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硬核博士

    最最最簡單的方法,想導師請幾個月假,去外面流浪一段時間,首選西藏,青海,川西,感受一下自然的壯美,陶冶心靈的民族。什麼也不要想!

    然後回來,再拾起來,會好很多!

    三年博士畢業的我,加上同時要白天上班的我,希望你能順順利利畢業!沒有過不去的坎!

  • 2 # 郝峰濤

    《高考,你當培養什麼樣的人才?》

    這是一篇有可能改變中國教育的文章:教育,不該成為孩子負重前行的包袱!

    一個小問題:A生數學100、語文50;B生數學90、語文90,誰更具潛能?這不是一個分數多少的小問題,而是一個人才觀念的大問題。

    我們的社會、家庭、教育和高考一致認定B生為優秀人才,以分數高低論英雄,所以一位小學校長就敢這樣說:“我這裡沒有天才,我只要考試的分數和名次。”教育怎能不陷入應試困境!錢學森老人發出疑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呢?”錢老希望培養出大師級的人才:一個孫子,勝過千萬趙括。

    落後的人才觀念,是造成中國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

    人才,你在哪裡?A生具有優科(數學)優勢,B生具有均科(均衡)優勢,這兩種不同的優勢,哪一種最具潛能?

    論一:天才優於專才,專才優於全才,全才只能算是個人才。植物有頂端優勢,才成其高;動物也各有本領,故能生存。再縱觀歷史,橫觀社會,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領域的專才,而非全才,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論二:專才(優科)的成功在於他們努力建設自我的專業興趣、專業方向和專業高度,而所謂的全才(均科)其實是被誤導的無興趣、無方向和無高度的三無產品!人才都有一定的成長之路,越是卓越的人才越注重自我的專業發展。

    論三:孩子們各有天賦,在發展中就會產生不同的優勢,這是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也是專才成長、優科發展的內因外果。而全面均科發展,其實是一種違揹人性發展的人才策略。

    所以,專才(優科)的人才發展觀是優於現代教育中盛興的平均主義全才(均科)觀。天才源於自覺,專才源於興趣,全才源於誤導,平均主義全才(均科)觀是扼殺天賦、迷失興趣的禍首。

    我們要不要打破偏科觀,打破主副科,打破文理科,打破快慢班,打破填鴨式,打破應試觀?要不要鼓勵學生培養興趣、尋找方向和建構高度?要不要給天才、專才(優科)更大的成長空間?

    要!但如何做到呢?

    一,高考是指揮棒,要從“均科固定文理制”向“優科自選建構制”轉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發展,以自身優勢學科為中心進行知識建構,可在高考科目“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選四科進行計分選拔,其餘參試科目的分數作為參考。如:A生自選“生數理英”四科計分,B生自選“生化數史”四科計分,可同時報考清華生物的相關專業,擇優錄取。

    二,中學和中考可以讓學生自選2-3門優勢學科參加評價,其餘參試科目作為參考,鼓勵學生髮掘自身的興趣、方向和高度。

    三,小學階段,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逐步建立1-2門優勢學科參加評價,改變填鴨式的主科均衡發展觀。

    我們的育才觀念要從均科全才觀向優科專才觀轉變,去培養孩子的興趣、方向和高度,實現人的專業化成長,這是人的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規律。

    荒原開蹊徑,枕草待曉鍾。

    十年心酸夢,只為此文生。

     

    優科專才的佐證:

    1, 偏科的普遍性,偏科不是壞事,是優科的普遍存在。所謂的天才,只是找到了為之努力的方向。

    2, 古今中外的人物,皆是以優勢為中心的存在:他們博覽群書,皆以優勢為中心,而非漫無邊際的學習知識。

    3, 民國大師的特點:偏科偏文(胡適、錢鍾書、季羨林、吳晗等數學很不理想);學歷低(齊白石,啟功,巴金,華羅庚,沈從文,梁漱溟等),在那個教育貧乏的時代卻湧現了大量的人才,優科自學是一個重要特徵,現代教育應該從中汲取力量。

    4, 偏科生愛因斯坦:所謂教育,是忘卻在學校所學的全部內容之後剩下的本領。

    5, 許多偉大的人物,成績有時候也很平庸,只是在一定的年齡發現方向後,才奮發有為的:牛頓、托爾斯泰、馮特、丘吉爾等等,所有的偏科、等待都是有道理的:與其“拔苗組長”,不如靜待“雨後春筍”。

    6, 2012諾獎莫言,小學五年級輟學:文學和科學相比,的確沒什麼用處,但文學最大的用處,也許就是它沒有用處。教育也如此,所謂的分數、學歷、甚至知識都不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7,  2014諾獎中村修二,亞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費時間:浪費了孩子最大的資源——有無限可能性的少年時光和天生的好奇心。

    8, ……我們心中都能感覺到教育中的問題,除了無能為力,還剩下死不悔改!人才觀念的更新,高考方式的轉變,教育模式的改革,縱然任重道遠,也當砥礪前行。

    致敬:你我皆是微不足道的塵埃,只是希望

  • 3 # 莫欺少年窮n

    你現在都博士了啊,博士是多少人所渴望而不可及的學位,可能你收到了委屈或一些挫折,但是你可以透過旅遊或跟好友聊聊天緩解一下糟糕的情緒,你要珍惜你現在的生活並且一切都要為未來考慮,加油吧,我想一切都會好起來了(✪▽✪)

  • 4 # 精神護理秦瑋

    2.降低期望值:過高的期望值很容易使人處於緊張、焦慮、擔心的狀態,如果吧期望值適度的降低,量力而行,可以有效的緩解壓力,失敗乃成功之母。

    3.改變一下工作和學習的方式和生活節奏:工作和生活單調或者枯燥時,壓力就會增大,因此適當的改變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勞逸結合,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壓力感就會大大的減少。

    4.聽音樂:欣賞一些自己喜歡的樂曲。也可以是適當做一些放鬆治療,肌肉放鬆、想象放鬆都可以,也可以適當做做正念的身體掃描。(這個方法給我的愛人試過,效果真的很好)

    5.運動:參加一些跑步、游泳等體育專案,運動是減輕精神壓力的最佳途徑。

    6.減少人際矛盾和衝突:與他人關係不好時,會感到壓力大,而生活在和諧的環境中的人是不會感到緊張、焦慮不安的,所以要儘量減少和避免與他人的衝突和矛盾。

    保劍鋒從磨礪,梅花香自苦寒來。您一定可以的!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淚的人,而是願意含著眼淚繼續奔跑的人。加油!您一定能夠戰勝這些磨難!

  • 5 # 使用者106685953248

    書有時讀多了,不一定是件好事。我大專畢業,家裡的學歷最低的。爸媽都是六十年代大學生,弟弟是碩士。但是他們都不如活得通透,活得靈活。博士讀不下去了,就別讀了,聽過博士不能畢業自殺的,別那麼迂腐!這條路走不通,還有大把的路可以走。很多人的人生底線都定的太高了,考上了就要畢業,不然就沒臉活了,真是有病!一個真正豁達的人可以接受一切生命中際遇,然後滿懷希望從頭再來。記住~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6 # 志願填報劉洋

    博士生在高校是怎樣的一個群體,相信很難找到一個美好的詞彙去形容。日常繁重的科研任務、堆積無序的英文文獻、週六日無雙休等等,貌似生活中有的都只是苟且。當長期處於這種高壓環境中,你會質疑自己的初衷甚至變得抑鬱,浮躁的情緒從你的身體裡悄無聲息地滋長。浮躁亦是部分高校博士生的一個寫照,在這個最好最壞的時代,過於渴望追求成功的心態容易讓我們迷失自己。博士生作為未來科研中堅力量的接班人,切忌妄自菲薄。在面對高強度的科研任務的同時如何平定侵蝕自己的浮躁情緒,就發生在我身邊的經歷簡單提出幾點建議:

    1. 培養專注的精神,多些踏實和堅持。博士生急於求成、逐熱而動的現象在身邊已屢見不鮮,而研究本身就是一項慢熱系統的工作,博士生要專注自己的研究,多些踏實和堅持,發揚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才能充分認識到課題的價值所在,這也是從根本上激發研究主體的積極性。相反,對課題的領悟不紮實,存在一些膚淺的認識更是無法說服自己對課題進行深入研究,這其實也是一個惡性迴圈的怪圈。

    2. 秉持低期望高標準的科研態度。讀博是場修煉,這是已久的說法,歷經磨難後究竟有沒有詩和遠方心態是關鍵。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儘量抱有一顆平常心,博士生畢竟也是一個科研訓練的階段,做到兩點:低期望,即使實驗資料不理想也至於心理落差過大,灰心喪氣於暫時的失敗中而一蹶不振;高標準,在預期目標未達成的情況下,降低標準也是一種折中,收穫的是在追求高標準的過程中紮實基礎以求厚積薄發。

    3. 克服研究過程中的挫敗感。課題研究過程中日積月累的挫敗感無疑是浮躁情緒滋長的催化劑。事實上在一個未知問題上的探索難免會遭遇挫折,善於學習別人加上吸取經驗教訓,可以一定程度減少自己失敗的機率。之前在施一公老師的一篇博文《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博士生》中總結兩點:第一,時間的付出;第二,方法論的轉變。第一點,時間的付出是必須的,也應該是基礎。博士生沒有工作時間的積累僅靠投機取巧是很難對課題有深入的研究的,當然工作時間也需要合理的安排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苦讀。關於第二點,方法論的轉變,以我現在資歷尚淺還不能完全領悟老師的深意,大概是靈活調整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在敢於走彎路的同時也要善於尋找捷徑,繞過那些不可逾越的障礙,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4. 循序漸進的獲得自我認同。近代中國,包括大學生都有很深的自卑情節,在遇到挫折時也會自暴自棄。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自信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如何獲得自信,我認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對於一個大的科學問題,我們可以把它劃分為若干的小問題,從簡單入到困難各個擊破,在循序漸進的小成就中獲得一個自我認同的疊加,最終實現放大效應。先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今天做一個漂亮的western blot。

    以上列出的四點,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堅持。博士生能夠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做一些事情,研究的大門才會慢慢地向你敞開。

  • 7 # 擺渡沂河

    時間簡史作者霍金在做博士課題時也愁苦不堪言,沒有好的選題。張藝謀當初拿到奧運會開幕式導演團隊,有無數天馬行空的創意一個比一個牛逼,直到三年過去了,忽然發現再這樣不切實際的幻想下去時間就不夠了,然後才開始腳踏實地工作。我女兒正讀博士,實驗一遇到困難就說恐怕畢不了業還得延期啥的,我說從來就沒有指望你搞出一個諾獎級別的突破來。只要能夠畢業就萬事大吉了,何必強求自己定的目標遠大呢?很多世界知名大學的著名實驗室都在研究如何攻克癌症,糖尿病,讓盲人重見光明,讓截癱重新站起來,它們集合全世界精英花費無數也只是有希望而已。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能畢業就可以了。不必非得驚天動地。退一步說,博士咱不讀了,回頭拿著碩士學位找個工作不也一樣?

  • 8 # 桃子教英語

    有時候你堅持一件事是不容易的。本來自己心裡有數,但是到了跟前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想要的結果一直不出現,一次次努力,一次次期待,一次次失望。這時候你的心態就會在崩潰的邊緣徘徊。你會對自己,對所做的事失去信心,失去希望。

    我家的年輕人們在找工作、申研考研、出國、申博、讀博過程中都遇到過挫折和壓力,他們都能堅持下去並取得成功。要給自己更多機會去嘗試。思路要開闊,不要太在乎損失時間、金錢以及各種潛在的機會。大不了推遲畢業,總會成功的。料想一下最壞的結果,退路在哪裡,告訴自己既就是到了這一步也不是最糟的,是我們能承受的。一定要有這個信念。人生變數很大,要相信,用心努力的人一定會有成就的。

    補充一點,我覺得很重要,記得向你周圍的人尋求幫助。不恥於尋求幫助!

  • 9 # 月沉菡萏

    很簡單,放棄!估計你會說努力了那麼久花了那麼多精力浪費了那麼多時間等等,但是讓自己變得心態爆炸那就得不償失了!沒有什麼比健康的心理更值錢的!

  • 10 # 千里馬創業正能量

    博士期間心態崩潰,也也反映了中國式教育體制下的一種普遍現象。學習壓力過大,不會勞逸結合很容易造成心態崩潰。如何平衡心態是一個很受關注的問題,首先問問是怎麼崩潰的? 找出原因重新調整心態,才是關鍵點。

    找幾個原因:

    1. 是不是失戀受打擊、身心疲累?

    2. 是不是剩男、剩女的年齡壓力?

    3. 是不是身體健康出了問題?

    4. 是不是家裡親人發生意外?

    5. 是不是經濟上難以為繼?

    6. 是不是論文還沒發表,沒信心完成?

    7. 是不是與導師和同學有衝突?

    8. 是不是受到非議或排擠?

    9. 是不是心理素質太脆弱?

    10. 是不是導師不給力?

    11. 是不是課題難度太大?

    12. 是不是持續苦學,過度透支身體?

    找出幾個辦法:

    1. 可以看心理醫生,找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2. 每天適當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和耐力。

    3. 休息一段時間,健康與生命更重要。

    4. 可以碩士身份就業一段時間。

    5. 在學業上可適當降低心理預期。

    6. 苦學之餘多聽音樂、跳跳舞、登登山,到戶外走走,開闊胸襟。

    送出幾句鼓勵;

    1. 平常心,努力就行,盡力就好,不要過度苛求自己!

    2. 別放棄,咬緊牙根挺過去,穿過黑暗,迎來曙光!

    3. 別跟自己過不去,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加油!

    4. 這是黎明前的黑暗,克服困難就是勝利!

    5. 痛苦、委屈、挫折都是成功的必經之路,不算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蝦仁茄子滷麵的做法,蝦仁茄子滷麵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