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的等級分為14級,如下:
表面粗糙度14級=Ra 0.012
表面粗糙度13級=Ra 0.025 表面粗糙度12級=Ra 0.050 表面粗糙度11級=Ra 0.1 表面粗糙度10級=Ra 0.2 表面粗糙度9級=Ra 0.4 表面粗糙度8級=Ra 0.8 表面粗糙度7級=Ra 1.6 表面粗糙度6級=Ra 3.2 表面粗糙度5級=Ra 6.3 表面粗糙度4級=Ra 12.5 表面粗糙度3級=Ra 25 表面粗糙度2級=Ra 50 表面粗糙度1級=Ra 100
1、表面粗糙度,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
加工過程中的刀痕、切削分離時的塑性變形、刀具與已加工表面間的摩擦、工藝系統的高頻振動都是形成表面粗糙度的原因,而表面粗糙度會對零件的耐磨性、配合性質的穩定性、零件的疲勞強度、零件的抗腐蝕性、零件的密封性等造成影響。
2、表面粗糙度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加工過程中的刀痕;
2)切削分離時的塑性變形;
3)刀具與已加工表面間的摩擦;
4)工藝系統的高頻振動。
擴充套件資料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
表面粗糙度圖譜 為研究表面粗糙度對零件效能的影響和度量表面微觀不平度的需要,從20年代末到30年代,德國、美國和英國等國的一些專家設計製作了輪廓記錄儀、輪廓儀,同時也產生出了光切式顯微鏡和干涉顯微鏡等用光學方法來測量表面微觀不平度的儀器,給從數值上定量評定表面粗糙度創造了條件。表面粗糙度儀
從30年代起,已對錶面粗糙度定量評定引數進行了研究,如美國的Abbott就提出了用距表面輪廓峰頂的深度和支承長度率曲線來表徵表面粗糙度。
1936年出版了Schmaltz論述表面粗糙度的專著,對錶面粗糙度的評定引數和數值的標準化提出了建議。但粗糙度評定引數及其數值的使用,真正成為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標準還是從40年代各國相應的國家標準釋出以後開始的。
首先是美國在1940年釋出了ASA B46.1國家標準,之後又經過幾次修訂,成為現行標準ANSI/ASME B46.1-1988《表面結構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紋度和加工紋理》,該標準採用中線制,並將Ra作為主引數;接著前蘇聯在1945年釋出了GOCT2789-1945《表面光潔度、表面微觀幾何形狀、分級和表示法》國家標準,而後經過了3次修訂成為GOCT2789-1973《表面粗糙度引數和特徵》,該標準也採用中線制,並規定了包括輪廓均方根偏差即現在的Rq在內的6個評定引數及其相應的引數值。另外,其它工業發達國家的標準大多是在50年代制定的,如聯邦德國在1952年2月釋出了DIN4760和DIN4762有關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引數和術語等方面的標準等。
形成原因
表面粗糙度圖譜 表面粗糙度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主要表現
表面粗糙度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表面粗糙度影響零件的耐磨性。表面越粗糙,配合表面間的有效接觸面積越小,壓強越大,磨損就越快。
2) 表面粗糙度影響配合性質的穩定性。對間隙配合來說,表面越粗糙,就越易磨損,使工作過程中間隙逐漸增大;對過盈配合來說,由於裝配時將微觀凸峰擠平,減小了實際有效過盈,降低了聯結強度。
3) 表面粗糙度影響零件的疲勞強度。粗糙零件的表面存在較大的波谷,它們像尖角缺口和裂紋一樣,對應力集中很敏感,從而影響零件的疲勞強度。
4) 表面粗糙度影響零件的抗腐蝕性。粗糙的表面,易使腐蝕性氣體或液體透過表面的微觀凹谷滲入到金屬內層,造成表面腐蝕。
5) 表面粗糙度影響零件的密封性。粗糙的表面之間無法嚴密地貼合,氣體或液體透過接觸面間的縫隙滲漏。
表面粗糙度的等級分為14級,如下:
表面粗糙度14級=Ra 0.012
表面粗糙度13級=Ra 0.025 表面粗糙度12級=Ra 0.050 表面粗糙度11級=Ra 0.1 表面粗糙度10級=Ra 0.2 表面粗糙度9級=Ra 0.4 表面粗糙度8級=Ra 0.8 表面粗糙度7級=Ra 1.6 表面粗糙度6級=Ra 3.2 表面粗糙度5級=Ra 6.3 表面粗糙度4級=Ra 12.5 表面粗糙度3級=Ra 25 表面粗糙度2級=Ra 50 表面粗糙度1級=Ra 100
1、表面粗糙度,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
加工過程中的刀痕、切削分離時的塑性變形、刀具與已加工表面間的摩擦、工藝系統的高頻振動都是形成表面粗糙度的原因,而表面粗糙度會對零件的耐磨性、配合性質的穩定性、零件的疲勞強度、零件的抗腐蝕性、零件的密封性等造成影響。
2、表面粗糙度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加工過程中的刀痕;
2)切削分離時的塑性變形;
3)刀具與已加工表面間的摩擦;
4)工藝系統的高頻振動。
擴充套件資料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
加工過程中的刀痕、切削分離時的塑性變形、刀具與已加工表面間的摩擦、工藝系統的高頻振動都是形成表面粗糙度的原因,而表面粗糙度會對零件的耐磨性、配合性質的穩定性、零件的疲勞強度、零件的抗腐蝕性、零件的密封性等造成影響。
表面粗糙度圖譜 為研究表面粗糙度對零件效能的影響和度量表面微觀不平度的需要,從20年代末到30年代,德國、美國和英國等國的一些專家設計製作了輪廓記錄儀、輪廓儀,同時也產生出了光切式顯微鏡和干涉顯微鏡等用光學方法來測量表面微觀不平度的儀器,給從數值上定量評定表面粗糙度創造了條件。表面粗糙度儀
從30年代起,已對錶面粗糙度定量評定引數進行了研究,如美國的Abbott就提出了用距表面輪廓峰頂的深度和支承長度率曲線來表徵表面粗糙度。
1936年出版了Schmaltz論述表面粗糙度的專著,對錶面粗糙度的評定引數和數值的標準化提出了建議。但粗糙度評定引數及其數值的使用,真正成為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標準還是從40年代各國相應的國家標準釋出以後開始的。
首先是美國在1940年釋出了ASA B46.1國家標準,之後又經過幾次修訂,成為現行標準ANSI/ASME B46.1-1988《表面結構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紋度和加工紋理》,該標準採用中線制,並將Ra作為主引數;接著前蘇聯在1945年釋出了GOCT2789-1945《表面光潔度、表面微觀幾何形狀、分級和表示法》國家標準,而後經過了3次修訂成為GOCT2789-1973《表面粗糙度引數和特徵》,該標準也採用中線制,並規定了包括輪廓均方根偏差即現在的Rq在內的6個評定引數及其相應的引數值。另外,其它工業發達國家的標準大多是在50年代制定的,如聯邦德國在1952年2月釋出了DIN4760和DIN4762有關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引數和術語等方面的標準等。
形成原因
表面粗糙度圖譜 表面粗糙度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加工過程中的刀痕;
2)切削分離時的塑性變形;
3)刀具與已加工表面間的摩擦;
4)工藝系統的高頻振動。
主要表現
表面粗糙度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表面粗糙度影響零件的耐磨性。表面越粗糙,配合表面間的有效接觸面積越小,壓強越大,磨損就越快。
2) 表面粗糙度影響配合性質的穩定性。對間隙配合來說,表面越粗糙,就越易磨損,使工作過程中間隙逐漸增大;對過盈配合來說,由於裝配時將微觀凸峰擠平,減小了實際有效過盈,降低了聯結強度。
3) 表面粗糙度影響零件的疲勞強度。粗糙零件的表面存在較大的波谷,它們像尖角缺口和裂紋一樣,對應力集中很敏感,從而影響零件的疲勞強度。
4) 表面粗糙度影響零件的抗腐蝕性。粗糙的表面,易使腐蝕性氣體或液體透過表面的微觀凹谷滲入到金屬內層,造成表面腐蝕。
5) 表面粗糙度影響零件的密封性。粗糙的表面之間無法嚴密地貼合,氣體或液體透過接觸面間的縫隙滲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