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bby的潮流志
-
2 # 不要虛,上
第一反應就是唐三藏。因為他作為佛祖弟子時就叫金蟬子。一次佛祖講經,講的是口吐蓮花,滿殿飄香,各路菩薩羅漢聽的如痴如醉,金蟬子同志卻在哪裡打盹,根本沒有聽出妙處,更是對佛祖大大極大的不尊重。這一舉動激怒了佛組老師,便讓他輪迴十世,每一次都是純陽大善人,這真的很苦。更是把萬里迢迢取經的重擔壓在他身上。三藏每一世都沒有被紅塵的種種誘惑挑動,每一世都潛心向佛,在三個保鏢的保護下求的真經。這一逃就是連續十世從滾滾紅塵中逃離,可不比一兩次從危險中逃脫難度大的多。
-
3 # 維海805
金蟬脫殼戰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高階將領隆米爾指揮德軍團在非洲與美英聯軍決戰時,狡猾隆米爾發現美英聯軍力遠遠超過德軍。德軍隨時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他根據戰場的形勢及時組織逃跑計劃,抓住美英聯軍包圍的弱點開啟突破口。結果德軍非洲軍團主力成功脫逃。軍事專家稱他為非洲沙漠之狐!
國共內戰國軍將領胡漣非常狡猾,多次從解放軍的包圍圈中金蟬脫殼。解放軍將領稱是國軍中善於謀略善戰的軍事人才。
-
4 # 小時是個書蟲
不過這裡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諸葛亮的金蟬脫殼的故事啦!
三國時期,諸葛亮因打仗辛苦生病了,病得很嚴重。他對姜維說:“我不行了,但我有個好辦法能讓你帶軍隊安全撤退。” 不久,諸葛亮病死了,姜維按照他說的,沒有對外公佈。 姜維帶著軍隊偷偷撤退,可魏國的人卻追上來了。 姜維要工匠做了個諸葛亮模樣的木人,穩穩地放在車中。然後,姜維派手下楊儀率領部隊向魏軍主動發動進攻。魏軍看到對方主動進攻,又看到諸葛亮坐在車中指揮,害怕地逃走了。最後,姜維帶著軍隊,安全地回到了漢中。等魏軍知道諸葛亮已經死了,再去追趕時,已經晚了。
-
5 # 蓋特盤地
曹操不聽荀彧之言,沒有殺了劉備,也沒有軟禁他。讓劉備找藉口帶兵堵截袁紹。劉備一出曹營直接溜之大吉。金蟬脫殼了。
-
6 # 子魚侃球
金蟬脫殼,是《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中的一計。原意是蟬脫去外殼的蛻變。比喻製造或利用假象脫身,使對方不能及時發現。
戰國時期魏國大將龐涓與孫臏是師兄弟,都是鬼谷子的徒弟。兩人雖是同為師兄弟,可人品卻有天壤之別。孫臏持重善良,誠實忠厚,潛心研習兵法,視名利為糞土;而龐涓為人奸詐陰險,利慾薰心,是一個為了名利不擇手段的小人。學到半途,龐涓就為了到魏國做大官而放棄了學業,去魏國當上了大將軍。而孫臏選擇留在鬼谷子身邊,繼續把剩下的兵法學習完,研究透。
龐涓在魏國過上了渴慕已久的奢靡生活,也掌握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非常得意。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了孫臏,他知道孫臏的才學在自己之上,萬一哪天孫臏出山了就會超越自己。龐涓受不了別人超過自己,不由得恨從嫉中來,思索出一個毒計。他寫信給孫臏說,自己在魏國有些力不從心,希望師弟能來幫助我一起為魏國效力,實現魏王稱霸的願望。孫臏接到書信後,沒有考慮別的,一心想去幫助師兄完成心願,就告別師傅下山了。
孫臏來到魏國,龐涓假裝很高興,就設宴款待孫臏。在宴席過半的時候龐涓安排士兵擒拿了孫臏,龐涓對魏王慌稱說孫臏是來勸說他一起謀反的,現在被我押進了大牢。魏王也是一個昏庸無道之人,就聽信了讒言,還讓龐涓自己處置。龐涓狠毒的把孫臏的膝蓋骨挖掉,孫臏為了保命就開始裝瘋。在龐涓想要殺掉孫臏的時候,他們的師妹鍾離春也來到魏國,並阻止了龐涓。之後,鍾離春藉機離開魏國來到齊國找到田忌,請求解救孫臏。
田忌和鍾離春商議後一致認為孫臏是裝瘋,是等待他們去解救他,這樣鍾離春就再次回到魏國。鍾離春駕著馬車回到魏國,找到龐涓提出要再見一面孫臏。龐涓覺得魏國是他的地盤,憑一個女子也掀不起風浪來,就答應了她。在大牢裡,孫臏把脫身的辦法告訴了鍾離春。過了兩天,鍾離春就向龐涓告別,說要去山上侍候師傅,還囑咐看在師傅和她的面子上,留孫臏一條命吧,反正人已經瘋了。龐涓很愉快的答應了,鍾離春駕著馬車,馬不停蹄的直奔孫臏的家鄉齊國去了。龐涓沒有想到的是,孫臏就在馬車上,原來他們的計策就是,鍾離春買通了一個僕人,打扮成孫臏的樣子依然留在大牢裡;而孫臏藏在馬車底下的夾層裡,隨著馬車人不知鬼不覺的離開了魏國,孫臏用的正是三十六計中的“金蟬脫殼”。
孫臏來到齊國後,齊王拜他為軍師,執掌齊國兵權。孫臏在齊國還為田忌出過一個著名的計謀,後來形成了一個成語典故“田忌賽馬”。說的是齊王與田忌一起比賽馬,孫臏告訴田忌用下等馬對齊王的上等馬,用中等馬對齊王的下等馬,用上等馬對齊王的中等馬,這樣最後的結局是田忌一負兩勝贏了齊王。
在齊國孫臏日夜操練兵馬,一心為齊國除掉魏國這樣一個重大威脅,也除掉龐涓給自己報仇。兩年後,孫臏與龐涓終於兵戎相見,孫臏用計謀誘使龐涓帶領大軍進入孫臏的伏擊地“馬陵”,孫臏早早的在一棵大樹上削去樹皮刻上了“龐涓死於此地”幾個大字,龐涓與十幾萬大軍全部死於齊國的箭下。“馬陵之戰”也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伏擊戰之一。
-
7 # 晨夢得晗
小時候,家在農村。暑假時,常和小夥伴們每天都在樹林中穿來穿去,以捉蟬為樂,對蟬或多或少有一些近距離的接觸。
蟬的幼蟲往往在天黑的時候從樹旁的土中爬出,渾身上下是與新鮮溼潤的泥土顏色一樣,有些溼溼的,沒有光澤。從土裡出來後,就近爬到樹幹上,或附近的牆壁和樹葉上。
然後,在背部裂開一個小口,頭部先爬出來,帶翅膀的身子再慢慢出來,剩下一個有光澤的殼擺在那裡。剛從殼中出來的蟬通體是綠色的,然後才慢慢變黑,最後自由地飛翔。
縱觀整個過程,蟬在變黑之前都是很脆弱的,很容易成為多種動物的美餐。但當它一旦蛻變成功,就能展翅高飛,躲避掉很多的危險。
綜上,我認為“金蟬脫殼”可以引申為當一個人處在弱勢時,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尋找機會後,成功地逃避掉危險。
這很自然讓我想到鴻門宴的故事,劉邦用以下幾個步驟成功的演繹了什麼是“金蟬脫殼”。
劉邦為了保護自己,先是帶很少的部下來見項羽(當然這百餘人都是精英),以表達自己的順從之意。見面後,首先就向項羽進行了道歉,顯得很懂事的樣子。項羽一看,劉邦挺客氣啊,也就不好意思了,把過錯就都推到曹無傷身上了。在明知道對方是虛情假意的情況下,劉邦還是笑臉相迎,體現了他寬大的胸懷。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然後,大家推杯換盞,在這個過程中,項羽方以舞劍為名,意欲刺沛公。好在有項伯的保護,劉邦才在這刀光劍影中安然無恙。這吃飯的時候,就想把客人殺了,劉邦心中不知道奔跑過多少隻動物,不但騰起陣陣飛煙,還踐踏著他那顆堅強的心。
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張良一看不好,出門找來了第一護衛樊噲。愣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待樊噲入帳,項羽也緊張了。但項羽也是大英雄,對樊噲這樣的猛將自然喜愛,趕緊賜酒賜肉。酒喝了,但只給了樊噲一個生豬肘子吃,要知道樊噲不但是劉邦的心腹愛將,而且是他的妹夫啊。這也忒瞧不起人了。樊噲牛,吃了生肉,喝了好酒,順帶數落了一通項羽。
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劉邦一看情形恐怖,趕緊以上廁所為藉口出來了。是不是很熟悉的場景啊,當我們面對強勢客戶時,實在喝不動了,就找個這樣的藉口出來休息一下。
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出來後,幾個人一商量,是非之地不可久留,趕緊跑吧。
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當然,只能偷偷地跑。劉邦一個人騎著馬,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四人徒步,順小路一溜煙跑回營地。這速度可不慢啊,因為劉邦要求張良等他到軍營之後才能進去告訴項羽。可別忘了,剛開始的藉口是什麼?上個廁所的時間跑了二十里地,對於五十歲的劉邦來說,厲害!
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等到回到自己地盤,放下心來了,喘口氣,喝口水,再趕緊把曹無傷宰了。叛徒不可留,哪能允許他玩無間道呢。
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而項羽呢,還在大帳裡慢慢地喝著酒,認為劉邦已在股掌之中,猶豫著殺呢,還是再做做遊戲呢。這時候,張良捧著禮物進來了,一番巧舌如簧,項羽傻眼了。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這一場較量下來,劉邦留下了帶著一堆禮物的張良,自己則逃脫掉危險,展翅高飛,才有了後來的宏圖霸業和四百年江山。
-
8 # 這個剪輯不太壞
一、懸羊擊鼓
宋朝開禧年間,金國兵屢犯中原。宋將畢再遇與金軍對壘,打了幾次勝仗。金兵又調集數萬精銳騎兵,要與宋軍決戰。此時,宋軍只有幾千人馬,如果與金軍決戰,必敗無疑。畢再遇為了儲存實力,準備暫時撤退。金軍已經兵臨城下,如果知道宋軍撤退,肯定會追殺。那樣,宋軍損失一定慘重。畢再遇苦苦思索如何矇蔽金兵,轉移部隊。這對,只聽帳外,馬蹄聲響,畢再遇受到啟發,計上心來。
他暗中作好撤退部署,當天半夜時分,下令兵士擂響戰鼓,金軍聽見鼓響,以為宋軍趁夜劫營,急忙集合部隊,準備迎戰.哪裡知道只聽見宋營戰鼓隆隆,卻不見一個宋兵出城。宋軍連續不斷地擊鼓,攪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軍的頭領似有所悟:原來宋軍採用疲兵之計,用戰鼓攪得我們不得安寧。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會上你的當。宋營的鼓聲連續響了兩天兩夜,金兵根本不予理會。到了第三天,金兵發現,宋營的鼓聲逐漸微弱,金軍首領斷定宋軍已經疲憊,就派軍分幾路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營,見宋營毫無反應。金軍首領一聲令下,金兵蜂踴而上,衝進宋營,這才發現宋軍已經全部安全撤離了。
原來畢再遇使了“金蟬脫殼”之計。他命令兵士將數十隻羊的後腿捆好綁在樹上,使倒懸的羊的前腿拼命蹬踢,又在羊腿下放了幾十面鼓,羊腿拼命蹬踢,鼓聲隆隆不斷。畢再遇用“懸羊擊鼓“的計策迷惑了敵軍,利用兩天的時間安全轉移了。
二、孫堅脫幘惑追兵
董卓廢殺少帝,擅立獻帝,自己專制朝政,引起朝臣和各地豪強的共憤。初平元年(190年),關東各州郡紛紛起兵反對董卓,共推出身世家大族的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這時,威名素著的長沙太守孫堅也舉兵參加了討卓聯盟,並被盟主袁紹任命為討卓聯軍的先鋒。
孫堅率軍在汜水關前旗開得勝,殺敗董卓部將胡軫。初嘗勝果後,孫堅即屯紮部隊於梁東,進行休整。同時派人向袁紹報捷並向聯軍糧草官袁術處催糧。袁術是袁紹從弟,是一個志大才疏且嫉賢妒能之人。其部下謀士見孫堅前來催糧,便為袁術出謀劃策說:“孫堅乃江東猛虎,若攻破洛陽,殺了董卓,猶如除狼而得虎。今不發糧草給他,其軍必敗。”這一建議正中袁術下懷,他便故意不發糧草給孫堅軍。孫堅軍中缺食,自然慌亂起來。細作偵知這一情況後,迅即報知汜水關董卓大將華雄。華雄便採納了李肅的計策,決定夜襲孫堅軍營。
當夜,月白風清,華雄與李肅兵分兩路突入孫堅營中。孫堅部隊措手不及,亂作一團,被殺得大敗。孫堅與部將祖茂破重圍,縱馬而逃。華雄帶領部下兵馬緊迫不捨。孫堅連發箭,都被華雄躲過,再發第三箭時,因用力過猛而拽斷了弓,得棄弓縱馬落荒而逃。由於孫堅頭上戴著赤幘(紅色頭巾),光下十分醒目,很好辨認,所以他跑到哪裡,華雄就帶領部追到哪裡。危急中,孫堅的部將祖茂為了保護孫堅,便讓孫堅脫下赤幘,換上自己的頭盔。而由自己戴上孫堅的赤幘。然後,二人分路而逃。華雄及其部下只瞄準戴赤幘的追趕,於是孫堅得以脫險。而祖茂為了引開追兵,拼命向前跑,見敵人快要追上,他便將赤幘掛於人家未燒盡的庭柱上,自己躲於樹林中。華雄率領追兵遠遠望見赤幘,因畏懼孫堅英勇而不敢近前,只遠遠用箭亂射。射了一回,不見動靜,方知是計,遂向前取下赤幘。這時,躲在附近林中的祖茂從林中衝出,揮刀欲劈華雄,結果反被剽悍的華雄一刀斬於馬下。當夜,月白風清,華雄與李肅兵分兩路突入孫堅營中。孫堅部隊措手不及,亂作一團,被殺得大敗。孫堅與部將祖茂破重圍,縱馬而逃。華雄帶領部下兵馬緊迫不捨。孫堅連發箭,都被華雄躲過,再發第三箭時,因用力過猛而拽斷了弓,得棄弓縱馬落荒而逃。由於孫堅頭上戴著赤幘(紅色頭巾),光下十分醒目,很好辨認,所以他跑到哪裡,華雄就帶領部追到哪裡。危急中,孫堅的部將祖茂為了保護孫堅,便讓孫堅脫下赤幘,換上自己的頭盔。而由自己戴上孫堅的赤幘。然後,二人分路而逃。華雄及其部下只瞄準戴赤幘的追趕,於是孫堅得以脫險。而祖茂為了引開追兵,拼命向前跑,見敵人快要追上,他便將赤幘掛於人家未燒盡的庭柱上,自己躲於樹林中。華雄率領追兵遠遠望見赤幘,因畏懼孫堅英勇而不敢近前,只遠遠用箭亂射。射了一回,不見動靜,方知是計,遂向前取下赤幘。這時,躲在附近林中的祖茂從林中衝出,揮刀欲劈華雄,結果反被剽悍的華雄一刀斬於馬下。
三、晉明帝擲鞭甩追兵
東晉明帝時,大將軍王敦起兵造反,順江東下,進攻建康(今江蘇南京),謀圖篡奪君位,自己當皇上。訊息早傳到明帝司馬紹那裡,為了平滅叛亂,司馬紹親率大軍迎敵。
兩軍相遇在鄱陽湖畔,紮下營寨。司馬紹自恃勇力,換了一身便裝,策馬到王敦大營來觀看虛實。守營將士見有一氣宇軒昂之士在營外轉悠,覺得蹊蹺,忙報告主帥王敦。王敦聽軍士們描述了一番長相,覺得那人很可能就是明帝司馬紹,忙令人備馬前去捉拿。王敦看見五名軍士正在騎馬巡營,忙令他們先出去攔截追擊那營外之人。司馬紹正在觀察敵營情況,見營門大開,五名軍土策馬向自己撲來,知道大事不好,忙打馬往回奔。那五名軍士見所追之人逃跑,更加來了勁頭,催馬急追過來。
司馬紹在前面跑,五名軍士在後面追,雖說還有一段距離,但司馬紹怕萬一馬失前蹄,非被他們擒拿不可,便想法拖住他們。跑著跑著,來到一柳林邊,有一老太婆在茶館前賣水,茶館前有幾條岔路。司馬紹心想,機會來了。他忙把手中馬鞭子扔在老太婆跟前,然後催馬拐到林子後跑了。老太婆看見一條耀眼的東西落在眼前,忙彎腰撿起,卻是一條馬鞭子。這馬鞭子不同尋常,上面嵌滿了寶石、金銀、翡翠。正在細細端詳,追趕的五名軍士衝到老太婆面前,發現不見了目標,忙下馬詢問,卻見老太婆在看一條名貴的馬鞭子,一把奪過來觀看起來。那些普通士兵哪裡見過如此名貴的馬鞭子,個個爭相觀看,早把追人這一事丟在腦後,直到王敦帶人追來了,才想起自己的任務。但再打馬追趕時,司馬紹早已跑得臨近自己的大營,追不上了。氣得王敦奪過馬鞭,一人“賞”了他們幾鞭。
司馬紹急中生智,用常人難以見到的稀有之物吸引追兵的注意力,終於贏得了一點寶貴時間,脫離了險境。
-
9 # 優秀的面貌
三國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終於在第六次北伐
時,積勞成疾,在五丈原病死於軍中。為了不使蜀軍在退回漢中的路上遭受損失,
諸葛亮在臨終前向姜維密授退兵之計。姜維遵照諸葛亮的吩咐,在諸葛亮死後,秘
不發喪,對外嚴密封鎖訊息。他帶著靈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馬懿派部隊跟蹤追擊
蜀軍。姜維命工匠仿諸葛亮摸樣,雕了一個木人,羽扇綸巾,穩坐車中。並派楊儀
率領部分人馬大張旗鼓,向魏軍發動進攻。魏軍遠望蜀軍,軍容整齊,旗鼓大張,
一向知道諸葛亮“詭計多端”,又懷疑此次退兵乃是誘敵之計,於是命令部隊後撤,
觀察蜀軍動向。姜維趁司馬懿退兵的大好時機,馬上指揮主力部隊,迅速安全轉移,
撤回漢中。等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已死,再進兵追擊,為時已晚。
宋朝開禧年間,金兵屢犯中原。宋將畢再遇與金軍對壘,打了幾次勝仗。金兵
又調集數萬精銳騎兵,要與宋軍決戰。此時,宋軍只有幾千人馬,如果與金軍決戰,
必敗無疑。畢再遇為了儲存實力,準備暫時撤退。金軍已經兵臨城下,如果知道宋
轉移部隊。這對,只聽帳外,馬蹄聲響,畢再遇受到啟發,計上心來。
他暗中作好撤退部署,當天半夜時分,下令兵士擂響戰鼓,金軍聽見鼓響,以
為宋軍趁夜劫營,急忙集合部隊,準備迎戰.哪裡知道只聽見宋營戰鼓隆隆,卻不
見一個宋兵出城。宋軍連續不斷地擊鼓,攪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軍的頭領似有
所悟:原來宋軍採用疲兵之計,用戰鼓攪得我們不得安寧。好吧,你擂你的鼓,我
再也不會上你的當。宋營的鼓聲連續響了兩天兩夜,金兵根本不予理會。到了第三
天,金兵發現,宋營的鼓聲逐漸微弱,金軍首領斷定宋軍已經疲憊,就派軍分幾路
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營,見宋營毫無反應。金軍首領一聲令下,金兵蜂踴而上,
衝進宋營,這才發現宋軍已經全部安全撤離了。
原來畢再遇使了“金蟬脫殼”之計。他命令兵士將數十隻羊的後腿捆好綁在樹
上,使倒懸的羊的前腿拼命蹬踢,又在羊腿下放了幾十面鼓,羊腿拼命蹬踢,鼓聲
隆隆不斷。畢再遇用“懸羊擊鼓“的計策迷惑了敵軍,利用兩天的時間安全轉移了
-
10 # 雅趣m
看到“金蟬脫殼”這個成語,我想起剛聽到的一個故事《男友奇遇》。
一天,年輕貌美的女孩小張和熱戀中的男友小高,剛從繁華商業街的一家商場購物出來,面前突然出現三名自稱公安人員的中年男子,其中一人對男友小高說“我們是公安局的,你涉嫌參與一起打架傷人案,需要跟我們到局裡走一趟”。瞬間,一副手銬銬住了雙手,連推帶拉的把他往十米外的白色麵包車裡拖去。小張被眼前發生的一切嚇蒙了,等反應過來時哭喊著撲向男友,不讓帶人走。由於她身單力薄,被其中一人推倒在地,眼睜睜看著男友被帶走。小張趕緊向當地警方報警。警方接警後感到情況緊急,馬上立案調查。經調查發現,男友告訴小張的姓名、住址、身份、家產、親人等資訊全部是假的。幾經周折,警方最終將小張男友的真實身份搞清,並鎖定常住地址將其抓捕歸案。經審訊,小張的男友交待“與小張交往談戀愛,一開始就是為了騙財。為了騙取小張的好感和信任,二個月的交往中甜言蜜語不離口,常露廚藝變著花樣做好吃好喝滿足小張的胃口。使小張發自內心地覺得他就是今生託付終生的知心愛人,於是,不設防的將貞操獻給了他。他見時機成熟,先後以做生意資金緊張、打架傷人需要賠償等多種藉口向小張騙取資金5萬元。單純善良的小張始終都沒發覺和質疑,期間,又懷上他的孩子。當小張要求見家人談婚論嫁時,他怕夜長夢多難以脫身,於是,就一手導演了“金蟬脫殼"這場鬧劇,帶手銬的公安人員是他出錢顧來的。在此這前,他用同樣的方式騙取另外一女孩35000元。多行不義必自斃。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最終受到了法律制裁。
小張知道真像後,悔恨交加,悲痛欲絕。但又能怎樣?只能透過這次沉痛地教訓使自己儘快地成熟和明智起來。
這個故事也提醒人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能無。∧
回覆列表
提到金蟬脫殼讓我想到了以下的故事和人物:
三國時期,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終於在第六次北伐時,積勞成疾,在 五丈原病死於軍中。為了不使蜀軍在退回漢中的路上遭受損失,諸葛亮在臨終前向 姜維密授退兵之計。姜維遵照諸葛亮的吩咐,在諸葛亮死後,秘不發喪,對外嚴密封鎖訊息。
他帶著靈柩,秘密率部撤退。 司馬懿派部隊跟蹤追擊蜀軍。姜維命工匠仿 諸葛亮摸樣,雕了一個木人, 羽扇綸巾,穩坐車中。並派楊儀率領部分人馬大張旗鼓,向魏軍發動進攻。魏軍遠望蜀軍,軍容整齊,旗鼓大張,又見諸葛亮穩坐車中,指揮若定,不知蜀軍又耍什麼花招,不敢輕舉妄動。
司馬懿一向知道諸葛亮“詭計多端”,又懷疑此次退兵乃是誘敵之計,於是命令部隊後撤,觀察蜀軍動向。 姜維趁司馬懿退兵的大好時機,馬上指揮主力部隊,迅速安全轉移,撤回漢中。等 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已死,再進兵追擊,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