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慈蕊反焦慮心理

    我們之所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其實是因為我們找不到自己!

    人類終極的哲學問題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去哪裡?”

    人是群居動物,人不能獨活,人是關係的產物。

    透過物質,我們有了控制感,透過關係,我們有了存在感。

    人類從嬰兒開始,神經系統的發展,動作也跟著發展,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和增強。

    人們透過關係來發展,成長自我,每個人因為成長環境不同,認知、信念、價值觀也不同。當一個人內在核心不夠穩固的時候,就很容易被他人影響。

    很容易受他人影響的人往往是在成長階段自我發展受限或者被幹擾,如過度的關愛,過度的限制等等,沒有在探索中發展完整自我意識,越長大越迷茫。當進入社會後,就像一顆浮萍飄在汪洋大海,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當我們在生活中,聽到他人的論斷,核心不穩時,內在秩序被打亂,產生很多焦慮的負面情緒,影響正常生活。該怎麼調整呢?

    首先,瞭解自己,搞清楚“我是誰”的問題。

    第二,穩定自己的內在秩序,建立核心。

    第三,持續的練習與調整,做自己不二的關照者,陪伴自己,為自己賦能。

    第四,行動,行動是解決問題的最重要的路徑。

  • 2 # 呂心社

    感謝提問,我來簡述一下如何改變,太在意別人人的看法,會隨著別人的評價或者讚美貶低之詞產生情緒波動和認知改變,不利於真正的自己成長。

    完善自我概念不受他人過多的影響:自我概念包含定義自己的特殊概念(擅長某些內容,性格如何,與人相處如何等),以及由經歷、閱歷構成的圖式(圖式這個概念很簡單,就是想計算機編寫的程式一樣,最終執行出結果),還包括“可能自我”(自己希望可能,或者即將成為什麼樣子)。

    以上的這些概念需要穩定,就是所說的目標明確(如果你的行為方式總變,或者一會想當醫生,一會想當律師的),其他人的意見只是為你的目標添些色彩,而不能改變你的自我概念,就是說做好自己目標明確堅定不移,才可以不受他人影響。這就是你唯一需要去做的,也是最漫長的。

  • 3 # 被心理學打劫的牙醫

    首先普及一個概念,自我定義

    而一個人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相當於TA所使用的評價系統是外部評價系統,而TA自己的那套內部評價系統,很少甚至就沒有被自己開啟過,一個人的這兩套評價系統其實是在早年的養育壞境中漸漸形成的,意思就是在每個人的早年生活環境中既有重要他人對自己的反饋,又有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和定義。這樣一個人既有自己對自己定義的主體性資格,又可以透過外在的評價調整自己的行為準則,而不至於滑想某一個極端,或者依靠外在或者太過於自我。

    再者,一個人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往深了說,其實是TA失去了一種主體性資格,TA 在長期的外部評價體系中,已經慢慢習慣了外界對自己的暗示,並且以這種暗示作為自己的行事準則,一個人對另外一個做出評價,那是需要權力的,毫無疑問自己對自己的所有行為擁有一切的解釋權。而且,這種評價不在於解釋的正確與否,而在於我自己把自己解釋了,我擁有了對自己的解釋權了。所以,不是如何調整心態的問題,而是要找回自己的主體性資格。

    擁有主體性資格是形成基本的自戀的前提條件,一個人只有具備基本的自戀,才能在社會的升級打怪過程中有一個強有力的支撐。

    最後要說的就是,外面本沒有標準,標準都是人定,有了自己的主體性資格,就有了自己的標準了,那麼別人的標準我們參考就行,而不需要太過於在意。

  • 4 # 春天93632

    首先要靜下心來!學會用不同角度,看不同的事情。學會換位思考,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吸收好的,忘掉無聊的!出去走走,看看大山,河流,望望藍天白雲~~~想一想心中的意境,自然而然就放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好句10~15字加好詞(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