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林主人

    紅林悟道《韓非子-守道》 第五章 公平

    紅林悟道《韓非子-守道》上一節韓非子主要講了“輕罪重罰”的法治原則,韓非子認為這是“善守者”的表現,“重禁其所輕,難止其所易”用重罰酷刑來禁止那輕易就能施行的違法行為,讓其知難而停止容易實施的違法行為。再猛烈的炸藥也需要一根導火索來引爆,而韓非子的觀點是將導火索熄滅,避免炸藥包爆炸後產生更大的損傷。不管是國家管理,還是公司管理,其實,都在做熄滅導火索的工作,並找到那個潛在的炸藥包。社會永珍,千變成化,總不能等到一個個炸藥包爆炸後再一一處理,這顯然不符合聖賢的思想,也不符合君主的治國之道,更不符合民眾的對國家社會的期望。我們都希望國泰民安,而只有依法治國可以做到,而“輕罪重罰”是最好的熄滅導火索的辦法。

    韓非子認為只有輕罪重罰才能起震懾作用,讓臣民安分守法,不越紅線,不管是君子還是小人都能自律,不做違法之事,而大盜與臣子都能遵守德行清正廉潔。社會治理能達到如此程度,不是個人品性如何好,而是人人都怕重罰與酷刑的殘酷。輕罪重罰的量刑依據不能按現有違法行為造成的實事來論定,而是要按現有違法行為可能造成的惡性結果來定罪。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重禁其所輕,難止其所易”的目的。

    國家律法是君主意志的體現,依法治國是君主權柄的體現。為了更好的實施輕罪重罰的法治思想,韓非子告誡君主要牢牢掌握住權柄。他認為“明主之守禁也,賁、育見侵於其所不能勝,盜蹠見害於其所不能取,故能禁賁、育之所不能犯,守盜蹠之所不能取,則暴者守願,邪者反正。”意思是明君掌握禁令,孟賁、夏育在不該取勝的地方去取勝,就要受到制裁;盜蹠在不該竊取的地方去竊取,就要受到懲罰;所以能禁止孟賁、夏育在不該取勝的地方取勝,防止盜蹠在不該竊取的地方竊取。這樣一來,強暴的人就得小心了,奸邪的人就得改邪歸正了。

    國家律法首先明確與確定社會關係(文化),其次明確與規範社會行為(倫理),第三明確獎賞制度(刑法)。韓非子所講就是第二點與第三點,國家律法明確了社會個體與團體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不能做的如果做了要受什麼樣的懲罰,重點是這種懲罰是很嚴格很殘酷。朝臣有朝臣的行事規則與行為規範,既是孟賁、夏育這樣的優秀臣子也不能逾越規則與規範。大盜有大盜的行事規則與行為規範,既是盜蹠這樣強大的大盜也不能逾越規則與規範。社會各行各業的行事規則與行為規範就是規矩,做事做人要守規矩,就是這個意思。

    在輕罪重罰的原則下,明確了行事規則與行為規範,大家就會自覺自願的遵守。在這種情況下“大勇願,巨盜貞,則天下公平,而齊民之情正矣。”意思是強暴的人小心了,大盜賊正派了,天下就會公正太平,民眾的思想也就歸於正道了。何為天下公正太平,首先是公正,就是善法面前人人平等,執法要一律平等,不能有絲毫的循私枉法,在國家律法的層面人人平等就是公正,只有公正了民眾才信服國法,才會自覺自願的遵守,大家都遵守了,天下自然就太平了。強暴者都小心了,大盜都守規矩了,說明國家律法在起作用,普通民眾自然是信服並遵守著。

    【明主之守禁也,賁、育見侵於其所不能勝,盜蹠見害於其所不能取,故能禁賁、育之所不能犯,守盜蹠之所不能取,則暴者守願,邪者反正。大勇願,巨盜貞,則天下公平,而齊民之情正矣。】

    君主是治國之事的主體,依法治國的是君主治國的國策,國家律法是依法治國的根本。君主嚴握權柄,善守律法,賢臣大盜盡在掌握之中,且都遵守規矩,則天下公平,長治久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輪胎裝甲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