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參菌(Schizophyllum communer),別名裂褶菌、白蕈、樹花、雞毛菌,隸屬於擔子菌亞門,傘菌目,裂褶菌科。白參菌是一種食藥兼用名貴珍稀菇菌。其子實體秀雅,質地脆嫩,味道清香,鮮美爽口;富含多糖、蛋白質、麥角甾醇、裂褶菌黃素;還含有多種酶。《中國藥用菌生產與產品開發》記載:白參菌子實體中含有31 種無機元素,包括5種常量元素和26 種微量元素,其中人體必需的7種微量元素含量比較高,抗癌元素硒含量為0.242微克/克,可作為硒源加以利用。據云南省農業科學院測試中心對人工栽培的白參菌分析,其含人體必需的8 種氨基酸總量達17.04%,並富含鋅、鐵、鉀、鈣、磷、硒、鍺等,是一種營養比較全面的真菌。《中國經濟真菌》記載:白參菌含有裂褶菌多糖,實驗表明對小白鼠吉田瘤和小白鼠肉瘤37 的抑制率為70%~100%。因此,白參菌鮮幹品頗受市場青睞,成為食藥用菌產業發展又一新的亮點品種。白參菌的馴化與人工栽培填補了國內食用菌生產的一項空白。其特點是生產週期短,出菇溫度範圍寬,溫度適合時從接種到採收僅需20 天左右,投資小,原材料豐富,成本低,技術易掌握,是一項極具發展前景的產業。
1 白參菌生物學特徵
1.1 形態特徵白參菌子實體個小,呈側耳狀、扇形、腎形或掌狀開裂,通常覆瓦狀疊生、簇生或群生,形似小菊花。菌蓋長為0.6~5 釐米,寬0.8~3釐米,厚0.1~0.3 釐米。菌蓋表面白色、灰白色、肉褐色至黃棕色,密披茸毛或粗毛,具有多個裂瓣,韌肉質至軟革質,邊緣內卷。子實層體假褶狀,假菌褶白色或黃棕色,每釐米14~26 片,不等長,沿中部縱裂成深溝紋,褶緣鈍,有不定期鋸齡狀。菌肉薄,厚度約1 毫米;菌肉白色,革質,質地韌;基部狹窄,菌褶窄,基部呈輻射狀長出,白色或灰白色,後期淡肉色帶粉紫色,邊緣往往呈掌形或辮狀縱裂而向外反捲如“人”字形,有條紋。子實體無柄或短柄。人工栽培時單朵重50~100 克。白參菌孢子印白色或淡肉色。孢子無色透明,圓柱形,5~5.5 微米×2.5 微米,雙核,孢子壁平滑。擔孢子圓柱形至臘腸形,無色,光滑,大小為4~6微米×1.5~2.5 微米。菌絲體白色、疏鬆、茸毛狀,氣生菌絲較旺。菌絲有隔,有分枝,粗細不均,直徑1.25~7.5 微米。單系菌絲系統,生殖菌絲有鎖狀聯合,無色,交織排列,直徑為5~8 微米。1.2 生長髮育營養物質白參菌的營養物質包括碳源、氮源、無機鹽和維生素。
(1)碳源。碳源是白參菌最重要的營養物質,是構成菌絲細胞中碳素骨架的來源物質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源。對碳源的利用,以葡萄糖為最好,在無木質素而只有葡萄糖為碳源的液體培養基上靜止培養時,表面也能形成子實體。白參菌是木腐真菌,但分解木質素的能力較弱,人工栽培所需的碳源可以利用棉籽殼、玉米芯、甘蔗渣等富含纖維素的各種農作物秸稈及木屑等。
(2)氮源。氮元素是白參菌菌絲體細胞的重要組成元素,是構成細胞蛋白質、核酸、酶和細胞質的主要原料,在細胞的生理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氮源分為有機氮和無機氮兩大類。白參菌能較好地分解利用玉米粉、酵母粉和麥麩等有機氮源,而利用無機氮的能力較差。因而,培養基中必須新增適量玉米粉、酵母粉和麥麩,而不宜使用其他氮源。碳/氮比對白參菌的生長影響很大,碳/氮比在10︰1 至100︰1 範圍內均可生長,以40︰1 為最適宜。
(3)無機鹽。無機鹽是細胞的組成部分,可以調節細胞新陳代謝、滲透壓和pH 值等。無機鹽的需求量不大,但不可缺少,主要有硫、磷、鉀、鎂、鋁等元素。一般培養基的化合物或普通水中即
含有,不必另外補充,新增多了反易導致生長不良。
(4)維生素。維生素是白參菌正常生長髮育不可缺少的,通常需要量很小,在人工栽培原料的配方中可以得到滿足,不需要另外補充。
1.3 生態環境條件
(1)溫度。白參菌菌絲在8~34 ℃下均能生長,在23~26 ℃時,生長速度較快,5 天可長滿試管斜面,呈白色。原種、栽培種培養基採用麥粒+10%雜木屑。搖瓶後,在26~28 ℃條件下,6 天可長滿瓶。子實體分化和生長適溫18~20 ℃,低於18 ℃延緩成熟;超過25 ℃時,展薄片,品質下降。
(2)溼度。白參菌較耐旱,人工馴化栽培,培養基含水量應控制在60%,菌絲生長階段培養室的空氣相對溼度不宜太高,一般控制在70%為宜。子實體生長階段栽培室的相對溼度要保持在80%~85%。
(3)空氣。菌絲體發育階段需氧量大,並排出一股腐臭味的二氧化碳氣體,因此培養室應保持空氣流通。嚴重缺氧時子實體容易被綠黴汙染,栽培室既要保持一定的空氣溼度,又要經常通風換氣。因此,適當通氣和保溼,是人工栽培管理白參菌的關鍵。
(4)光照。菌絲體生長階段對光照要求不嚴格,而培養室有50 勒克斯以上的散射光則對原基的形成更有利。在菌絲扭結形成原基,並分化成子實體時,需要有300~500 勒克斯光照。子實體有
明顯的向光性,但光線過強,子實體顏色變褐、品質變差。
(5)酸鹼度。菌絲體生長的最適pH 為4.5~5.5;子實體生長最適pH 4~4.5。pH 低於3.5 或高於8 時,菌絲停止生長。
2 適用栽培技術
2.1 生產季節安排白參菌屬於中溫型菌類,菌絲生長適溫23~26 ℃,長菇適溫16~23 ℃,從接種到採收僅20 天左右。其最佳栽培季節,秋栽9~10月,春栽3~5 月。福建古田縣春秋兩季各種2 茬。其他地區可根據當地氣溫情況而定。充分利用房棚空間和最適時間,每年可以安排生產4~6 茬,也可實施控溫工廠化週年生產。栽培季節總體要求“三對應”:對應當地氣候、海拔,因地制宜確定最佳播種期;對應種性溫型特徵,選好對路菌種;對應播種期這個界線,提前3 個月制種,確保不誤栽培季節。
2.2 場地的選擇和對菇棚的要求白參菌栽培場地要選擇環境清潔,地勢平坦或緩坡地,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用電方便的地方。為了防止積水,地勢宜高,排水方便,而且要坐北朝南,利於保溫。為了防止制種時產生雜菌汙染,栽培生產場所應當遠離制種場所,並處於制種場所的南面。栽培場地選定後,剔除土中的石塊、雜物,為了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周邊和土中撒些生石灰消毒。
白參菌現有栽培方式是以塑膠袋裝培養料作為長菇載體。在室內外房棚搭建多層架床,春、秋兩季連續生產4~6 茬,形成多層次立體栽培。野外栽培生態環境較適宜。古田縣實用菇棚高2.5 米,每棚面積250~300 平方米,竹木做骨架。棚頂蓋黑色薄膜加草簾,四周用茅草或草簾圍護。棚內搭擺袋架,架寬90~100 釐米,架床分設8 層,層距25 釐米。地面整平夯實,鋪上細沙。每個架床用塑膠薄膜覆蓋成保溼棚。保溼好的專用菇棚不必蓋膜。農家庭院只要有對流門窗的房間,也可用於栽培。北方可以利用蔬菜大棚栽培,棚內按長寬高低狀況,分設栽培架5~6 層。中間為作業道,棚房開通風口,棚頂設排氣孔。
2.3 培養基配方常用配方有以下兩類。
木屑為主的配方:①雜木屑 88%,麥麩10%,石灰1%,石膏粉1%,含水量65%,滅菌前pH 6.5~7(以下同);②雜木屑80%,豆秸8%,麥麩10%,石膏粉1%,蔗糖1%;③雜木屑60%,棉籽殼20%,玉米粉8%,麥麩10%,石膏粉1%,葡萄糖粉1%。各種材料應新鮮、無黴爛、無害蟲,木屑應選用適於菇類生長的雜木屑。棉籽殼為主的配方:①棉籽殼80%,豆秸8%,麥麩10%,蔗糖1%,石膏粉1%。含水量60%~63%,pH 滅菌前6.5~7(以下同);②棉籽殼58%,玉米芯20%,麥麩18%,玉米粉2%,石膏粉1%,鈣鎂磷肥1%;③棉籽殼50%,雜木屑28%,玉米粉2%,
麥麩18%,石膏粉1%,碳酸鈣1%。
2.4 菌袋接種培養
(1)菌袋製作。栽培袋分為短袋與長袋兩種。短袋規格17~18×22~26×0.003(釐米),為低壓聚乙烯塑膠袋,每袋裝乾料250~300 克,用皮筋或撕裂膜繩扎口,裝料的鬆緊度一致,一頭或兩端扎口處不粘培養料。長袋為規格12×55×0.004(釐米)的成型塑膠折角袋,每袋裝乾料量500 克。料袋採用常壓滅菌,滅菌的罩膜內鼓大氣後5 小時,料溫度達100 ℃時開始計時,保持18~24 小時,滅菌效果好。
(2)消毒接種。料袋滅菌後,需冷卻至28 ℃以下方可接種。為防止“病從口入”,嚴格進行無菌操作,做到“四消毒”:接種箱(室)使用前,採用紫外線或氣霧消毒;菌種、料袋和工具搬入後再次進行氣霧消毒;操作人員身手消毒;菌種迅速透過酒精燈火焰消毒,接入料袋內。接種時,長袋打6個接種穴,接入菌種後膠布封口;短袋的拔出袋口棉塞,接入菌種後復原棉塞。
(3)室內養菌。接種後的菌袋,擺放於培養室層架上或作平地壘疊培養。發菌培養環境要求適溫、乾燥、避光、通風。溫度以23~26 ℃為好,不低於18 ℃,也不可超過32 ℃;空氣相對溼度70%
以下,注意防潮;門窗遮陽避光;每天通風2 次,更新空氣。室內養菌一般7 天左右,袋壁上菌絲濃白密集。白參菌整個養菌期僅10 天,當手指按壓袋面有凹陷時,即可離室轉入棚內。
2.5 開口誘蕾
(1)開口誘蕾法。菌袋進入菇房上架擺袋催蕾要區別不同袋形,短袋拔去袋口的棉塞,拉直袋膜,增氧保溼誘蕾;也可採取袋壁四周每隔8 釐米,用鋒利刀片劃1~2 釐米的出菇口後,將菌袋豎立或倒置擺放於地面或預先鋪好塑膠薄膜的菇床架上,多口出菇的方式,袋間距離1 釐米左右。長袋進房後,橫排於架層上適應環境2 天,再把穴口上的膠布撒掉,穴口向上長菇。菌袋開口擺放後,上面覆蓋塑膠薄膜,使之形成一個適宜於菇蕾分化的穩定小環境。覆蓋的薄膜每隔3 小時掀動1 次,排除過多的二氧化碳,促使菇蕾快速形成。同時調節室溫,控制溼度,通風,並給予光照刺激,誘導菇蕾形成。菇蕾形成需要溫度在16~23 ℃,空氣相對溼度85%左右,在空間噴霧狀水,並覆蓋架層罩膜保溼;提供光照強度為50 勒克斯左右的散射光;每天噴水時,結合揭膜通風,使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在0.01%~0.03%左右。菌袋開口後原基形成一般需要4~6 天,當菇蕾形成並稍有分化時,揭去覆蓋的薄膜,重新排放菌袋,加大菌袋間距至4~6 釐米,以利於子實體生長。
(2)脫袋鋪料誘蕾法。菇床上先鋪薄膜,再將培養成熟的菌袋,脫去塑膠膜,掰成蠶豆粒大小菌絲塊鋪於菇床上,厚度為5~7 釐米,鋪好後用木板輕輕拍平,覆蓋塑膠薄膜。菇蕾形成時溫度宜16~22 ℃,空間噴霧狀水,保持空氣相對溼度90%左右,並覆蓋架層罩膜保溼。提供光照強度為50勒克斯左右的散射光;每天噴水時,注意揭膜通風;每隔3 小時左右掀動覆蓋膜1 次,以補充料面的氧氣。7~8 天后,料面開始形成菇蕾。菇蕾形成後,用小竹片將覆蓋的塑膠薄膜撐起,使覆蓋膜和菌塊表面有1~2 釐米距離,促使菇蕾開片。菇蕾開片後,即將覆蓋膜全部揭掉,以利於子實體生長。
2.6 出菇管理
(1)控制溫度。溫度應控制在18~23 ℃,不低於18 ℃,不超過25 ℃。氣溫高時,夜間開門窗通風,白天密閉門窗,同時進行室內空間噴水。氣溫低於12 ℃時,應採取加溼措施,白天開南門、南窗,夜間關閉門窗。若子實體尚未分化,只要不出現凍害,仍可形成子實體。
(2)調整溼度。根據子實體生長髮育需要,空氣相對溼度應保持在85%~95%;每天早、中、晚向空間噴霧狀水1 次,不宜直噴於菇體上。噴水視子實體生長情況而定,子實體小時少噴,子實體大時要及時多噴,晴天每天噴水1~2 次,雨天或空間溼度大時,不噴水,檢測標準是以噴後2 小時,子實體上不出現水珠為度。
(3)通風換氣。菇棚內需要充足的氧氣,每天開窗通風1~2 次,保持室內有清新的空氣。氣溫低時,白天開門窗;氣溫高時,夜間開門窗。
(4)適度光照。長菇需要100~300 勒克斯散射光線。光照強度超過500 勒克斯時,子實體生長速度會減慢。
3 採收與加工
3.1 採收方法從接種至採收約20 天,當子實體葉片平展、開始散發孢子時,說明子實體已成熟,應及時採收。推遲採收時間子實體重量不僅不會增加,反而會影響下一潮菇蕾形成,降低產量。採收時應用鋸齒小刀從基部切下,併除淨基部培養基與雜質。採收前1 天停止噴水,避免脆斷損壞朵形。第一潮子實體採收後,停止對菌袋或菌塊噴水,生息養菌1~2 天后,再按前述方法催蕾,進行下一潮子實體培養,管理同第一潮菇,7 天后又產出第二潮菇。管理得當一般可採收2~3 潮菇,生物轉化率40%~50%。長袋的單產200~250 克,短袋的單產100~150 克。
3.2 托盤蓋膜保鮮白參菌採收後,應及時進行保鮮,防止菇體氧化老熟,影響品質。白參菌鮮品用塑膠泡沫盒和保鮮膜包裝送往超市,在4~5 ℃低溫下貨架期為12~14 天;在5~10 ℃下可貯藏8~9 天;超過12 ℃,只能貯藏4~5 天。因此,必須在有效保鮮期內銷完,以免失去食用價值。
3.3 機械脫水乾制烘乾時先將鮮菇按大小分級後攤排在烘篩上,均勻擺放,然後逐篩放入篩架,滿架後把門關閉。放入篩架時,一般較小和較乾的白參菌排放於上層,較大和較溼的應排放在下層,以利於上下同時烘乾。烘房起始溫度宜在40 ℃,以後每隔1 小時上升5 ℃,直至上升至60 ℃烘乾為止。一般晴天採收的,每5 千克鮮品可烘成幹品1 千克。幹品易回潮,應用雙層塑膠袋包裝
白參菌(Schizophyllum communer),別名裂褶菌、白蕈、樹花、雞毛菌,隸屬於擔子菌亞門,傘菌目,裂褶菌科。白參菌是一種食藥兼用名貴珍稀菇菌。其子實體秀雅,質地脆嫩,味道清香,鮮美爽口;富含多糖、蛋白質、麥角甾醇、裂褶菌黃素;還含有多種酶。《中國藥用菌生產與產品開發》記載:白參菌子實體中含有31 種無機元素,包括5種常量元素和26 種微量元素,其中人體必需的7種微量元素含量比較高,抗癌元素硒含量為0.242微克/克,可作為硒源加以利用。據云南省農業科學院測試中心對人工栽培的白參菌分析,其含人體必需的8 種氨基酸總量達17.04%,並富含鋅、鐵、鉀、鈣、磷、硒、鍺等,是一種營養比較全面的真菌。《中國經濟真菌》記載:白參菌含有裂褶菌多糖,實驗表明對小白鼠吉田瘤和小白鼠肉瘤37 的抑制率為70%~100%。因此,白參菌鮮幹品頗受市場青睞,成為食藥用菌產業發展又一新的亮點品種。白參菌的馴化與人工栽培填補了國內食用菌生產的一項空白。其特點是生產週期短,出菇溫度範圍寬,溫度適合時從接種到採收僅需20 天左右,投資小,原材料豐富,成本低,技術易掌握,是一項極具發展前景的產業。
1 白參菌生物學特徵
1.1 形態特徵白參菌子實體個小,呈側耳狀、扇形、腎形或掌狀開裂,通常覆瓦狀疊生、簇生或群生,形似小菊花。菌蓋長為0.6~5 釐米,寬0.8~3釐米,厚0.1~0.3 釐米。菌蓋表面白色、灰白色、肉褐色至黃棕色,密披茸毛或粗毛,具有多個裂瓣,韌肉質至軟革質,邊緣內卷。子實層體假褶狀,假菌褶白色或黃棕色,每釐米14~26 片,不等長,沿中部縱裂成深溝紋,褶緣鈍,有不定期鋸齡狀。菌肉薄,厚度約1 毫米;菌肉白色,革質,質地韌;基部狹窄,菌褶窄,基部呈輻射狀長出,白色或灰白色,後期淡肉色帶粉紫色,邊緣往往呈掌形或辮狀縱裂而向外反捲如“人”字形,有條紋。子實體無柄或短柄。人工栽培時單朵重50~100 克。白參菌孢子印白色或淡肉色。孢子無色透明,圓柱形,5~5.5 微米×2.5 微米,雙核,孢子壁平滑。擔孢子圓柱形至臘腸形,無色,光滑,大小為4~6微米×1.5~2.5 微米。菌絲體白色、疏鬆、茸毛狀,氣生菌絲較旺。菌絲有隔,有分枝,粗細不均,直徑1.25~7.5 微米。單系菌絲系統,生殖菌絲有鎖狀聯合,無色,交織排列,直徑為5~8 微米。1.2 生長髮育營養物質白參菌的營養物質包括碳源、氮源、無機鹽和維生素。
(1)碳源。碳源是白參菌最重要的營養物質,是構成菌絲細胞中碳素骨架的來源物質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源。對碳源的利用,以葡萄糖為最好,在無木質素而只有葡萄糖為碳源的液體培養基上靜止培養時,表面也能形成子實體。白參菌是木腐真菌,但分解木質素的能力較弱,人工栽培所需的碳源可以利用棉籽殼、玉米芯、甘蔗渣等富含纖維素的各種農作物秸稈及木屑等。
(2)氮源。氮元素是白參菌菌絲體細胞的重要組成元素,是構成細胞蛋白質、核酸、酶和細胞質的主要原料,在細胞的生理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氮源分為有機氮和無機氮兩大類。白參菌能較好地分解利用玉米粉、酵母粉和麥麩等有機氮源,而利用無機氮的能力較差。因而,培養基中必須新增適量玉米粉、酵母粉和麥麩,而不宜使用其他氮源。碳/氮比對白參菌的生長影響很大,碳/氮比在10︰1 至100︰1 範圍內均可生長,以40︰1 為最適宜。
(3)無機鹽。無機鹽是細胞的組成部分,可以調節細胞新陳代謝、滲透壓和pH 值等。無機鹽的需求量不大,但不可缺少,主要有硫、磷、鉀、鎂、鋁等元素。一般培養基的化合物或普通水中即
含有,不必另外補充,新增多了反易導致生長不良。
(4)維生素。維生素是白參菌正常生長髮育不可缺少的,通常需要量很小,在人工栽培原料的配方中可以得到滿足,不需要另外補充。
1.3 生態環境條件
(1)溫度。白參菌菌絲在8~34 ℃下均能生長,在23~26 ℃時,生長速度較快,5 天可長滿試管斜面,呈白色。原種、栽培種培養基採用麥粒+10%雜木屑。搖瓶後,在26~28 ℃條件下,6 天可長滿瓶。子實體分化和生長適溫18~20 ℃,低於18 ℃延緩成熟;超過25 ℃時,展薄片,品質下降。
(2)溼度。白參菌較耐旱,人工馴化栽培,培養基含水量應控制在60%,菌絲生長階段培養室的空氣相對溼度不宜太高,一般控制在70%為宜。子實體生長階段栽培室的相對溼度要保持在80%~85%。
(3)空氣。菌絲體發育階段需氧量大,並排出一股腐臭味的二氧化碳氣體,因此培養室應保持空氣流通。嚴重缺氧時子實體容易被綠黴汙染,栽培室既要保持一定的空氣溼度,又要經常通風換氣。因此,適當通氣和保溼,是人工栽培管理白參菌的關鍵。
(4)光照。菌絲體生長階段對光照要求不嚴格,而培養室有50 勒克斯以上的散射光則對原基的形成更有利。在菌絲扭結形成原基,並分化成子實體時,需要有300~500 勒克斯光照。子實體有
明顯的向光性,但光線過強,子實體顏色變褐、品質變差。
(5)酸鹼度。菌絲體生長的最適pH 為4.5~5.5;子實體生長最適pH 4~4.5。pH 低於3.5 或高於8 時,菌絲停止生長。
2 適用栽培技術
2.1 生產季節安排白參菌屬於中溫型菌類,菌絲生長適溫23~26 ℃,長菇適溫16~23 ℃,從接種到採收僅20 天左右。其最佳栽培季節,秋栽9~10月,春栽3~5 月。福建古田縣春秋兩季各種2 茬。其他地區可根據當地氣溫情況而定。充分利用房棚空間和最適時間,每年可以安排生產4~6 茬,也可實施控溫工廠化週年生產。栽培季節總體要求“三對應”:對應當地氣候、海拔,因地制宜確定最佳播種期;對應種性溫型特徵,選好對路菌種;對應播種期這個界線,提前3 個月制種,確保不誤栽培季節。
2.2 場地的選擇和對菇棚的要求白參菌栽培場地要選擇環境清潔,地勢平坦或緩坡地,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用電方便的地方。為了防止積水,地勢宜高,排水方便,而且要坐北朝南,利於保溫。為了防止制種時產生雜菌汙染,栽培生產場所應當遠離制種場所,並處於制種場所的南面。栽培場地選定後,剔除土中的石塊、雜物,為了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周邊和土中撒些生石灰消毒。
白參菌現有栽培方式是以塑膠袋裝培養料作為長菇載體。在室內外房棚搭建多層架床,春、秋兩季連續生產4~6 茬,形成多層次立體栽培。野外栽培生態環境較適宜。古田縣實用菇棚高2.5 米,每棚面積250~300 平方米,竹木做骨架。棚頂蓋黑色薄膜加草簾,四周用茅草或草簾圍護。棚內搭擺袋架,架寬90~100 釐米,架床分設8 層,層距25 釐米。地面整平夯實,鋪上細沙。每個架床用塑膠薄膜覆蓋成保溼棚。保溼好的專用菇棚不必蓋膜。農家庭院只要有對流門窗的房間,也可用於栽培。北方可以利用蔬菜大棚栽培,棚內按長寬高低狀況,分設栽培架5~6 層。中間為作業道,棚房開通風口,棚頂設排氣孔。
2.3 培養基配方常用配方有以下兩類。
木屑為主的配方:①雜木屑 88%,麥麩10%,石灰1%,石膏粉1%,含水量65%,滅菌前pH 6.5~7(以下同);②雜木屑80%,豆秸8%,麥麩10%,石膏粉1%,蔗糖1%;③雜木屑60%,棉籽殼20%,玉米粉8%,麥麩10%,石膏粉1%,葡萄糖粉1%。各種材料應新鮮、無黴爛、無害蟲,木屑應選用適於菇類生長的雜木屑。棉籽殼為主的配方:①棉籽殼80%,豆秸8%,麥麩10%,蔗糖1%,石膏粉1%。含水量60%~63%,pH 滅菌前6.5~7(以下同);②棉籽殼58%,玉米芯20%,麥麩18%,玉米粉2%,石膏粉1%,鈣鎂磷肥1%;③棉籽殼50%,雜木屑28%,玉米粉2%,
麥麩18%,石膏粉1%,碳酸鈣1%。
2.4 菌袋接種培養
(1)菌袋製作。栽培袋分為短袋與長袋兩種。短袋規格17~18×22~26×0.003(釐米),為低壓聚乙烯塑膠袋,每袋裝乾料250~300 克,用皮筋或撕裂膜繩扎口,裝料的鬆緊度一致,一頭或兩端扎口處不粘培養料。長袋為規格12×55×0.004(釐米)的成型塑膠折角袋,每袋裝乾料量500 克。料袋採用常壓滅菌,滅菌的罩膜內鼓大氣後5 小時,料溫度達100 ℃時開始計時,保持18~24 小時,滅菌效果好。
(2)消毒接種。料袋滅菌後,需冷卻至28 ℃以下方可接種。為防止“病從口入”,嚴格進行無菌操作,做到“四消毒”:接種箱(室)使用前,採用紫外線或氣霧消毒;菌種、料袋和工具搬入後再次進行氣霧消毒;操作人員身手消毒;菌種迅速透過酒精燈火焰消毒,接入料袋內。接種時,長袋打6個接種穴,接入菌種後膠布封口;短袋的拔出袋口棉塞,接入菌種後復原棉塞。
(3)室內養菌。接種後的菌袋,擺放於培養室層架上或作平地壘疊培養。發菌培養環境要求適溫、乾燥、避光、通風。溫度以23~26 ℃為好,不低於18 ℃,也不可超過32 ℃;空氣相對溼度70%
以下,注意防潮;門窗遮陽避光;每天通風2 次,更新空氣。室內養菌一般7 天左右,袋壁上菌絲濃白密集。白參菌整個養菌期僅10 天,當手指按壓袋面有凹陷時,即可離室轉入棚內。
2.5 開口誘蕾
(1)開口誘蕾法。菌袋進入菇房上架擺袋催蕾要區別不同袋形,短袋拔去袋口的棉塞,拉直袋膜,增氧保溼誘蕾;也可採取袋壁四周每隔8 釐米,用鋒利刀片劃1~2 釐米的出菇口後,將菌袋豎立或倒置擺放於地面或預先鋪好塑膠薄膜的菇床架上,多口出菇的方式,袋間距離1 釐米左右。長袋進房後,橫排於架層上適應環境2 天,再把穴口上的膠布撒掉,穴口向上長菇。菌袋開口擺放後,上面覆蓋塑膠薄膜,使之形成一個適宜於菇蕾分化的穩定小環境。覆蓋的薄膜每隔3 小時掀動1 次,排除過多的二氧化碳,促使菇蕾快速形成。同時調節室溫,控制溼度,通風,並給予光照刺激,誘導菇蕾形成。菇蕾形成需要溫度在16~23 ℃,空氣相對溼度85%左右,在空間噴霧狀水,並覆蓋架層罩膜保溼;提供光照強度為50 勒克斯左右的散射光;每天噴水時,結合揭膜通風,使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在0.01%~0.03%左右。菌袋開口後原基形成一般需要4~6 天,當菇蕾形成並稍有分化時,揭去覆蓋的薄膜,重新排放菌袋,加大菌袋間距至4~6 釐米,以利於子實體生長。
(2)脫袋鋪料誘蕾法。菇床上先鋪薄膜,再將培養成熟的菌袋,脫去塑膠膜,掰成蠶豆粒大小菌絲塊鋪於菇床上,厚度為5~7 釐米,鋪好後用木板輕輕拍平,覆蓋塑膠薄膜。菇蕾形成時溫度宜16~22 ℃,空間噴霧狀水,保持空氣相對溼度90%左右,並覆蓋架層罩膜保溼。提供光照強度為50勒克斯左右的散射光;每天噴水時,注意揭膜通風;每隔3 小時左右掀動覆蓋膜1 次,以補充料面的氧氣。7~8 天后,料面開始形成菇蕾。菇蕾形成後,用小竹片將覆蓋的塑膠薄膜撐起,使覆蓋膜和菌塊表面有1~2 釐米距離,促使菇蕾開片。菇蕾開片後,即將覆蓋膜全部揭掉,以利於子實體生長。
2.6 出菇管理
(1)控制溫度。溫度應控制在18~23 ℃,不低於18 ℃,不超過25 ℃。氣溫高時,夜間開門窗通風,白天密閉門窗,同時進行室內空間噴水。氣溫低於12 ℃時,應採取加溼措施,白天開南門、南窗,夜間關閉門窗。若子實體尚未分化,只要不出現凍害,仍可形成子實體。
(2)調整溼度。根據子實體生長髮育需要,空氣相對溼度應保持在85%~95%;每天早、中、晚向空間噴霧狀水1 次,不宜直噴於菇體上。噴水視子實體生長情況而定,子實體小時少噴,子實體大時要及時多噴,晴天每天噴水1~2 次,雨天或空間溼度大時,不噴水,檢測標準是以噴後2 小時,子實體上不出現水珠為度。
(3)通風換氣。菇棚內需要充足的氧氣,每天開窗通風1~2 次,保持室內有清新的空氣。氣溫低時,白天開門窗;氣溫高時,夜間開門窗。
(4)適度光照。長菇需要100~300 勒克斯散射光線。光照強度超過500 勒克斯時,子實體生長速度會減慢。
3 採收與加工
3.1 採收方法從接種至採收約20 天,當子實體葉片平展、開始散發孢子時,說明子實體已成熟,應及時採收。推遲採收時間子實體重量不僅不會增加,反而會影響下一潮菇蕾形成,降低產量。採收時應用鋸齒小刀從基部切下,併除淨基部培養基與雜質。採收前1 天停止噴水,避免脆斷損壞朵形。第一潮子實體採收後,停止對菌袋或菌塊噴水,生息養菌1~2 天后,再按前述方法催蕾,進行下一潮子實體培養,管理同第一潮菇,7 天后又產出第二潮菇。管理得當一般可採收2~3 潮菇,生物轉化率40%~50%。長袋的單產200~250 克,短袋的單產100~150 克。
3.2 托盤蓋膜保鮮白參菌採收後,應及時進行保鮮,防止菇體氧化老熟,影響品質。白參菌鮮品用塑膠泡沫盒和保鮮膜包裝送往超市,在4~5 ℃低溫下貨架期為12~14 天;在5~10 ℃下可貯藏8~9 天;超過12 ℃,只能貯藏4~5 天。因此,必須在有效保鮮期內銷完,以免失去食用價值。
3.3 機械脫水乾制烘乾時先將鮮菇按大小分級後攤排在烘篩上,均勻擺放,然後逐篩放入篩架,滿架後把門關閉。放入篩架時,一般較小和較乾的白參菌排放於上層,較大和較溼的應排放在下層,以利於上下同時烘乾。烘房起始溫度宜在40 ℃,以後每隔1 小時上升5 ℃,直至上升至60 ℃烘乾為止。一般晴天採收的,每5 千克鮮品可烘成幹品1 千克。幹品易回潮,應用雙層塑膠袋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