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昕嶽
-
2 # 大圭天成
知行合一中的"知",應該是指"真理",而不是"良知"。知也就是老子所說的"道" ,行就是"踐行"之意。所以知行合一就有"探究真理並踐行之"的意思。
-
3 # 呵呵說吧
“知行合一”的“知”,可以為“認知”。認識,包括了“知識”。中國古人,崇尚自然,知行合一不在話下。
認知,需要識“真假”。認識上的錯誤,都體現在被“虛假”所矇蔽。因此有“求真務實”,存在“真假說”。
知道了“真”,看到了“假”,有了“學以致用”,就存在了人為的“弄虛作假”。這就有了“偽”和“偽善”。
利用虛假的“道德”騙取利益,古已有之。因此,“知行合一”也可以被稱為“要求”。這個要求,就是“良知”。
學到了知識,知道了真假,不以真示人,反而作假騙人,為“不道德”。對一個講“道德”的人來講,“良心”該是其最大的阻礙。或者,“沒良心”是最直接了當可以揭露“不道德”的證據。
這就是“學以致用”的,案例。
-
4 # 工農視角
王陽明的“心學”其實主要講的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雖然只有五個字,但它的意義非凡啊,首先“知”主要是講的是知識,而知識的最其實的含義就是真理,只有真理才具備有“道理”的真正內涵,比如說、道和理實際就是一個科學問題的兩個倫理,首先道是軌跡軌道的意思,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它的運動軌跡,而任何事物的運動的結果就是“理”,或者也可以說是“理”是對“道”的解釋,所以王陽明心學的“知”就是事物的本質的“道”和“理”。
可見、王陽明的心學的“知行合一”,以他創造的“知”為“道”來講解,實際就是天地萬物的執行軌跡軌道,那麼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其實就是講人應該遵循宇宙中萬事萬物的“道”來實現人的“道德良知”。同時也是對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的批判,因為王陽明確實身體力行的去做了格物致知的事,但沒有收穫,所以王陽明在貴州龍場(今天貴州貴陽市修文縣以及久場一帶)也身體力行的做了實踐,終於悟出了真理,他提倡的真理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其實就是萬事萬物的道,其中的“行”其實就是運動,運動其實際就是行動,所以知道而行才能有運動的結果。可見、王陽明悟出了“道”,但要怎樣實現道的本質意義關鍵就在於“行”動的問題。由此王陽明就提出既然知道萬事萬物存在的道理和萬事萬物的執行軌跡,人類就應該以事物存在的道理和事物執行的道來充沛人的思想靈魂,以此來為人以做人處事的精神來作為人的精神支柱,所以王陽明把“道”用“知”來實現人知道道而行才是王陽明心學的根本出發點,可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知”其實就是“道”,“行”實際就是運動、行動,這是完全具有科學哲理的、更是符合自然規律邏輯的哲學理論。為此王陽明提出唯有“知行”同時合併在一起進行行動才能實現“道”的本質意義。
-
5 # 走自己的路tlz
心學批判及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王陽明是中國古代儒、道、佛集大成者,他是心學的開創者,對後世影響極大,研究心學可以開啟人生的成功之門,對我們的事業有非常大的幫助,不過我們也不能照搬照抄古人的學說,要辯證的吸取前人的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學習心學需要深厚的國學做基礎,絕不可斷章取義,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這些心學精髓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唯心主義、實用主義、經驗主義傾向,用好了可以對工作及生活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用不好容易誤入歧途。總體看來王陽明的心學帶有很大的歷史及個人的侷限性,之所以沒有在世界範圍內流行,說明還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應該批判的加以接受。
陽明學派的興起,原因之一是明朝中後期,人口增加,科舉通道狹窄,而讀書人增加,這就為陽明學派的發展奠定了社會環境。心學是向內求發展,自然對外界事物之理探求較少,自然科學的發展就停滯了。中國社會一直沿著社會科學的軌道行駛,倫理道德一直是中國文化的主旋律。如果沒有陽明心學,中國歷史發展程序可能會被改寫,中國可能也會出現資本主義的工業革命。即使到了現在國家再次強大崛起,沒有伴隨著思想上的繁榮,沒有出現世界級的思想家、哲學家,將華人帶入更高層次的精神的追求,結束經濟上巨人,思想上匱乏的不利局面。
“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很明顯有唯心主義傾向,心裡的感受都是感性的,人的思維才是理性的,人的眼睛、耳朵往往會欺騙自己,原因在於眼睛和耳朵接受的資訊直接被心接受,透過分析思考得出的結論才更加靠譜,什麼事兒入心入腦才能辦好。 現實工作當中許多幹部要麼過於依賴第一印象,要麼習慣了聽彙報,遇事不進行調查研究,憑感覺做決定,偏聽偏信不說,跟著感覺走的另一個弊端是容易被情緒左右, 一個人看不上另一個人無論做什麼都認為是錯的,絕大多數人的判斷和決策其實都是情緒的,能夠剋制自己的情緒才能處事公正,客觀的進行分析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有的時候善於逆向思維“違心”的做一些決定反而有益於工作。
王陽明思想中精髓中的精髓是“致良知”, 判斷事情對錯是非,標準是良知,人做事憑良心,圖個心安理得是對的,而政治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幼稚的,項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事物的對與錯都是相對的,良知不能簡單的做為評判事物的標準, 道即良知是一個偽命題,道其實是就是文化,不同地區地域文化是不同的,比如說華人認為勞動是光榮的,幾乎都是工作狂,而吉卜賽人認為勞動是可恥的,他們的人大都好吃懶做,勤勞與懶惰都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透過三星堆考古發現華人的祖先來自非洲,這是人類迄今為止最遠的遷移,歷盡千辛萬苦來到從雲南進入中國,在艱難的跋涉過程中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造就了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在我們這個文化的國度裡文化才是破譯一切事物的密碼。
嚴格的說王陽明的心學算不上哲學,甚至不能算心理學,只能算是成功學,很多人靠學習王陽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按照其起源及構成背景的生活經驗的原初情境來理解,他的這些學說都是他個人心得體會,心裡發生方法的本質是帶有很強的侷限性,只能應用於個人。看問題要從政治、文化、歷史等多個角度出發,有的時候還需要站在對方立場考慮問題,一切以自己為中心,過多在乎自己的感受,容易主觀、片面、偏執,甚至剛愎自用,個體經驗代替不了普遍認識,什麼事情最怕先入為主, 容易以偏概全、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何談真理可言,所以心學是中國最好的成功學,但不是最好的管理方法。
幾百年來王陽明一直受到崇拜,近年來他的心學再次受到熱捧,說明其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日本的稻盛和夫將心學用於企業管理取得的巨大的成功,只要掌握了心學的方法,我們也同樣能在複雜的工作和學習中做到有條不紊,遊刃有餘,實現立功、立言、立名的人生理想。一個人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是發自於心,心是輸入和輸出資訊的重要通道,心的捭與闔決定著一切。許多人失敗不是能力的問題,是心理障礙造成的,多數情況我們是被困難嚇倒的,中國有句俗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什麼事只要上心就一定能夠做好,安全管理也不例外。
鐵路系統“高大半”,各項工作紛繁複雜,要從緊張忙碌工作中理出頭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前安全形式嚴峻,幹部職工的心裡壓力都很大,整天學習、考試、開會,要不就是不斷增加的兩違任務,整的一部分人內心十分焦慮,這時更需要我們始終保持一定的定力,自我身心調節好了工作才能進入到最佳狀態,心學向我們敞開了一扇門,可以幫助我們戰勝恐懼,走出焦慮,平衡內心,開啟智慧的生活與工作。不懂生活的人也不懂工作,工作就是要有張有弛,心理保持適度的緊張精力才能夠集中起來,很多人工作業績不佳,原因在於工作當中沒有發揮出心的主導作用,工作中只要做到走心、用心、專心、恆心,就一定能夠保證安全穩定。
一是工作要走心,有些人做什麼事一直很勤奮,也很努力,但很多人的勤奮,是一種低質量的勤奮,還有些幹部整天忙碌,其實淨做表面文章,這些人是在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形式上加班加點,工作很努力,可是效率低下,工作完成質量不高,其實是能力不足的體現,一個在規定時間內連基本任務都完不成的人怎麼值得信任呢?工作連點竅門都找不到,一點效率也沒有,說明很少動腦琢磨事情,這樣的人之所以吃得開,是因為我們有不少領導也喜歡搞疲勞戰術,恰巧他們也是用眼睛和耳朵思考問題,同樣是不走心的人,所以還是奉勸某些人不要再自欺欺人了,不要假裝很努力,因為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二是工作要用心,心與工作的關係十分密切,你的心在那兒,你的業績就在那兒,有的人工作精力旁顧,心裡裝的不是工作,整天想著升官發財,這樣的人工作怎麼能夠幹好呢?跟拼命學習的學生未必是好學生一樣,拼命工作的員工也不一定是好員工,不用心的努力其實就是在浪費時間,比如有的職工考試成績挺好,不會活學活用,死記硬背,遇見事兒就發矇,學業務也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得用一定的心力才能把規章吃透,特別是像區間訊號機故障、控顯機黑屏、區間佔用丟失及接觸網停電推送出站等疑難問題,沒有一定的積澱很難徹底整明白,其實業務從會背,到會講,再到會用還有一段距離,一件事,不是說表面上學會了就行,只有透過“篤行”來不斷地琢磨學習,反覆咀嚼,才能把事物本身的規律內化於心,做起來才能得心應手,使得自己進入更高的境界中。
三是工作要專心,缺乏深度思考,你所做的都是無用功,做為一名管理者要勤學善思,不能靠一味地給下屬施加壓力提高管理,應努力鑽研各種管理方法的作用及侷限性, 比如說物質獎勵可以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當工資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失去激勵的作用;開會可以統一思想,可是沒有單獨的溝通效果會大打折扣;政治思想工作可以引導人們走出思想誤區,但對違法犯罪缺乏預防性;宣傳工作可以鼓舞職工士氣,但是對伙食不好造成的影響卻無法挽回;人本管理也只能讓職工沒有意見,要想強化安全控制,還得加強安全管理;企業文化有利於企業長遠發展,而要真正讓職工接受並實施很難,單純的一種方法解決不了安全管理中的所有問題,所以工作要統籌兼顧,全員參與,各個崗位都切實發揮出作用才行,我們必須具備獨立深入思考能力,工作中才能輕鬆自如,及時正確應對。
四是工作要有恆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很少事情能夠一蹴而就的,很多工作都需要投入很多精力,長時間才能見到效果,比如說安全預測,工作中極少有人能夠把問題想到前頭,能夠在作業人員最擔心的地方出現身影,在職工作業畏難的時候及時趕到,在上級檢查前將想看的東西佈置好,在領導抽查提問前將內容教給相關人員,有危險及時到,什麼事兒想到前頭,這樣的人鳳毛菱角,沒有十幾年以上的功力很難做到, 這是經過多年用心修煉的結果,保持內心的平靜,生命中三分之一時間用來思考與安全有關的事情,透過心靈的感悟,對一件事情只有付出足夠的精力及情感,才會賦予事物靈性,激發出自己的潛能,只要心思用到了,當心裡積攢足夠的作業場景,再經過冥思苦想後,終會感應到哪裡是危險所在。
“空想誤國、實幹興邦”,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想提高安全管理,必須平衡想和做的關係,只顧低頭做事,不停下來思考,容易方向偏差,但如果只一味的思考,而不去實踐、不去做事,是自己騙自己,“知行合一”才是最佳選擇。可是現實當中很多管理者要麼說一套做一套,口不對心,要麼不能做到以身作則,要求職工的自己做不到,這對職工內心傷害很大,對工作影響極壞,遺憾的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原因在於缺乏批判性思維,許多人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然後將自己的思想再灌輸給別人,這樣毫無價值可言, 一個人的行為不太容易受到別人認知的影響,多數都是受到自己意識的左右,從內心深處意識到執行標準化是光榮的,能夠克服偷懶的心裡,才會改掉違章的陋習, 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用心去感受身邊的一切,安全之路一定是光明坦途。
-
6 # 乾坤正法
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所以知行本來就是一不是二,哪裡用得著合一?故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知行即一。我們總是說知行合一,其實準確的說,應該是知行即一。我們可以用佛教的故事來進行援引。比方說神秀偈和慧能偈。那到底是神秀說的對還是慧能說的對?按照我們普通人的看法是慧能得到衣缽,世稱六祖,故慧能說的對,慧能勝出,從此出現了南禪頓悟和北禪漸悟的分別。
其實這個看法是錯誤的,我們從尊重歷史的角度出發,慧能勝出肯定說的對,但是這並不表示神秀大師的說法有問題。神秀大師的漸悟其實強調的是成佛的時間段,也就是道德經所謂的為學日益,也就是成佛需要一個過程。而慧能大師的頓悟強調的則是成佛的時間點,也就是成佛的那一刻,也就是成佛的結果,也就是道德經所謂的為道日損,損到最後,近無。也就是說這個過程和結果並不是對立的,為學和為道也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沒有過程就沒有結果,在哲學上的說法是量產引起質變,否定之否定。所以我們看似覺得慧能大師是在否定神秀,其實從另外的角度看也是種肯定。
現在我們再回到提問來做解釋,大家對於知行合一的理解,其實就是神秀大師的修行方式。所以如果認為知行合一是正確的,那神秀大師的說法就完全正確。而我所說的知行即一就是慧能大師的方式。所以我們只知道知行合一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把知行理解成本來就是一,這樣的認識才更進一步。
其實知行合一問題代表的是一類問題,在傳統文化裡用別的方式表述出來就是心物一元、體用關係、色空不二等等。用哲學上的話講就是物質和意識,現象和本質。但這裡有個問題要明確,哲學上雖然講物質和物質的具體形態這兩個概念,可是哲學課本對於世界本源的論證卻是用物質的具體形態去代替物質這個概念,來證明世界的本質是物質這就是最大的敗筆。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從自然界、人類社會以及思維三個角度論證。這裡暫且對自然界的物質本質論述進行解釋。自然界產生在人類以前,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這個論述沒有問題,但是這個自然界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你是把已經存在著的這個自然界當成世界的本質,那自然是錯誤的。那這個自然或者說宇宙是如何生成的?在周易和道德經裡有精彩的論述,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讀讀,你們就會發現到底是先有了蛋還是先有了雞,簡直就是小兒科。我只能提示一點,物質具有意識性,意識也具有物質性,可以順著這個思路自己往下推。
另外,王陽明先生關於心體、意動、良知、格物有28字真言,我將它概括成14個字:無善無惡謂之善,有善有惡之謂惡。前句講的是道體,是先天境界,故人性本善,正對應王先生的心體、良知。而後半句講的是道用,故人性本惡,正對應王先生的意動、格物。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錯,說為什麼錯?就因為意動了以後才會出現說這個行動,既然說是錯的,那自然意動也是錯的,這就是惡。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人類一思考,上帝便發笑是一個意思。
-
7 # 會當—茶農
宣告:我不喜歡玩文字遊戲,因為我的水平不夠。我認為,傳統文化難就難在可以有這樣那樣的解釋。我對陽明心學也非常喜歡,而且我更加重視的是應用,我也聊聊我對“知行合一”的理解吧。看有沒有共鳴的朋友。
我理解的“知行合一”的“知”可以分三個層面:“感知、所知、良知。”
“感知”層面的“知行合一”通俗一點講就是:你懂了就要做到,不要總是停留在我懂了我懂了上,其實你做起來未必真的懂了。這個層面的“知行合一”就是強調我們對自己學到的知識、技能、想法,要大膽的付諸以行動,不要停留在認為和以為的階段,沒有經過實踐檢驗的思想,就是空想,就是想入非非。感覺往往靠不住。
“所知”層面的“知行合一”呢,通俗一點的理解就是你做到了就證明你懂了,你表現出來的水平就是你所知的水平。知行是一體的。就像外交部發言人經常評價美日的一句話:“他們是不是真的懂了呢?我們要察其言,觀其行”,因為每一個人的行為都是代表了這個人的所知。
“良知”層面的“知行合一”通俗一點講就是:你做多了,就懂了。更多的表達的是以行致知。“良知”可能有各種各樣的解釋,我更多的是把他理解為“本質”,而這個“良知”是不含各種褒貶善惡的,他就是本質,就是規律,就是道。例如一門手藝,用心的做多了做久了,都自然會有一些道道。
-
8 # 澡雪堂主談修心
知分能知和所知,能知的是良知,所知的是知識,王文成公自己也說過“知善知惡是良知”,這就是在講能知之心,所知之識,只是外物在心體上的反映,心體如同明鏡,鏡若不明,不能照物,縱有外物,亦如混沌,不可辨也。
良知則不同,猶如明鏡已去蒙塵,光潔可鑑,照物如真,這時再去識物,皆無遺漏矣!所以人生於天地之間,心中所思,口舌所言,肢體所行,皆取決於心與物的連結,心得物的真相,就會順物性而動,一切自然。
反之,心得物之假相,則必被迷惑,隨妄而動,動則得咎,這是必然的,所謂“知行合一”,就是得物之本性,此謂知,循物性而動,此謂行,心物相順,二性歸一,物即是我,我即是物,自然有序,合於造化,這就是聖人。
王陽明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正是和他的良知良能有關,良知為能知,良能為能行,真知為所知,正行為所行,故能獨立於世,人所不棄,這也是我們立世處身的良方妙藥,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鑑的。
-
9 # 歷史小院兒
這種說法是對知行合一的一種片面理解,本身的重點在“合一”。
說到“知行合一”,就要說到王守仁和“陽明學”,又叫“心學”。
在這之前的學說,均以儒學為主,“存天理,滅人慾”;“格物致知”。認為“知”在“行”的前面,先知而後行。早期的王守仁對此是深信不疑的,隨著自身的經歷和研究的深入,越來越懷疑程朱理學的正確性。最後才有了龍場悟道。認為人心是一切的根本,世間萬物都是心的產物。道德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這樣就容易理解了:
“知”是指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同時也包括個人的德行,良知。每個人對同一件事的不同理解。
“行”是指我們的行為,我們做事的方法和態度。我們日常的行為,受到我們本身知識水平和眼界的影響。
“合一”朱程理學認為先知而後行,也就是知行有先後,但是王守仁認為知和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認識事物的原理和在實際生活中使用該原理是密不可分的。這是王守仁陽明學說最核心的內容。
所以說,“知”有道德、良知的意思,但是不是它全部的意思。
-
10 # 寒冰40543
王陽明,一個偉大的思想家!知行合一是其學說的精髓,幾百年來,依其所為者,即是大有所得者。志士仁人,皆可視其為星辰北斗!
-
11 # 使用者51258068968
“知行合一”的知,既不是指良知,也不是指知識,而是說的知與行形影相隨,知與行在社會實踐中互為印證,互為因果。
-
12 # 耀如樂園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就是佛法中的聞思修,知就是聞思,行就是修行。也是信解行證的意思即首先要相信佛法,然後學習佛法理解佛法,再然後依佛法修行,按照佛說的去做,最後是證得佛法說的各種境界。
只知道聞思而不修行,就是紙上談兵,不會有任何成就,這樣的人很多,他們不僅會自己害自己,還會利用媒體發表一些空洞的理論,坑害無辜者,佛法把這些人比喻為“一盲引群盲,相牽入火坑。”例如,一戒也不持的學佛者談如何修行佛法,就難免是紙上談兵。
只知道修行而沒有聞思做基礎就是盲修瞎練,結果是或者走火入魔,或者不得要領白花功夫。
只有知行合一即聞思修,在聞思指導下的修行才能取得成就,這是無論是在世間打拼還是修解脫道的必由之路。
回覆列表
王陽明認為真知即是行,他們是一,二如何能為一,這才是關鍵。
知行合一的“知”有兩層含義。第一是知識層次。 我們說一個人孝順是因為看到了他做了孝敬父母的事,而不會因為一個人空口說他孝順,就認為他是孝順的人。 知和行是個過程,知道一件事一定是要去實踐的,不然就不是真正的知。知和行過程的是同一過程顯現出來的兩個方面。他們相互包含。
第二是從良知層面 良知是存在之本源,是我們人的生存本質,存在的本質和最高的天道本質實現同一,並且這種同一性,是作為一種本源的;是德行之本源,是我們道德活動之所以可能的根據;是理性之本源,是我們一切知識活動之所以可能的根據,同時也是我們在現實的經驗生活當中施行是非判斷的根據。 良知是知識本身的本體,是我們理性的根據,理性之本,理性的來源。有了它在,我們的知識活動才是有可能的。 所以良知原本就能知是非,
良知是我們的德行之本,是我們的一切道德活動之所以可能的本原根據。良知是人之本,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據。
因此知行合一的知不僅僅是知識或者良知,而且同時包含兩種含義。王陽明一生的主要思想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它們並不是單獨存在,而是有繼承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