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採玲說

    我對童年戀戀不忘,不是童年過得幸福,而是童年經歷了太多的磨難,時常會擔心受怕,經歷過饑荒的年代,怕沒有吃的,會餓死,一天幾個野菜粑粑,難以下嚥,不吃就得餓死。

    經歷了動亂的年代,武鬥的子彈,射在我的面前,不小心的話,會被打死,好在有驚無險,活過來了。

    經歷了失學的年代,不能上學,到鄉下去避難,怕永遠不能上學了,那時擔憂的心情,至今難忘。

    由此,我有了旁人沒有的體驗,才真切地感到,活著真好。

    我由此討厭戰爭,討厭勾心鬥角,希望人們相親相愛、互相理解、互相幫助,活著就會容易得多。

    王採玲攝影/撰稿

  • 2 # 大山裡的胖嫂

    第一,童年很單純很快樂。就拿我來說吧,我的童年是和鄰居家的小女孩一起度過的。我們每天吃過早飯就見面,然後一起瘋的滿頭大汗。星期天一起跟著姐姐哥哥上山放牛,聽大哥哥大姐姐唱歌,聽他們講學校裡的故事,和他們一起捉迷藏,那時候天不黑是不回家的。

    後來稍微大點開始去上學,每一個小朋友都是好夥伴,沒有玩具,我們就自己製造,沒有樂子,我們可以自己找,每天都過的非常開心。儘管偶爾看見其他小朋友吃塊糖和最早的三鮮泡麵會很羨慕,擔著絕對影響不了快樂的心情。可以這樣說,那是的我們,窮,但快樂!

    第二種原因是因為餓才會覺得什麼都好吃,才會更令人難忘。那是的我們家裡很窮,姐弟3個,有點姊妹更多。平日裡父母除了種地也沒有其他的錢可以掙,能吃飽飯都已經不錯了。遇到逢年過節或是走親戚吃點好的,會覺得格外香,那種味道可能至今難忘。常會聽人說,小時候吃的什麼什麼真的很好吃。現在同樣的做法怎麼就不好吃了?不是不好吃了,是我們已經吃過太多好吃的東西,把兒時的美味比下去了。記得小時候我爹常說:餓的時候糠也是甜的不餓的時候肉都是粘的。

    再說說穿的,小時候有誰一年四季都有新衣服穿,可能城裡人有吧。我們是山裡的農村,地少,有沒有工廠可以掙錢,上學幾毛錢都得用雞蛋換,更別提買新衣服了。偶爾過年會添件新衣服,可能就會興奮好幾天。現在呢,櫃子裡是不是都慢慢的,可有誰會因為一件新衣服興奮好幾天,誰也不會。

    第三 應該是最值得懷念的東西,情宜。那時,過個年到正月15親戚還走不完。到親戚家可以吃好的,玩好的。我媽就是,家裡來客人或者親戚她才會炸油條,包餃子,做蒸麵條,沒有外人的時候我們從不吃好的。鄰里之間也是互相幫忙的,誰家蓋房起物,左鄰右舍都是無償來幫忙的。現在,這種情況幾乎沒有了,需要幫忙,可以啊,不過得付錢!至於去別人家吃好的,還會有,我還是這樣,有朋友或者親戚做最好的,可有的人已經不這樣了,把最好的藏起來自己吃。現在很多人已經無情無義只認錢了!

  • 3 # 話說財經ing

    童年有著太多的人生巔峰,回憶下我們90年代農村完整的童年。

    散養,就是家長都要忙著地裡的活,我們就整天無所事事,玩具都是自己造的,彈弓,木頭劍,少林棍,洋火槍,弓箭,水槍,軸承車那是必備貨。下河摸魚,上樹掏鳥蛋,捅馬蜂窩,挖老鼠洞這些都是男生女生所具備的最基本本領。上山下地那是輕車熟路,經常衣服被掛破,鞋子爛了用草綁著回去,摔跤流血那是家常便飯,回去還不敢說,說了還得再挨一頓揍,划不來。

    上學都是一個村的,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沒有幾個學的好的,大字不認識幾個,勞動最積極,那時候家長總是給老師說,讓給好好管,不聽話就打。就這樣男生女生都沒有少捱揍,作業寫不完被揍,不會寫被揍,和同學打架被揍,調皮搗蛋被揍,揍完還是學不進去,幾乎是白捱了,不過好像那個時候沒有怕過一樣。

    那個時候零食總是吃不起,一根拉絲糖好像一分錢,一個冰棒五分錢,還有那種水果糖,總是看著別人吃的津津有味,討好幾句還給吃一點點,那味道真是回味無窮。沒有啥交通工具,二八腳踏車,架子不小隻要家長不在,就在幾個人弄出去玩,自己不會騎還戴著人跑,也真是一個敢開一個敢坐,摔跤流血那是不足為奇。

    農村的板栗,核桃,柿子,杏,蘋果等等還沒有到成熟的季節,就變成了我們的最愛,總是幾個人跑很遠很遠的地去弄些回來,悄悄的吃掉,那樂趣無窮無盡,在偶爾被別人找上門,又是少不了一頓胖揍。還有山裡的野果子,那地方都記得清清楚楚,每到成熟的季節都少不了我們的光顧。

    後來長大也考上了大學,開始為社會做貢獻,不過現在幾個人只要能聚在一起,當年那些童年記憶也是在陌生人面前只有我們才能真情流露歡笑顏開的彼此故事。

    《the end》

  • 4 # 高特精鑄

    有粉絲曾經問過我,為什麼小時候覺得一天很漫長,而到現在覺得一週都很短,更別說一天、一小時、一分鐘了?

    我恰巧在一本書上看過一個回答:對於一個五歲的小朋友來說,一年是他生命的五分之一,所以很漫長,而對於一個五十歲的人來說,一年只是他生命的五十分之一,於是在他的生命單位中一晃而過,甚至有時都記不清這一年做了些什麼事。

    一、童年時期所佔人生比重比其他時期都大

    你問我為何童年時代物資缺乏,卻很嚮往童年,就跟上面的回答一樣,因為童年你經歷的事在你當時階段佔據了生命的主要長度,對於當時的你來說,經歷的時間越長,記憶也越發深刻。到後來我們成年、成家,生命的長度越長,包含的“一年”也就越多,當被劃分成很多個“一年”時,數量越多,它所佔的人生比重越少,記憶也就越淺。

    二、無知者無畏,也活的最自在

    物質上的滿足很容易就可達到,但是精神上的滿足卻很難實現,更難一直實現。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在獲獎時被問“你幸福嗎?”他的回答卻是:“我不知道。我現在壓力很大,憂慮重重,能幸福麼?”莫言說,“我要說不幸福,那也太裝了吧。剛得諾貝爾獎能說不幸福嗎?”

    看吧,就連很多優秀傑出的名人偉人都無法確保自己幸福,準確的說是精神上的滿足,更何況還需要為衣食奔波的普通群眾?

    衣食住行,只要活在社會上,源自生活的壓力就會撲面而來,不同身份地位的人都有不同的壓力和束縛。

    人們為什麼憧憬懷念童年,還不是因為無憂無慮,只需要完成作業健康成長就可以了。

    那時的我們單純、簡單,臉上滿是友好和真誠的笑容,伸出去的手裡是甜甜的糖,收回來的也是暖暖的小朋友的友誼,我們不用考慮怎麼賺錢怎麼做事,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只管叫爸爸媽媽就萬事大吉,這樣簡單又輕鬆的生活,和成年後需要獨立負擔自己甚至是家人的生活相差甚遠,有誰不向往呢?

    三、只有童年的時間沒有被量化

    童年時的小朋友對於時間並沒有什麼概念,對他來說,一分鐘和十分鐘可能就是“一下子”和“幾下子”的區別,他並不知道後者是前者的十倍,因此他可以無憂無慮地玩。

    到後來我們逐漸明白了幾點該上學、幾點該上班、工作該在幾點之前完成,我們就成了時間的奴隸,時間的束縛者。長大後我們知道,人生和生活被時間掌控,而時間被量化,我們可以清晰準確地瞭解到每一分每一秒,同時也被這一分一秒束縛。

    這一方面是由於社交環境的變化,另一方面成年後朋友忙於自己的工作、家庭,鮮少有時間像小時候那般一起上山抓鳥、下水摸魚,同時因為不同地區工作的原因,好朋友之間見面的次數更加少了。

    社交對於人類這種群居生物來說,甚是重要。不知你有沒有發現,小時候我們總是一群一群玩的,那時候玩的東西簡單,也沒啥內容,但是十分開心,而成年後鮮少還有一群人聚一起玩的,要麼就是團建,要麼就是次數不多的聚會,朋友們天南地北難聚齊,同事團建也終究不能比得上知心好友。

    綜上,就是我認為即使童年物資匱乏、我們也很嚮往童年的原因。

  • 5 # 龍脊健康

    也許是童年記憶的根深蒂固,或許是時代變遷在成長路上難以磨滅的印記,我對於過去生活經歷的懷念,總會在平常的生活中不經意地流露。儘管我們這代人的童年處於物資匱乏,生活艱苦的年代.但是我們的童年同樣也有快樂和歡笑,雖然在過去炎熱的夏天裡,我們吃的主打菜就是老三篇,雪菜炒毛豆、醬瓜炒毛豆、蘿蔔乾炒毛豆.但我們照樣能呼啦呼啦地吃上一大碗冷泡飯. 那時,一根小小的綠豆棒冰可以讓我們高興一整天,如果餐桌上能有一碗紅燒肉甚至可以幸福一星期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動輪椅跑不快是電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