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七39209

    以前工作的時候,爸媽在老家,我們節假日都沒有假,服務行業,很少回去,現在爸媽跟大姐住在一起,在外地很遠,有時候過年都不會回來,我們基本都是每週打電話或者影片聯絡,結婚後,只要老公有假,我們都會回去的,婆婆他們在農村,年紀也大了,有時間基本都會回去。

  • 2 # 人生若只如初見132568418

    應該會回去,這點我深有體會,我從小跟著姥姥姥爺一起生活,以前姥姥姥爺在的時候,每到五一十一假期的時候,姥姥每天都坐在村口等著姨或者舅舅的回去,嘴裡還唸叨著今天你老姨(或者三姨或者大舅二舅)或許回來,就這樣每天都在村口等著。我的父母在老家,好在我們離得不是太遠,開車一個半小時。以前沒有車的時候,都是等著年節放假才會回去,但是隔幾天都要通電話,現在自己開車了,隨時都能回去了!父親不在了,母親自己自由慣了,也不願意跟著弟弟他們,我們能做的也就是多回去看看!

  • 3 # 鄉村小惠

    感謝悟空問答,提這個問題,讓我突然間發覺,已經十幾年沒吃過媽媽包的灰水粽了,此刻心情無比心酸。自從18年前外出工作,然後遠嫁他鄉,已經18年沒吃到端午節媽媽包的灰水粽。有時候吃的不是食物,而是一種感情,想念一個人,或者是一段時光,不是用心去想,而是用胃去想它的味道,才是最真實真實的。我真的很想回去,哪怕不吃粽子,我也想回去,看看媽媽。

  • 4 # 小鳳鳳666

    很遺憾的是自己不能親自開車回去,但是自己事坐大巴回去哈

    我覺得回家 吃的不僅僅是粽子,更重要得是一種情懷吧~

  • 5 # 賀婷521

    有的時候不是回家吃粽子的,是有一個藉口回家看望父母。回家團聚下,父母老了 ,他們每天期盼著我們多回家看看,確嘴上不敢提起,怕耽誤我們賺錢養家,一給父母打電話,總說“我和你爸都挺好的,不用掛念,沒啥事不用來回跑家,半夜開車不放心,一天還得耽誤賺錢,現在養孩子壓力大,花錢的地方多。”自從當了父母,我特別理解父母的那份愛,不過節,平常日子,我也回去幾趟,雖然待不了幾天,看看確很安心。回去一趟,父母就說“耽誤一天少買多少錢,還得給我們拿這麼多水果回來吃,在給錢,也費油錢,沒啥事,別老回來了,現在方便了,想媽爸可以影片通話了。”走的時候總說知道了,眼淚確出來了,看著他們兩鬢的白髮。願你們身體健康,你最大的港灣永遠都在父母那裡。

  • 6 # 頂尖包裝

    進入農曆五月,氣溫升高,萬物蓬勃生長,端午節也馬上來到。過端午節,是華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神州大地在同一時間歡天喜,全家一起上陣包粽子、親朋好友賽龍舟、插艾葉飲黃酒,充滿了對生活和未來的期待祝福。還記得小的時候,看著父母從河邊採回寬寬的蘆葦葉,用熱水洗乾淨煮一下,兩三片蘆葦葉在父母靈巧的雙手裡一折一回,就形成了尖尖的小三角,再輕輕灌入潔白的糯米,中間塞入幾顆誘人圓潤的紅棗,剩下的葉子蓋住蓋頭,稻草繩上下翻轉間就把一個粽子緊緊地捆紮好。想學著父母一起包粽子,卻總把糯米漏得到處都是。一個兩個三四個,等鍋冒出熱氣,甜蜜的滋味就瀰漫在歲月的記憶裡湧上心頭。雖然現在經濟發展,我們也來到了大城市,粽子已經不再受時節限制隨處可見,可真的好想再吃一次父母親手包的粽子,那份滋味就是不一樣。自從2008年開始,端午節正式列入國家法定節假日。但這個正值年中且只有三天的小假期,對我們日益繁忙的工作來說常常有點來不及享受,最繁忙的時候還是繼續為工作加班加點。接到父母詢問的電話,問這次回不回來,我們也只好說太忙了沒有時間。百度曾做了個“城市空巢青年”大資料分析和問卷調查。這份《“空巢青年”生活報告》顯示,近三成空巢青年一年只回家一次,端午節這種小長假回家的比例僅佔36%。而對父母來說,我們每次的回家都是一次盛大的歡慶節日,最愛吃的菜都已經做好,蓬鬆柔軟的被子已經曬好,滿滿都是熟悉又陌生的生活,讓我們分外想念在父母身邊的日子。

  • 7 # 佳嘉同學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在中國傳統佳節中,端午節自有它的味道。那獨特而略帶清涼感的粽葉香,幾乎成了端午節的符號,媽媽包粽子的身影也成了兒時的重要記憶。

    在南方,端午節是個重大節日,是團圓的好日子。母親前一天就會將糯米浸泡好,粽葉清洗乾淨,在糯米中放入紅豆、肉末……攪拌均勻後,便動手包粽子,一卷一放一紮,一個粽子一氣呵成。而我只能幫倒忙,手笨拙的很,粽子總不成型,個頭小小的,頂部扁扁的,不像母親包得那般周正,賣相實在不好看,常惹得母親大人哈哈笑。除開包粽子之外,家裡各個門口,會擺上幾株艾草,母親還會將買來的雄黃酒圍著房屋灑一圈,據說可以防避蛇蟲。

    當天,母親也會準備一頓豐富的端午團圓晚飯。母親總說,看到一家人吃了團圓飯又吃了粽子,才算過了一個像樣的端午節,這個家才是完整的。

    作為被人呵護的兒女時,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那時,每逢佳節,都匆匆往家趕,趕不上飯點,母親也會把飯菜熱在鍋裡等著你回來一起吃。長大後,一直在外打拼,卻鮮有時間關注他們,我們總是在為自己的事業、房子、車子忙碌著。等到為人父母時,卻發現自己為爸媽做的實在是太少、太少,甚至平時的一個電話問候也在忙碌間結束通話……

    愛不能等,孝不能遲,趁著端午的到來,回家吃一頓團圓飯,多陪陪父母

  • 8 # 魂修遠

    端午節,在我們老家,我感覺小時候的氣氛還有點,現在基本沒那麼濃烈了。原因可能就是大部門年輕人都在城裡住,這個節日就算放假時間也短,好些人都不回家看看,不回家看看也讓這些在家裡的老人少了包粽子的想法,有的想起來今天是端午節,乾脆上街買點粽子吃。

    家裡老人們好像不管什麼節日,感覺自己孩子們回來了才是節日,不回來就該湊合就湊合了。

    不管怎麼,我是逢節必回,除非很重要的事情實在難回就只能打個電話了。

    今年的端午節繼續回家和親人一起過,看看能不能學著也包一下傳統的粽子。

  • 9 # 說七說八的小胖閨女

    作為戀家一族這種事情我肯定是能做出來的,只要不是客觀原因不允許,都不是問題!時間嘛,擠一擠總會給你的!“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個話有時候對父母而言,其實是他們更加思念在外地的兒女,更加期待能看到你,看到你,他們就很欣慰了,並沒有任何更多地要求!

    父母老去了,身在外地打拼的我們是有很多身不由己的,為了未來而努力,父母真的是有多不捨也都是收斂自己的情緒來支援兒女的事業,所以能多一分陪伴就真的要好好的給予,人生的意外太多,沒有辦法給你一個準備時間,所以把握好當下能做的就是做好!想想父母對我們的支援——畢業之初,我是靠父母兩年的經濟支援,才在上海站住了腳,當時拮据到沒有錢買火車票回家過年,最後借了同事500,回到家身無分文,晚上路過爸媽的寢室,聽到媽在嘀咕:“要不就讓豬兒就在家找個工作吧,找找她王孃?”爸說:“算了,讓她再去闖闖吧,年經時吃點苦沒啥,我們都還不老,也還沒到多缺錢嘛!”就是這樣的父母給了我最大的支援,讓我熬過了最難的開始,一想到我回到家媽媽爸爸笑的模樣,就讓我覺得心頭是暖的,化不開的甜蜜,失敗了都能好好地站起來,好好地工作和生活都成了順理成章.

    現在我做的事情就是能休年假就帶著父母出去旅遊,錢多去遠點,錢少去附近轉轉,趁著父母腿腳還利索,我們一起走過祖國的大好河山。所以假日能回家就回家,能帶父母出去轉轉更好,陪伴是最大的專寵,三十年前是你們寵著我,三十年後讓我來寵著你們!

  • 10 # 七七初美食

    端午節,我們那裡都不過,更悲催的是,現在也還沒買車。想家想父母,當然肯定會想了。但有時候現實也很殘酷,自己的時間,經濟能力,現實狀況不能使得自己為所欲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暖瓶裝過涼水之後就不保溫了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