛筆畫出的特殊線條和形式,都透露了畫家一部分自己,透露了他正在創作時的情緒。因此蘇軾說:‘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 7 # 404095316

      什麼是結構素描

      結構素描,又稱“形體素描”。這種素描的特點是以線條為主要表現手段,不施明暗,沒有光影變化,而強調突出物象的結構特徵。 以理解和表達物體自身的結構本質為目的,結構素描的觀察常和測量與推理結合起來,透視原理的運用自始至終貫穿在觀察的過程中,而不僅僅注重於直觀的方式。這種表現方法相對比較理性,可以忽視物件的光影、質感、體量和明暗等外在因素。

      結構素描的起源相對較晚,它不同於傳統素描概念早在西方文藝復興時期就已經基本確立,而是直到1919年德國包豪斯學校開創了結構素描教學,結構素描的理念才正式提出來,並且在教學的實踐中日益顯現出它的開拓性和重要性。但是這種素描方式,或者說是理解方式,引入中國已是上個世紀80年代,直到90年代才真正開始深入到學院素描的教學體系之中。

    所以老子騎牛不符合素描結構特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輕人都愛喝什麼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