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強武堂

    AGM-45“百舌鳥”反輻射導彈,算是開闢一種新攻防形式的超級武器。它的問世同樣源於一款經典武器——S-75導彈也就是家喻戶曉的薩姆-2。1957年蘇聯首次在紅場閱兵上展示了S-75防空導彈,隨後美國從各種偵查手段中得知蘇聯的土地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數百個六邊形的奇怪陣地。據說到1964年美國已經定位了蘇聯國土上超過600個S-75導彈發射陣地,1965年之後美華人定位到了上千個陣地(當然有真有假)。看著蘇聯土地上密密麻麻的S-75陣地,美華人汗下來了。

    就在美華人小心翼翼地不想成為蘇聯S-75第一個戰果時...1959年10月7日,在東亞某國首都,S-75在一群黃種人手裡首開紀錄,這下美華人汗如雨下——合著蘇聯以外的社會主義陣營也能玩S-75了?

    美華人玩的就是航空兵啊,於是海軍和空軍就開琢磨把S-75陣地炸掉吧。1958年美國海軍武器中心正式上馬ASM-N-10專案,這款導彈的目標是S-75的“扇歌”制導雷達。美華人自己也在搞防空導彈,直到就算炸了發射架,可能還有其他發射架繼續開火,但幹掉制導雷達幾個發射架就得全部趴窩。ASM-N-10的推進段直接採用了但是正在發展的AAM-N-6,這東西大家不熟,但如果說“麻雀”導彈估計大家就都認識了。1963年美軍為ASM-N-10賦予了AGM-45A的制式編號,1965年美國海軍航空兵開始裝備“百舌鳥”,幾乎馬上用於越戰,它的主要製造商德州儀器,同時也是美國鐳射制導炸彈和紅外製導武器的主要生產單位。

    從效能上,“百舌鳥”採用了被動雷達導引頭,A型射程16千米,B型射程40千米(S-75射程在45千米,但美軍可以採用低空突防方式進入,扇歌的角度下限為30度,這樣算來其對採用低空突防,突然爬升發射“百舌鳥”的美機探測距離在15千米左右。)因此美軍發射“百舌鳥”之後可以立刻脫離,導彈自行以1.5馬赫數飛行並探測目標。67.5千克的戰鬥部足以炸燬扇歌雷達。

    雖然美軍在哈姆問時候逐漸淘汰了百舌鳥,但1991年海灣戰爭該導彈仍在使用。以色列還曾研製過陸基發射的“百舌鳥”。

  • 2 # 第一軍情

    首先要搞清楚雷達導彈的含義,反雷達導彈又叫做反輻射導彈,利用敵人雷達的電磁輻射進行導引,從而摧毀對方雷達或者導彈的目的。在電子對抗戰中,這種武器對付雷達極具殺傷性。

    在反雷達導彈中最具代表的還是美國的百舌鳥反輻射導彈,它是一款專門用來對付對空偵察雷達的武器,也是世界上第一種反輻射武器。這款導彈首次實戰是在越戰期間,當時美軍用來打擊北越的防空雷達。

    為反擊這種導彈,我軍高炮部隊奉命進入北越秘密反擊,但一開始由於不瞭解這種武器的效能,所以遭到攻擊,損失慘重,犧牲了不少人。不過反制該導彈的辦法卻在無意間找到了。據悉,有一次我軍高炮部隊的兩臺預警雷達正常開機,其中有一個戰士臨時有事離開戰鬥崗位,忽然遭到了百舌鳥導彈的攻擊,將一臺預警雷達當場擊毀。

    事後部隊要求這位戰士解釋戰鬥經驗,由於害怕背處分就不敢說話,後來在領導的一再堅持下,說出了事情原委,原來當時自己實在內急,就關掉了其中一個預警雷達,而其他新兵也不會操作雷達,所以他方便完之後,才發現一個被打掉之後,這才避免了全軍覆沒。

  • 3 # 止戈軍是我

    “百舌鳥”是美國的第一代反輻射導彈。

    截至到目前,世界上的反輻射導彈發展到四代。

    第一代:以美國的“百舌鳥”反輻射導彈為代表。

    第二代:以美國的“標準”反輻射導彈為代表。

    第三代:以美國的“哈姆”反輻射導彈為代表。

    第四代:以美國的“AARGM”反輻射導彈為代表。

    以“百舌鳥”家族中的AGM-45B為例說明效能:

    “百舌鳥”作為美國的第一代反輻射導彈,在實戰中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一是容易丟失目標。如果雷達關高壓, “百舌鳥”導彈就會丟失引導訊號而按彈道軌道飛行, 從而造成脫靶。

    二是不能在視距外引導其飛向目標。

    三是對載機要求高。為了有效地發射“百舌鳥”導彈, 載機必須直接對準目標飛行, 載機轉向時就不能發射導彈。

    所以,由於“百舌鳥”反輻射導彈的效能不能適應戰爭發展,現都已退出現役。

  • 4 # 軍武資料庫

    導彈的問題還是得問W君。

    總的來說,以現在的眼光看百舌鳥導彈僅僅是達到了反輻射導彈的最基本要求,其實AGM-45已經是嚴重落伍於時代了。在1/4個世紀前百舌鳥導彈就已經被除役了。

    不難看出,百舌鳥其實是第二代噴氣式飛機的一種配備。

    其實雖然從海灣戰爭的過程和戰果來看美軍的反輻射導彈發揮了極大的效果,但是就美軍來說他們本質上並沒有一個很好並且極其有效的反輻射導彈體系。

    最早的實用化反輻射導彈是英中國產的AS-37。

    總重量超過半噸的AS-37可以攜帶150公斤的高能炸藥攻擊60公里範圍內的目標。在當時AS-37是需要雷達不斷開機的情況下才可以不斷進行引導直至擊毀目標的。

    後面美國基本上趕上了英國的研發腳步推出了AGM-45反輻射導彈,也就是百舌鳥。

    上圖就是AGM-45了,如果大家對軍事武器稍微敏感一些的話,有可能認為W君貼錯圖片了——沒錯,這枚導彈和AIM-7麻雀式中程空對空導彈是雙胞胎。

    這是AIM-7 他們僅僅在細節上有一點點區別,AGM-54是在麻雀的氣動外形上僅僅將尾部的全動三角翼改成了固定梯形翼面。

    為啥百舌鳥並不行?這是侷限於當時的電子技術,為了針對於不同的雷達系統,百舌鳥發展出了13個不同的型號。每種型別的雷達對應一個型號的百舌鳥導彈。

    這樣就有了AGM-45A-1或者AGM-45A-7這樣的細分型號。對於只能攻擊某一型別雷達的舉措就使得百舌鳥在攻擊之前需要嚴重依靠情報,在導彈被放置在飛機發射架之前就得進行選擇。

    所以作戰方式是這樣的。

    1.先依靠偵察機去找到目標區域的雷達。

    2.空軍基地或航空母艦根據偵察機報告去安裝不同型號的“百舌鳥”導彈。

    3.戰機起飛飛往目標區域摧毀偵察機所報告的雷達目標。

    乍一看沒什麼毛病。

    但是:

    如果戰機起飛了,目標雷達關機了,那麼白飛一趟;

    如果戰機起飛了,目標雷達關機了,敵人又啟動了另外一部不同的雷達,還是打不了,依舊白飛一趟,需要回來換另外一種百舌鳥再飛一次;

    如果偵察機發現敵人裝備了新型號的雷達系統,對不起,打不了,相應的引導頭還沒設計生產呢!

    ……

    如果戰機攜帶儘量多的不同型號的百舌鳥導彈飛到目標區域,就更逗了。當年導彈和戰機的互動連線又很low,飛行員可以知道導彈鎖定目標了,但不知道具體是幾號導彈鎖定的。

    ……

    ……

    所以說,百舌鳥在實戰過程中效能極低。後來美國又繼續發展了AGM-78和AGM-88兩種反輻射導彈。但依舊效能很低。

    但無論是AGM-45也好還是AGM-88也好,美國反輻射導彈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隻能欺負下弱小國家——他們的射程太近,AGM-45的射程只有40公里,AGM-88的射程也僅僅達到了105公里。打小國的雷達還是有效的,但對於類似於S-400這類的射程達到400公里的新型防空系統,是誰打誰還不一定呢!

    反輻射導彈做得最好的是中俄兩國。走的是另外的思路,利用巡航導彈和反艦導彈加裝反雷達模組改制反輻射導彈。

    例如鷹擊-91空射反艦導彈就具備可替換的導引頭,用以打擊200公里以外的雷達目標。甚至長劍-10這類的遠端巡航導彈也可以加裝反雷達模組。

    這樣在火力圈外進行攻擊的方式才是真正的雷達殺手。

    當然了,中俄並沒有特別專用的反輻射導彈型號。但真心不愁怎麼打雷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GTRVS1986是什麼酒,價格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