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and和or
在if函式中,and表示交集關係,也就是說所列入的條件必須全部滿足,才能返回滿足and條件的值,or表示並集關係,也就是“或”的關係,所列入的條件只需要滿足其中之一即可。
這裡我們設定目標:使用if函式結合and和or來對圖中的學生實現以下判斷,
①語文、數學、英語三科都70分以上的人,評級為“優”;
②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只要有一科70分以上就可以評級為“良”。
if函式中and的使用
使用and選出可以評級為“優”的學生,需要達到的條件是語文、數學、英語三科都70分以上,在“評級”列輸入函式:=if(and(C3>70,D3>70,E3>70),"優",""),在這個函式中:
C3>70,D3>70,E3>70:指在and中進行判斷的邏輯條件,除了這三個之外如果需要還可以繼續往後列;
在if函式的第三部分中,引號裡面沒有內容,表示當不滿足and所限定的條件時,單元格返回空值。
輸入完成之後返回結果如圖所示,就選出了只有“小敏”和“志華”可以評級為“優”。
if函式中or的使用
1.使用or選出可以評級為“良”的學生,需要達到的條件是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只要有一科70分以上即可,在“評級”列輸入函式:=IF(OR(C3>70,D3>70,E3>70),"良",""),輸入完成之後即可得到結果。or和and一樣,也不僅僅侷限於這三個邏輯條件,根據需要還可以拓展條件。
2.可以看到,所有學生都可以評級為“良”,這裡麵包括了在使用and時可以評級為“優”的學生。需要注意的是,能評為“優”的學生,自然也滿足“良”的條件,這裡並不排斥。
關於and和or
在if函式中,and表示交集關係,也就是說所列入的條件必須全部滿足,才能返回滿足and條件的值,or表示並集關係,也就是“或”的關係,所列入的條件只需要滿足其中之一即可。
這裡我們設定目標:使用if函式結合and和or來對圖中的學生實現以下判斷,
①語文、數學、英語三科都70分以上的人,評級為“優”;
②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只要有一科70分以上就可以評級為“良”。
if函式中and的使用
使用and選出可以評級為“優”的學生,需要達到的條件是語文、數學、英語三科都70分以上,在“評級”列輸入函式:=if(and(C3>70,D3>70,E3>70),"優",""),在這個函式中:
C3>70,D3>70,E3>70:指在and中進行判斷的邏輯條件,除了這三個之外如果需要還可以繼續往後列;
在if函式的第三部分中,引號裡面沒有內容,表示當不滿足and所限定的條件時,單元格返回空值。
輸入完成之後返回結果如圖所示,就選出了只有“小敏”和“志華”可以評級為“優”。
if函式中or的使用
1.使用or選出可以評級為“良”的學生,需要達到的條件是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只要有一科70分以上即可,在“評級”列輸入函式:=IF(OR(C3>70,D3>70,E3>70),"良",""),輸入完成之後即可得到結果。or和and一樣,也不僅僅侷限於這三個邏輯條件,根據需要還可以拓展條件。
2.可以看到,所有學生都可以評級為“良”,這裡麵包括了在使用and時可以評級為“優”的學生。需要注意的是,能評為“優”的學生,自然也滿足“良”的條件,這裡並不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