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風一動
-
2 # 驚鴻999888
這話說的很對。
幾乎每個家族關係裡面應該都有一兩個人,長期哭窮,對外面的人比對自己的親戚朋友好得不止一星半點,簡直天壤之別,就好像所有親屬都欠他的,並且有無線責任義務要免費供養他一輩子,然而這樣的人是否真的有困難,還真不一定,只是他最會裝,最會表達這樣的一幅可憐兮兮的樣子出來博取同情,大家習慣了之後也懶得去戳破他,因為沒辦法改變他,就是那樣的德效能怎麼辦呢?
以前有個朋友,幾乎每週都要跟人借錢,從來都不在自己承諾的時間還,被人撞到剛領了工資實在過不去了才會還一點,平時又總是要過得很瀟灑,喜歡充面子,這種德性就還不了,一個環境待不下去沒人搭理後換一個環境不久又是這樣,後來也沒人去過問他怎麼樣了,每次都是火燒眉毛的急事,大家都麻木了。
還有一位更離譜,整天喜歡盤珠子打麻將吃海鮮到處篝女,過一段就要找人幫忙,理由就是遠在老家的父親得重病啦,昨晚為了維護某某關係打了個業務麻將血出的太多了啦,女兒要上學自己的錢都在老婆那裡管著的剛跟老婆吵架啦……後來想想這人怎麼可以那麼不要個逼臉整天撒謊以為自己無所不能聰明絕頂把朋友些都當白痴在玩弄,重要的是,這貨從來不還錢。
救急不救窮,這個所謂的“窮”,未必是字面上所指的缺錢,而是道德品質的缺失,做人沒有底線,失去了別人的信任,當然也別想得到別人的幫助了,再世為人,如果到了這種地步,應該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為什麼會變得如此不堪和卑劣,而不是去計算別人不幫自己是不是因為表演得不夠或者還不夠慘沒能引起別人的重視。
-
3 # 三觀論世
我覺得這句話在不同的時間背景下,還是會有不一樣的解釋的。
古代時候,人們看天吃飯,加上各種苛捐雜稅,每家每戶都不富裕。經常自家才勉強吃飽,別說外借給別人了。好不容易老天賞臉,有了一點點存糧,張三來借糧,你看張三平時安分守己,一諾千金,就答應借給張三。張三也很守信用,說什麼時候還就什麼時候還,你看到自己借出的糧食確實能收回來,下次張三遇到急事需要借糧時,你還是願意幫他一把。
家裡沒糧了,李四也來找你借糧,你把家裡本來就不多的糧借給了李四一些,後來,過了還糧的日子,還遲遲不見李四來還你的糧,經過打聽,你才知道,李四根本沒有還糧的能力,你借給他的糧食只能是有去無回了。你在心裡焦慮的想,今年乾旱,糧食不會有好收成,你們全家可要怎麼過冬呢。
時間的洪流滾啊滾,滾到了今天。
張三的後人來找你的後人來借錢,經過你們家數代的教育和傳承,你的後人知道,張三這樣的人,是守信用的人,並且也就偶爾借錢,人家又有自己的工作,不會借錢不還,所以你的後人還是借錢給了張三的後人。
李四的後人也來找你的後人借錢,雖然你們家經過數代的教育和傳承,知道李四的後人有可能和李四一樣,借錢不還,但是你的後代不忍心看到李四的後代生活的那麼艱苦,所以還是把錢借給了他們。
後來,李四的後代果然還是沒來還錢,這時候你的後代就會思考了:
現在這個時代,不比老祖宗的時代,那個時候只能種地,只能靠天吃飯,現在這個時代交通便利,工廠林立,只要勤勞,努力,積極上進、日子應該不會特別窮到哪裡去吧。
於是,你的後代總結了幾點:
1.不接錢給那些只借不還的人,因為你們自己也要用錢;
2.不借錢給好吃懶做的人,因為只要勤勞就不會很窮;
-
4 # 凡塵瑣事
一、救急不救窮有可能只是親戚不想借你的拖詞,現實社會,錢比人親保貴,很多時候寧願得罪親朋好友也不願意把錢拿出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導致後期人情冷漠,見面互不言語。
二、是你真的無藥可救,沒有上進心,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讓大家對你的期待變成了嘲諷,所以說不借你錢!
所以很多事情,不要光從你自己的角度出發,去判斷別人,也要多想想,為什麼,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問題,那就學會早些改變,如果是親戚真的不願意幫你,那也要記住,以後他們的事情也少參與!
-
5 # 手背上的螞蟻
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們把太窮的人比作是填不滿的無底洞,即使有想幫他們的心,可能也未必有那個雄厚的實力!
-
6 # 呆小瓜樂生活
救急不救窮,我覺得是非常正確的做法,不然有些人是很容易得寸進尺的。
但是世事無絕對,有些真的窮人,也是值得人去幫助的。畢竟人是感情動物,有感情,就會有傾力相助。
舉例說明吧!朋友之間我沒有遇到過,就說親戚之間吧。
我爸爸對我們所有親戚的幫助真的可以說是不遺餘力,先說窮的包括我親小叔,親舅舅(舅舅家不是真窮但真的是一直向我們家索取);再說正處多事之秋,讓老爹勞心勞力的,現在又多了個大伯。(我爸絕對是我這輩子最尊敬最佩服,也最心疼的人)
我的親叔叔,和我爸差5歲,都是60後,生來有疾,羅鍋。那個年代的農村家庭,本來就貧窮,叔幾歲時我爺奶就沒了。基本上都是我大伯和爸爸拉扯大的。但是大伯娶了一個厲害的女人,一結婚就分家了,我爸爸啥都沒分到,就分到一個弟弟(讓自己選,我叔選擇和我爸一起生活),當時真是一窮二白的,直到我爸結婚後我叔都跟著我們生活了十幾年。
由於叔叔自身以及我們經濟原因,到30歲,爸媽張羅給叔叔娶了媳婦。從95年開始蓋新房到娶媳婦差不多三四年的時間,拍著良心說:所有的花費都是我爸出的,我大伯真是一分錢沒出。
因為小嬸子也有殘疾,不能幹活,小叔自己在外幹活養活一家,每個月也就一千多塊錢,小妹妹出生後家裡負擔確實大,村裡知道情況主動給他們家辦理了低保。
後小嬸子因病去世家裡辦事,是我爸媽操持的,小妹上學到現在準備招女婿還是我爸媽在操心。叔叔身材矮小瘦弱,還有羅鍋,但他從沒說裝可憐這家借點錢那家要點錢,從來都是自立自強的,雖然每月只有1000多也一直堅持上班,這也是我尊敬他的原因。(我身邊真有那種張口伸手就向別人索取的人,真的很令人討厭)
而我爸爸真的是一直不遺餘力的幫助叔叔,有任何事情都會替他想在前面,當然,他肯定是沒有想過回報的。我覺得,也算是救窮了吧,至少是不間斷的一直會提供無言幫助的。
說實話雖然爸爸一直給叔叔幫助,但大部分都不是直接給錢的這種,一般都是大事上的決定和幫助,例如給他蓋房子娶媳婦,幫他辦理嬸子的身後事等等。雖然也是爸爸出錢出力,但卻不是直接把錢給到叔叔手上。我覺得這樣挺好,叔叔會接受哥哥這樣的幫助,但是不會接受錢,因為他說自己會賺錢。
而的另一幫親戚,舅舅們(好幾個具體就不說了,行事差不多),從我小時候的印象起,就愛來我們家借錢,基本上所有的舅舅都借過,也基本到到現在也都沒還過。這麼說吧,九幾年的時候,每家基本都借過幾千塊錢,基本有借無還。他們絕對沒我小叔家困難,可小叔從沒向我爸要過錢。講真,小的時候我是對這幫親戚有怨言的,但我爸真的是那種超級好的那種人,熱心,對親戚那絕對是沒的說。
我父母年輕的時候都是比較能幹的那種,除了家裡養豬,老爸開拖拉機每天也能賺幾十到一百,後來不賺錢了就弄了蘋果芳梨芳等,還倒過煤炭。老爸不識字但也擋不住他能幹。可掙再多也扛不住親戚這麼造啊。老媽也說,我們家就像被下了咒,不能有錢,手裡稍微有點錢就有事,親戚有事你還不能不管。
隨著年齡的增長,也看淡看開了好多事,親戚一場都是緣分,感情還是比金錢更重要。總之一句話:好人有好報。老爸在村裡名聲不錯,都知道他為兄弟的付出,為親戚的付出。現在老爸現在在院方里管事,也算有點威望。女兒都出嫁了,也沒啥事了,老媽拿著退休金,他們也生活不愁。雖然老爸還是閒不住,馬上要60了,除了自己還在上班外,又開始倒騰種桃樹種花生,但只要他開心就好。
我現在還是堅持救急不救窮這個觀點。但是,如果有親人朋友拼命打拼卻拼不過天,但仍然自立自強一力承擔成活的重擔不開口求人的這種,我仍然願意盡全力給予幫助,因為這樣的人品值得。
-
7 # 丹青紅塵
救急不救窮,是句至理名言,毫無疑問是有道理的。親戚朋友間誰都會有緊手的時候,力所能及幫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也是人之常情。
那麼為什麼不救窮呢?貧窮的人一般有以下幾個原因形成的:
一、先天性的貧窮,家境一直很差,家庭成員智力普遍比別人低,當然這樣的人勞動能、創收能力也低於常人,一直在貧窮里徘徊。
三、不良嗜好導致的貧窮,這類人整日吃喝嫖賭,大把大把花錢,家裡有座金山銀山也不夠他敗壞的。
四、資源欠缺導致的貧窮,這類人由於家庭的社會關係面比較窄,身邊缺乏有能力的親戚和朋友,想掙錢始終找不到掙錢的門路,導致的貧窮。
五、家庭變故導致的貧窮,由於傷病導致喪失了勞動能力,災害毀光了家產,突然造成的家庭貧困。
綜合以上幾點分析,有的不能救,有的無力相救,有的救不起。
貧窮的人是有原因的,所以擺脫貧窮的唯一出路還是得靠自己。現在這個社會可以說到處是掙錢的機會,只要不惜力,肯付出,定會天天有收入,自然就會富裕起來。
-
8 # Longsuixinyuan
有一個同學,現在已經屬於沒有任何人“敢”幫了。
他以前家庭條件很不錯,後來,也不知怎麼搞的,鬼迷心竅要發大財,他信誓旦旦要去包工廠,就開始東拼西湊借錢。他一開始借錢時,大家都肯幫。因為也都不好意思。
後來,他越辦越賠本。我們也都聽出來了,他其實是沒有那個能力辦工廠的。頭腦不靈活,思維太簡單。而且,並不是有心機的人。還不肯下苦功夫。就夢想著投資,然後發大財。
他曾闖進父母家,搶了老孃存摺就走。後來,也惦記老爹的養老金。老爹不給。他破口大罵。
後來,他多次央求我們給他做擔保,我們都感覺不靠譜,不答應。後來,他騙了他表哥,一個特別老實的人,騙他去擔保,騙了九十萬,他自己跑了。
表哥在替他還賬。
所以,他現在不管多窮,多跟我們叫苦,我們都只能裝不知道了。沒辦法!
-
9 # 農哥老吳vlog
切身體會非常認同這句話,俗話說得好,“人只有真正窮一次你才會看清楚誰才是真人”,生活中錦上添花的人很多,真正落難的時候,雪中送炭的人往往很少。
曾經生意正常在做的時候,你缺少資金隨便找個人救急大把的朋友,親戚幫忙。生意失敗以後,朋友離你而去,親戚就像陌生人,其實人就是這麼現實,每個人都是過客,想想沒有太必要去計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你真正落難的時候再伸手找他們幫忙,這個時候他們考慮的是這個錢什麼時候能要回來,而不是考慮幫不幫你的問題。其實真正落難的時候靠的還是自己,還是不要輕易去打擾別人,因為人家真幫你了,到時間你沒有辦法還,你又一次失去一個朋友。人有時候還是要互相理解。畢竟落難的時候,連你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到底能不能儘快翻身。
落難的時候我曾經找一個親戚借幾百塊錢做路費,這個親戚我認為自己跟他還是關係比較好的,因為他買房子的時候缺錢找我,我二話不說就直接借給他,沒有想到落難的時候,我只是找他借幾百塊錢做路費居然跟我說沒有,那次起我再苦再難從來沒有再找曾經身邊的人借一分錢,因為我已經看清楚了,人都是現實的。
所謂“救急不救窮”這句話確實有一定道理的,所以說你真正窮的時候人家不願意幫你也是情理之中,其實落難的時候只有靠自己,儘管苦一點,累一點也不要再輕易找人伸手幫忙,因為他們不一定會幫你。這就是現實。
-
10 # 曾是傻姑娘
救急不救窮,幫困不幫懶。這話很有道理。
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一些想象不到的事,一時手頭緊張,這個時候,我們去幫一把是應該的,也是雪中送炭。
救急時我們也得看情況,看人。病人需錢,孩子上學需錢,因受災需錢……這樣的急幫。若打著投資的名義,或還賭債等,這樣的急不幫。人品好的有急我們幫,人品差的,不知道感恩,人家幫他他認為是應該的,借錢懶著不還的,不幫。給人當貸款擔保人,不幫。
我近門一弟弟,說要做生意,在村裡找了幾個朋友當貸款擔保人。結果,貸來的錢全部貢獻給了賭場,弟欠下百萬賭債,帶著老婆孩子跑了。苦了幾個擔保人,銀行,派出所,不斷上門找。
再說說不幫窮。現在的社會,只要人肯幹,就是手中存款不多,但維持日常生活是可以的。如果真是窮得連生活都維持不了,除了家裡有病人外,很可能是懶惰造成的。如果幫助,很可能會讓這樣的人養成依賴心理,更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曾看到一篇文章,說到有家人因把貧困的圖片發到網上,引起全國各地的好心人捐款,數目還不少。結果,這家人就什麼都不幹了,整天拿著熱心人的捐款吃喝玩樂。這樣的人真的可氣。
我鄰居叔和親姐斷了親戚,原因就是因為幫窮。
叔的姐家日子過得不怎麼樣,常伸手向叔借錢。今天買肥料沒錢了,明天親戚家孩子過生日要遞禮沒錢,後天看病拿不出藥費……反正就是不斷借錢,大到幾千,小到幾十元,借得叔嬸直冒火,後來又來借,叔惱了,不給,說他姐家是無底洞,怎麼都填不滿。就這樣,親姐弟不來往了。
-
11 # 無言嘍
能救人急的是人之常情,能救人窮的是命中註定,其中救窮的不包括親朋好友,甚至是骨肉至親,因為大多數人天生就擁有財富磁性,所以就自然產生了富性相吸相聚,窮者是滲透進不了的。如果你窮得走投無路,只要你有求生欲,必定有人關注扶助你,世上絕沒有走投無路,除非你自斷其路。
大多數人是能有救急之心,包括親朋好友,但很少有人會幫窮濟貧,因為貧窮就是無底的洞,即使是政府幫助也只能是最低極限的保障,幫窮的投資是極少能得到回報的,最多隻不過冠以善良之譽罷了。
有一種規律卻是明擺著的,就是各類財富的擁有多少都是聚集著相等的群類才能夠吸注在一起,富族與窮親戚早己在初富時就很少往來,深知糾纏在一起永遠只是底層階層,原因就是窮怕了。
不過當今社會,你只要能夠有信心活下去,生存是不成問題的,既然生存不成問題,那你就不必要與中層,富層去比較生活質量。有時,底層次的溫飽快樂的感受,中富層者己味同嚼蠟反覺難受,要是他們再返回底層,不一挺有當初的忍受力,很難再跨越那艱難困苦的初始,所以,不同的階層,感受不同,快樂不同。
無論何人,總有危急事,給予幫助是大多數人都有會有的意願。但如果是窮,確實是窮,那大多數人都要考量著打個?號,你為什麼窮?是天災,還是病疾,如果不是,那這型別的窮是很少會有人幫助,因為這型別的人還有種陋習,越是窮還不肯吃苦不願動,還要窮講究,亂怨恨,別人給少了被指打發乞丐,給你多了讓你享受舒服了,那不是別人神經不正常了嗎?
有句老話“不怕你兇,就怕你窮。”各種原因的解析都包含在裡面,當然,在你窮得走投無路時,肯定有“義士”相助,可能你活得也不錯,但你也必須付出,那就是人最珍貴的“自尊”。所以,前半段就答上了,你只要有求生欲,再窮也不會走投無路,每個人的命裡總會在你無法生存,無路可走的時候,會有“貴人”給你指“路”。
回覆列表
這個觀點我是很認同的。
首先第一個,無論是朋友還是親戚,他們的錢都是自己辛辛苦苦上班賺的錢,他們也有自己家裡的種種問題或者種種生活,不能因為你窮就接濟你,這樣只會讓你覺得親戚朋友借錢給你揮灑是天經地義的,就不會更加想著怎麼去改變自己的生活。
第二個無論是誰,站在對方的立場 想想如果換作是你,你也會這樣幫助他們嗎?而不是在急用的情況下,而是用來揮灑一番,你也不會幫的。
第三個就是如果不是因為你急用我想你也不會問他們讓他們幫住,不是在緊急情況下,還是先自己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解決,不能因為窮就不努力。
所以我比較認同救急不救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