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京川6

    魯迅從不會否定自已是華人,更不會否定中華傳統文化。

    魯迅的作品是當時民國的一面旗幟,高度反映了社會的現實,意義深遠,文字犀利,社會影響很大,所以被稱為文學巨匠,一點不過。

  • 2 # 蜻蜓FM案上說書

    一、魯迅先生從沒否定自身民族及文化

    魯迅先生出身於傳統的教育,具有很強的國學功底,雖然他經常作文“罵”那些一天到晚強調國學的人,但仔細讀起那些文章,便能看到,魯迅先生其實不是反對國學的,只是那些個“國學文人”妄圖在民族前進的道路上以國學的名義“使絆子”。當時的祖國靠國學是不能度過難關的,魯迅先生深知這一點,也深知那些所謂“國學”,和真正的“國學”,以及人民所明白的“國學”是兩樣不一致的,只是上層階級用來維護自己而非民族的說辭。

    眾人皆知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卻忘記了“拿來”不僅是對外的,更是對自己民族的過往的。魯迅先生小說成就的豐碑《故事新編》便是由古典神話或傳說改編而來,絲毫不陳舊迂腐,每每讀來都很新奇,那種剖析華人和自己的力度之深刻,現在看起來依舊是先鋒的。

    除了這些,魯迅先生還親自修訂古籍,在他留下的作品中,有很多是自己檢校、訂正的古文集,何來否定自身民族及文化一說?魯迅先生的詩詞功力也是文中翹楚,留下不多的幾首詩,足見其基礎之紮實,這一切都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積澱!

    二、魯迅先生實乃文學巨匠

    先生是古典的,但他銳意的思想是先鋒的,而且這種先鋒的思想不論在哪個時代,都會讓人振聾發聵的!先生受教於傳統,留學日本時學習了另一些文化,對自己的民族性產生了懷疑。像契訶夫剖析俄羅斯那樣剖析本民族,不僅如此,先生在戰亂的年代,舉起文化的大旗,致力於“叫醒”本民族,度過災難。先生在文章中對人的描寫和分析深刻至極,至今仍無人超越,即便後世的作家與先生擅長的領域不同,但魯迅先生直接將劍尖指向華人和文化的本質,早早地開啟了對人的認識,並非時代下的人,而是最普通的人!這使得有些後世的文學大家再說起魯迅先生時不免說道一年定要復讀魯迅一次。擁有魯迅的中華民族亦為日本作家所羨慕!

  • 3 # 明月山脈

    這是一個非常可笑的問題。但是我們必須很嚴肅地予以回擊。

    因為近年來出現了一股反動的惡勢力,他們企圖擾亂中國的歷史,否認中國歷史上的偉大成就。他們不僅為漢奸和賣國賊翻案,破壞華人民心中長期以來形成的正確的歷史觀和愛國主義思想,從而煽動華人罔顧禮義廉恥去當漢奸、賣國;他們還攻擊中國歷史上的英雄和偉大人物,企圖擊倒華人心目中的光輝形象,從而造成中華民族自身民族感的缺失和茫然,削弱中華民族的內在凝聚力,從而最終從文化和歷史層面上擊倒華人,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清代學者龔自珍告訴我們:“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就是這個道理,全體華人務必提高警惕,不要給這股惡勢力以任何可乘之機。

    回到問題本身,首先魯迅從未否認自身民族及文化!

    魯迅是民國時期最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這樣評價魯迅:“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因此這樣一個標誌性人物成為某些惡勢力的攻擊目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這些人把歷史中的片段斷章取義地拿出來,隔斷歷史,對偉人進行攻擊。看似有理,實際上卻錯誤百出。比如他們把當時的廢除漢字運動單獨拎出來攻擊魯迅,指責魯迅企圖否認自身民族和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罪人。這樣的觀點讓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信以為真,因此我在這裡對此做一個詳細的介紹,還原歷史、釐清事實。

    廢除漢字運動是十九世紀末以後五十餘年間,中華民族飽受落後,貧窮之苦、長期被侵略掠奪之下,大批的文人志士開始反思其根源,透過中西文字的對比,他們認為中國之所以落後、腐敗是因為舊的傳統文化在作祟;而舊傳統文化之所以這樣頑固是因為漢字。因此拯救中國的當務之急是廢除舊文化,而廢除舊文化的當務之急則是廢除漢字。

    這一運動的發起者和支持者主要是一大批在國外流過學,思想比較激進,對中國傳統封建禮教比較排斥的愛華人士。這些人包括:譚嗣同、錢玄同、陳獨秀、吳玉章、魯迅、劉半農、瞿秋白、蔡元培、胡適、傅斯年等等。

    當然在今天我們的客觀地分析之下,我們必須承認這場運動確有不足之處:中國的傳統文化確有其需要改革之處,但是這場運動錯誤地把中國近代積弱、任人宰割的境況,歸罪於漢字,把漢字當做是一種阻礙中國現代化的障礙。

    此外漢字也確實存在一些弊端,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大量的字書寫困難,不利於交流,但是這種弊端在當時被放大了,這也是實情。

    在歷史長河中,十九世紀初的中國正處於一個長期積弱、民族自信心低落的時期。這批接觸到西方先進理念的愛華人士,正是出於拳拳愛國之心,正是因為愛之深責之切所以對中國的舊的封建理念及其中的代表-漢字進行了無情的批判。他們的出發點無可厚非!他們的探索也從未停止!

    後來在這批人當中,當時旅蘇的中共黨人瞿秋白、吳玉章、林伯渠等人透過研究蘇聯遠東地區的拉丁化文字改革運動,在二十年代的中國遠東邊區的十萬中國工人中發起拉丁化新文字運動。一九三五年十二月,蔡元培、魯迅、郭沫若、茅盾等688人提出《我們對於推行新文字的意見》,正式在中國推廣新文字,這就是後來的漢語拼音方案的雛形,簡稱“北拉”,一直到一九五八年最終的漢語拼音方案正式推行。

    1964年5月,中國文改會發表了《簡化字總表》。收字2274個。隨後向全國推廣。與之伴隨著的就是漢語拼音方案。但是在幾十年的探索當中,研究人員逐漸發現中國不適合用拼音文字,因為在漢語中存在大量的同音字和同音詞, 因此這些同音字詞只能用漢字來區分。所以拉丁字母只能當漢字的輔助音標,不能取代漢字的書寫。目前中國已放棄拉丁化改革,但是客觀地評價,在實際生活中,作為輔助的漢語拼音已經成為華人文字交流和教學中非常有用的部分,它不僅便於記憶,而且在漢字的推廣和掃盲運動中充當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從這一點出發,廢除漢字運動可謂功不可沒。

    最後讓我們再次回顧當時的歷史條件,我們除了對當時勇於改革探索的革命先驅致以崇高敬意之外,我們更應該看到他們勇於同封建制度及其產物決裂的決心,而不是糾結於一時的對錯或紛爭。可以說如果沒有當時的這一場運動,就不會有今天的簡化字和漢語拼音,更不會有今天的文明和創新。

    魯迅之所以被稱為文學巨匠,是因為魯迅本人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在世界文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所以魯迅的這一稱號,無可厚非。這也是我個人的看法。

    以下是題外話:現在有一部分人動輒把某些人的一點微不足道的成績拿出來跟魯迅相比,這其中就包括一些所謂的諾獎獲得者和所謂的科普人士。對於這些人,我只能說,如果你們非要自不量力與魯迅相比,你們充其量不過是小路上的灰塵,不要照見一點Sunny就以為自己可以飛上藍天!

  • 4 # 樂活光陰

    魯迅的確帶有,民國五四知識分子文化“被殖民”的“烙印”,有他們身上的所有“優點”和時代“侷限性”。在過去“百年中國”——我們向西方學習的時代,五四崇尚“科學”與“民主”是世界潮流。這個從目前中國的發展看,中國做得很好,是西學的“好學生”。

    可是現在,中國在“迴歸”歷史上的“大國之路”,民族“個性”在顯現,要繼續發展就要找到華夏之魂,找到文化上的“主體性地位”,擁有華夏民族“話語權”,打通“華夏文脈”,才能復興中華文明。民族文化的自覺與認同是前提!

    可是,五四知識分子包括胡適等人在文化身份認同上,明顯是自詡“西化”的,他們多數雖有私塾教育的國學素養,可能修身實踐的極少,更別說具有王陽明、曾國藩那樣的實證體悟!所以在“否定”傳統文化上都很偏激,某些領域甚至“帶偏”了,比如胡適以實用主義的態度對新詩的某種“誤導”,我們應該明白唐詩宋詞的流風遺韻為什麼變成了“白開水”樣的現代新詩,病根子出在胡適身上。對中國有無哲學的“西方中心主義”,導致華人現在不認為中華文化有哲學,還有對古老中華元典的“證偽”考據,對《五經》下毒手,不知“口傳”與落於文字的區別。明顯中了西洋“木馬病毒”文化自殘,貽誤後學子孫。樂活負責任的說,“胡適,一個巧偽人而已!”

    梁啟超對中醫的“嚴厲”,對西醫的過度“袒護”,即便被西醫誤診被“割了腎”,仍給西醫護短。這應該是近代一起嚴重的醫療“事故”、文化“事件”,不是偶然是個“文化活體標本”,精神殖民的典型案例。那麼,他學術上也往往如此。

    魯迅的學術比不了以上兩位,他作為文人的偏激之詞,被“神話”後的放大作用,對中醫的“不實”毒罵,對“線裝書”的“詛咒”,都被某些“心智不全”的人當成法寶“擋箭牌”,這些沒有釐清還會有爭議的。他的所謂“國民劣根性”就是種族歧視的“變異命題”,流毒極深。根本不利於本土學術的建構。

    對本國曆代思想先賢“潑髒水”,五四知識分子要負這個責。華夏文明覆興某些領域需要“重估價值”,正是我們沒有正視這一要害問題,才導致民間人士“百家爭鳴”,我們的新文化包括科學,都必須“再啟蒙”,就是觀念上“升級”,知識要迭代不可“固化”。

    樂活一家之言!共勉!

  • 5 # 雲布衣1

    華人受君權奴役千年,君上的話就是聖旨。許多人希望今日多一些魯迅,更提出魯迅如果活到今天會有怎樣。魯迅以歷史為鏡,元人統治中國,最後被漢文化統治,成了上門女婿。滿人統治中國,亦臣服於漢文化。由此可見,僅憑武力無法征服中國。為實現大東亞共榮,魯迅提出消滅漢字的主張,企圖從根本上亡我中華。魯迅若不死,只有去臺灣一條路。在臺灣,他將是李登輝和蔡英文的導師。真正成為猛士,成為英雄。

  • 6 # 紅雨說歷史

    首先,魯迅先生對我們民族,國民性以及國民,他是持一種批判態度的。它並不是一味的否定我們民族自身及其文化,他是在批判我們民族的落後。他為什麼會提出改造國民靈魂?就是因為他認為面對中華民族的困境要發展,首在立人,首先在於培物質而張明靈,人個人而排眾數。而立人的第一要著就是文學,所以他棄醫從文,從文學本身出發,來反對國民性,來改造國民靈魂。

    其次,第二個問題,魯迅為什麼會被稱為文學巨匠?作為一箇中文系的學生。我認為魯迅是當之無愧的文學巨匠。迄今為止,中國現代直到當代,都沒有人可以跟魯迅比肩。即使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在他的作品的深刻性,包容性以及學識的豐富性,都是和不能和魯迅先生相提並論的。再談到魯迅先生對於中國現代中國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魯迅先生是中國現代文學的第一人。他所寫的《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第一篇白話小說。他積極地支援白話運動,新文化運動,建立文學研究會,成為左聯的領袖。一直愛護青年,對青年愛護有加。這些都是魯迅為什麼會被稱為文學巨匠的原因。

    或者我們從大的方面來考慮,魯迅對於中國現代文學,現代中國的意義。第一點,魯迅的全部創作及其獨特的個人魅力,顯示出一種現實戰鬥精神,一種現代反抗意識。第二點,魯迅在文體樣式上,進行了積極而卓越的探索,創造出了眾多的文學樣式,為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開拓了廣闊的藝術空間。第三點,魯迅一方面,熱情的呼喚,現代文學,另一方面又對現代化有著自己真正的獨立的思考,並且是深刻的懷疑現代性,批判和揭示國民畸形的心態和落後的國民性。

  • 7 # l682o3o5O

    魯迅先生替中國傳統文化及封建制度下的人性把了脈,並開出了治癒的良方!對待自身存在的病患有的是願意去用心治療的,但也有不願意接受治療的,這雖是救命的良方但藥卻是苦的,這手術刀卻是十分鋒利的。原本只是治病救人的善意,又何談先生是為謀財害命而來呢?原來世上還存在著不少自願放棄寶貴的生命的,有這麼的幾聲哀鳴到不覺令人同情,只是多了些悲傷!

  • 8 # CBA愛有天意

    當初的藥,如今的毒。那些指責,謾罵,狹隘,猙獰,所有的一切,都是對著自己的同胞,又何曾對著列強發出過最強音?把這樣的文人捧成中國的脊樑,真是滑稽之極,更是華夏之悲也。君不見當今之怪現象,把指責當道德,言辭越是刻薄乖張,就越是得意洋洋。人人指責,相互指責。相互自貶,人人自貶卻又人人都認為是別人的錯。戾氣漫天,乖張變態。心靈扭曲,陰暗狂躁。自認醜陋,世人亦認為醜陋。一代一代,自我洗腦。黃鶴沖天,越飛越遠。病而不自知,癲而不自省也。為何如此?跟大師學的。

  • 9 # 林溪赤峰

    毋庸置疑,任何文化形式都有精華和糟粕存在,每一個熱愛民族文化的人都有責任為剔除糟粕而努力。魯迅先生正是這樣一位值得敬佩的文人和學者,一班妄圖詆譭魯迅先生的人只能是徒勞的。魯迅先生之所以被稱為文學巨匠,是出了他著作等身業績,更因為他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別一格的小說和散文,他那令所有躲在黑暗處的論敵們膽寒的“投槍和匕首”——雜文。

  • 10 # 吳越之間

    首先是位思想家然而是文學家。說魯迅是巨匠有捧殺之嫌。魯迅對傳統文化和民族是持批判態度的,但這種批判正是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對國家對人民高度負責熱愛的表現。他不惜四面樹敵,唇槍舌劍,按他本人的說法不是為了私仇而是為了公憤,為了喚醒民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羽要怎樣玩才能不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