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晉沙
-
2 # 江湖浪紙
不認同,當你要安慰一個心情不好的朋友時,首先應該找到他(她)為什麼難過的原因,再進行安慰,否則將會適得其反,如果男性朋友的話,當他心情不好時,你可以考慮陪他去喝酒,傾聽他的述說再以他的角度安慰他,如果是女性朋友的話你可以陪她去看看電影,逛逛街,吃些甜品,有空時候就多陪她走走散散步。
-
3 # 木林森說情感
這個觀點我不認同。不揭傷疤、不說話只是一種安慰方式,但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安慰方式。
1.有的傷疤可能透過時間和我們內心一點點變強大能夠自行治癒。而還有更多的傷,只有狠心揭開回顧反思後,才能真正的療愈心靈,開啟心結,輕裝前行。只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就好。
2.還應該考慮到對方的心理需求和當時的狀態。也許對方當時只是想讓我們靜靜的陪著,那我們就不說話,做到安靜的陪伴讓對方覺得放鬆開心就好。反之,如果對方主動希望跟我們談自己的傷心事,並希望得到安慰或者試圖尋求我們的幫助,那麼我們當然要盡力提供幫助了。
所以,不揭傷疤、不說話只是一種安慰方式,但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安慰方式。應該以對方的需求來具體決定。
-
4 # 嶽小晨
把安慰比作水,就好像一個人渴了,你往他嘴裡灌水容易嗆著他,不給他水他又渴,所以就把水放在旁邊,讓他選擇什麼時候喝,怎麼喝,喝多少。
-
5 # 飛揚心理王老師
最好的安慰是不揭傷疤、不說話?錯,恰恰相反,最好的安慰就是揭傷疤,還要多說話,多交流。
但是對於一般朋友之間,最好是不要揭對方傷疤,因為朋友之間,沒有這樣的療傷義務,而做這樣的療傷是有風險的。畢竟人都比較敏感,一旦揭傷疤揭疼了就會傷了朋友的感情,甚至就做不成朋友了。
但從心理安慰、心理治療、心理療傷的角度來說,傷和痛都在疤的下面,不揭傷不揭疤怎麼治療,怎麼除根。如果不揭,那就等於是敷衍了事,表面處理,實際上內在的傷痛還在下面。
你看醫院對傷口的處理,都是把外面的紗布揭開,再把外面的血肉和汙物清除掉,再把傷口裡的汙物處理掉,不然不僅不能使傷口癒合,還可能使傷口感染,最後截肢的危險都有。
心理創傷也是一樣,只有揭開傷疤,徹底處理,從認識上根本看透,才能不再耿耿於懷,不再影響生活。
-
6 # YL聽雨
別人的經歷你不懂,除非是鐵哥們,鐵閨蜜,你可以無所顧忌的幫他分析指點揭傷疤。否則,安慰鼓勵讓她寬心,順其自然最重要!!
個人觀點勿噴!
-
7 # 治癒沒胃口
偶爾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醫者治病,也治心。
普通人同樣會以不同的方式處理傷心的人。有些人是安慰別人的藝術方面的專家。
有些人惶恐不安束手無策,有些人假裝看不見對方難過,有些人自己變得傷心,於是傷心的人不得不反過來安慰他們。
這個世界會令人很沮喪,不如意事常有,但你真的會安慰人嗎?
01
錯誤的安慰方式
1、我理解你
蔡康永在《蔡康永的說話之道》第30篇寫:一個人很難理解另一個人所受的苦。
主角古古一直以為自己很會安慰人。
每次有朋友來找她哭訴,不管是工作被整,還是失戀被甩,她都會邊聽邊安慰對方:
“我懂……我懂……你真的很倒黴……你好委屈哦……我知道那種感覺……”
古古是個善良的姑娘,但她的安慰真的有用嗎?
調查之後,蔡康永發現,有一半朋友不領情。
雖然感激,但毫無用處。因為他們覺得,“你根本不瞭解我受的苦。”
“我說大海很美,你卻說淹死過很多人。”
決定感受的不是這件事的發生,而是對方對此事抱有的態度和看法。
世界上並沒有感同身受這件事,人類的悲歡也並不相通,所以別輕易說理解。
2、好為人師
加繆講:“我們很少信任比我們好的人,寧肯避免與他們來往。”
“相反,我們常對與我們相似、和我們有著共同弱點的人吐露心跡。我們並不希望改掉弱點,只希望受到憐憫與鼓勵。”
需要安慰的人此刻最不想見到的,就是老師;最不想聽到的,就是大道理。
有對談了六年戀愛、結婚沒幾個月的夫妻吵著要離婚。
有一天女方辦事需要輸密碼卻一下忘了,給丈夫打了20多個電話他都沒接,回家時還淋了雨,於是進門就有點抱怨,想著他能安慰一下。
結果丈夫說:“咱們都是成年人了,不能碰到一點點問題立刻就火了。你火了肯定是因為你當時心裡想不到什麼辦法解決這件事情了……”
絮絮叨叨講了一堆大道理。
“道理我都懂,但生活不是談判,一定要分個你對我錯。”
“哪怕你給我倒個熱水拿個毛巾也行啊,結果上去就是你得怎麼怎麼……我得怎麼……我嫁了個教導主任啊我。”
安慰重點是關注情緒,而不是事實本身。
3、自以為善
雖然是一種關心,但其實用處不大。
湖北襄陽一個10歲的男孩,母親被診斷出白血病,在另一個城市做化療,爸爸也得了混合性生殖細胞瘤。
家裡已經負債累累,男孩除了幹農活,還要照顧生病的父親。
每天他都會和奶奶做好飯菜,自己用飯盒裝好送去醫院。
一天三頓,頓頓不落。
他的故事被一個拍客記錄下來,拍攝者在鏡頭中問:“如果爸爸跟媽媽的病都治不好了,你怎麼辦?”
孩子只沉默幾秒,滿臉無奈地回答,“留一個行嗎?”
可以理解的是,拍影片的人想給予同情,他擔心孩子的未來,所以想看看孩子有沒有做好打算。
但是這樣直白的善意,甚至是有些“居高臨下”的安慰,未免太過殘忍。
自以為是的善良,沒準取得反效果。
4、與人比慘
心理專家提醒安慰者一個重要觀念:“安慰並不等同於治療。”
“治療是要使人改變,借改變來斷絕苦惱;而安慰則是肯定其苦,不試圖做出斷其苦惱的嘗試。”
當你難過向朋友傾訴,他說出類似的經歷安慰你,當下你或許會產生同病相憐的感受,覺得慰藉。
但過一會兒你會發現,他並沒有讀懂你的情緒,而只是看到了這件事。
可能在你眼中的大事,在他眼裡不值一提。而你也並沒有得到緩解。
5、重複疼痛
安慰可能是揭人傷疤,如果不能解決問題,請不要隨意說話。
維密大秀,奚夢瑤摔倒後微博發文,一圈好友在下面安慰,吉克雋逸這樣說:
我家寶就是摔了一個世紀時髦摔怎樣~~大長腿就是比較不方便了啦~驕傲的繼續大步向前,愛!你!!
一句話字字無錯,合起來怎麼讀怎麼不舒服。
再次點明“摔倒”這一事實;配上“世紀時髦”倆形容詞。
疼痛被放大、加深了印象,起不到安慰作用,被網友反諷一遭。
本是為聲援,卻傷口上撒把鹽。
02
開口前你自問過嗎?
“天空一無所有 ,為何給我安慰。”
安慰不是價值交換,也不是正負相抵。
它以一方為中心,所求是自我的舒服感。
海子這句詩闡釋了,雖然天空空無一物,雙方對彼此也並無所求,但偏偏得到救贖。
如何恰當安慰,可以用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在進入他所希望的“幫助關係”中提到的幾點自問作解:
1、我能夠使對方認為自己在某種深層次上是值得信賴、可依靠、前後一致的嗎?
我能夠完全將自己作為一個人的真實自我表達出來而使雙方毫無誤會地進行溝通嗎?
你是否能夠保守秘密?在傾聽過程中是否會產生動搖、搖擺不定?
是不是個可靠的人?因為有些傷心需要安慰,卻不能隨便說給人聽。
在聆聽過程中,你是否以微妙的方式傳達出“自己感到煩擾”。
如果是的話,這跟你說出的話就是相悖的,就會使對方感到困惑,產生懷疑。
2、作為一個人,我能夠做到足夠堅強而與對方分離開來嗎?不被對方的依賴吞沒?能夠使自己對對方產生積極態度嗎?
人對他人情緒有恐懼感,體驗對方情緒時。
自己也可能深陷其中,情緒一旦傳染,自身也可能難過。
如果自己很容易便受到對方情緒影響,就需要讓自己與他人保持適當的距離,也就是羅傑斯提到的“疏遠感”。
3、我是否能夠讓自己完全進入他的情感和個人意義的世界而感同身受?不做任何評價?
你是否能夠完全進入對方的私人世界,並精準地感受到他的情緒。
理解很難,多數人終其一生也找不到一個人。
自以為理解的人,他們往往只看到了一個點,並不能讀懂完整的你。
4、我能否把另一個個體作為一個正在成長中的人來對待,或者我會受他過去所束縛嗎?
安慰人之前,你是否一開始就給對方打上了標籤:幼稚不成熟、神經質、無知患者。
存在主義哲學家馬丁·布伯曾提出:證實對方。
“證實意味著……接納對方的整個可能性……我能從他身上認出、理解他一直在重新成為的那個人……“
拋開偏見,才能真正認識對方。
03
正確的安慰姿勢
1、傾聽轉移
愛是深深的理解與接受。
“每當我得到人們的傾聽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並繼續前進……這真神奇啊!
一旦有人傾聽,看起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有了解決辦法,千頭萬緒的思路也會變得清晰起來。”
但聆聽不等於沉默,當對方不願說時,可以以話語誘導:“看你不太開心,是發生什麼事了嗎?”
2、解決問題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比起感同身受,對症下藥才是良方。
演員雷佳音的狗有天被撞死了,晚上還要去劇團演出。
郭京飛和其他哥們知道了,在雷佳音回家之前就在他家等著。
本來雷佳音想著回家誰也別打擾自己,但是一進家門,看見自己的哥們就忍不住哭了,他一哭,郭京飛等人就樂。
這是一種很好的安慰方式,比不痛不癢的一句“我能理解你的痛苦”有效多了。
3、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是 EQ 理論的專有名詞。
指的是正確瞭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緒,進而做到相互理解、關懷和情感上的融洽。
它不等於同情心,它促使發生連結,同情心卻令連結失效。
短片《同理心的力量》中有一個特別好的比喻:同理心就好比某人陷在一個地洞裡。
他們在底部大聲喊: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快受不了了。
我們看到了說“嘿”,並爬下去說:我知道這下面是什麼樣子,你並不孤單。
“迴應”很難讓事情好轉。
“每當我們遇到這些讓人難過的事情時,我們都企圖做些什麼,讓事情感覺好轉一點。”
“我不知道說什麼好,但我真高興你跟我說。”
4、肢體接觸
發展心理學家亨利·哈羅用恆河猴實驗證明了"接觸安慰"。
同樣是"代理媽媽",柔軟的"毛巾布母猴"比起冰涼的"金屬母猴"會更受幼猴喜愛,即使後者那裡有更為充足的食物。
5、暢想未來
微博上曾幾次有人發問“誰知道手上動脈在哪個地方嗎?”
“你還好嗎?我愛你。”
“愛你,你沒有動脈。”
“在我心裡,愛你。”
……
任何的安慰,如果受傷的人不願接受,都不能奏效。最終拯救自己的,也只有自己。但我們依然可以儘自己所能,給對方多一絲光亮
-
8 # 一笑堂前
傷疤必須揭開,否則無法癒合。
最喝點安慰是,如何治癒傷疤,每個人都成長曆程中,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傷疤,這些傷疤如果一直不曾理會,就會潛伏在人的體內,日積月累,越來越多,直到最終爆發。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沉默是一件可怕的事,會比一些不太理想的話語更能壓抑人的心靈。
-
9 # 一安and一寧
生活中總有傷痛,而心受傷時最期待的便是尋求庇護和安慰!
而每個人性格不同,所需要的安慰方式也不同,但安慰最終還是要走心!無論是言語上的共鳴還是行為上的依靠,都能帶給傷痛者情感的治癒!
而不揭傷疤是必須要做的,這是對一個傷者最基本的尊重!不說話也許也是一種方式,就這樣默默的陪伴,此時無聲勝有聲!也是一種言語行為上的表達!
所以安慰的最好方法就是走心!至於哪種形式,因人而異!
-
10 # 講自己的故事
安慰意味著安撫和慰藉,而並非治療和解決問題!
所以出發點就是如何能讓被安慰者心理上更加舒適,不揭傷疤、不說話針對部分人群的確會有比較好的效果,但也不能一概而論!
回覆列表
網友你好,非常感謝能回答這個問題,這個說法有一定的片面性,道理是有,但是對一小部分人管用,對大多數人而言來說不管用,現在好多人就比較自我,有了現實的一擊,才有反思,才有行動。所以我們不能只說一些好聽的話安慰,而不去揭他的傷疤,如果那樣他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維當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所以必須得揭開他的傷疤,反覆強調這個事情,讓他重視、正視問題,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處理好問題。#悟空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