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以畫隨出
-
2 # 李二郎的街邊歷史
兵符遣將,兵從將令。
所以古代最常用的辦法是統調分離,兵無長駐,將無常兵,就是防止武將傭兵自重,歷史上凡是有“某家軍”名號的,其結果一般都不太好,比如岳家軍,楊家軍,戚家軍等
由朝廷任命的將領一般當然聽朝廷的兵符調遣。但吳三桂則不同,他是有軍閥性質的,很多將兵都是常年追隨他的,再加上宣傳做得好,理由充分(反清復明)。
-
3 # 廣東軍少
當時的清朝還剛剛建立政權,國家未穩,而且吳三桂手下就有一支非常強悍忠實的軍隊,一直跟隨吳三桂從東北打到雲南,可想而知有多強悍的。因此吳三桂起兵造反,手下的十幾萬軍隊就跟隨他,再加上吳三桂反清復明的口號,天下群雄雲集。
當時反清復明的號召力還是很大的,他反清時,幾乎有半個中國在響應,如果不是他後期想和清朝想劃江而治,不再主動進攻,而給了清朝可乘之機的話,那麼還真不好說鹿死誰手。不過後來他撕下反清復明的偽裝,自己稱帝,擁護他的人就越來越少,一敗塗地。
從吳三桂起兵,短短几個月,吳三桂已經奪取了長江以南各個地區,甚至是黃河流域,更遠至長城以北,也燃起了反清的烽火.此次反清,發展之快,來勢之猛,波及之廣,規模之大,都是空前的.事實表明,這場動亂,已遠遠超出吳三桂個人與朝廷的利益鬥爭.從廣義上來講,它顯示了漢民族同異族統治者的再次大較量.因為參加或響應吳三桂起兵的,無一例外,都是漢人,其主要成分或骨幹,都是原明朝降將、李自成、張獻忠、鄭成功餘部及南明餘部.士兵也全是漢人,並吸收了當地百姓參加.他們有的跟吳三桂有聯絡,但大多數人跟其毫無關係,他們之所以參加起兵,是因為他們不願意接受異族統治。
-
4 # 雪落無聲愛有聲222
謝邀,回答這問題不難,首先要知道吳三桂的兵是怎麼來的,就知道有沒有兵符都一樣了,首先吳三桂不存在擁兵自重,不是很多,這些兵都是多年跟隨他的部下,自明朝就開始跟隨他,投降李自成,在投降清朝,就是這些兵,不是很多如果很多,他直接就能把李自成打敗,這是第一種,二種,兵多是後期招募的,清朝是滿人,入關後的幾十年民間都不穩,有反清復明的很多,明朝是漢人統治的,清政府是滿人,而關裡多是漢人當然不可能願意滿人統治,所以很多反清復明的,這也是吳三桂沒有兵符造反可以一呼百應的原因
回覆列表
領導幹部都開會,
主持會議吳三桂。
下級服從上級管!
聽從上級是自然。
他們叛亂能配合,
這事其實不希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