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Nevergiveup142128759

    ①、傳統派。 傳統派人數最多,成員、陣地舉目皆是,其中最著名的當為持社、留社諸子。 風格上,傳統派上學唐宋遠追魏晉,乃至先秦,中承明清下學民國,雄渾豪邁者有之,婉約綺麗者有之,巧思靈動者有之,清新典雅者有之,平淡自然者有之,沉鬱蒼老者亦有之。 傳統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楊啟宇、熊東敖、熊盛元、徐晉如、王蟄堪、劉夢芙、江南雨、金水、蓴鱸歸客、孟依依、伯昏子、青鳳、潘樂樂、叄江有月、具漚生、書生霸王等等。 這裡要特別提出噓堂。 眾所周知噓堂是實驗派代表人物,舊學功底紮實,對西方哲學和西方現代文學也有著較深的研究。 可能正是因此,使他比一般人更深刻地認識到傳統舊體詩詞於現代之隔阻,對他來說傳統底蘊的深厚非但不是財富,反而是累贅,是枷鎖,壓的他透不過氣來。 拿他自已的話說:再不願在古人的衣缽下討生活了,再不願做優孟之語了。 “我不想再在古人畫的圈子裡打轉了,他們的審美意境是他們的,我的意識和他們不一樣,我寫自已的。 他毅然從傳統派譁變出來,高舉起文言實驗大旗。 噓堂是實驗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留社社員,一方面說明留社社員不全是傳統派,另一方面也印證了他實驗表像下傳統的實質。 [題外話]關於“新國風2003年,書生霸王(趙缺)等在網上發表《新國風宣言》,從而拉開了“新國風運動的序幕。 此後,“新國風逐漸受到《浙江日報》、《新民晚報》等主流媒體的關注及大篇幅報導。 2008年,高佔祥、趙忠祥、空林子等“名流加盟將“新國風運動推上了高峰。 新國風標榜秉承“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傳統精神,站在民眾的立場,用凝練的語言、流轉的韻律、表達抒發自己對於當代生活的切實感悟,力求達到曉暢明白卻又內蘊深厚的藝術效果。 “新國風運動提倡傳統詩詞“四化,即時代化、精品化、大眾化、市場化。 認為“四者順序,不可顛倒。 但是“新國風運動提出的主張,除了泛泛的一般性概念,並無可操作性的具體辦法或具體的指導性意見,作品除了現實題材外與傳統舊體詩詞並不能拉開距離。 其主要代表人物高佔祥趙忠詳之流更被定義為老幹體寫手,書生霸王及其弟子杜斌兩位中堅也被譏諷為“總體感覺就是兒歌、打油詩、順口熘之類,最多也就一竹枝詞而已“估計趙先生缺少一個基本常識:近體詩用語與日常用語之間的區別。 (見掃花行者網文《看新國風詩人的嘴臉》),故其在詩詞界並不被認可,其追隨者絕大多數缺少國學基礎和舊體詩詞基本常識,使這個派別缺乏過硬作品支撐。 個人也認為書生霸王之“新國風不過是“詩寫現實生活的新瓶舊酒,譁眾取寵了無新意。 除了寫現實生活,充其量也就是較多使用了“新詞新語而已,有些用的還十分生硬。 無論從作者數量到作品質量都遠不足以支撐“開宗立派。 而且,在“新國風創作實踐中,部分作者(包括書生霸王本人)有刻意挑選加工素材以“加重苦難,達到 “發人深省的目的。 因其作品的真實性存疑,不但不能達到寫作目的,反而為讀者所詬病,甚至引發嘲諷。 ②實驗派。 實驗派詩詞在創作中引入新意象和表現手法,在保留舊詩詞格律的基礎上求新求變,以現代生活入、現代意象和現代思維入詩,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衝擊力。 實驗派人數並不太多(水準較高者不過二十人左右),但影響力巨大,網路陣地主要有今天、光明頂論壇和貼吧等,成員主要有白小、響馬、噓堂、楊無過、李子栗子梨子、獨孤食肉獸、異人、楊棄疾、金魚、無以為名、添雪齋、高樹晚蟬等。 [題外話]關於文言實驗2002年,實驗派主將噓堂在故鄉論壇首次祭出了“文言實驗旗號。 儘管噓堂一再聲稱實驗無體,但噓堂及其同道的探索成果仍被稱作“實驗體。 自然,流弊從文言實驗這一主張提出伊始就已產生。 所以今日有作者戲稱實驗體是與遺老體、老幹體並稱的“詩壇叄大公害。 不過,文言實驗以及相關的理論與探索仍然堪稱整個詩詞史中的一件大事。 因為儘管他們承接晚清“詩界革命的道路,但在他們的創作中的的確確又融入了許多新的意識和內容。 總體來說,“格新調古四字可以概括其實驗宗旨。 噓堂等人並無意全然推翻傳統。 他們討厭的不過是陳套的手法、腔調和審美正規化。 噓堂認為,時代變化翻天覆地,今日創作在意識與技法層面應有新的突破,而在新變中又應繼續保有文言之美。 在眾多詩體中,實驗諸子特別偏好古體,尤其是五古。 當然儘管李子和獨孤食肉獸等人不在噓堂旗下,但廣義上仍屬於實驗體陣營。 他們的突破點與噓堂稍有不同,他們主要在詞上。 實驗派雖然人數不多作品有限,然其作品特色鮮明、衝擊力強,影響極為廣泛,對傳統詩詞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探索,值得肯定。 ③中間派。 中間派側足傳統與實驗之間,不廢傳統,留心實驗,較傳統派更思求變,較實驗派更為審慎。 實驗派旗幟鮮明,但傳統派和中間派之涇渭頗不分明,許多作者在中間來回擺動。 [題外話]關於網路詩詞七體及其他除了以傳統派、實驗派、中間派劃分網路詩詞流派外,廖國華提出了網路詩詞“七體說。 他認為“自有網路詩詞以來,萬方相競,百派紛呈,“而能正自成一體者,數人而已。 其“觀網詩十年矣,甄遴諸子,乃得七體,曰噓堂體、李子體、不觚體、金魚體、獸體、覆眉體、書生體。 網上名家固多,而創新者,無出此七體之藩籬。 (見附件1)書生霸王在《盤點當前網路詩壇的七大毒草》一文中,將網路詩詞以存在問題的方式劃分出遺老體、實驗體、舊體新詩、偽舊體新詩、民主體、酬答體、老幹體等七種體例,雖有以一已之流派壓眾之嫌,單從劃分方式而言亦頗多新意。 (見附件2)小片子《網路詩詞叄大寫作立場》一文雖較簡略,對網路詩壇從寫作立場的角度進行了風格劃分,也頗可參考。

  • 2 # 南楓希

    隨著中國社會多元文化格局的生成定型及環境的日益寬鬆,當代詩歌寫作在語言風格、表現手法、題材取向、美學形態等方面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豐富性與駁雜性。

    首先,從語言角度來看。“書面語寫作”、“口語寫作”以及“書面語”加“口語”的“複合型寫作”方式並行,並且支援各種不同語言角度寫作的詩人很多。

    其次,從詩歌的內容來看。當代詩歌創作的詩人們更加傾向於“人性化寫作”,“人性化寫作”在詩歌的內容上普遍增強人性體驗的深度與廣度,顯示出對人的日常生存境遇與生命本身的關注。除了“民間寫作”與“知識分子寫作”的代表性詩人寫出一批力作之外,獨立於“兩大詩歌陣營”之外的一大批詩人均創作出了“人性化寫作”的文字。

    再次,從詩的結構來看。許多當代詩人投入大量精力與心血創作長詩,意圖透過營造在結構上較具規模與難度的詩歌文字來實現自己某種宏大的藝術追求。

    最後,從詩的展示平臺空間來看。由於網路的出現,詩的展示平臺更多元化、個人化和自由化。詩壇的激烈論戰以及網路詩歌的崛起,把詩歌創作推向了一個更高的平臺。

  • 3 # 詩家魯拜石

    魯拜石《姥爺種的洋姜隨風招展》

    我姥爺種的洋姜隨風招展

    分房子分地軍烈屬優先

    七里鋪逃出個餓孬了的青年

    淮海戰場帶出個不要命的尖刀班

    我二舅他大難不死打死人堆裡爬出

    成了王臺鄉鄉長和黨組織委員

    我姥爺分到了地主家的大瓦房

    衣裳騾馬還有碌碡跟田

    半輩子沒地種半輩子逃荒

    我姥爺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晚年

  • 4 # 鴻蒙情帝

    應該是個人感情,還有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感情詩詞也分幾類的:

    1:以自己本人的情感所寫的。

    2:以身邊的人的感情來寫。

    3:以物來寫。

    以自己來寫的,可以分為喜怒哀樂的一種情感寄託來寫。

    以身邊的人來寫,在加入情感之類的言詞之時會比較隱晦,含蓄一點。不像寫自己的那樣直接。

    寫物。一般多是以物喻人,借用事物比喻人的感情或比喻成人所擁有的一些情感,在物的身上體現出來!理解有限,慚愧啊!

    至於寫生活的,這個就不用一一解說了。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或物,情感,對生活的看法,對世界的看法或者說是認識。生活中的感悟等等,只要是源自於生活的,跟生活,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一切。你都可以寫!

    紅塵眾生皆凡人

    婆娑世界靜修身

    七情六慾生愛恨

    不悟大道終歸塵

  • 5 # 木葉菩提

    我的觀點也是:詩歌傾像於個人情感及經歷感受,上輩人所處的時代是謳歌祖國,歌頌人民和生活,湧現出了一大批著名詩人,作家,他(她)們創作出了很多輝煌作品,深受讀者喜愛,有些作品甚至影響了我們幾代人。現在八九成詩作都是與個人生活關聯,這是切身感受的,像我自已經常說給自已的一句話就是,不懂政治,不懂經濟,也不會談這些,只是寫些有關生活和風月的閒詩罷了。但必須是:心向善良,心向Sunny,心向正能量。

  • 6 # 夢裡水鄉238467105

    當代詩歌主流風格是什麼?

    個人以為,所謂主流風格便是時下社會流行並獲得大眾認同認可的風格方為主流風格。正如時下流行歌曲一般,大街小巷傳唱的便時時下流行的。詩歌亦是如此,所以流行與經典不同,流行可能成為經典,但經典的必定是流行過的。所以流行風格是有一定的侷限性與時限性。估且不論當下風格,因為說明了這一點,你只要去細心體會時下的流行節奏,便知當代主流風格是什麼了!

  • 7 # 倚劍問天2

    當代詩,即承古,又創新,百花齊放,又形式多樣。歌舞昇平時代,這是好現象,。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層面的東西也需要越來越多。華人也愈加重視各種國學文化的傳承。詩歌以其“國之大學"的地位,在各種文化傳承中擁有的人群最廣。

    說到主流風格∴以我之見,當有以下幾種∵1.現代詩,更適合時人快節奏的精神生活需要,受眾最多。詩意易懂,雅俗共享。字數以短,小,精為主。內容以記事,抒情。

    2.古詩詞,隨著華人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越來越被人喜愛。

    二,歌類∴主流應為現代流行歌。內容也多種多樣。以抒情,勵志,治癒,敘事為多。形式也各異,年輕一代更偏愛說唱一類的。想來應該與現代快節奏的生活,工作有關。非主流的,如古韻歌,地方民歌,鄉村小調,民謠,受眾是越來越少。

    以上為吾之愚見。

  • 8 # 山水悅客

    當代詩歌的主流風格究竟是什麼?說實話說是主流,主流優勢並不明顯,大有沒有主流,平分秋色的感覺,如果說有,也是稍見突出,縱觀現代的詩歌,基本上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寫感情,寫景色的多,最多也是有點正能量的。富有寓意和哲理的詩歌說不多見我認為還是稍顯過了,說無病呻吟沒有風格基本附和目前的景況。也許是被唐宋寫絕的緣故。最後又被元、明、清的後來者的大家們臨門補上一腳,他們走了別人的路,也是我們這些成為“別人”的人無路可走了,要想找出所謂的主流真的好難,好難!我不喜歡現代的詩歌,也不反對喜歡現代詩歌讀者和寫現代詩歌的人,因為這是每個人的權力和追求,我不認為當代詩歌會成為什麼主流,當然也就沒有什麼風格可言,但不討厭它會成為主流,具有自己的風格!如果你認為現代詩歌有主流風格,咱們是各述己見,真的無意傷害你!也許我是理解錯了,當代不該看作現代。誠心誠意謝謝邀請!

  • 9 # 一南

    至於當代詩歌主流風格是什麼,我想這樣說:

    詩歌先分流派然後再分風格,總體分古派,中間派,現代派,要說哪一種風格,這三派都有,但是都脫離不了詠物言志、情寄他物,無非就是感慨,說事說理說人。

    要說主流,肯定是各個年齡段,各個層次接受的人較多,我認為還是現代派的現實主義風格是主流風格,因為它被大多數人讀懂。像說古詩、現代派裡的朦朧詩,雖然被很多人追捧,但不是所有人讀懂的,你總不能寫出的東西只在圈子裡人看。如果只認為說是

    主流媒體推薦的較多就是主流風格,我是不認同,多多少少還是忽視整體。不管在讀者還是作者,現實派還是人最多的。

  • 10 # 中國藝術視點

    抒發情感,我手寫我心。

    想起一首幾年前寫的小詩:

    “花寂寞地開/

    因春風躲在窗外/

    人孤獨地在/

    是靈魂在獨自抒懷/

    如果風懂/

    就不會繞開/

    如果人懂/

    就會不請自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里氏硬度計和鉻氏硬度計區別?