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手龍
名稱: 翼手龍
拉丁文名: pterodactylus
體長: 兩翼開展可達30至700釐米
體重: 不詳
食物: 肉食
生存年代: 侏羅紀
生存地點: 各地
辨認要決: 不具尾巴
種類: 翼龍類
簡 介
翼手龍[pterodactylus]侏羅紀晚期的翼龍類,翼手龍中間一些種體型大小如麻雀;另外一些可大到像鷹一樣,兩翼開展可達30--70釐米。它們不具尾巴,而其後肢可能於陸地上並無太多用處。它們可能以昆蟲為食。翼手龍整個群體是翼龍類中的亞目。它們生存在侏羅紀晚期到白堊紀,有些可能覓食魚類。無齒翼龍事實上也是翼手龍類,白堊紀晚期,尾已完全消失,翼展在8米以上,最大的巨型翼龍翼展可達16米人們發現第一翼龍化石時,不能確定是什麼動物,有人說它生活在海洋中,也有人說它是鳥和蝙蝠的過渡種。後來才認識到這是一咱會飛的蜥蜴,並稱它為"翼手龍"。所有的翼龍在分類上並不真正屬於恐龍,而只是恐龍的近親。翼手龍是翼龍中的晚輩,它們的個子一般較大,最大的一種翼展達12米。與它們的先輩喙嘴龍類不同,它們基本上沒有尾巴,頸較長而靈活。
翼手龍生活在白堊紀,它們的骨胳在歐洲被發現。翼手龍並不是很大,它的翅膀不過22釐米左右。但是風神翼龍的翅膀卻長達12米,像公共汽車那麼大。美國科學家曾經發現過一種翼龍,它的翅膀長達15米以上,如果我們今天能看到它,說不定會以為是飛機在天上飛呢。很多會飛的鳥龍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們好像用一雙手撐起巨大的翅膀,於是,又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們的一大特點。有人認為,後來的鳥類就是由它們演化來的。
體形巨大的翼龍是怎麼飛上天的?對此,科學家們有不同的認識。一些人認為,那些巨大的翼龍根本就不會飛,它們不能像鳥兒一樣振動自己的翅膀,但是它們可以先爬到高處,迎風張開巨大的雙翼,這樣就可以藉助上升氣流,使自己在空中滑翔。另一些人認為,翼龍翅膀上的膜非常堅硬,而且翅膀的外側有像框架一樣的筋骨相連,所以它們能像鳥兒一樣扇動翅膀。由於它們的翅膀非常大,稍稍拍動一下就可以獲得巨大的反作用力,使自己飛起來。這兩種觀點究竟哪一個是正確的,目前還沒有結論,也許不久的將來,你就可以破解它呢。
翼手龍
名稱: 翼手龍
拉丁文名: pterodactylus
體長: 兩翼開展可達30至700釐米
體重: 不詳
食物: 肉食
生存年代: 侏羅紀
生存地點: 各地
辨認要決: 不具尾巴
種類: 翼龍類
簡 介
翼手龍[pterodactylus]侏羅紀晚期的翼龍類,翼手龍中間一些種體型大小如麻雀;另外一些可大到像鷹一樣,兩翼開展可達30--70釐米。它們不具尾巴,而其後肢可能於陸地上並無太多用處。它們可能以昆蟲為食。翼手龍整個群體是翼龍類中的亞目。它們生存在侏羅紀晚期到白堊紀,有些可能覓食魚類。無齒翼龍事實上也是翼手龍類,白堊紀晚期,尾已完全消失,翼展在8米以上,最大的巨型翼龍翼展可達16米人們發現第一翼龍化石時,不能確定是什麼動物,有人說它生活在海洋中,也有人說它是鳥和蝙蝠的過渡種。後來才認識到這是一咱會飛的蜥蜴,並稱它為"翼手龍"。所有的翼龍在分類上並不真正屬於恐龍,而只是恐龍的近親。翼手龍是翼龍中的晚輩,它們的個子一般較大,最大的一種翼展達12米。與它們的先輩喙嘴龍類不同,它們基本上沒有尾巴,頸較長而靈活。
翼手龍生活在白堊紀,它們的骨胳在歐洲被發現。翼手龍並不是很大,它的翅膀不過22釐米左右。但是風神翼龍的翅膀卻長達12米,像公共汽車那麼大。美國科學家曾經發現過一種翼龍,它的翅膀長達15米以上,如果我們今天能看到它,說不定會以為是飛機在天上飛呢。很多會飛的鳥龍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們好像用一雙手撐起巨大的翅膀,於是,又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們的一大特點。有人認為,後來的鳥類就是由它們演化來的。
體形巨大的翼龍是怎麼飛上天的?對此,科學家們有不同的認識。一些人認為,那些巨大的翼龍根本就不會飛,它們不能像鳥兒一樣振動自己的翅膀,但是它們可以先爬到高處,迎風張開巨大的雙翼,這樣就可以藉助上升氣流,使自己在空中滑翔。另一些人認為,翼龍翅膀上的膜非常堅硬,而且翅膀的外側有像框架一樣的筋骨相連,所以它們能像鳥兒一樣扇動翅膀。由於它們的翅膀非常大,稍稍拍動一下就可以獲得巨大的反作用力,使自己飛起來。這兩種觀點究竟哪一個是正確的,目前還沒有結論,也許不久的將來,你就可以破解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