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616116296758

    千百年來,各個文人雅士都在感慨時間的寶貴,都在以各種方式警示人們要珍惜時間、慎莫放逸,很多名言警句一直流傳至今。很有意思的是不少膾炙人口的句子的來龍去脈到今天都是個謎,例如:

    1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有關珍惜時間的警句,表示一寸光陰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昂貴,而一寸長的黃金卻難以買到一寸光陰,比喻時間十分寶貴,這與我們現在常說的“時間就是金錢”如出一轍。但針對這句名言的由來,還有很多很有爭議的故事:

    據查,早在唐代,一個詩人王貞白在江西廬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讀書,曾經在《白鹿洞二首》詩中記述了自己專心讀書的經歷;“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意思就是詩人讀書讀到很晚,不知不覺夜晚很深了,真心感嘆時間不夠用,一寸的光陰就像一寸長的黃金一樣的寶貴。由於自己讀書廢寢忘食,他遭到了一些人的嘲笑,但是詩人不以為然,因為他自己很清楚自己的時間都用在了讀書上,也就是追尋周公和孔子流傳下來的儒家經典上。

    很顯然,唐代在元代之前,《辭源》的描述有待商榷。可後面的“寸金難買寸光陰”又從何而來呢?

    查閱史冊,在明代《西洋記》(作者不詳,此書是用來記載鄭和下西洋的故事)第11回寫道:“可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寸金使盡金還在,過去光陰哪裡尋?”

    至此這個句子才完整呈現出來,後來又被收錄到《增廣賢文》(明代)裡了。

    至於光陰稱“寸”,緣於古人用“晷”來測算時間,“晷”又稱作“日晷”。日晷即是在圓形板上刻上表明時間的度數,圓中心立一小棍,由日出到日落,小棍的陰影由長而短,又由短而長地映在度數上,即表示著時間。“寸陰”,即陰影縮短或延長一寸的距離。

    2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這是古人對時間拖延者的警示,對時下很多拖延癌晚期患者和積極廢人也是一劑良藥。

    完整的詩詞是這樣的:

    明日復明日, 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 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 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 請君聽我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這首詩多次提到“明日”,給人的啟示是:世界上的許多東西都能盡力爭取和失而復得,只有時間難以挽留。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時間永不回頭。反覆告誡人們要珍惜時間,今日的事情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不要蹉跎歲月。

    這首詩歌到底是錢福還是文嘉所作,到現在都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錢福(又名錢鶴灘)續文嘉的《今日歌》而作,其實只要看兩者的生卒年即可知,應該是文嘉(1501~1583)續錢福(1461—1504)的《明日歌》而作《今日歌》。

    可另有記載文嘉也作有《明日歌》。因此,明日歌的作者待考證的有兩個,分別是錢福和文嘉,歷來說法不一(老師出題千萬別考啊,實在讓人糾結)。

    3

    今日事,今日畢

    一句自古流傳下來的諺語,提醒並激勵人們要珍惜時間、不要拖延。這也是最簡明的時間管理行動目標。

    有意思的是到現在都沒人真正知道是誰提出的,作者無從考究。

    只是一般都認為它的意思來自於明代大學士文嘉曾經寫過的一首《今日歌》,詩中這樣寫道:

    今日復今日, 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 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 努力請從今日始!

    詩人以通俗流暢的語言,明白如話的句子勸勉人們要珍惜時間,勿虛度年華,莫荒廢光陰。

    4

    古代文人有關時間方面的名言金句多不勝數,如:

    不飽食以終日,不棄功於寸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花兒還有重開日,人生沒有再少年。節氣不饒苗,歲月不饒人一日無二晨,時間不重臨。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盛年不再來,歲月不待人。……

    古聖先賢的千言萬語、千叮萬囑,歸根一句:

    珍惜時間,莫負今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位告訴我《可愛頌》中文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