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小佳的慧慧

    一、在她一生中最愛的兩個男人是梁思成與金嶽霖二、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裡有三個男人,一個是建築大師梁思成,一個是詩人徐志摩,一個是學界泰斗,為她終身不娶的金嶽霖。三、 提起林徽因,人們最先想到的可能不是她兼通文理,在建築學和文學創作上的驚人才華。遙望這位“一代才女”,人們最為珍視的大都是她把容貌、才氣和性情集於一身的獨有魅力,在不少男人的眼裡,“林徽因站在那裡,便成了文化的標尺、氣質的範本和美的象徵”。正是由於顯赫的出身、高貴的氣質、深厚的才學和“極贊欲何詞”的美貌,林徽因的身邊形成一個以自己為核心的男性精英圈,這其中既包括自己的丈夫優秀的建築家梁思成,也有20世紀最有活力的詩人徐志摩,還有中國著名的哲學家、邏輯學家金嶽霖,以及沈從文、胡適之,等等。儘管林徽因同意父親的包辦,嫁給著名學者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並將他們的婚姻保持到51歲終老,但是,圍繞著她身邊的這些精英男子,後人們一直爭論不休的便是,在林徽因的一生當中,她最愛的人是誰?是梁思成、徐志摩,還金嶽霖?斯人已去,她最愛誰的問題我們已無從獲得答案,唯一有現實意義的是,我們不妨圍繞著與她最為親密的三位男子梁思成、徐志摩和金嶽霖,來討論一下她到底最該嫁給誰。(一)現實給予我們的答案是梁思成,這一選擇是林徽因終生的選擇,也是她唯一的選擇。就他們二人的婚姻來說,我們姑且不論梁思成的家世,和他的才華及成就,從林梁二人在抗戰中相濡以沫的感情、從林在文學和建築學上的成就來看,選擇梁思成林徽因是正確的,也是幸福的。儘管他的愛不像徐志摩那樣熱烈如火、溫情浪漫,也不像金嶽霖那樣把婚姻當信仰,視愛情如生命。但是,對於林徽因來說,梁思成的確是一位好丈夫,正是他海一樣的胸懷,正是他脫俗的修養和良好家教,成就了林徽因一生的傳奇與美好。中國有句俗話,“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對於任何一位男人來說,娶林徽因作老婆可謂是既怕賊偷,又怕賊惦記,並且這賊還就在身邊、不止一個,並且林徽因也與這些“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然而,直到林徽因去世,梁思成都以海一樣寬廣的胸懷包容著林徽因,他的愛是俗人無法做到的,換了別人,不是被這光芒四射的妻子帶來的負重累死,也控制不住胸中的妒火把這大眾情人般的妻子燙死。“誰能看到這片大海,誰才能配得上樑思成”,可以說,梁思成,就是站在愛情和修養高地上的那種胸中真正有一個大海的男人。然而,梁思成被世人詬病的便是林徽因去世7年後續絃的事。作為他的這位後老伴林誅,錢鍾書的評價是:“她就是愛錢。”娶這樣一位與林徽因無論在各方面都懸殊很大女人為妻,讓林徽因死後被迫與俗女人的名字聯絡在一起,這可能是很多林粉們記恨梁思成的重要原因吧。在很多人看來,梁思成後來的做法,讓林徽因與林誅為伍,破壞了林徽因的美好形象,也破壞了他們心中美好的狀態。對於很多深愛著林徽因的粉絲們來說,他們的內心始終都在吟唱著這樣一首詩:“假如,我是林徽因,希望那個人愛我一直到永遠,哪怕有一天我已經離開這個世界,我依然是他的唯一! ”也就是說,林粉們最希望看到的是梁思成以自己的從一而終,來成就林徽因,成就這段曠世因緣的佳話。其實,林徽因的去世,對老梁應是一種解脫。從梁思成感慨:原來婚姻可以是這樣的!我們不難發現,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姻生活對林來說是幸福的、圓滿的,但是對作為丈夫的梁來說應是壓抑的,不輕鬆的。在眾目睽睽之下,在這場舉世矚目的婚姻大戰中中標的梁思成,以大度和修養維持了林徽因在人們心中的美好,也以堅強的意志和毅力維護了他們婚姻的圓滿,在眾多賊心不死“強敵”的覬覦之下,沒被累垮就已經是奇蹟了。林徽因死後,老梁那顆站了幾十年崗、守了幾十年門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了。這何嘗不是一種解脫。應該說,梁思成再婚,對於旁觀者來說,儘管不那麼美好,但我還是覺得,梁思成是偉大的,他敢於成就傳奇,又敢於破壞傳奇,她選擇林徽因時成就了愛情,他選擇林誅時又成就了生活。說起詩人徐志摩,很多人都以為林徽因是他的最愛,也以為林徽因很愛他,都為二人沒能走到一起、結為秦晉而惋惜。但我不這麼認為。我不否認徐志摩的才氣與詩作,可我不贊成他的為人與品德,正是在浪漫詩人光環的掩蓋之下,徐志摩對婚姻和家庭的態度被人們所忽視。事實也證明,面對婚姻大事,聰慧機敏的林徽因沒有傻到不顧一切地把自己的幸福、名譽和家庭託付於一個感情最不穩定的人選上。徐志摩,出身於浙江一家大富人家,用現在的話說叫“富二代”。他的原配夫人張幼儀端莊善良,具有中國傳統婦女的美德。張幼儀被公公婆婆送去英國陪讀後,兩歲的兒子留在家裡由爺爺奶奶照看,當21歲的張幼儀再懷身孕後,作為老公的徐志摩狠心地說:“你去打胎。”張說:“打胎很危險啊,有人會因打胎而死掉的。”徐志摩卻冷漠地說:“坐火車肇事還會死人的,難道你就不坐火車了嗎?”後來,在親人的幫助和鼓勵下,張幼儀在德國生下了第二個兒子。生育不久,在徐志摩的無情逼迫下,張幼儀被迫選擇簽字離婚,這就是徐志摩的第一段婚姻。從中,我們沒有看到如詩般的纏綿情愛,也沒有看到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最起碼的尊重和憐憫,這段婚姻,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負責任的父親和冷酷無情的丈夫。徐志摩的第二段婚姻,在當時的北京城更為有名。留學回京後,徐志摩常與朋友王賡相聚,王賡的妻子陸小曼,同樣是一位詩書琴瑟樣樣精通的傾城才女。不久,王賡調往哈爾濱工作,陸小曼留在北京,沒有與丈夫同去。在這段時間裡,徐志摩與陸小曼接觸的機會更多了,色迷心竅的徐志摩便開始追求陸小曼,後來的結局是另一個家庭破裂了,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了。俗話說:“朋友妻不可欺。”徐志摩就這樣做了。以至於他的老師、林徽因的公公梁啟超在他與陸小曼結婚時訓斥說:“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以後務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可否認,儘管梁啟超的話裡有對徐志摩糾纏林因徽的不滿,但也精準地道出了徐志摩的喜新厭舊和見異思遷本性。當然,這種動機不純的婚姻也沒能給徐志摩帶來幸福,婚後不久,徐陸二人的婚姻也陷入了危機。1931年11月,聽到林徽音將在北京舉行演講會的訊息後,花心的徐詩人毅然決定親往北京,結果飛機的失事不僅結束他的第二個婚姻生活,也結束了他的浪漫人生,那時他年僅35歲。不知是天妒英才(徐志摩),還是天護英才(林徽因),儘管死追林徽因,徐志摩在林徽因身上除了獲得一些傷感的詩作激情外,如他詩作中所言,至死也沒“帶走一片雲彩”。從徐志摩的兩段婚姻可以看出,他對愛情、婚姻和家庭的態度,既輕率又不負責任,他的兩次婚姻行為,嚴重違背了當時被世人看得比生命都為重要的人倫道德,作為當代文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他心中好像沒有一丁點的痕跡,因此,用後人的眼光來看這位男人,可以說他的所作所為,既對父母不孝,又對子女不慈,既對妻子不忠,又對朋友無信。應該說,詩人徐志摩留學英國既接受了西方的先進思想,但也學到了西方的糟粕文化,他把做人與作詩混為一談,讓作詩和做人都隨著感覺走,在如詩般的外表下,徐志摩也演繹了一個不顧道德、不負責任的花花公子形象。以上種種,應該是時值芳年的林徽音為什麼沒有嫁給徐志摩的主要原因吧。因為在林徽音看來,這個詩人的熱情不足以信賴,這個詩人的德行不足以為伍,這個詩人的肩膀不足以依靠,這個詩人的未來不足以託付。所以,對徐志摩林徽因還是能夠清醒認識的,以至於徐死後林把他的日記索回付之一炬,這麼做被很多人不理解,也讓很多人充滿疑問,在我看來,這位生名門、嫁名門的林女士此時已經成熟,她顯然是不願讓兩人早年的感情糾葛讓世人知道,也不想因此影響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和一生清譽,與徐志摩的關係到此為止,對她來說是一個最為明智的選擇了。“我懂得,但我怎能應和”,這句話是當年林徽因對徐志摩的一種態度。現在看來,林徽因不選擇徐志摩、遠離這位文藝男青年,顯然是正確的。作為徐志摩這種文人騷客,不僅才華橫溢,而且感情也橫溢。作為一個激情詩人,放縱情感、燃燒激情是他維繫創作慾望的原動力,他的這種追女人的勁頭,往雅裡說叫“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往俗裡講叫“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就徐志摩來說,很顯然,一兩個女人無論是從心理上,還是從創作上,都根本無法滿足慾望,所以,即使得到林徽因,也只是實現了一個階段性目標而已,假以時日,暮四是肯定的。我們都清楚,林徽因更明白。“沒有的總想有,得到了還盼望。”正是林徽因對徐志摩的瞭解和決斷,不僅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徐志摩愛她至死不渝的好名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青春階段,在你二十歲時候,你過的日子什麼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